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1950 10-11:志愿军首战大捷,麦克阿瑟梦想破灭

(2009-06-05 14:49:49) 下一个
 ZT:  志愿军首战大捷,麦克阿瑟梦想破灭   

 趾高气扬的美军漫山遍野向中朝边境扑来

  侵朝美军大举越过“三八线”以后,由于没有遇到有力的抵抗,麦克阿瑟更加趾高气扬。1950年10月14日,他估算,如果按照这样的速度,顶多再用40天即可占领全朝鲜。所以,他在第二天在威克岛会见杜鲁门时立下保证:“到感恩节(11月2 3日)正规抵抗在整个朝鲜就会终止”,“到圣诞节能把第八集团军撤到日本”,“朝鲜战争赢定了”。美军中的一些随军记者也随声附和:美军进入北朝鲜“如入无人之境”,像“畅通无阻”的“漫游”一样。


 就在这时,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彭德怀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率领下,25万人马开始渡过鸭绿江,并秘密地向预定战场开进。几十万大军的行动,侵朝美军竟毫无察觉。10月 20日,得意忘形的麦麦阿瑟还亲赴前线临空指挥了美空降第一八七团在平壤以北顺川、肃川地区进行的旨在切断朝鲜党政机关退路的空降作战。不过,朝鲜党政机关早已提前安全北撤,麦克阿瑟想抓几个北朝鲜要员籍以出出风头的愿望没有实现。但是,麦克阿瑟由此更加肯定了“朝鲜人民军有组织的抵抗行动似乎已不复存在 ”,以及建国刚刚一年的新中国的国力、军力尚弱,不敢出兵参战,而且出兵的“有利时间早已过去了”的判断。 `

  于是,他重新调整部队部署。侵朝美军随后推进的速度越来越快。10月24日,其主要进攻方向西线的进抵线距朝中边境已不足100公里。美第一军在安州附近渡过了清川江,英第二十七旅、美第二十四师正向定州、泰川前进;南朝鲜第一师已进至宁边及龙山洞一带。南朝鲜第二军之第六师一部占领熙川,其主力正向温井、楚山方向进犯;第八师已进至宁远及德川以东地区,正继续沿熙川向江界方向进犯,第七师主力仍于江东、顺川间。其东线,从海上运输之美军还未上岸,南朝鲜第一军占领北青、新兴后,准备分向长津、城津(今金策)方向进犯。这时,麦克阿瑟的司令部认为“剩下的共军(指朝鲜人民军)只有4000左右了 ”,“敌人已被击溃”,“已经没有什么战线可言”,“无须再小心翼翼了”。有些美军部队开始考虑“胜利”后的善后工作。美骑兵第一师已在计划撤到东京后的 “凯旋阅兵式”。

  就在这一天,麦克阿瑟撤销了原定的西线占领平壤、东线占领元山后,先东西对进,沟通联系,然后再协调一致地向朝中和朝苏边境推进的计划,以及为欺骗世界舆论,只准南朝鲜军进到距边境40公里处,建立所谓“麦克阿瑟线”的打算。他命令美第八集团军司令沃克、美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用他们所属的全部部队以尽可能快的速度向北推进”,“一鼓作气”打到鸭绿江,先行控制边境要点,堵住朝鲜人民军退路,并防止中国军事上的“介入”,尔后再行消灭朝鲜人民军,摧毁朝鲜人民政权,全面占领整个朝鲜。

  在麦克阿瑟这道命令的督促下,侵朝美军立即采取以南朝鲜军为先导、美英军殿后,以车载步兵为前驱的行动样式,实施穷兵猛追,长驱直入,以至毫无顾忌地以师甚至以团或营为单位,“漫山遍野”地向着朝中边境迅猛推进。

      毛泽东在北京电报指挥第一仗

  这时,毛泽东高瞻远瞩,预见到侵朝美军深入朝鲜北部,特别是攻占平壤之后,以及完全没有料到中国出兵之前,必将加快速度分兵冒进,这样,便给志愿军有了发挥其擅长以运动战各个击破敌人的机会。他立即向志愿军发出指示:志愿军出动之后应当“先在朝鲜北部尚未丧失的一部分地方站稳脚,寻机打些运动战,支援朝鲜人民继续奋斗。”

