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1927年蒋介石与上海金融界及江浙商人的关系(一)

(2009-08-18 14:30:33) 下一个
zt:1927年蒋介石与上海金融界及江浙商人的关系

1927年蒋介石与上海金融界及江浙商人的关系

【作者简介】王正华,台北“国史馆”协修
【内容提要】1927年国民革命军北伐进入长江流域后,作为金融工商业中心的上海受到极大的震动,南北银行界纷纷与革命势力进行多线联络。北伐军进展到沪宁地区后,上海成为主要财源。蒋介石通过上海商业联合会、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江海关二五附税国库券基金保管委员会等机构,网罗上海工商金融界重要人士,对沪宁地区财政进行掌控,得以顺利筹款以济军饷,这也是蒋后来能够立足东南、完成统一的重要因素。而上海金融界人士之所以支持蒋介石,除了其反共立场,还由于蒋早年曾在上海金融界活动,与金融业领袖有深厚的人际关系,以及上海金融界人士中江浙籍占有绝对优势等因素的作用。
【摘 要 题】现代人物研究
【关 键 词】蒋介石/陈光甫/俞飞鹏/宋子文/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
【正 文】
   一、前言
上海为近代中国工商金融的中心,其雄厚的经济力量成为重要的政治势力。民初上海金融界的重要银行有中国、交通、盐业、中孚4家银行的分行,浙江兴业、浙江实业、上海商业储蓄银行3家总行。(注:谟研:《“四·一二”反革命叛变与资产阶级》,《历史研究》1977第2期,第96-97页。)其中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经理宋汉章(名鲁,以字行)、中国银行总行副总裁张嘉璈、四行准备库协理钱永铭(前交通银行上海分行经理)、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名辉德,以字行)、浙江实业银行董事长兼总经理李铭、浙江兴业银行董事长叶揆初(名景葵,以字行)和协理兼常务董事徐寄庼、四明银行发起人之一虞洽卿(名和德,以字行)、福源钱庄经理秦润卿,加上闸北商会会长王晓籁,企业界代表刘鸿生、荣宗敬等人,均系江浙籍的重要资本家,成为上海金融工商业界的核心人物,亦即学界所谓之“江浙财阀”。(注:“江浙财阀”的说法,初为日本新闻所创的名词。见姚崧龄编著《张公权年谱初稿》上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 82-83页。相关研究可详见毛知砺《张嘉璈与中国银行的经营与发展》,台北,“国史馆”1996年版,第133-134页;姜铎:《略论旧中国三大财团》,《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第186-187页;王遂今:《“江浙财团”问题初探》,《浙江学刊》1993年第6期,第71页;姚会元:《江浙金融财团的三个问题》,《历史档案》1998年第2期,第116页;Parks M.Coble,Jr.,The Shanghai Capitalists and the Nationalist Government,1927-1937(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80),pp.22-25。)上海江浙籍金融界人士凭借优势的支配地位,把持并影响上海经济活动,进而操纵全国经济发展。(注:姚会元:《江浙金融财团的三个问题》,《历史档案》1998年第2期,第113页。)学界受美国学者小科布尔(Parks M.Coble,Jr.)的影响,多认为在宁汉分裂时,江浙财团给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蒋介石重要的支持。(注:Parks M.Coble,Jr.,op.cit.pp.261,264.)然相关问题似仍需进一步的厘清。
蒋介石领导的中国国民党反共势力和上海金融界的关系,一直是令人深感兴趣的问题。究竟双方的关系是如何建立的?北伐时期何以上海的金融界会支持蒋介石?他们是如何支持的?蒋介石又是如何处理与上海金融界的关系的?这些问题将是本文讨论的重点,笔者主要运用台北“国史馆”典藏“蒋介石总统档案”中《特交档案:一般资料》和《筹笔》两部分,以其中丰富的电文和报告,配合已出版的档案资料汇编《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商业联合会》、《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和《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探讨国民革命军于1926年7月展开第一期北伐后,从湘鄂闽赣浙,于1927年进展到沪宁地区,经宁汉分裂,至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初期,蒋介石和上海金融界的关系。
  

