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大清天字第一号间谍案

(2009-07-18 21:17:32) 下一个
zt 大清天字第一号间谍案

1894年9月8日,正当中日两国在朝鲜惨烈激战时,一颗“炸弹”却在紫禁城引发轩然大波:江南道监察御史张仲炘弹劾正当前敌的直隶总督、北洋大臣李鸿章,罪名是骇人听闻的腐败、通敌。

在这篇《奏陈北洋情事请旨密查并请特派大臣督办天津团练折》中,向以敢言著称的张仲炘,指控李鸿章及其子李经方向日本人出售大米和煤炭,李经方甚至与日本王室攀亲,并在日本还开了一家洋行。

张仲炘说天津日本间谍被破获后,还查出地雷炸药八箱,但李鸿章却在审理后,不仅隐匿不报,而且私放间谍,并给银资行。

此名上达天听的日本间谍就是石川伍一(又名义仓告,1866-1894),日本国秋田县人氏,时年二十八岁。

1868年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逐步走上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为了适应这种扩张的需要,日本开始针对中国进行间谍活动。

1886年,甲午战争前日本在华最庞大的间谍机关乐善堂成立。它是由日本对华谍报重要头目荒尾精在汉口创办的。乐善堂以经营眼药水、书籍、杂货作为掩护,逐步将触角伸向中国各地,相继在北京、长沙、重庆、天津、福州等地建立了众多分支机构,组成了一个遍布中国主要城市的间谍网,并以这些城市为基地,把触角伸展到中国的广大农村。另一个重要间谍机构是日清贸易研究所,设在上海英租界内,成立于1890年,所长也是荒尾精,代理所长根津一,是以培养“中日贸易人才”为名的间谍训练机构。

这些间谍机构培养的日本间谍有的以外交官、商人、医生、学生等合法身份作掩护,有的剃发改装冒充中国人。他们收买,四处搜集情报,为发动战争作准备。

1888年底,一些日本间谍潜伏在施工中的威海卫炮台以及威海卫通向荣成的道路、荣成湾附近,为选择山东半岛登陆点作准备。经过长期观察,他们向日本海军递交了一份报告,提出日本对中国开战时,当从荣成湾登陆,对威海卫应采取背后进攻的战术。因为荣成湾面阔水深,沙底适于受锚,无论遇到何等强烈的西北风天气,都可安全锚泊,而且这里位于直隶海峡外侧的偏僻海隅,离威海卫较远,正好拊威海之背。该建议得到采纳,为日军击败北洋舰队起到了重要作用。

1893年是日本对华谍报工作最关键的一年,日本间谍活动尤为猖獗。当时,尽管日本政府的侵华方针早已确定,陆海军也为发动战争作了多方面的准备,但何时发动战争、能否取胜,还需要作出最后的判断。1893年4月,对华谍报头目、日军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亲自到朝鲜和中国进行实地考察,为发动战争作最后的准备。

川上操六在考察了朝鲜的釜山、仁川、汉城等地之后,乘船经烟台转赴天津。他在天津停留了一个月,参观了天津机器局,访问了武备学堂,观看了炮兵操演炮术和步兵操练步伐,并亲自登上了北塘炮台观看山炮演习。在驻华使馆武官神尾光臣的陪同下,川上还对天津周围的地形偷偷地进行了考察。

在两国关系已十分紧张、战争一触即发的情况下,清政府还为日军参谋次长川上操六为发动战争作最后准备的实地考察提供大量方便,予以殷勤接待。李鸿章更是视他为座上宾,奉若神明,还请他参观了军工厂、军事设施和军队的操练。

这次中国之行,川上进一步了解了清政府的极端腐败,而且对清军战力及地形、风俗人情均作了详细考察,确信清政府战则必败。

甲午战争前,清政府已建立了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舰队。这四支舰队中,日本人最重北洋舰队。因为李鸿章向德国订造的铁甲定远、镇远、来远、经远四舰,向英国订购致远、靖远两舰都隶属于北洋舰队。到1888年,北洋舰队已经拥有大小舰艇25艘,官兵4000人。同时李鸿章还在威海修建船坞、港口、炮台等,并驻有北洋水师提督衙门。

回到日本后,川上操六密令公使馆武官井上敏夫、泷川具和分头侦察渤海湾航道及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天津、塘沽等地的设防情况。井上敏夫5月份从烟台出发,用了两个月的时间,游历了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朝鲜半岛西海岸。每到一处,他都非常仔细地观察炮台驻防情况,所走洋面每距约100公里,便用千斤砣试水深浅,详细收集作战所需地理水文数据。