  志愿军首长根据毛泽东的指示将各军在开进中可能遇到的三种情况通报全军:一是敌人先我到达我预定防御地区;二是我刚到达预定防御地区,立足未稳,敌人即来;三是我在开进中同敌遭遇。因而,要求部队在开进中保持战斗姿态,随时准备在运动中歼灭敌人。同时要各军在开进中,一定要采取夜行昼伏、严密伪装、封锁消息、控制无线电通信等一系列保密措施,以隐蔽行动和企图。

  10月20日,侵朝美军果然开始分兵冒进,出现了各部队之间隔距离已逐渐拉开,东西两线敞开80公里大缺口,南朝鲜第二军从中间呈突出的态势。毛泽东认为,这一态势是志愿军“歼灭伪军(指南朝鲜军)三几个师,争取出国第一个胜仗,开始转变朝鲜战局的极好机会。”于是,他当机立断,于21日凌晨 2时至4时的两小时内,连续三次亲自拟稿电示志愿军,明确提出应当立即放弃原来的实行坚守防御的计划,改打运动战。从运动中歼灭敌人的作战方针。毛泽东还就歼敌目标,歼敌战场、歼敌方式和抓住战机等问题又一一作了指示。

  关于歼敌目标问题,毛泽东指示,一定要对准态势突出且战力较弱的南朝鲜第二军。他在分析了整个战场的敌军情况后说:“我军第一仗如不准备打该 (编者:东线南朝鲜首都师、第三师)两师,则以四十二军的一个师位于长津地区阻敌即够。四十二军主力则宜放在孟山以南地区(即伪六师的来路)以便切断元山、平壤间的铁路线,箝制元、平两地之敌、使之不能北援,便于我集中三个主力军,各个歼灭伪六、七、八等三个师”。

  关于歼敌战场问题,毛泽东选定博川、军隅里及其以北山区为歼敌战场,指示志愿军“必须避开定川、博川、军隅里一线及其以北约20公里地区不走,而走以北路线。否则,就会过早被敌发觉,敌将停止前进,或竟缩回去。而此次作战,则以在博川、军隅里及其以北地区围歼该敌最为有利”。

  关于歼敌方式问题,毛泽东指示“总以利于以主力插到敌人的后面和侧面,全歼六、八两师为原则”。同时再次强调“要将熙川、温井、龟城一线以南地区让给敌人,诱敌深入,以利歼击”。

  关于抓紧战机问题。毛泽东再三叮嘱 :“敌进甚急,捕捉战机最关紧要。两三天内敌即可能发觉是我军而有所处置。此时,如我尚无统一全军动作的处置,即将丧失战机”。

  志愿军首长对于毛泽东的一系列指示都及时地作了相应的部署。确定集中3个军于西线作战,各个歼灭敌人,以第四十军位于熙川正面及温井、云山地区,三十九军位于云山、泰川地区。三十八军位于熙川东南地区,待敌向熙川攻击之时,分数路出发包围攻击之;以第四十二军1个师坚守长津地区,阻击南朝鲜首都师、第三师,该军主力首先控制小白山地区,视情况向孟山以南地区挺进。与此同时,还发布了政治动员令。动员令阐述了同敌人打运动战,求得歼灭敌人三几个师的重大意义,号召全军指战员发扬勇敢顽强的战斗精神,保证首战获胜,扭转朝鲜战局,为祖国争光。

  为了适应打运动战的要求,在后勤保障方面,建立三条纵向兵站线,第一条为长甸河口、新仓、北镇一线,由第三分部负责;第二条为辑安、别合里、武陵里一线,由第一分部负责;第三条为临江、周波、长津一线,由第二分部负责。物资储运均由前向后分三线作梯次配备。