二、上海金融界对蒋介石与革命势力的联络
上海工商界团体原有上海总商会组织,由傅筱庵领导,支持孙传芳。1926年开始北伐后,蒋介石即派江苏省特务委员会特务委员钮永建与上海金融界保持密切联系。(注:凌宇:《江浙财团和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建立》,中国革命博物馆党史研究室编:《党史研究资料》第7集,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48页。)蒋介石早年曾在上海参与孙中山和虞洽卿所倡办的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的活动,和戴传贤、张人杰、陈果夫(名祖涛,以字行)、周佩箴、周骏彦、王震等人共事。这一段经历,构成了蒋氏和上海江浙金融界关系的渊源。(注:蒋介石1918年至1923年间和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有密切的关系,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理事长是虞洽卿,周佩箴为常务理事,蒋的同乡周骏彦为监察人,陈果夫为蒋的经纪人。见杨天石《蒋介石先生和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台北)《近代中国》第139 期,2000年10月;魏伯桢《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与蒋介石》,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文史资料选辑》第49辑,中华书局1964年版,第150-153页;Parks M.Coble,Jr.,op.cit.p.29.)
国民革命军北伐,气势如虹,对全国人心,尤其对政治动向观察敏锐的南北银行界造成极大震憾。上海银行界和国民政府互动频繁。兹将沪上金融界和蒋介石间建立关系或对其支持的情形分述如下:
(一)北伐军兴后,中国银行总裁冯耿光以广东同乡关系,藉探亲之名,专程亲往广东视察,认为南方成功的可能性很大,促成副总裁张嘉璈在上海成立驻沪办公处,以上海为据点,联络各界。中国银行广州分行代理经理贝祖诒则在广州负责与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及孔祥熙联络。(注:谟研:《“四·一二”反革命叛变与资产阶级》,《历史研究》1977年第2期,第95页。)随后宋子文电令北伐出师各军:“我军到达各地,当加意维持中国银行。”(注:中国银行总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国银行行史资料汇编》上编(1912-1949)(1),档案出版社1991年版,第370页。)实有互动之意。
张嘉璈在北京任职时,结识蒋介石挚友黄郛和张群。(注:洪葭管:《张嘉璈在中国银行的二十二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工作委员会编:《旧上海的金融界》(《上海文史资料选辑》第60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第71页。)1926年6月张氏移驻上海办公,蒋介石亦于此时进驻南昌,张氏即透过黄郛,密电南昌支行汇济30万元至赣州,以备北伐军兑现之用。1927年1月复密电南昌中国银行拨款20万元交予总司令部。当黄郛自天津南下时,张嘉璈指示中国银行北京总行托黄郛携密函令汉口分行代理经理汪翊唐,俊蒋抵达武汉后,可借支100万元。惟在武汉时,总司令部并未向当地中行借款。(注:因总司令部后来不设武汉而设于南昌,该款未在汉口支用。《张公权年谱初稿》上册,第72-74页;洪葭管:《张嘉璈与中国银行》,《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5期,第92页。)
1927年3月,中国银行总文书吴荣鬯(名震修,以字行)以处理南昌支行的放款业务为名,到南昌和蒋介石商洽贷款100万元事宜。吴荣鬯和黄郛关系密切,并一度和蒋共事。蒋初到南昌时,中国银行即先接济30万元,蒋吴商洽后又垫借20万元,合共50万元。(注:在陈其美的沪军都督府中,黄郛任参谋长,吴荣鬯任副参谋长,又随黄郛任二十三师副官长。当时蒋介石和张群都是团长。见谟研:《“四·一二”反革命叛变与资产阶级》,《历史研究》1977年第2期,第 100页;洪葭管《张嘉璈与中国银行》,《近代史研究》1986年第5期,第92页。)3月下旬,国民革命军克复上海,总司令部军需处又向上海中国银行提借100万元,因沪行经理宋汉章照章索取担保品,引发蒋之不悦,更强索500万元。经张嘉璈向宋说明曾有在汉口支用100万元之约,乃照付了事。随后蒋赴张府吊其母丧,张向蒋表示:“银行基础仍然薄弱,尚待培养。”化解双方一度紧张的关系。(注:张嘉璈在其随笔中记蒋介石派总司令部军需处处长俞飞鹏向沪行借支100万元。然俞飞鹏当时职务为兵站总监,军需处长为朱芾。《张公权年谱初稿》上册,第74-75页。)
据后来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经理宋汉章的报告,北伐军出发时,中国银行粤行即行垫借50万元,湘行垫借80万元,其后闽行垫借70万元,汉行垫借147万元。革命军克复江浙后,宁属各行共垫借70万余元,浙属各行共垫借132万余元,至1927年3月底,中国银行对北伐经费的赞助已达549万元。(注:宋汉章函中以540万余元计。《蒋介石与宋汉章为中国银行预垫库券一千万元往来函电——宋汉章五月十三日函》,上海市档案馆编:《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商业联合会》,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第95-96页。)
