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4..多面间谍:东印度公司和其他:zt布达拉宫上空的幽灵:西方间谍对西藏的渗透

(2009-08-26 23:23:13) 下一个
4.zt布达拉宫上空的幽灵:西方间谍对西藏的渗透

  进入亚东城后,英军指挥官被请到了帕尔上尉的家里,与藏军军官共进午餐。荣赫鹏认为当地人丝毫没有抵抗他们的意思,于是放松了警惕,继续向春丕河谷深处进发。

  此时,不管是荣赫鹏还是麦克唐纳准将,心中都想着一帆风顺地率军进入拉萨,根本没有意识到他们每向前走一步,就向着危险迈进一步。实际上,如果荣赫鹏等人在进藏之前仔细研读一下西藏近代的历史,就会发现,在与锡克人和廓尔喀人的两次战争中,藏军都是利用了诱敌深入之计,先麻痹敌手,引敌人进入藏军的埋伏圈,最后围而歼之。

  在离亚东大约10英里的地方,英军兵为两路。由荣赫鹏率领大队人马进行了休整,而由麦克唐纳率领一支小部队,潜入帕里城进行侦察。

  海拔15000英尺的帕里在英军驻扎地前方大约30英里的地方,根据英国人所掌握的情报,这是当时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城市。英军的那支小部队刺探回来的情报显示,在帕里城正有一支藏军枕戈待旦,准备迎敌。不仅如此,英国人的这支小部队还带来了帕里城城墙坚固,易守难攻的消息。

  当英军逼近帕里之时,这座城市城墙坚固的城池一枪未放,便向麦克唐纳投降了。帕里的宗本(县长)还向英军保证,他们绝没有心怀不善的举动,更没有与他们交战的企图。麦克唐纳随即命令两个廓尔喀连队进驻帕里。

  英军兵不血刃占领帕里,即以小部队占领了一座县城,使得麦克唐纳大喜过望。但当这位高傲的英国将军策马返回驻地之时,却遭到了荣赫鹏的迎头痛骂。荣赫鹏这个临时提升的上校,冲着眼前这位将军大发雷霆,说,英军武装夺取县城的行为与他们此番“和平使团”的使命是背道而驰,这个行动无疑是向西藏人表示,英国人是毫无诚信可言的。

  如前所言,荣赫鹏在这次进藏之前,本来是一名英印政府的文官。而麦克唐纳则是一名职业军人,遇事习惯军人式的思维,没有荣赫鹏那种英国外交官传统的狡诈。这两人截然不同的职业性格,在英军此次侵袭西藏的过程中还会有更大的冲突,我们暂且设伏于次,自有后文叙述。

  对于他与麦克唐纳之间的不合,荣赫鹏在他日后出版的叙述此次入藏使命的回忆录《印度和西藏》中,以及英国官方出版的涉及这次远征的蓝皮书中,没有只言片语的透露。而后人之所以能够十分肯定地告诉读者荣赫鹏与麦克唐纳在远征西藏的过程中争吵不断,是因为荣赫鹏把这些无法与旁人倾诉的苦衷,全写在了他与远在英格兰的父亲之间的通信之中。我们在讲述荣赫鹏的身世时说过,他的父亲是一名退役的英印将军。的私人信件中见到这次和以后几次与麦克唐纳的争论。荣赫鹏的父亲是一名退休的印度军队的将军,向来老将军看到儿子与一名现役英国将军之间的这番争吵,定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接连越过了则利拉山口、亚东城和帕里宗三个障碍,英国人还没有正式开过一枪。但是,应该发生的终究还是要发生的。

  在荣赫鹏的报告中,将与藏人开战的原因归罪在了从拉萨来的几个喇嘛身上。荣赫鹏认为,正是这些喇嘛的到来,才使得村民们不敢再与英国人打交道,特别不许他们卖食物或租牲畜给英国人。尤其是后面一点,无论是对麦克唐纳还是荣赫鹏,都是一个打击。因为在英国人庞大的辎重补给队伍里,在牛群中爆发了疫病,再加上在翻越则利拉山口时损失的牲畜,已经影响到了英军的正常补给。

  圣诞节来临,英国人为了提高士气,从大吉岭远道买来了火鸡和葡萄酒。英国人的这个举动的确让远离家乡的士兵们暂时忘记了去国离家之苦,唯一失望的,是他们发现,这些香槟酒运到营区时,已经冻成了冰块,即使融化后已无法饮用了。

  摆在英国人面前的下一个目标,是比帕里还要高出1000英尺的堆纳村。由于此时已入寒冬,气候更加恶劣。荣赫鹏打算在抵达江孜之前,在堆纳驻扎下来过冬。在翻越当拉山口之时,气温降到了零下50度。严寒把马克沁重机枪的枪栓和转动部分冻得紧紧的。为了防止影响战斗力,英军在过夜时,把重机枪拆开,将零件放进军官和其他高级官员的睡袋里。