  志愿军入朝以后,因为敌军飞机活动猖獗,也因为要隐蔽行动和企图。一直是利用夜暗开进,而朝鲜北部山大路少且路面狭窄,又与朝鲜党政机关和人民群众相向径走,经常发生拥挤阻塞,进展速度很慢。到25日凌晨。除第四十军先头两个师进至北镇以东、云山以北地区即将接敌外,第三十九军先头师仅进至泰川地区、第三十八军先头师仅进至前川地区。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副司令员邓华鉴于南朝鲜第六师主力已占领熙川,一部已越过温井向楚山以南的古场洞前进,战斗可能很快打响。遂先于24日20时下达了准备在温井、云山、熙川地区歼敌的预先号令,接着在25日8时写下了具体部署,命令:第四十军集结于温井以北,北镇以东地区,待机歼灭南朝鲜第六师于温井及其以西地区;第三十九军迅速集结于云山西北地区,准备在第四十军围歼南朝鲜第六师,调动南朝鲜第一师来援时,将其歼灭于云山附近;第三十八军并指挥第四十二军第一二五师,迅速集结于熙川以此地区,准备歼灭南朝鲜第八师于熙川及其以北地区。第四十二军主力于东线长津以南黄草岭、赴战岭地区阻击敌人。配合西线主力作战。同时中央军委根据志愿军领导的建议,第六十六军调到东安地区,归属志愿军,自安东过江,向铁山方向前进,准备阻击英第二十七旅的进攻。

  在志愿军部署战役过程中,毛泽东主席就打好出国第一仗,争取初战胜利。对转变朝鲜战局的重大意义问题,于十月二十三日对彭德怀司令员专门作了指示。他说:朝鲜战局,就军事方面来说,决定于下列几点。第一是目前正在部署的战役,是否能利用敌人完全没有料到的突然性,全歼两个三个甚至四个伪军师。此战如果是一个大胜仗,则敌人将作重新部署。在现有兵力的条件下,敌人将立即处于被动地位,否则,将于我不利。第二是敌人飞机杀伤我之人员妨碍我之活动究竟有多大。第三,如果美国再调五个至十个师来朝鲜,而在这以前,我军又未能在运动中及打孤立据点的作战中,歼灭几个美军师及几个伪军师,则形势也将于我不利。如果相反,则于我有利。因此,志愿军“应当力争此次战役的完满胜利,力争在敌机的炸扰下仍能保持旺盛的士气,进行有力的作战,力争在敌人从美国或他处增调兵力到朝鲜以前,多歼灭几部分敌人的兵力。使其增补赶不上损失。总之,我们应当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争取一切可能的胜利。”毛泽东把争取首次战役胜利的意义提到了战略的高度。

      志愿军果断出击连战皆捷

  10月24日夜,志愿军前出最快的第四十军先头两个师分别经朔州向熙川和经永山向宁边前进。进到了北镇以东、云山以北地区。南朝鲜第二军第六师,进占熙川后已掉头西转沿温井、北镇及其东南地区;第一师在占领宁边、龙山洞之后也准备指向云山、温井。这样,志愿军第四十军的部队同侵略军行进队形已有所交叉,情况相当紧急。志愿军第四十军领导查明情况后,立即根据志愿军首长关于准备在温井、云山、熙川地区歼敌的预先号令定下了就近占领有利地形,打一场预期遭遇战的决心。

  温井、云山地区是一个长约60公里而宽不过1公里的谷地,云山、温井、北镇三个较大的村镇被九龙江和平壤、楚山公路串联着,几乎等距离地摆在谷地里。谷地南侧高地距公路较远,其间沟坎纵横,地形复杂;北侧高地,丛林浓密,有许多乡间路直通紧贴高地的公路,很利于部队的隐蔽和出击。时值秋末冬初,清晨的浓雾覆盖着整个谷地,限制了侵略军飞机的活动,是一个伏击歼敌的理想战场。早已被侵略军的猖狂气焰和侵略暴行所激怒的指战员们听到有仗打,又有这样好的地利天时,情绪非常高昂。纷纷表示,一定要打好出国第一仗,向祖国捷。