(二)1926年冬,交通银行总理梁士诒派代表到武汉和宋子文谈财政金融问题,双方协议:交通银行汉口分行代兑中央银行发行的钞票,并给予中央银行一定数额的透支。(注:谟研:《“四·一二”反革命叛变与资产阶级》,《历史研究》1977年第2期,第95页。)
(三)上海商界领袖虞洽卿在1920年创办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时,周佩箴为常务理事,张人杰、戴传贤、陈果夫等国民党人以经纪人身分参加,蒋介石亦曾在交易所工作。虞洽卿和革命势力有此旧宜,遂在1926年8月间,派女婿顾冠中为代表,偕闸北商会会长王晓籁等上海工商界人士到广州参观,重建关系。(注:孙筹成、黄振世、何国涛、范学文、戴余方:《虞洽卿事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浙江省委员会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浙江籍资本家的兴起》(《浙江文史资料选辑》第32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18-119、122页;上海政协文委办组织的座谈会纪录:《“四·一二”前后》(1960年5月 19日),第36页,感谢上海市档案馆陈正卿先生提供资料。
(四)孙中山二次革命的重要左右手陈其美,在1911年11月发起创设中华商业储蓄银行,为因应革命需要之金融机构。(注:联合征信所调查组:《上海金融界概览》,联合征信所1937年版,第130页。)主持北四行准备库和储蓄会的钱永铭,早年曾在陈其美门下任职,结识黄郛、蒋介石,并和陈其采、陈果夫、陈立夫关系甚深。后经王正廷介绍,进入交通银行,1925年被盐业银行吴鼎昌礼聘为四行联合准备库协理兼上海分库经理,因与南北银行团均有交谊,成为上海金融界的重要人物。(注:张平夫:《交通银行实权人物——钱新之》,《浙江籍资本家的兴起》,第179、181-182页;陆康:《浙江帮金融家在上海》,《浙江籍资本家的兴起》,第206页。)北伐后,吴鼎昌促钱永铭和蒋联系。当北伐军到达武汉时,钱永铭代表财经界秘密前往汉口,以劳军为名,捐献现洋40万元。(注:姜铎:《略论旧中国三大财团》,《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第197-198页。)1927年2月,虞洽卿和钱永铭到南昌访蒋介石,达成秘密协议:蒋到上海、南京后,即可贷款6000万元,条件是要求蒋反共。(注:凌宇:《江浙财团和蒋介石反动统治的建立》,《党史研究资料》第 7集,第49页。)杭州克复,陈其采出任浙江财政委员会主席,即纳钱永铭为委员。
此外,上海瑞和洋行买办和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经纪人叶琢堂,在辛亥革命和二次革命时,曾资助陈其美和蒋介石,故和蒋亦有渊源。(注:金普森、孙善根主编:《宁波帮大辞典》,宁波出版社2001年版,第66页。)
(五)陈光甫创办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精明干练,在上海工商界深受敬仰,与宋子文和孔祥熙均有交谊。1926年12月间,陈光甫和张嘉璈、李铭等银行界人士密商支持国民政府发行公债,透过唐寿民和孔祥熙联络,将办法交给进驻武汉的财政部长宋子文。(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市分行金融研究所编:《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291-292页。)及当武汉南昌对立时,便成为蒋介石和武汉当局汲汲争取的对象。钮永建曾要求陈光甫“鼎力援助”,中国银行贝祖诒致陈光甫函中提到“赣汉方对于财政前途,均于公有极大之希望”(注:邢建榕:《“四·一二”前后的陈光甫与蒋介石》,《史林》 1988年第1期,第91-92页。)。1927年初,蒋派黄郛和总司令部经理处长徐桴秘密潜入上海,与陈光甫和钱永铭联络,陈、钱秘密筹款50万元援济。(注:吴景平:《宋子文评传》,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51页。)
兹将1926年7月以后,银行界和广东革命势力接触的情形,制成表1。
蒋介石能争取到上海工商金融界的支持,黄郛是居间联络的关键人物。黄郛曾活跃于北京政界,1926年11月蒋两度致书蛰居天津的黄郛南下相助。(注:沈亦云:《亦云回忆》上册,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71年版,第247页。)1927年1月,黄郛潜赴南昌,2月在庐山度岁,朝夕与蒋介石、张人杰密商大计。在停留南昌期间,复与蒋及总参议张群研商克复沪宁后之财政金融规划、外交部署、机关接收、人员支配、绅商联系与策动浙省等事务,且受命居沪运筹。(注:沈云龙编著:《黄膺白先生年谱长编》上册,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76年版,第267-268页。)黄郛和中国银行张嘉璈、盐业银行吴鼎昌、金城银行周作民均有深交。3月15日,蒋介石成功地争取到海军总司令杨树庄的响应,许以每月支付海军军饷35万元,即请黄郛嘱陈其采、吴荣鬯照拨。(注:《蒋中正电黄郛海军事不经钮永建直与杨树庄等交涉每月卅五万元先拨》(1927年3月17日),《筹笔》(北伐时期),“蒋介石总统档案”(以下简称“蒋档”),台北“国史馆”藏,档号:2010.10/4450.01-0016/145。)再者,上海工商业界中江浙籍所占比例高达总数的 78%,与蒋介石有同乡之谊,是为蒋能争取上海银行界支持的有利条件。(注:谟研:《“四·一二”反革命叛变与资产阶级》,《历史研究》1977年第2 期,第95-96页。)
  表1 北伐后银行界和革命势力人际关系表

