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3.多面间谍:东印度公司和其他:zt布达拉宫上空的幽灵:西方间谍对西藏的渗透

(2009-08-26 23:24:23) 下一个
  英国远征军的政治专员荣赫鹏在接到任命后给家人写信道:“我担负一项极为重要的使命,行将前往西藏。寇松勋爵出于对我的高度信任,意欲派我带领一支足可以粉碎一切抵抗的军队前往拉萨。”

  一个月之后,在锡金官员克怀特和藏语翻译奥康纳的陪同下,由荣赫鹏率领的一支由200名印度士兵组成的护卫队,化名“西藏边界委员会”,离开噶伦堡,动身前往中国西藏。

  7月18日,荣赫鹏的这个使团抵达了岗巴宗,开始与西藏地方政府的官员进行会谈。

  但是,荣赫鹏的这次谈判几乎是一事无成,因为西藏地方政府的代表坚持如果要进行谈判,英国人就必须退到边界英国一方,否则拒绝谈判。双方就这样几乎是一言不发的对峙了几个月,最终,荣赫鹏妥协了,他的使团被召回了印度。

  但是,荣赫鹏代表团的被召回,丝毫不代表寇松放弃了派人潜入拉萨的企图。就在荣赫鹏被召回的同时,另一支规模更大的代表团在寇松的运作之下秘密筹组起来。在寇松的规划中,这支所谓的“代表团”将率领一支规模更大的“护卫”部队直逼西藏,一直攻入距离拉萨还有一半路程的江孜古堡。

  在给伦敦的申请报告中,寇松用这样的语言刺激着他在伦敦的同僚们傲慢的神经:一个英国的外交使团“在全世界面前被一个小小的国家冷冷地拒之门外,这是不能容忍的。这个小国错把容忍当作软弱。”伦敦方面在接到寇松的报告后,马上回复:同意他的计划。但是,伦敦方面强调,使团不能越过江孜。这次行动的“唯一目的”,就是要在西藏人那里得到“补偿”。这个目标一旦达到,军队即应立即撤回。

  伦敦方面的这个答复,让在印度的英国军官们感到莫衷一是。荣赫鹏后来就回忆说:“这是一封莫名其妙的、永远不会让人理解的电报”。因为,根据他的理解“得到补偿”,就是明目张胆地对西藏进行一场殖民战争,但以他和寇松在西藏问题上的理解,他们再次入藏的目的只不过是到江孜去“设法使边界线得以确定和承认,创造条件使贸易能够得以发展,确定出我们的官员和西藏官员之间的联络方式”。显然,伦敦方面所批准的“战争”方案,大大超过了他此前的理解。但是,谁又能证明,伦敦方面批准的计划,不是寇松递呈伦敦的那件申请书所要达到的真实意图呢?

  尽管西藏地方政府、清朝中央政府和沙俄方面对于英国派遣“代表团”的企图都提出了抗议,但英国人对此却处之泰然,一面向沙俄大使针尖对麦芒的在西藏问题上大打口水仗,一面继续按部就班地做着“代表团”的组建工作。

  在这支新组建的代表团中,只有荣赫鹏有英国政府官员的身份。为了提高他的等级,荣赫鹏被迅速提升为英军上校。由于荣赫鹏没有可以证明他才干的业绩,因而,他的这个军衔多少有些名不符实。再加上他又没有在英王陛下颁发的勋位,因而他这个上校在军人之中没有什么地位,很可能连他身边的普通军人都指挥不动。实际上,由于荣赫鹏的编制是在英印当局的政府部门里,他在西藏的身份是外交官,是无权指挥随行军人护卫队的。对“代表团”由1000多名士兵、两挺马克沁重机枪和四门大炮组成的“护卫队”的指挥权,从始至终一直被牢牢地掌握在随行陆军准将麦克唐纳的手中。

  在这两个人之中,地位高而军阶低的荣赫鹏是远征的负责人,而在远征军中军衔最高的麦克唐纳则指挥着护卫队,却不是这次远征的实际负责人。但寇松在派遣这二人率队出征之时,根本没有明确二人之间谁是远征的总负责人,结果就是他们二人都超越了自己的指挥权限,一度还吵得不可开交。

  事实上,麦克唐纳根本就不是由寇松挑选的,而是被印军总司令基钦纳勋爵选中,而寇松本人又与基钦纳不合,还曾在私下发生过争执。这支从选派之初,就暗藏下了危机。

  1903年12月12日,以一名高擎着英国国旗的骑兵为先导,荣赫鹏和他的“代表团”,气喘吁吁地穿过了高耸入云的则利拉山口,进入中国境内。跟在“代表团”后面的,是由10000名脚夫、7000头骤子和4000头牦牛、6峰骆驼组成的庞大的辎重队。这支庞大的队伍,是列强开始向西藏派遣形形色色的间谍、“传教士”和“代表团”以来,规模最为庞大的一支队伍。

  因为空气稀薄、奇冷无比,士兵们的枪栓被冻住了。则利拉山口没有人把守,这着实人英国人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则利拉山口的海拔是14000英尺,这个高度是英军历史上达到的最高高度,如果在这里作战,那毫无疑问,将是一场意志与毅力的考验。

  这支庞大的队伍,从“像房子侧面一样”滑的陡坡上滑下,进入春丕河谷。由于自然条件限额,进入春丕之前,荣赫鹏的探险队损失了大量牲畜和马匹。更出乎英国人意料的是,他们在春丕遭到了进入中国境内的第一次抵抗。

  在兰德尔·帕尔上尉的陪同下,春丕当地的藏军指挥官和当地中国官员正在焦急地等待着英军的到来。藏军指挥官问荣赫鹏,如果亚东城门紧闭,那么英国人会怎么做呢?荣赫鹏以十分肯定的口气回答他,“如果发生那种情况,我们将再次把大门炸开”。

  到达春丕次日,英军十分小心地向亚东挺进。荣赫鹏和他的军官们发现,亚东城门大开。当地藏军的指挥官只发表了一番抗议讲话,随后,荣赫鹏骑着高头大马,从亚东城的大门招摇而过。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