  25日7时许,南朝鲜第一师一部以坦克为前导。后随摩托化步兵成一路行军纵队大模大样地沿云山至温井公路进犯。严阵以待的志愿军第一二0师第三六0团突然开火。打得该敌措手不及,伤亡惨重。稍后,该敌几次组织兵力、火力发起冲击,企图抢占有利地形,亦未得逞。10时20分,南朝鲜第六师第二团先头第三营及1个炮兵中队,乘车由温井向北镇进犯。他们也骄狂恃强毫无侦察搜索地缓缓开进。志愿军第一一八师原准备待敌第二团全部出动时再打。但等到15时其先头营进到接近北镇的两水洞将越出伏击地域时,敌第二团本队才离开温井。第一一八师领导遂命令对其先头营发起冲击。第一一八师部队突然对敌开火,并以猛虎扑食之势分路出击,将该敌拦腰斩成三段。该敌突遭打击,顿时队形大乱,火炮未及开架,炮弹未及开箱,即全数被歼。随队美军顾问赖勒斯中校亦被生俘。这个歼灭侵略军1个营另1个炮兵中队的战斗,仅用了1个半钟头。战斗中,志愿军战士高喊“缴枪不杀”、“宽待俘虏”,南朝鲜军官兵听不懂话,吓得往汽车底下钻。不敢投降。后来,彭德怀曾就此通令全军为争取多捉俘虏,都要学几句英语和朝鲜语的战场喊话,争取多捉俘虏。南朝鲜第六师第二团见前卫营被歼,慌忙缩回温井。入夜,志愿军第一一八、第一二0师乘胜攻占温井。从这一天开始,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的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拉开了帷幕。到1951年8月经中共中央批准。10月25日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

  25日21时,彭德怀鉴于敌军“以坦克数辆和汽车十数辆组成一(个)支队,到处乱窜,我企图一仗聚歼(敌)两三个师甚困难”,为了适时捕捉战机,各个歼灭冒进之敌,决定从当晚开始“以军和师分途歼灭敌之一个团或两个团……求得第一次战役中数个战斗歼灭敌一、两个师,停止敌乱窜。稳定人心”。二十六日十四时,毛泽东主席致电彭德怀司令员,赞同分途歼敌的做法,指出:“先歼灭敌人几个团,逐步扩大,歼灭更多的敌人,稳定人心,使我军站稳脚跟,这个方针是正确的”,“第一次战役须确定以歼灭伪第一、第六、第八三师为目标”,“分为几个大小战斗完成之,然后再打美英军”。

  侵朝美军对南朝鲜军在云山、温井地区遭到的打击,没有引起足够重视,还以为“败退的敌军(指朝鲜人民军)在作最后的抵抗”。于是,美军各部继续冒进。为贯彻分途歼击冒进之敌的方针,志愿军司令部立即决定:集中第三十八军及第四十军两个师、第四十二军第一二五师共六个师的兵力,首先歼灭熙川之敌;第三十九军于云山西北地区箝制南朝鲜第一师及美英军。不使东援,并相机歼灭南朝鲜第一师于云山地区,第四十军第一一八师沿北镇向古场洞前进。第五十军(此时该军已奉中央军委命令沿鸭绿江自安东到辑安一线布防)第一四八师由辑安渡江向楚山前进,两师会歼楚山、古场洞南朝鲜第六师第七团,第六十六军进至车辇馆、枇砚地区,准备阻击美英军向新义州进犯;第五十军主力进至安东、新义州地区。保障后方安全。为防止元山登陆之敌沿长津向惠山镇、江界前进,志愿军领导还建议中央军委调一、两个军置于东北临江、长白地区,准备随时参战。

  到27日,除第三十八军主力距熙川还有60余公里,不能执行歼击熙川之敌的计划外,其他各军均已到达指定位置同日。侵朝美军对中国军队入朝有所察觉。遂以熙川、云山地区之南朝鲜军向温井方向前进。对孤军深入的南朝鲜第六师第七团予以接援。南朝鲜军于前进中第六师第十九团两个营与志愿军第四十军一部对峙于温井以东龟头洞地区;第一师与志愿军第三十九军一部及第四十军1个团对峙于温井以南富兴洞、马场洞、马盛洞地区;第八师主力折返球场,以4个营兵力在球场以北集结。南朝鲜军在接援其孤军深入之第七团的行程中。采取这种布势,似有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合击温井地区志愿军的企图。志司随即改变原定首歼熙川之敌的计划,决定以第四十军主力于白龙洞、龙头洞、凤至洞一线实施坚决阻击,而诱使熙川、球场、云山之敌6至7个团来援,再次充分利用云山东北、温井以东地区的天时地利条件,集中第三十八、第三十九、第四十军主力将敌聚歼,以打开战局,造成尔后继续歼敌的有利态势。

