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兵坛转帖:云淡水暖:闻红岩烈士最后对党的泣血遗言有感

(2009-07-08 23:48:22) 下一个
zt:兵坛转帖:云淡水暖:闻红岩烈士最后对党的泣血遗言有感

强国论坛[ 云淡水暖 ] 于2006-12-08 21:56:39 上帖

CCTV2006年12月7日的《焦点访谈》,题目是“红岩档案解密”,说的是关于1949年11月27日,重庆渣滓洞、白公馆被关押的300多名共产党员、非共产党员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特务凶残杀戮,惨绝人寰的事件,这些故事草民从小已经听过、看过无数次了,但另外一些不曾听说过的 “秘密”,却让人有了更加深入的感悟。《焦点访谈》只是整个事件的一个浓缩版,更加详细的是CCTV的《360度》栏目的“红岩档案解密:罗广斌的报告”。

在屠杀脱难幸存者罗广斌参与创作的小说《红岩》中,人们见到了成刚、许云峰、刘思扬、江雪琴等众多坚强、无畏的英雄,也见到了一个卑鄙的叛徒埔志高。但是,从解密的文件来看,当时重庆的中共地下组织遭到大规模严重破坏的真正原因,并非一个“中层干部” 埔志高叛变那么简单,埔志高没有那个能量,造成重大损失的叛变者,竟然是重庆市委的正副书记刘国定、冉益智,如此高级别的领导人叛变,其破坏力之大可以想象。


然而,最发人深省的是,比刘国定、冉益智二人职务低很多的一般地下工作者们所表现出来的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坚持,对共产党组织的忠诚,可以说惊天地而泣鬼神,比如,据讲述,国民党军统在审讯张长鳌、尚承文这两位烈士的时候,两个烈士就是不招,最后敌人急起来以后用电刑来打他们,当时两个人被打得浑身抽搐,这个档案资料记载,当时两个人抽搐得身体都开始缩小了,但这两个人仍然是咬紧牙关不说,这个军统特务凶残到操起旁边的一个十字镐,把两个人的头给劈开,叫你不说,用十字镐给你打下去,这是在渣滓洞白公馆死得最惨的两位烈士。

比如,资产阶级豪门望族出身的党员刘国鋕,在严刑拷打仍然不投降之后,其兄从香港来贿赂特务头子徐远举,空白支票任徐填写,条件是刘在“投降书”上签名就可以走人,刘兄已经跪下求其弟,“保住性命,出去干什么都可以”,然而其弟说,要释放必须无条件,“他说他一句话没说,只是看着我,两行热泪摇头坚决不投降,仰着头流着热泪,坚定地摇头。”,刘国鋕在被叫出牢房的时候,豪迈无比地说“不忙,等老子写首诗再走!”,被押往松林坡刑场的途中,始终高呼口号,骂不绝口,被激怒的特务们残忍地用刺刀割下了他的嘴唇。


而两个正副书记的叛变,却“轻松”的多,据讲述,“冉益智是捉了以后拿被子把头上一蒙,后来给几个嘴巴就叛变了。…我没有想到冉益智会叛变。而且冉益智是一接触特务马上叛变,这个人,所以人不可以貌相。”,冉益智一共出卖了62个同志,被国民党军统授予中校专员。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冉益智还到共产党脱线同志联络处去报道,准备分享中国革命的果实了,当然被识破,1951年,邓小平签发判决书枪决,在被枪毙前,冉益智在最后留言中要求:将尸体弃之荒郊,与草木同腐!

鉴于如此惨重的代价,当国民党政权崩溃在即,开始屠杀一个又一个共产党人的时候,监狱中的党员们开始认真地思考,这个党应当如何才能够永远立于不败之地、这个党组织当中的成员如何才能够纯洁、坚强、廉洁,按照罗广斌的回忆写出的“狱中情况报告”列出了“8条意见”,《焦点访谈》称之为“为新中国留下的沉重希望”,对一个已经呈现出无限生机的新中国的希望,为什么是“沉重”的呢,因为烈士们已经预见到了无论在什么环境下,共产党内部成员的坚定信念和廉洁奉公是防止亡党亡国的唯一所在。


八条敬录如下:


1.注意防止高级领导成员的腐化(不仅指叛徒,也包括已经牺牲了的领导,要求非常严格);
2.加强党内教育和实际斗争的锻炼;
3.不要理想主义;
4.对上级领导也不要迷信;
5.注意路线问题;
6.切勿轻视敌人;
7.注意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生活作风问题;
8.严格整党整风,严惩叛徒特务。


烈士们在57年前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候,以其们用生命的代价换来的经验教训给后人留下了极为精准的预言,从中,人们读到了“防止高级领导成员的腐化”、“加强党内教育”、“对上级领导也不要迷信”、“注意路线问题”、“领导干部的经济、恋爱、生活作风”、“严格整党整风”这样的警示,而在这警示中,人们除了敬佩烈士们对共产主义信念的忠贞和无比珍惜爱护之外,还敬佩于他们的感知力和穿透力。


烈士们明明知道,国家将要成为“无产阶级专政”的体系,为什么还如此强烈地强调“路线问题”、“整党整风”这样的极富“斗争”性的概念呢,恐怕因为他们已经预见到,在共产党夺取政权之后,会有一些投机分子、腐化堕落分子,借机实现自己的个人欲望和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行事。按照渣滓洞纪念馆馆长的理解,就是 “那么从他们叛变的情况下,功利是他们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说当自己参加革命的目的,是为了一种获得,为了一种得到,在这方面是一个共同的特点,所以当这种东西一旦要毁灭,这个理想和长期的一种追求,在他们面前变不成现实的时候,他们就考虑绝对自己的生存的问题,绝对自己生存问题。那么这一点是他们的一个共同点。也可以说在以前他没有完全暴露出来一些在骨子里边沉淀的一些私里的东西。”

烈士警句言犹在耳,烈士遗愿能否永恒?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