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 二战后的美国东亚布局

(2009-07-15 18:37:15) 下一个
zt:二战后的美国东亚布局

作者:田煜 2009-7-15

今天看到了一个朋友的博客,里面提到了美国总统罗斯福的战后世界格局构想,朋友的文章标题就是《美国曾计划把中南半岛和朝鲜半岛交给中国》。并配有一张美国规划的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他在文章中主要陈述的是罗斯福在几次四国会议中提出的种种建议,以及与其他三国首脑交换战后格局划分的记录。从这些内容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美国总统罗斯福(其继任者们也同样延续着相同的美国战略),期望世界上出现明显的势力分割,一方面是社会主义的苏维埃俄国;另一方面是以美英为首的盟国势力。美国希望在欧洲与欧洲盟国建立北约组织,在欧洲建立一道屏障阻碍苏联的欧洲发展。美国希望拉拢土耳其以及从新兴的阿拉伯国家一起在重要形成一个屏障不让苏联势力进入中东和非洲。同时美国也希望能利用帮助印度独立来换取印度的亲美政策。用中南半岛和东亚原日占区土地换取中国的长期亲美政府和长久同盟关系,以利用中国钳制苏联,清除欧洲势力涉足亚太利益。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美国先后在四国会议中提出亚洲的日占领土分割与亚洲的民族独立自治问题。并且与苏联划分欧洲势力范围,尽量争取欧洲版图。美国的这一世界规划基本上得到了与会其他三国首脑的认可和默许,只是在局部细节上有所分歧。

在本文中我主要阐述和讨论美国二战之后全球战略对东亚布局的影响,所以在此对欧洲及其他地区不做过多阐述。下面直入正题。

在亚洲,美国想建立新的亚洲秩序,打破原有的欧洲殖民形式,将美国势力深入亚洲国家。同时也将反苏反共的最前线设置在苏联的邻国中国及其周边亚洲国家。所以美国提议在原日战区建立国际托管,而实际上由中国托管的局势。同时也提出这些国家已经存在民族独立势头,战后应该支持并且帮助这些地区取得民族独立,结束殖民地统治建立新的民主国家。但美国同时指出这些地区建立独立的民主国家条件还不成熟,在几十年中将由中国为主导,美国为帮扶逐渐的建立民主独立国家。美国的这一提议,遭到了英法的抵制。英国人为应当维持战前的布局,继续进行殖民管理,由原属国家接管。继续由英法主导印度和中南半岛的局势。因在谈判桌上无法达成一致,美国曾授意并协助中国军队驻守从日本手中解放的中南半岛地区,并且希望中国远征军在中南半岛继续作战,扩大战果。但此举遭到了法国的强烈抗议。而且中国远征军的作战均无法得到英国的军事援助。英法的一些列动作致使中国远征军无法继续在中南半岛上继续对日作战扩大战果。

面对这样的局势,美国通过与英法协商达成共识,中南半岛依然由英法主导,中国势力战后退出该区域。而美国由此换取了亚洲其他日占取得控制权。那么美国放弃了由中国主导亚洲战后局势的设想吗?其实并没有,美国依然希望对中国予以扶持,并且通过将琉球群岛,澎湖列岛划还中国,将东亚控制权交由中国的方法,与中国建立长久的同盟关系。从美国的初步构想可以看出,美国的亚洲战略重点在中国,一方面阻遏苏联和社会主义的扩张,另一方面防止有侵略野心的日本再次崛起。可见日本在最初的美国规划中并没有很重要的战略地位,完全处于战败国应在的被压制地位。

美国在亚洲的战略规划并没有如愿。之所以会落空是因为没有判断出中国共产党的力量壮大,并且可以最终获取全中国的解放;另一方面就是没有估计到苏联的对日作战后能够如此迅猛的击溃日本关东军。

战胜日本后,美国加紧了其亚洲尤其东亚地区的规划发展。国民党政府在美国的支持下,利用海空军优势国民党军队迅速的占领了全国的主要城市,并且急速的向东北和解放区周边调集兵力储备物资。但解放战争的局势并没有像国民党军队和美国人期盼的进程发展。我解放军在兵力装备劣势的情况下迎来了全中国的解放(本国历史,不再另行阐述)。在解放战争行将胜利之时,美国立刻认识到继续扶持国民政府已无利可图,中国的共产主义浪潮已经无法阻挡。于是美国将在中国大陆的一切美国利益撤出,与此同时鼓励蒋介石政府退守台湾等待反击机会。

自此美国以中国为主导的亚洲格局理念自此消亡。而对中国的态度也从扶持一个亲美同盟政府,彻底转变为遏制新中国的发展。选择一个亚太地区新的扶持国家作为遏制中苏的前沿,成为美国新的课题。