  但是,当志愿军第四十军一部在龟头洞地区与南朝鲜军对峙一天后,28日仅有南朝鲜第八师两个营由熙川来援,其主力仍于球场地区,南朝鲜第一师停在云山以北,窜进楚山的南朝鲜第六师第七团先头部队和随后跟进的主力,感到有被歼的危险,已缩回古场洞、柳良洞、龙谷洞地区;向西冒进的美第二十四师、英第二十七旅分别进到泰川、定州地区也已按兵不前。为抓住当面之敌,各个予以歼灭,志愿军司令部即令第四十军主力迅速歼灭与之对峙的南朝鲜第六师两个营及增援温井的南朝鲜第八师两个营,尔后插向云山切断南朝鲜第一师的退路,防止敌自博川方向增援,令第一一八、第一四八师迅速攻歼古场洞地区南朝鲜第六师第七团;令第三十九军于二十九日包围南朝鲜第一师,然后待机歼灭,令第三十八军迅速攻占熙川,然后向新兴洞、球场、军隅里方向突击,对敌之侧后实施迂回,令第三十九军第一一五师让开泰川通龟城的公路,诱美第二十四师北进以分散敌之兵力,以利于主力作战。同时令第六十六军迅速向龟城开进,阻击美第二十四师。

  此时,毛泽东及时电示:“一是确实抓住古场、楚山之伪七团,不使脱逃。如此则伪一、六、八师非增援不可。有仗可打,二是我三个军全部到齐并完成战役展开,如此则我攻击猛速有力,保证歼敌”。

  10月28日晚,志愿军第四十军主力对龟头洞地区之敌发起攻击。战至次日晨,将南朝鲜第六、第八师各两个营大部歼灭,缴获榴弹炮20余门、汽车 60余辆、俘敌400余人。该军第一一八师进至古场洞地区后,等到29日傍晚,不见第一四八师到来。第一一八师首长决定单独发起攻击,经一夜激战,将南朝鲜第六师第七团大部歼灭。少部向附近山林散逃,缴获其全部武器辎重。第四十军继温井战斗之后。又连战连捷,志愿军司令部特通电全军:“我第四十军不顾疲劳和敌机轰炸,勇敢作战……缴获颇多,值得表扬”。第三十八军由于对熙川敌情估计有误,迟至29日黄昏始发起攻击,敌已弃城南逃。该军占领熙川后,按计划向球场、军隅里方向猛插。第三十九军于29日从东北(马场洞地区)、西北(鹰峰洞地区)、西南(龙兴洞地区)对云山地区南朝鲜第一师构成了三面包围,准备待机攻歼。第六十六军也于29日赶到龟城以西塔洞、新市洞地区,1个团进到古军营洞,准备继续向龟城进发。

  至此,西线志愿军主力已按照计划占领了古军营洞、泰川 (北)、云山(北)、温井、熙川一线,完成了战役展开,并在展开中歼灭了南朝鲜第六师大部和第八师两个营,占领了熙川,包围了南朝鲜第一师,为战役的下一步扩张战果创造了有利条件。

  10月30日,侵朝美军从南朝鲜第二军接连遭到的打击中证实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入朝参战。但他们对志愿军参战的兵力、意图等情况估计不足,认为“中共目前在北朝鲜的兵力估计约3万到4万人”,是“象征性出兵”;还认为中国军队参战的目的“仅仅是试图保护鸭绿江上许多水电站而已,中国并不想也不敢真同美国较量”,“如果中共真想在北朝作战,这4万人不过是杯水车薪”。因此,侵朝美军仍然按照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对部署略加调整以后,继续向朝中边境进犯。