与此同时,泷川具和也乘帆船从塘沽出发,沿渤海岸北行。他沿海岸线游历,历时一个月,对沿岸各海口的水深、有无沙滩、海底是泥沙还是岩石、民船数目、运输情况等,都作了详细的侦察和记录,为日军日后在北戴河附近登陆选择了合适的地点。

1894年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战。两国军队在朝鲜进行着你死我活的激烈较量。日本驻天津领事馆撤走后,出自于荒尾精门下的日本间谍宗方小太郎将自己伪装成中国老百姓,来往于威海、旅顺之间,窥探中国海军的情报。威海是北洋舰队的主要基地。宗方小太郎在的帮助下四处搜寻情报,甚至登上了小船到刘公岛暗暗了解水师的布防情况。8月中旬后,由于平壤战事紧急,清政府决定向朝鲜再派援兵,由招商局的5艘轮船运送总兵刘盛休的铭军12营6000人入朝。为防止日本舰队袭击,李鸿章电令北洋舰队主力护航。停泊于威海附近的“镇远”号等14艘军舰投入出征准备。

宗方小太郎在威海得知北洋舰队的出发时间,立即将其开赴朝鲜的具体日期电告日清贸易研究所的根津一。根津一马上发给日军大本营。日军大本营即派日本联合舰队出发,9月15日到达朝鲜黄海道大东河口附近。这就为9月18日的黄海海战作好了准备。

与此同时,在天津的日本间谍石川伍一也在积极活动,他表面看来只是日本松昌洋行的普通职员,其实已是一个老练的军事间谍。石川伍一幼读私塾,入兴亚学校专攻中文,1884年十八岁时来华,精研汉语,随后加入设在汉口的日本间谍机构乐善堂。他曾受命到中国西南地区调查,以成都为中心,足迹遍及全蜀,直达西藏边界,其间历经艰险,甚至曾被捕下狱,伺机越狱得以逃脱。他当时设想到西藏经营牧场,为乐善堂筹集经费,甚至希望能仿效三国故事,割据四川,另立一国。石川等人撰写的西南报告,庞然巨册,并附以十分精密的地图,被日本军事当局当作极为珍贵的资料保存。1893年石川来到天津,以洋行职员为掩护,进行间谍活动。

在甲午战争中被捕的众多日本间谍中,石川伍一的影响力非常大,除了被中国官场作为政争武器外,他还牵涉到著名的高升号事件和重庆号事件,与中、日、英和中、日、美两个三角关系都有瓜葛。

石川伍一是高升号事件的罪魁。

英国商船高升号被中国租用运兵,当时中日并未宣战,该船由英国船员驾驶,且飘扬着英国国旗,却在朝鲜海面被日本军舰打沉,千名中国士兵和欧洲船员罹难,震惊世界。据受雇于日本信义洋行的德国人透露:“有一倭人久住塘沽,此倭人才具甚大,华英德法言语俱能精通,看其与他人言论间……并随时用铅笔注载……爱仁、飞鲸,高升船载若干兵、若干饷、何人护送、赴何口岸,该倭人无不了彻于胸”。

这位“才具甚大”的倭人就是石川伍一。

此后,石川到天津担任日本武官助手,刺探军情、测量重要军港及航道的水文,为日后日军入侵提供了重要情报。

在天津期间,他以紫竹林松昌洋行职员的身份为掩护,成功收买了天津军械局的书办刘棻,获得大量第一手军事情报。

1894年二月,一个清兵来兑换英镑,伙计做不了主,因英镑在店里是控制的。石川心想,通过他可以打入军方,特准换与了他。几次交往,石川很快与他熟了,知道他叫汪开甲,是清军驻天津护卫营一个弁目。这小子能说会道,谈起军中情况来滔滔不绝。汪开甲又来时,石川把他带到一家日本妓院。玩乐后临分手时,汪开甲出于感激凑上来说:石川兄,我想带您去见一个人,有没有兴趣?石川忙问,谁?汪开甲神秘兮兮附在石川耳旁轻声道:他的舅舅是咱清朝响当当的人物李鸿章。

在汪开甲的引见下,石川当天就见到李鸿章的外甥、时任军械局书办的刘芬。一番交谈和观察,石川很快看清面前的刘芬,同样是一个色欲、贪欲交织的俗人。接下来石川便精心策划,他首先得满足刘芬的贪欲,就带去一件珍贵的古董,使刘芬喜不自禁。接着石川亦将刘芬带到那家日本妓院。刘芬以后惟石川之话是从,不断为石川提供情报,而他每次也能得到想要的色与财。结果,石川不用费劲就顺利地得到了援朝清军的有关情报。日本大本营获悉后赶紧调整了兵力部署,1894年7月23日,日本联合舰队司令、海军中将伊东右亨率舰队从佐世保出发,驶向朝鲜的海岸,进入临战状态。7月25日丰岛海面发生了清军运兵船高升号被日本联合舰队第一游击队吉野、浪速、秋津洲舰围攻的悲惨事件,清军千余人全部丧生。护送的北洋舰队的广乙舰被毁,操江舰被掳。