我们再来看看现在局势紧张的朝鲜。

1945年苏联对日本宣战后,解放东北的苏联红军迅速将矛头指向朝鲜半岛,苏联军队于当年8月下旬迅速攻击前进抵达朝鲜半岛中部开成地域。美国看到苏联即将取得朝鲜半岛,怕失去东亚的有利局随即势迅速向苏联政府提出依照北纬38°线作为受降划分界限将朝鲜一分为二。当年9月美军登陆朝鲜半岛。12 月,美英苏签署了莫斯科协定。确定朝鲜半岛由国际托管,英美苏三国共同建立委员会以维持朝鲜局势并且培养独立的政府。但美苏在各自实控地区培育各自的支持政府,苏联以朝鲜共产党内部的作揖势力为主建立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1958年9月成立);而美国选择亲美势力扶持建立大韩民国(1958年5月成立)。双方互相打压自己控制范围内的敌对和反对势力造成局势对立和相对的孤立。这种对峙一直持续到60年后的今天。其间朝鲜和韩国曾经一度走得很近,这其中背景虽然有韩国国内民族主义的崛起,朝鲜民族的统一意识加剧等主要内部因素。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美国的丛中撮合。那个时间是美国主张效仿德国模式解决朝鲜问题的时期。美国政府希望借助苏联解体后朝鲜经济急速衰退,国民生活水平下降,国内经济毫无崛起征兆,人民基本生活需要无法得以保障这一有利时期,促进朝韩交流用经济手段争取朝鲜和平统一。

用和平的经济扶持手段得到1950年朝鲜战争中未能实现的朝鲜利益,对美国来说是一个成本低划算买卖。但很快美国从韩国过度发展的民族主义中看到了威胁。韩国过快崛起的民族主义使得压抑多年的国民情绪得以宣泄,陆续出现了清算韩奸的呼声。这一呼声使得美国担忧在和平统一朝鲜之后,北朝鲜的左翼民族思想会加剧韩国自身的民族主义浪潮,将清算推向极致。这样必然使得朝鲜和日本关系交恶(因为日本多次侵略朝鲜,长期奴役朝鲜人民已经属于民族仇恨),会破坏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同盟利益,使地区同盟国家之间出现裂痕。再加之韩国建国时以及之后的数届政府官员甚至韩国几届总统均属亲日人员,并且都在民族韩奸清算之列,再加之早期军队中高级军官都为日本关东军或受过日本教育的军官组成。如果清算到这些“建国功勋”,那国民对韩国政府的建立以及对美国的关系都会有根本的转变。和平统一后的朝鲜很可能会因为民族主义的崛起对日本的敌视和仇恨脱离美日而走近中国。考虑到这些,美国最终决定改变和平解决朝鲜的方案,宁可在进行一次战争利用战争手段消灭北朝鲜政府来杜绝这种统一后的民族主义。另一种选择就是保持朝鲜半岛的相互对立以维持既定的亚太稳定和利益。

朝鲜半岛成为美国东亚战略最大的受害地区。而日本却是美国二战后亚太布局改变的最大受益国家。朝鲜战争后,美国看到了朝鲜局势不利于扶持韩国作为亚太地区大国作为扶植对象。而在多次试图颠覆和分裂我们祖国失败之后,也对协助和帮助中华民国反攻大陆失去了信心。最终有民族主义、军国主义和侵略扩张主义的日本,成了美国最后的选择。

朝鲜战争后,美国大力扶植日本,不仅给日本约36亿美元的“特需”订货,而且将没收的850家军需企业归还给日本政府,并提供了大量的贷款和援助,美国私人资本也大规模涌入日本。美国的扶植,使日本获得了经济发展所必需的资金和技术。是战后日本经济能迅速恢复和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日本,也借此机会从一个被钳制发展的战败国家,变成一个美国扶持帮助恢复经济的战略伙伴,岛链概念也由此产生。  

日本成为美国亚太地区阻隔中苏的前沿,成为第一岛链的关键环节。作为美国战略防御的第一道屏障,日本军事实力的增长和与美国本土防御系统的衔接就成为了一种必然。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双重扶持,使得日本很快重新回到了经济强国的行列,在军事上也日趋发展成为地区大国。因为考虑到日本的战败国身份,所以日本不能直接主导亚太地区形势,只可作为美国的附庸与影子,作为美国控制亚太的跳板。  

现今美国人依照自己的亚太利益,考虑到已经逐渐强胜的中国,考虑到中国在世界经济的重要地位,出于安抚我国的目的,美国又次调整亚太策略让日本逐步走向世界大国的地位,从而弱化日本的地区大国性质。一旦无法阻止中国的扩张,美国准备通过协助日本的自卫队走出亚太地区将东亚范围让给中国,使中国逐渐成为地区大国地方法来满足我国的发展需要。美国同时也希望以这种方式防止和遏制中国演变为世界大国。  

美国在二战中规划出一个有利于自己实现全球霸权,遏制社会主义苏联的世界规划。在二战后不断地调整和重组自己的这一布局设想。具体到东亚,美国从二战后至今不断地根据自身需要和周边环境进行政策的调整,但其本质从没有改变过,那就是美国不断的追求亚太的利益最大化。自由、民主、自由贸易和发展?足可见只是美国追求利益冠冕堂皇的口号和单边干涉主义的华美外衣而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