姓名   籍贯  银行或企业  财团系统 和革命势力的人际关系

吴鼎昌 浙江吴兴 盐业银行   华北财团 黄郛

               江浙财团

吴荣鬯 江苏无锡 中国银行   江浙财团 黄郛、张群、蒋介石

贝祖诒 江苏吴县 中国银行   江浙财团 宋子文、孔祥熙

周作民 江苏淮安 金城银行   华北财团 黄郛

               江浙财团

张嘉  江苏宝山 中国银行上海 江浙财团 黄郛、张群

璈     分行

梁士贻 广东三水 交通银行   华北财团 宋子文

陈光甫 江苏镇江 上海商业储蓄 江浙财团 宋子文、孔祥熙

        银行

冯耿光 广东番禺 中国银行   华北财团

叶琢堂 浙江勤县 上海瑞和银行、江浙财团 蒋介石

        上海证券物品

        交易所、万国

        储蓄会

虞洽卿 浙江镇海 宁绍、三北、 江浙财团 张人杰、戴传贤、陈果

        鸿兴、宁兴轮      夫、周佩箴、蒋介石

        船公司、上海

        证券物品交易

        所、四明银行

钱永铭 浙江吴兴 交通银行,盐 华北财团 陈其美、黄郛、陈其采、

        业、金城、大 江浙财团 蒋介石、陈果夫、陈立

        陆、中南四行      夫

        准备库


资料来源:姜铎:《略论旧中国三大财团》,《社会科学战线》1982年第3期,第95页;洪葭管:《张嘉áo在中国银行的二十二年》,《旧上海的金融界》,第71页;孙筹成等:《虞洽卿事略》,《浙江籍资本家的兴起》,第118-119页;张平夫:《交通银行实权人物——钱新之》,《浙江籍资本家的兴起》,第179、182页;邢建榕:《“四·一二”前后的陈光甫与蒋介石》,《史林》1988年第1期,第91页;谟研:《“四·一二”反革命叛变与资产阶级》,《历史研究》1977年第2期,第95、100页;《宁波帮大辞典》,第66页。
  