  1904年1月8日,英国侵略军到达了堆纳村。英国人发现,堆纳村根本没人防守。由于村里的石头房子到处都是虱子,还充满了恶臭。所以英国人宁肯冒着青藏高原上夹带冰碴的刺骨寒风,也要住在帐篷里。恶劣的自然条件似的麦克唐纳惶恐万分,尤其是当他听荣赫鹏说打算在这里过冬之后,立即以军队缺乏燃料和食物为由,争吵着要求撤回春丕河谷。第二天早上,麦克唐纳再次来到荣赫鹏的帐篷里,告诉荣赫鹏,“他们只剩下七天的口粮了,他只有撤退,别无其它选择 ”。

  荣赫鹏告诉麦克唐纳,他以前在帕米尔高原旅行时对青藏高原有充分的了解,他不仅能够在世界屋脊上找到燃料,还能找到作为充足的野味充饥。但麦克唐纳根本不听荣赫鹏的这一套,最后他们只好互相让步:荣赫鹏及其代表团人员在四个锡克人连队、英军诺福克军团马克沁机枪分遣队和一门大炮的保护下留在堆纳村,麦克唐纳自己和护卫队主力部队则转身再从当拉山口撤回春丕。

  由于荣赫鹏和麦克唐纳这时都忙着对付自己营垒里的对手,没有对堆纳村附近的情况进行严密的侦察,对藏军正在堆纳附近大规模集结一事引起充分的重视。尤其是麦克唐纳将军在荣赫鹏的和他的代表团即将面对藏军进攻时提出全面撤退的要求,不仅被指责为有失军人职责、卑鄙胆小的行径,而且后来还在下级军官中得了了“逃跑的麦克唐纳”的绰号。而荣赫鹏不仅没有意识到他即将面对的危险,而且对终于摆脱掉了麦克唐纳而暗中庆幸。

  在荣赫鹏的带领的护卫队中,有许多士兵和辅助人员出生在印度的热带平原。这些人根本无法忍受青藏高原冬季的严寒。在荣赫鹏独自驻守堆纳村的三个月时间里,至少有11人由于肺炎而病倒,通讯先遣队的青年军官因严重冻伤而截肢,后又因护理不善而去。许多士兵因为营养不良而丧失了战斗力,第八廓尔喀支队里有70人患了雪盲症。

  就在荣赫鹏与麦克唐纳兵分两路,各自安营扎寨之时,大批藏兵也在距离堆纳村10英里远的古鲁村驻扎下来。荣赫鹏在得知西藏地方政府的部队在附近驻扎之后,主动提出前去拜访,在遭到藏军方面的拒绝之后,荣赫鹏决定以任何可能的方式与藏军进行接触。但每当荣赫鹏试探着与到英军工事前散步的西藏官员谈话时,得到总是同样的答复:“回到锡金边界去,只有在那里我们才会进行谈判”。

  在堆纳等待过冬期间,漫漫无期的等待似的年轻的荣赫鹏突发奇想,大步流星地走到藏军的总部,要求面见他们的指挥官。寇松曾经当众向人夸耀,说荣赫鹏“完全”了解亚洲人。也许就是基于这种直觉,荣赫鹏没有与任何人商量,就擅自行动。

  荣赫鹏带着他的藏语翻译奥康纳和另一名正在学习藏语的年轻军官,骑着马镇静地走进藏军的营地。他们要求藏军的士兵带他们去见他们的指挥官。当这队英国军官出现在藏军指挥官的帐篷前时,多少有些吃惊的藏军指挥官与他们握手,还主动请他们在蒲团上就座。尽管巧舌如璜的荣赫鹏极力想说服藏军军官,盼他们网开一面,放他们前往江孜,但他最后得到的还是那句老话:只有英军明确告知从西藏撤出的日期,藏军才会让从现在的阵地撤出。

  这次会谈之后,荣赫鹏得出了一个结论:在除了拉萨以外的任何地方进行谈判,都是没有用的。随即,荣赫鹏下达了向江孜进军的命令。荣赫鹏的想法是以武力为后盾,打开与西藏当局进行谈判的局面。从这时起,荣赫鹏至少在一点上与麦克唐纳准将取得了公识:以武力进军西藏。

  由于麦克唐纳在行军打仗时过于谨慎,总要重武器与他同行,因而辎重、保障部队过于臃肿。所以,在得到了与荣赫鹏部队迅速集结的命令之后,他的部队直到1904年3月31日,才与荣赫鹏的部队汇合。一支杀气腾腾的部队在世界屋脊上重新集结起来,在世界屋脊上磨刀霍霍地展开了。

  从谍报人员的口中,荣赫鹏和麦克唐纳得到了眼前这支藏军部队的详细情报。尽管英国人并不确定驻扎在古鲁村的这1500名藏军是否要向他们开战,但是,英国人的杀心已定。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