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彭万俟轩
我在采访时,不少曾到美国访问过的军人告诉我,他们在美国发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美国军人对中国军人十分尊重。这种尊重不仅仅出于礼貌或者套,更出自他们内心。美国人自视甚高,却为何对中国军人情有独钟呢?
接受采访的这些军人自豪地告诉我,美国军人有一个非常显著的特点:尊重与他们交过手的对手,尤其是那些让他们吃了亏的对手。
美国有关部门曾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对外用兵次数超过240次。其中规模最大的有3次。在这3场战争中前2场都与遏制中国有关。
朝鲜战争持续3年,用兵44万人,美国官方统计死亡、失踪54246人;越南战争持续14年,用兵55万人,死亡、失踪58209人。海湾战争用兵44万人,43天解决战斗,阵亡146人。
对这3场战争,美国军人自有比较。在为什么失败与为什么取胜这些问题上,他们甚至比现在我们一些人分析得还要客观。一位老将军动情地说:从美国军人的每一分尊重中,我们都能感受到那些长眠于战场的先烈是今日中国军人地位的奠基石。
今天很多人已经不知道当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在怎样的条件下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作战的了。他们或许能记住一两篇描写志愿军的文学作品,或许能看到几部关于朝鲜战争的影片,却对我们下面提供的一组组震撼人心的数字并不知情:
朝鲜战场上,美军1个军拥有坦克430辆;志愿军最初入朝的6个军,却1辆坦克也没有。
美一个陆军师的师属炮兵有432门榴弹炮和加农炮,还可以得到非师属炮兵同类口径和更大口径火炮的支援;我志愿军一个师的师属炮兵仅有一个山炮营,12门山炮。
美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1600部,无线电通信可以一直到达排和班;我军入朝时从各部队多方抽调器材,才使每个军的电台达到数十部,勉强装备到营,营以下通信联络仍然主要靠徒步通信、军号、哨子及少量的信号弹等。
美军运输全部机械化,一个军拥有汽车约7000辆;我志愿军入朝之初,主力38军只有汽车100辆,27军则只有45辆。
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当时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全部是现代化的武器装备,而我38军90%的战斗兵仍在用日军1905年设计的三八式步枪。
空中力量的悬殊更大:志愿军当时不但没有飞机,连防空武器也极端缺乏。面对美军1100架作战飞机,志愿军当时只有一个高炮团,36门 75毫米 高炮,还要留12门在鸭绿江边保卫渡口,最初带入朝鲜的竟然只有这种旧式的日制高炮24门,至于雷达则一部没有,搜索空中目标全凭耳听和目视。
侵朝美军总司令李奇微后来回忆道:“我们在北朝鲜战场上空几乎未遭到任何抵抗。除地面火力外,我们可以不受阻碍地攻击敌补给线。在头一年,对方甚至连防空火力还击也没有。”
当时美国飞机从朝鲜东海岸炸到西海岸,从鸭绿江炸到汉江,连后方大榆洞我志愿军司令部都遭到狂轰滥炸,司令员彭德怀几乎遇难。在志愿军总部工作的毛泽东长子毛岸英刚刚出国一个多月,即牺牲于美国空军凝固汽油弹的熊熊烈焰之中。
中国人民志愿军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艰苦奋战硬把美国人打回到谈判桌前。
很多美国人对曾与之对阵的中国军人怀有一种颇富神秘感的尊重。这种尊重是对实力的尊重。从他们的角度看,中国军队的实力更多地表现在排山倒海、坚韧顽强、奋勇冲杀和不惧牺牲的精神。他们称之为“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那些在冰天雪地的朝鲜战场连一把炒面一把雪都吃不上依然冲锋不止的战士,那些在- 40℃ 严寒中单衣单裤作战冻死在长津湖畔的英雄以他们惊人的牺牲为我们这些后来者赢得了今日的国际地位。
我们应该骄傲。我们也应该惭愧。我们千万不能吃尽这一老本。我们应该为明天的中国留下点什么。
无须讳言,挑起今天重担的中国军人面临挑战。毛泽东说,人是要有点精神的。迫切于高科技知识积累、迫切于复杂技术装备掌握的今日中国军人,更迫切于当年战场对手也不得不由衷叹服的精神底蕴。
那种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的精神风貌是新中国军人展示在世界面前光耀千秋的无价之宝。我们以这样的精神风貌迎接挑战,便是为明日中国军人地位最好的奠基。
(转载请署名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