  尽管侵朝美军调整了部署,但兵力仍处于分散状态,且对志愿军的情况尚不明了。而志愿军对侵朝美军的兵力部署已基本掌握,参战部队业已全部到齐展开,兵力居于优势。可以集中10至12个师、12至15万人打击5个师另1个旅约5.5万人的敌人。特别是摸清了南朝鲜军战力不强,美英军突击力亦弱,无论攻防都依赖飞机、炮火的掩护,最怕近战、夜战和切断退路的弱点。志愿军可以充分发挥近战、夜战和勇猛穿插的长处。据此,志愿军决定在战役的下一步采取向敌侧后实施战役迂回、结合正面突击的战法,“集中兵力各个歼灭云山、泰川、球场地区之敌”,即“首先求得消灭伪八师、伪七师、伪一师,然后看情况再歼美英军”。毛泽东同意这一决心,同时指出:“只要我三十八军全军及四十二军1个师,能确实切断敌人清川江后路,其他各军、师能勇敢穿插至各部分敌人的侧后,实行分割敌人而各个歼灭之,则胜利必能取得”。

  11月1日9时,志愿军司令部下达命令:第三十八军迅速歼灭球场地区之敌,尔后沿清川江左岸向院里、军隅里、新安州方向突击,断敌退路;第四十二军第一二五师攻占德川,占领德川后,坚决阻击由东、南两个方向来援之敌,保障侧翼安全;第三十九、第四十军迅速攻歼当面之敌,尔后向龙山洞以南包围迂回以扩张战果;第六十六军以一部于龟城以西箝制美第二十四师,军主力视情况从侧后突击,歼灭该敌;第五十军迅速前出至新义州东南地区,防敌西犯;第四十二军在东线积极抓住当面之敌,并相机歼其一部,以策应西线作战。命令规定各部于11月1日晚开始行动。

  1月15时30分,志愿军第三十九军发现云山之敌有撤逃的迹象(实际是美骑兵第一师第八团与南朝鲜第一师第十二团换防),提前于17时发起了进攻。第三十九军各部队在扫清云山外围之敌的同时,分路向心猛突,一举突入云山镇中心。美骑兵第八团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中。战至2日凌晨,第三十九军主力攻占了云山,并控制了云山通往外地的所有道路和飞机场,歼灭美军和南朝鲜军各一部,击毁坦克1辆,缴获坦克、汽车7 0余辆、飞机4架。接着,第三十九军主力乘胜追求,又在云山南侧诸仁桥地区将侥幸逃出的美第八力直属队及第三营团团围住。2、3两日,被围之敌多次在前来救援的飞机的掩护下拼死突围,均未得逞。3日夜,第三十九军趁敌疲惫绝望之际,予以全歼。与此同时,第三十九军在云山以南龙成洞附近担任阻援之另一部,打退了北援美骑兵第八团的骑兵第五团10余次进攻,击毙了骑兵第五团团兵,有力地保证了云山战斗的胜利。

  在云山地区围歼战斗中,志愿军歼灭号称“王牌军”的美骑兵第一师近2000人。这是“小米加步枪”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同武装到牙齿的美国侵略军的第一次直接交手仗。这一仗打得干脆利落。战斗结束后,有个被俘的美国军官伸出姆指对志愿军翻译说:“志愿军包围迂回战术运用得好,前头拦住,后尾截住,这样作战,历史上从未见过”。志愿军战士说:“我们就是这个打法,叫做你打你的机械化。我打我的巧妙化”。后来,李奇微在他的回忆录里也提到过这次战斗,说 “共军就像从地下钻出来一样”。

  志愿军其他各军也在分头开进。11月1日晚,第四十军主力向宁边方向突击,歼灭南朝鲜第八师,美骑兵第一师炮兵各一部。2日,在继续攻进中为南朝鲜第一师主力所阻。未能完成包围宁边之敌的任务。第三十八军于11月1日攻占球场。球场地区之敌已渡江西逃。该军随即沿清川江左岸攻击前进,2月18时占领院里,对侵略军翼侧构成了很大威胁。第六十六军于11月1日进至龟城近郊。当日晚,美第二十四师1个团窜出龟城进至龟城以北20余公里的八营岭。第五十军主力于11月1日晚进到新义州东南地区构筑工事。进行坚守新义州的准备。此时,英第二十七旅先头已窜至铁山东北之南市洞。