三、蒋介石对沪宁财经的擘划
国民革命军北伐之初,系赖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兼广东省财政厅长宋子文主持下之财政维持,粤省财力为重要关键。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成立军需处,负责战时军需,而由财政部统筹支援。(注:王正华:《国民政府之建立与初期成就》,台北,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第221、224页。相关研究亦见李国祁《宋子文对广东财政的革新(民13-15年)》,李国祁:《民国史论集》,南天书局1990年版,第385-386页。)由于军事快速进展,浩繁的军费为因应北伐而随时日激增。及战事扩至湘鄂闽赣浙5省,战费仍靠广东支应,当然不免捉襟见肘,穷于应付。9月,蒋介石要求宋子文运大洋票及公债券至武汉,并为江西战事筹措战费3个月。(注:《蒋中正电宋子文运来武汉大洋票公债券请交俞飞鹏》(1926年9月14日),《筹笔》(北伐时期),蒋档,2010.10/4450.01-001/55;《蒋中正电鲍罗廷盼胡定康来汉指导党政兄留粤战费请催宋子文办理》(1926年9月16日),《筹笔》(北伐时期),蒋档,2010.10/4450.01-001/61。)是年底各军伙食不能发足,欠饷未能发清,致有军队闹饷。蒋介石对宋子文表示: “后方接济如不负责任,前方何能作战?饷项所关兵心所系,成败胥在于此!”(注:王宇高等编:《困勉记》第5卷,第9页,《文物图书》,蒋档。)催宋子文发清欠款,以维大局。(注:《蒋中正电催宋子文发清欠饷以维大局》(1926年12月31日),《筹笔》(北伐时期),蒋档,2010.10/4450.01-004/70。)两人为军费心结已生。
1927年1月,国民革命军决定进取浙江。(注:孙诒编:《民国十六年之蒋介石先生(一月~三月)》(1月2日条),《文物图书:事略稿本》,蒋档。)东路军总指挥何应钦率部入闽,也因财政问题,困居福州,希望能先行筹拨入浙部队1个月经费大洋50万元。(注:《何应钦呈蒋中正世电》(福州,1926年 12月31日,1927年1月3日到),《特交档案:一般资料》第15册(1927年1月),蒋档,第160012号。)蒋介石电告宋子文3月份全军动员最少须增军费300万元(注:《蒋中正电饬徐桴三月份全军动员最少须增临时费三百万元》(1927年1月1日),《筹笔》(北伐时期),蒋档,2010.10/4450.01-005/2。),并指示总司令部军需处长朱芾关于军费的调度如下:(1)粤省军费大洋400万元有余,在前方第一、二、三、四、六各军仍应拨解;(2)北伐费250万在内;(3)此后不搭金库券;(4)军事厅费应在内,惟防军费须在江浙下后方可拨付。(注:《蒋中正电示朱芾各军军费拨付事项》(1927年1月20日),《筹笔》(北伐时期),蒋档,2010.10/4450.01-005/37。)广东一省的饷源已竭,不能不另觅财源,故“急于肃清江浙,统一长江下游,以谋武汉稳固,经济发达也”(注:王宇高等编:《困勉记》第5卷,第10页,《文物图书》,蒋档。)。江苏特务委员会及苏沪党部也特电敦促蒋中正:“商界亦盼我军早来,沪系饷源所在,不可有万一之疏虞。”(注:《殷汝耕呈蒋中正个电》(九江,1927年2月21日),《特交档案:一般资料》第19册(1927年2月),蒋档,第160319号。)
对于江浙金融的掌控,上海市党部执行委员汤济沧于1927年1月间向蒋介石报告,曾询问钱永铭、陈光甫诸人解决经济问题办法,“据称杭嘉战事一有改动,则指抵壹贰百万元当易着手,上海如为我军所得,即发行公债数千万元,亦无问题,即就二五附税一款而论,汉口每年仅得一百八十万,上海则十倍之也。又如用湖北发行新公债券作抵,则一二十万元,随时可以设法。如须较巨之款,可嘱汉行出面押借,而由沪行支拨之。”(注:《汤济沧呈蒋中正函》(1927年1月16 日),《特交档案:一般资料》第16册(1927年1月),蒋档,第160063号。)
陈其采与上海金融界素有关系,对革命军进至浙江后的财政问题向蒋介石建议如下:
查浙省全省收入照现在情形,每月不过百万元有零,能供军饷只敷四五师之用,将来所需大宗饷款均应筹诸沪上,故于南京未下以前,非赶组临时财政机关担任处理,不足以资应付。还祈察洽。至人选问题,似应选择具有财政经验,熟悉当地情形,且平素倾向革命主义者,最为适当。如现任上海商业银行总经理陈光甫(镇江人)君堪备担任上海财政之选,拟请存记,至相当时期发表委任。(注:《陈其采呈蒋中正函》(1927年1月24日),《特交档案:一般资料》第16册(1927年1月),蒋档,第160094号。)
陈其采同时也向负责军需的周骏彦提出如下建议:
我军克杭后,所需饷款,先拟在杭以收入作抵,约筹六十万元,在沪约可筹四五十万元,以应急需。第二步拟发行兑换券五百万元,以充各军近数月月饷。第三步拟发行公债,其数约千万元以上,但须与江苏方面共同进行。今以我军行军步骤而言,由杭而沪,由沪而宁,然则沪上亦为筹款重要之区,且为全国财政枢纽,关系更为重大,自非遴选财政委员预为布置,不足以资进行。兹拟具办法数条如左:
一、请遴委干员来沪组织,俾与浙财委员会合作进行。
二、或归浙财委员会暂时兼顾,俟南京克复后再定办法。
三、或由浙财委员会保荐干员,呈请加委。
以上三条,采择其一先行发表,以便遵行。至上海市政应设市长管理一切,然行军期内,似可责令专管行政、公安等事。凡关于市内财政收入,概归财政委员会办理,以示统一。并请先行明令发表,免生争执。(注:《陈其采、周骏彦、徐鼎年等呈蒋中正函》(1927年1月24日),《特交档案:一般资料》第16册(1927年1月),蒋档,第160095号。)
此外,在3月11日奉委为沪宁、沪杭甬两路局长的孙鹤皋(注:孙诒编:《民国十六年之蒋介石先生(一月~三月)》(3月11日条),《文物图书:事略稿本》,蒋档。),2月中旬即强调:“上海财政处长须派嫡系者充任之,查上海二五新税、鸦片特税、地方杂税及关税,每月可收入一千万元以上。若所派非人,不但影响军需,甚至关系全局,万望注意。”(注:《孙鹤皋呈将中正函》(1927年2月16日),《特交档案:一般资料》第19册(1927年2月),蒋档,第160282号。)
由以上分析所见,上海是财经中枢,饷源之所在,更重要的是有合适的人负责主持,而为蒋介石在沪上活动筹饷工作者,一致推荐陈光甫为主持上海财政的不二人选。
上海克复,兵站总监俞飞鹏同时也负责筹饷,对4月份的饷源极为忧心,条陈筹措军费办法,计分三部:
南昌方面所编第一、二两师及第三〔师〕留防之一部,暨工兵团、宪兵团、炮兵团、各病院、九江炮台,并南昌总部行营所属各部处等经费,请电归总参议岳军及军需处周科长,大军就江西筹拨。杭州方面:何白两总指挥所属部队及原有浙军军费,责成浙江财委会陈主任负责,就浙江筹发。江苏方面,前敌各军及钧座直属各部队,应责成上海财委会负责筹拨。现在南京方面各军出发在即,得款甚急,而市面秩序未复,财政无人负责,一时难筹巨款。应恳饬令上海财委会无论如何困难,先筹三百万元,以应各军出发要需。一面迅速遴派声望素著干员主持江苏财务,以便整理,而资救济。至上海关二五附加税项,职前电请另派专员主持,因该关收入占全国三分之一,附税亦得相等此量。苟委派稍迟,必被宋部长派人征收,殊于军事影响极巨。并乞早日派定接办。(注:《俞飞鹏呈蒋中正俭电》(芜湖,1927 年3月28日),《特交档案:一般资料》第21册(1927年3月),蒋档,第160439号;《俞飞鹏呈蒋中正艳电》(南京,1927年3月29日),《特交档案:一般资料》第21册(1927年3月),蒋档,第160442号。)
从俞飞鹏建议的内容反映出蒋方和宋子文在争取沪宁饷源方面的冲突。蒋介石请俞飞鹏全权处理,甚至可不必请示。(注:《俞飞鹏呈蒋中正俭电》(芜湖,1927年3月28日),《特交档案:一般资料》第21册(1927年3月),蒋档,第160439号。)
协助蒋介石在沪宁地区筹饷的干部和其他相关人员,也大都属于江浙籍,部分亦曾参与早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活动,其关系详见表2。
  表2 蒋介石和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及沪宁地区筹饷干部关系