汪开甲结交日本人的行为引起天津城守营千总任如升的注意。经审问,汪开甲供出了石川伍一。

石川的暴露,则牵涉到另一外交纠纷重庆号事件。重庆号是一艘英国客轮,往返于天津和上海之间,高升号惨案发生不久,天津当地民众冒充清军搜查并痛殴了搭乘重庆号撤离的日本领事馆人员及其家属,意外地搜获日本间谍泷川具和发给天津领事馆武官的密信,获悉了潜伏日谍石川的动态。日本外交人员及侨民均在开战后撤离天津,只石川伍一及钟崎三郎两人受命潜伏,但因美国领事坚决反对其留在租界内,石川遂悄悄转移到刘棻家,而钟崎则转往关外。1894年8月4日,石川在搬进刘棻家的次日清晨,被一直监视他的天津衙门抓获。

这是清政府破获的第一起间谍案。在初审中,石川口风很紧,坚不承认自己的间谍身份。

而受托为中日两国分别护侨的美国,则开始积极干预此案,婉转希望“如遇有日本人改装在内地作奸细者,即将其解交就近海口逐其回国,使之不得与内地华民交接,于中国防泄军机似亦为无碍,且此办法,已足为惩其作奸细之罪。”美国的逾情之请,被中国政府拒绝,总理衙门表示将根据国际公法,处死战时间谍。

石川被捕后第十天(8月13日),上海法租界又破获楠内有次郎、福原林平间谍案,两人随即被租界当局送交美国驻上海总领事馆庇护。两天后(8月15日),藤岛武彦、高见武夫在浙江被捕。此三案因美国插手而相互关联,其中最早且危害最大的石川一案,成为关键焦点,关联到另两案的处理思路。

李鸿章对于石川一案,确有难言之隐。泄密的军械局,其总办正是李鸿章外甥张士珩,瓜田李下,投鼠忌器。朝中政敌乘机一拥而上,连章弹片,指责或影射李鸿章等。

在沉默了十二天后,李鸿章于8月15日向总理衙门正式报告石川一案,但称仍在审讯中。

至此,石川一案已经与前线军情、中美外交及中国内政瓜蔓相连,日本人也知道其已无生望。在华间谍首脑宗方小太郎感叹道:“潜伏于天津之石川伍一终于被官府捕获。终死于豚奴之毒刃,亦不失为一世之快男儿也。足以愧死肉食苟安之惰夫矣。予望其从容就死,示奴辈以神州男儿之真面目。”

石川伍一案件迅速引起光绪皇帝的亲自关注。8月28日,军机处转达谕旨,要求李鸿章彻查此案。次日,美国外交机构直接插手,其驻天津领事根据驻华公使田贝指令,发函李鸿章,要求将石川释放回日本,理由是“日本声称此人并非间谍”。

李鸿章命津海关道盛宣怀与美方交涉。盛宣怀在发给美国领事的回函中,对美国的要求进行了有理有据有节的严词驳斥:

“ 本道查《中日修好条规》载明,两国商民,均不准改换衣冠。是两国和好,尚然有此禁例。现在两国失和,忽然改装易服,潜匿民家,四出窥探,其意何居?况日本领事出口之后,日本人之在中国口岸者,已由贵国兼理。该犯石川尽可安寓租界洋行,何以假冒华人,私至城内居住?……至该犯被获之时,形迹可疑之处,不一而足,其为间谍无疑。……石川一犯自应由中国官密访确情,彻底根究,未便遽行开释。”

9月1日,光绪皇帝再度就石川一案向李鸿章发出密谕,要求他“严行审讯,如究出探听军情等确据,即行正法……不得稍涉宽纵。”

朝廷坚定了彻查此案的决心,天津的办案取得了明显进展。9月17日,李鸿章向总理衙门提交了结案报告:“前获倭人石川伍一,饬县屡讯,供词狡展。须将间隙确证予以死罪,始无碍在倭华民。八月初四日(9月3日),饬津海关道盛宣怀严密根究,传到崔姓等,曾在倭武员处服役。人证确凿,即提石川伍一,与已革书吏刘棻质讯,无可狡辩,始均供认:前驻津之倭海军武员井上敏夫等曾嘱石川伍一转托刘棻,私抄中国海军炮兵数清单,给过谢礼。宣战后,倭员回国,留探军情,改装华服,以七月初四日(8月4日)潜行至刘棻家藏匿,当日即被军械局会同官弁获住等语。严讯王大,并无知情同谋。初九日(9月8日),奉电旨,复审石川伍一等,供均如前。……石川伍一拟按公法,用枪毙击毙;刘棻即行正法。”