  为了战役计划的完满实现,毛泽东于11月2日晚先后两次电示志愿军注意对第三十八军的使用。19时的电报说:“请注意使用三十八军全军控制安州、军隅里、球场区域,构筑强固工事,置重点于军隅里,确实切断清川江南北敌之联系,歼灭美二师北援兵力及伪六、七、八师余部,并尽可能向南伸出直至平壤附近。只要此着成功,即是战略上的胜利。一二五师则控制德川据点及顺川、元山间铁路线。我三十九军、四十军、六十六军及五十军主力,则担任逐步地各个地歼灭清川以北以西之敌伪一师、美骑一师、美二十四师、英二十七旅等部,能于半月内达成任务,即是很好的”。22时电报又说:“全局关键,在于我三十八军全军以猛速动作攻占军隅里、价川、安州、新安州一带。割断南北敌人联系。并坚决歼灭北进的美军第二师。此是第一紧要事。其余都是第二位”。

  侵朝美军遭到志愿军连续突击北犯不成侧翼又受到严重威胁,如果介川、新安州等交通枢纽再失控,处境将更加危险,从11月3日起除留下少部兵力阻滞志愿军行动外,调动大量飞机作掩护,实行全线后撤。志愿军首长发觉敌人收缩部队准备撤逃,即根据毛泽东主席2日晚上电示的精神,立即定下决心趁此有利时机。尽可能地歼灭敌人,于3日3时下达《全歼窜入清川江以北之敌动员令》:全军“应立即采取一切办法,迅速抓住敌人,不让敌人逃脱我之铁拳打击,全部彻底歼灭敌人于我有利之地区”。动员令强调第六十六、第五十军主力要抓住当面之敌美第二十四师、英第二十七旅,吸引美军来援。第三十八军继续向军隅里、安州、新安州攻进。

  11月3日,清川江以北山区大雨滂沱。志愿军指战员在浑身湿透和在遍地泥泞的情况下追歼逃敌,行动非常困难,但战斗情绪十分高昂。到4日下午,第三十八军先头部队在院里以南经过连续不断地攻击,攻占了军隅里东侧飞虎山及其东西高地一线;配属第三十八军的第一二五师攻占德川,并与隔在敌后的朝鲜人民军第四、第七师会合;从正面攻击的第三十九、第四十军,分别在上杨五里地区和龙渊洞地区歼灭英第二十七旅1个榴炮营和美军1个加强连之后,一直追到清川江边;第六十六军各部尾美第二十四师追击,正分向宣川、定州、泰川前进;第五十军已前出至铁山、古军营洞一带。

  至此,在西线战场上,侵朝美军除以一部兵力扼守清川江北岸滩头阵地外,其主力已全部撤到了清川江以南。

      一鼓作气粉碎美军占领全朝鲜的图谋

  纵贯南北的狼林山脉把朝鲜北部隔成了东西两半。东边的一半较西边的一半地幅窄小,且山高势险、气温偏低、人烟稀少,只有濒临日本海的岸边地势略为平坦,形成一条狭长的走廊。这就是东线战场。

  侵朝美军第十军军长阿尔蒙德指挥的南朝鲜第一军在占领元山、咸兴及其以北的北青、新兴之后,以第三师驻防元山,掩护从海上输送的美第十军登陆;以首都师继续北犯。

  就在阿尔蒙德加紧东线进攻作战的时候,中国人民志愿军第四十二军接到与之针锋相对的任务:开赴东线战场,阻击侵朝美军的进攻,保证西线主力部队的作战。志愿军第四十二军先后于10月24日、25日用汽车运送第一二四、第一二六师各1个营抢占黄草岭、赴战岭要点。此时,黄草岭以南草芳岭东西一线有朝鲜人民军步兵2个中队、坦克兵1个联队、炮兵1个中队。志愿军两先头营一到,立即与人民军部队并肩组织防御,于25、26日打退了南朝鲜首都师的多次进攻。

  10月27日志愿军第四十二军主力两个师(第一二五师已奉献向熙川方向前进,后来配属第三十八军行动),以每夜步行4 5到60公里的强行军赶到了黄草岭、赴战岭前线。第四十二军以第一二四师主力部署于黄草岭以南之1115高地、草芳岭、79 6.5高地一线,1个营控制小白山要点,以第一二六师1个团部署于赴战岭、高大山以北地区,保障侧翼安全。同日,接替了南朝鲜首都师防务的第三师第二十六团,对志愿军第一二四师草芳岭东西一线阵地采取分头进攻,从凌晨打到午后14时,在付出重大伤亡之后,占领了烟台峰、龙水洞、松茸洞一线。