姓名   字号  籍贯        职务

朱芾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军需处长

朱孔阳  守梅 浙江奉化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经理处长

周佩箴     江苏吴兴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常务理事,上海总

             商会董事,广州国民政府财政部次长

周骏彦  枕琴 浙江奉化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监察人,黄埔军校

             军需部主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需处

             长

俞飞鹏  樵峰 浙江奉化  总司令部兵站总监兼江西财政委员会委

             员长,宁府江海关监督

孙鹤皋     浙江奉化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经理处副处长

姓名   字号  籍贯          职务

徐桴   圣禅 浙江镇海  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经理处长

张人杰  静江 浙江吴县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股东,代理中央执

行委员会主席,浙江政治分会主席

张寿镛 咏霓 浙江鄞县  北京政府浙江省江苏省财政厅长

陈其采  蔼士 浙江吴兴  浙江财政委员会主席

陈祖涛  果夫 浙江吴兴  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经纪人,中国国民

             党监察委员


资料来源:魏伯桢:《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与蒋介石》、陆丹林:《蒋介石、张静江等做交易所经纪的物证》,《文史资料选辑》第49辑,第149-158页;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河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秦孝仪主编:《中国现代史辞典——人物部分》,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5年版。
  

四、宁汉对沪金融界的争夺与蒋宋冲突
在国民革命军未进至沪宁地区时,军费由广东负担大洋每月400万,并不敷用。(注:《孔祥熙呈蒋中正鱼电》(广州,1927年3月6日),《特交档案:一般资料》第20册(1927年3月),蒋档,第160364号。)而除海军3月中旬归附又新增开支外,原靳云鄂之河南自卫军副司令兼第八军军长魏益三亦在 2月27日宣布就任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军军长,通电讨奉,3月15日要求按月支给薪弹,蒋介石批准薪饷53万,给养费14.3万。(注:《国民革命军第三十军军长魏益三呈蒋中正函》(1927年3月15日),《特交档案:一般资料》第20册(1927年3月),蒋档,第160387号。)笔笔都是增加的负担。
蒋介石多次催宋子文速发军费,以“济燃眉之急”,否则是“与中正以难堪”,甚至要“视为以后断绝关系”。(注:《蒋中正电催宋子文速发给湖北军费一千万否则与其难堪》(1927年1月31日)、《蒋中正电谭延闿转宋子文前方饷项如不速解一百五十万元视断绝关系》(1927年2月12日)、《蒋中正电催宋子文等派专船解款二百五十万元限明日到浔》(1927年2月19日),《筹笔》(北伐时期),蒋档,2010.10/4450.01-005/85、 2010.10/4450.01-006/18、2010.10/4450.01-006/34。)但蒋介石还需依赖宋子文的支持。1927年2月下旬,蒋电告宋子文:“上海为金融枢纽,非兄亲往不可。未知湖北如何安置上海财政办法,及兄往沪时,请便道来赣详谈再决。”(注:《蒋总司令致宋部长子文梗酉电》(南昌,1927年2月23日),《克复浙沪》第97号,《革命文献》(北伐时期)第10册,第127页,蒋档。)3月初再电宋速解款100万到赣, “勿使弟拮据,处于绝境”(注:《蒋中正电催宋子文派专员速解一百万元来赣勿使处于绝境》(1927年3月3日),《筹笔》(北伐时期),蒋档,2010.10/4450.01-006/62。)。同时,蒋并向宋表示:“江浙财政应请兄弟自亲往办理方能统一,如不预委要员接办,必生纠纷。”江浙财政海关监督一职,亦等待宋子文往沪经赣时,再行面商。(注:江浙财政海关监督暂委与宋子文有关系的林焕庭。《蒋中正电宋子文请亲往办理江浙财政海关监督委林焕廷可再商决》(1927年3月15日),《筹笔》(北伐时期),蒋档,2010.10/4450.01-006/64。)但此时宋子文反对蒋在各机关派党代表制度,认为是对他的不信任,将令他对外有失威信,而使设施无法推展,眼前为顾全大局,表面上仍和蒋合作,一方面保荐孔祥熙暂代其广东省财政厅长职,一方面待鄂省财政粗定计划,大局稍定,即准备引退,不愿再和蒋合作下去。(注:《宋子文致呈蒋中正函》(1927年),《特交档案:一般资料》第 28册(1927年),蒋档,第160891号。)其后,宋子文出席武汉二届三中全会,当选为国民政府委员。
当武汉与南昌争执不下时,双方都要极力争取上海工商金融界的支持。上海大罢工直接影响工商业,各工商团体对于赤化怀有惧心。1927年3月22日,虞洽卿、王晓籁、吴荣鬯等为了表示反对北方军阀,支持南方北伐,联合除上海总商会以外的19个重要团体,组织“上海商业联合会”,发表宣言,拥护蒋介石,反对共产党在上海的行为,成为上海工商界新的领导中心。(注:徐鼎新、钱小明:《上海总商会史(1902-1929)》,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1年版,第365-366页:《上海商业联合会宣言》,《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商业联合会》,第14-15页。)上海总商会会长傅筱庵因支持孙传芳而下台,总商会停顿改组,被上海政治分会接收,由王震、钱永铭和冯少山负责。(注:上海政协文委办组织的座谈会纪录:《“四·一二”前后》(1960年5月19日),第32 页。)
南京事件发生后,上海工商业界深恐上海工人在共产党的策动下,强行收回租界,引发冲突。蒋介石于3月26日抵达上海坐镇,驻节交涉署,当晚即约见上海商业联合会主席虞洽卿,并和陈光甫、钱永铭、陈其采等商酌财政委员会之组织,初议委陈其采为财政委员会委员长。(注:孙诒编:《民国十六年之蒋介石先生(一月~三月)》(3月26日条),《文物图书:事略稿本》,蒋档。)蒋介石和虞洽卿等沟通意见,声明收回租界问题,决不诉诸武力,以安民心;同时也表达维护资本家的立场,但希望资本家对于劳工生活问题,应深加注意。29日,蒋复接见吴蕴斋、谢韬甫、荣宗敬、陆伯鸿、吴麟书、荣敬修、闻兰亭、叶扶霄(名熏,以字行)、顾馨一等9位工商界代表,希望与工商界合作,并声明“决不使上海方面有武汉态度”(注:《上海商业联合会听取虞洽卿会见蒋介石等情议事录》(3月 27日),《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商业联合会》,第46页;沈予:《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酝酿和发动》,《档案与历史》1987年第2期,第97页。)。蒋复为发行公债、筹措款项,和虞洽卿商定筹组财政委员会,决任命陈光甫为江苏财政委员会主任兼上海财政委员会委员。(注:《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任命状》(1927年3月),《“四·一二”政变前后陈光甫史料选》,《档案与历史》1987年第1期,第65页。)蒋反共的态度是上海工商金融界支持他的主要原因,当蒋促陈光甫就财政委员、负责筹款1000万元供革命军北伐时,陈光甫瞻顾不前,除因有北方营业关系外,主要考量是要确定蒋是否和武汉决裂。(注:《陈光甫致唐寿民电稿》(3月)、《唐寿民回电》(3月28日),《“四·一二”政变前后陈光甫史料选》,《档案与历史》1987年第1期,第 65页。)