这年9月20日,石川伍一被押赴刑场,按公法用洋枪击毙。刘芬则绑赴市曹处决。此案轰动全国,报章均有报道。《字林沪报》报道称观者如潮,行刑后“但闻一片声叫好不绝”。当日,李鸿章将该案所有案卷包括两人的供词等呈交总理衙门。10月8日及27日,美国干预的另两起日本间谍案的主犯,也分别在南京和杭州被处决。

在甲午战争期间被捕的所有日本间谍中,最先被处决的石川伍一是唯一执行枪决的,其余均被斩首,或许这与李鸿章希望给美国留点面子有关。美国朝野对中国“酷刑逼供”和“残忍处决”日本间谍广泛表示不满。但当时外界谣传石川伍一被处最残酷的凌迟,宗方日记中记载道:“被拘禁于天津之同志石川伍一于九月二十人在天津城西门外被处磔刑,军械局之刘某亦同时被斩首云。不堪痛恨惋惜之至!”

与石川相关的高升号事件,折腾十年后以中国赔偿船费而告终;另一重庆号事件,由大沽炮台以二十一响礼炮的最隆重军礼向重庆号道歉而结束;美国国会则因政府在间谍案处理过程中对中国的“过分软弱”,而险些启动弹劾案。

至于御史因此案借题发挥,指控李鸿章腐败通敌一事,在弹章上奏的次日,军机处便拿出了处理意见,除了需对张士珩涉嫌采办军械时以劣充好查证外,其余各项指控,“皆系影响之词,暧昧之事,碍难查办。”李鸿章后来激烈指责“言官制度最足坏事”,“当此等艰难盘错之际,动辄得咎,当事者本不敢轻言建树,但责任所在,势不能安坐待毙。苦心孤诣,始寻得一条线路,稍有几分希望,千盘百折,甫将集事,言者乃认为得间,则群起而讧之。朝廷以言路所在,有不能不示加容纳。往往半途中梗,势必至于一事不办而后已。大臣皆安位取容,苟求无事,国家前途,宁复有进步之可冀?”

在甲午战争爆发前和爆发时,日本政府在中国秘密开展间谍活动,搜集了大量重要情报,而清政府的反间谍行动却收效甚微,这成为北洋海军全军覆灭的一个重要因素。

甲午战争爆发后不久,清军搜出日军俘虏进攻山东半岛时携带的一张地图,上面村、路、炮台、营房、山、河、井、树都画得十分清楚、详细,一目了然。对于日本间谍的活动,张之洞等有识之士十分忧虑,纷纷上书,就反间谍问题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一是反对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保护日本间谍。甲午战争爆发后,一些日本间谍躲在租界内得到各国尤其是美国的袒护。一些间谍被捕后,也有外国使节为其说情。针对这些情况,应严查间谍,美领事不得袒护。

二是主张实行保甲,严惩。日本间谍往往通过x奸为其搜集情报。清除x奸是反间谍的根本所在。

三是对百姓实行安抚。很多地方由于年年发生饥荒,再加上战乱、民不聊生,在日本间谍粮、钱的诱惑下有人为了生计当起了x奸。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状况,仅仅靠严惩是不够的,必须推行奖赏揭发的政策。

四是禁止日本人剃发改华装。由于日本人与中国人眼睛、头发的颜色一样,相貌相似,只是发式、服装不同,日本间谍在中国往往剃发改装冒充中国人,很难识别。为此,日本人在中国改华装者应按间谍治罪。

清廷曾采纳了一些意见,采取过部分防谍措施,破获了几起间谍案。但从最后结果来看,日本的谍报活动还是取得了成功,而这与清政府吏治腐败、不能严守军事机密、不重视防范间谍有很大关系。更为严重的是,两国交战之时,仍有清政府官员为谋求个人私利置民族利益于不顾,为日本间谍提供情报或其他帮助。李鸿章的外甥、天津军械局总办张士珩为牟取暴利居然盗卖弹药给日本军队。李鸿章的儿子李经方通过上海候补道张鸿禄向日本军队出售大米等粮食。李鸿章本人在处理日本间谍的问题上,也表现出十分明显的袒护之意。对清军抓获的间谍,李鸿章不仅不杀,还以杀了要赔钱为由,送给他们路费,释放他们回国......

189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中,洞悉清朝军队军情的日军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北洋海军却全军覆灭。甲午战争后,日本一跃成为亚洲强国,而中国则更深地陷入了半殖民地的深渊。

作者:xwtx 更新时间:2009-7-18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