  为打击敌人气焰,改善防御态势,志愿军第一二四师于29日夜组织了有山、野、榴炮50余门和朝鲜人民军3辆坦克相配合的反击。经一夜激战,将南朝鲜第三师第二十六团完全击溃,夺回了烟台峰、松茸洞等阵地,并向前伸展控制了上通里以北阵地。

  南朝鲜第三师不甘失败,从30日起倾其全力向烟台峰、松茸洞等处重新发动猛攻。30日,以营的规模,31日以团的规模,11月1日先以飞机投掷大量炸弹,凝固汽油弹把志愿军阵地炸成一片火海。再同时以4、5个营的兵力蜂涌冲击。志愿军第一二四师指战员在粮弹不足、饮水奇缺、工事完全被毁的情况下,顽强奋战,烟台峰、松茸洞阵地曾两次失而复得,最后,终于打退了敌人的进攻,并给了敌人以重大杀伤。志愿军第一二四师的黄草岭地区防御作战的胜利,获得了志愿军司令部的“特电嘉奖”。

  11月1日,阿尔蒙德为加强进攻力量,急调美陆战第一师参战。2日,美陆战第一师与南朝鲜第三师余部在飞机50余架(全天在300架次以上)、坦克40余辆的支援下,再次组织成营成团的兵力连续进攻。志愿军第一二四师与敌人在烟台峰、松茸洞等阵地展开反复争夺。到午后18时,该师第一梯队各部终因粮尽弹绝,伤亡过大(守烟台峰的连队还剩19人),后撤到草芳岭东西一线阵地,组织新的防御。

  4日晨。美陆战第一师趁志愿军调整部署尚未完全就绪之机,组成快速部队,以40余辆坦克为前导,紧随装甲车、汽车 800余辆,在数十架飞机掩护下,沿公路向草芳岭以北攻进,黄昏前突至真兴里、三巨里地区。当晚,志愿军第一二四师组织预备队进行局部反击,将守卫草芳岭附近阵地的部队接回,并将敌击退至馆坪以南地区。这时,志愿军第四十二军将军预备队第一二六师主力前调,加强第一二四师防御。5、6两日,侵略军继续对黄草岭以南一线阵地进攻,在志愿军第四十二军第一二四、第一二六师的顽强阻击下,均未得逞。

  与此同时,美第七师登陆后,被朝鲜人民军阻止于丰山地区。

  11月6日,志愿军鉴于西线反击作战已告结束,即令第四十二军于11月7日凌晨撤离黄草岭阵地,向柳潭里一带转移,构筑阵地,准备再战。

  志愿军第四十二军发扬了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不怕艰苦,不惜伤亡,以劣势装备和简陋的野战工事(有的阵地甚至根本没有工事)条件,奋战13个昼夜,歼灭了敌人2770余人,并在战斗中涌现出“黄草岭英雄连”、“烟台峰英雄连”等英雄单位和许多英雄个人,是一个重大的胜利。志愿军领导认为,第四十二军圆满地完成了在东线战场上抗击敌人3个师进攻的任务,粉碎了侵朝美军迂回江界配合西线作战的企图,为整个战役的胜利做出了贡献,因而再次予以通电嘉奖。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局极端严重的情况下仓促入朝参战,从10月25日到11月5日第一次战役,总共歼灭敌人1.5万余人。把疯狂冒进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边一直打到清川江以南,粉碎了敌人企图在感恩节前占领全朝鲜的计划。志愿军首战告捷,彭德怀在战役总结时评价说:“这次战役胜利意义是很大的。第一、稳定朝鲜战局,使朝鲜人民军得到收容、整顿的时间;第二,志愿军在朝站住了脚;第三,取得了新的经验;第四、扩大了正义战争的影响,增强了胜利的信心”。

  (邓礼峰)

  
责任编辑: 谢菲  来源: 中国军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