武汉方面也在争取上海地区工商企业界的支持。武汉国民政府于3月27日特派财政部长宋子文到上海,全权办理财政事宜,电令所有江苏、浙江两省财政均归其主持,凡一切税务及与中国商界银行等筹款或借款等事,必须由财政部长办理。(注:《宋部长管理财政电》,1927年4月5日上海《民国日报》,第2张第1 版。)宋子文于3月29日抵达上海,翌日即和蒋协商统一江浙财政事宜。(注:吴景平:《宋子文评传》,第51-52页。)然蒋已先一步和上海工商金融界建立关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于31日发表陈光甫等15人为江苏省兼上海财政委员(注:15名委员名单如下:陈光甫、虞洽卿、钱永铭、吴荣鬯、王伯群、钮永建、陈其采、秦润卿、汤钜、顾馨一、王晓籁、徐国安、杨铨、柳亚子(名慰高,以号行)、汤济沧,推陈光甫为主任委员。《苏沪之财政委员》,1927年3月 31日上海《民国日报》,第2张第1版。),其中网罗了10位工商业界人士:陈光甫、虞洽卿、钱永铭、吴荣鬯、陈其采、秦润卿(钱庄业代表)、汤钜(交通银行代表)、顾馨一(面粉业代表)、王晓籁、徐国安(溥益纱厂总经理并为大盐商)。(注:谟研:《“四·一二”反革命叛变与资产阶级》,《历史研究》 1977年第2期,第100-101页。)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是临时财政机关,未正式成立前已先行办公并筹备一切,由于主任陈光甫未立时就职,乃委陈其采代理主任。(注:《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成立经过及筹备发及二五库券概要报告》,《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商业联合会》,第115页。)4月3日,蒋即委派陈其采持函向闸北商会筹款,函曰:
径启者,前因驻沪部队饷糈缺乏,曾由白总指挥函商筹措,谅荷鉴照。查现在财政委员业已派定,所有关于财政问题,应统由该委员通盘筹划,惟是军事未已,庶政待理,需款孔急,亟应设法筹垫。兹特派委员会陈主任(其采)亲赴贵会议办,尚希慨予接洽,鼎力协助。至此次所垫款项,自当指定的款,尽先拨还,以期公家金融界双方兼顾,而收互助之效。(注:孙诒编:《民国十六年之蒋介石先生(四月)》(4月3日条),《文物图书:事略稿本》,蒋档。)
宋子文到上海工作一时无法展布,4月2日电促武汉外交部长陈友仁、交通部长孙科早日到沪协助,“则诸事有人,主持财政机关,完全由军队内收回亦可实现” (注:《抄财政部长宋子文自上海来电》(1927年4月2日),《南京事件》第1卷第70页,“外交部”档案,台北“国史馆”藏,档号:0635.10/4000.01-01。)。由于宋曾在2月间答应每月筹拨军费1300万元,蒋希望宋能兑现,也希望他能协助统一江浙财政和筹措军饷。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4月8日布告支持宋子文统一江浙财政,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则暂缓活动。宋子文于翌日宣布由财政部驻上海办事处统辖江浙财政,自兼江苏、浙江财政处长,负责统一江浙的全部财政收入。(注:《宋子文规定财政范围》,1927年4月10日《申报》,第4张第13版;《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布告》(1927年4月8日),1927年4月14日《申报》,第1张第3版;《国民政府财政部通令》(1927年4月9日),1927年4月14日《申报》,第1张第3版;吴景平:《宋子文评传》,第52-53页。)蒋10日电宋南京已无余款,请将200万交军需处长徐桴解宁。然宋子文未复,蒋12日又急电请俞飞鹏在15日以前筹足500万元汇宁。(注:《蒋中正电宋子文请交徐桴解二百万来宁》(1927年4月10日),《筹笔》(北伐时期),蒋档,2010.10/4450.01-007/9;《蒋总司令致俞总监飞鹏文未电》(南京,1927年4月12日),《规复安徽与进占南京》第86号,《革命文献》(北伐时期)第12册,第125-126页,蒋档;孙诒编:《民国十六年之蒋介石先生(四月)》(4月12日条),《文物图书:事略稿本》,蒋档。)
宋子文以军需紧迫“不容刻缓”,4月12日请上海银行公会续垫洋300万元,银行公会要求发表保持工商业及维护金融业方针,并指定用途限于江苏范围。上海银钱两业公会是日致函宋子文,要求接受借款条件,即合同成立之日,先垫100万元,以后每隔10天缴40万元,以垫足300万元为度。(注:《国民政府财政部为军需急迫向银钱两业续借垫三百万元有关函件》(1927年4月)、《上海银钱两业公会请国民政府宣布维护实业金融各项政策有关文件》(1927年4 月16日),《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商业联合会》,第53-56页。)蒋介石亦于同日亲电陈光甫,请于最短期内筹款,以济急需,电文如下:
上海银行陈光甫先生转商业联合会诸先生:日来军事进展,饷项奇绌,前日承蒙自动的募借之数,可否于最短期内筹拨,以济急需,革命成败,国家存亡,全在此笔。想诸公热忱爱国,当能共同一致,以尽国民之天职也。(注:《蒋总司令致陈总经理光甫铣电》(南京,1927年4月16日),《规复安徽与进占南京》第 93号,《革命文献》(北伐时期)第12册,第133页,蒋档。)
时蒋宋之间龃龉已生,蒋介石责难宋子文:“两淮两浙运使闻兄另已委人,而前在沪借支三百万元,以二五税作抵者,兄又延宕不批,至今分文无着,如此下去,不惟于公无益,必致败亡。江浙财政事,不如仍照原议交两省财政委员会办理,以应急需。”(注:《蒋中正电诘宋子文不支上海款项提议江浙财政交两省财政委员会办理》(1927年4月16日),《筹笔》(北伐时期)蒋档,2010.10/4450.01-007/29。)复于翌日再电宋:“请兄积极筹款,以应急需。务于三日内筹足五百万元,望勿再延。前电实因事急窘急而兄终不能践约,乃不得已之语。请察之。”(注:《蒋总司令致宋部长子文筱电》(南京,1927 年4月17日),《宁汉分裂与北伐中挫之(2)》第3号,《革命文献》(北伐时期)第13册,第12页,蒋档。)
此时宋子文得到消息,广东另任古应芬代理财政部长兼粤省财政厅长,遂生去意,17日拒绝在上海银行公会和钱业公会的100万元垫款合同上签字。国民革命军方面则由白崇禧签字后,将款运往南京。(注:吴景平:《宋子文政治生涯编年》,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53页。)蒋介石诘难宋子文不支上海款项,决定将江浙财政事,仍照原议,交两省财政委员会办理。(注:《蒋中正电诘宋子文不支上海款项提议江浙财政交两省财政委员会办理》(1927年4月16 日),《筹笔》(北伐时期),蒋档2010.10/4450.01-007/29。)22日徐桴公开指责宋到沪近一月,真正接收江浙财政不及一星期,未能筹拨分文。宋子文随即对“筹款不力”的指责加以驳斥。(注:《徐桴公表总部军需情形》,1927年4月26日《申报》,第2张第6版;《宋子文宣布筹拨军费电》,1927年4月29日《申报》,第3张第9版。)蒋宋交恶白热化。随宁汉间关系的急剧转变,宋子文因政治立场去职,蒋介石遂指定陈其采负责江浙财政。(注:《蒋中正电饬陈蔼士俞飞鹏江浙财政均归陈蔼士负责签字》(1927年4月19日),《筹笔》(北伐时期),蒋档 2010.10/4450.01-007/29。)同时,以俞飞鹏兼江海关监督(注:俞飞鹏:《樵峰自传》,自刊本。),取代与宋子文关系密切的林焕庭。
  

五、蒋介石与上海金融界的折冲
武汉政府宣布自1927年4月18日起采取现金集中条例,禁止使用现金及停止纸币兑现,只用中央银行及中国、交通银行所发行的钞票交易,并查封各行库存款,此举引发银行界的惶骇,由是更对蒋介石寄予厚望。上海银行公会致蒋电云:
查钞票流通市面,赖现金准备,维持信用。今武汉当局查封各行库存,停止兑现,推其用意,无非强吸收各行现金供给政府需用。一面滥发无准备之中央银行钞票,破坏金融,贻害社会,显系实行赤俄共产政策。流弊所及,将使滥钞永无整理之望。人民生计剥削无余,军政饷需同归断绝。在汉各行处于非法势力之下,无可抵制。敝会各行为保全金融大局,维持人民生计起见,即日停止武汉往来,以与隔绝。(注:《上海银行公会致蒋中正巧电》(上海,1927年4月18日),《特交档案:一般资料》第22册(1927年4月),蒋档,第160489号。)
南京国民政府同时(4月18日)亦告成立,20日江苏省兼上海财政委员会举行正式成立典礼,负责统一江苏及上海财政及办理对外借款,陈光甫勉为其难出任主任委员,他私下对朋友表示:“南京委弟为财政次长、财政厅长、政治委员、财政委员等差,弟以专心本行业务,当此时局,尤不愿兼顾外事。[当]已将财次、财厅、政治委员三事辞去。惟财政委员一事,尚未能完全摆脱,痛苦已极,如熟友及与我行有关系之人问及,希为解释,以免发生误会,是所拜托。”(注:陈光甫在蒋介石力邀下就任江苏省财政委员职务,但力辞财政部次长、江苏财政厅长及政治委员,财政次长一职请张嘉璈、吴荣鬯向蒋改荐钱永铭自代。《陈光甫复蒋介石函》(4月23日)、《蒋介石致陈光甫电稿》(4月25日),《“四·一二”政变前后陈光甫史料选》,《档案与历史》1987年第1期;《上海商业储蓄银行史料》,第305页。)
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推定常务委员7人,钱永铭、吴荣鬯、王晓籁为驻沪委员,汤钜、钮永建、缪斌为驻宁委员,汤济沧为往来宁沪委员,并在南京组织办公处,委托汤钜委员完全负责办理。(注:原名单中的柳亚子易为缪斌。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编:《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5辑第1编,“财政经济” (1),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版,第3页。)21日第77次政治会议,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主任委员陈光甫等列席报告与财政有关系者,除宣布各种公债及官厅借款有契约者继续有效外,又条陈处理中央银行钞币办法3项:(1)临时兑换券系一种临时军用券之性质,今后请不再发行,已发行者在未有办法以前听任之或由财政委员会续发戳记,于各地商会限期编号盖戳,暂准流通;(2)三省通用大洋券在汉口之中央银行已大多数收回,三省通用小洋券流通在江浙者极有限; (3)汉口大洋兑现券在汉口方面业已停止兑现,应请明令禁止流通。(注:《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政治会议第77次会议纪录》(1927年4月21 日),第1-2页,《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纪录》,党务会议纪录及组织专档:中央政治会议档(以下简称“中央政治会议档”),中国国民党文化传播委员会党史馆藏,文件号:00-1/33。)又请加派俞飞鹏为兼苏沪财政委员,常川驻沪。(注:《陈辉德陈其采呈蒋中正漾电》(上海,1927年4月23日),《特交档案:一般资料》第22册(1927年4月),蒋档,第160507号。)嗣后蒋续加委成铣、张寿镛、张定璠、潘宜之、陈群、徐庆云、徐新六、胡筠、陈炳谦等人为委员。在国民政府财政部及江苏财政厅设立之前,所有上海及江苏省属于中央征收机关及地方财政机关,均归苏沪财政委员会直接管辖。(注:《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成立经过及筹备发行二五库券概要报告》,《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商业联合会》,第115页。)
江苏兼上海财政委员会未正式成立前,为因应蒋介石迅速筹汇1000万元的要求,先行议定发行江苏二五附税库券1000万元。惟募集尚需时日,蒋于3月31 日致函上海商业联合会及上海银行公会,特派陈光甫为财政委员接洽筹垫300万元饷款,以发行二五附税库券作抵。经上海银钱业公会讨论,4月1日决定由银行公会借200万元,钱业公会借100万元,4日由苏沪财政委员会与两公会订立借款合同,因主任委员陈光甫尚未到任,由委员陈其采经手。(注:钱业公会的 100万元,由入会的84家钱庄每家垫借银11900元,加上该会凑垫400元构成。《上海钱业公会讨论为蒋介石筹垫三百万元饷款等情议录》(1927年 4月1日)、《蒋介石为募集饷款以江苏财政委员会名义与银钱两业两次订立垫借合同》(1927年4月),《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商业联合会》,第51、 57-58页。)其时需款孔急,在江苏二五附税国库券1000万元未及募集前,苏沪财政委员会已迫不及待地又向上海银钱业公会提出再续垫300万元的请求。4月25日陈其采出席银钱业联席会议,商量按第一次垫款办法,签订第二次垫款合同。(注:《蒋介石为募集饷款以江苏财政委员会名义与银钱两业两次订立垫借合同》(1927年4月),《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商业联合会》,第58-59页。)两次垫款共筹得600万元,其中中国银行单独负担120万余元。(注:《蒋介石与宋汉章为中国银行预垫库券一千万元往来函电——宋汉章五月十三日函》,《一九二七年的上海商业联合会》,第96页。)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