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可能有些卡):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2009-06-26 10:53:21)
下一个
视频(可能有些卡):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桥》
背景:
1945年抗战胜利后,我党在东北长春接收了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的电影制片厂——“满洲映画株式会社”,于1945年10月1日在 “满映”的原址上成立了东北电影公司,一年后改为东北电影制片厂(后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其后,国民党发动的内战爆发在即,“东影”迁往兴山(今黑龙江鹤岗市),并开始了电影创作,拍摄出人民电影的第一部木偶片,第一部科教片,第一部动画片以及第一部短故事片等具有开创意义的作品。至1948年10月 21日,由于敏编剧,王滨导演的第一部长故事片《桥》在“东影”开机,并于1949年5月完成,它由此也成为新中国第一部故事片。
《桥》:烙印着鲜明的时代特色
处于血与火的战争条件下的“东影”电影运动,它的影片创作与摄制,不止纪录片,包括其他片种与题材的创作,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色。
制作:破晓新一页
1949年4月,“东影”迁回长春的同时,完成了解放区电影的第一部长故事片《桥》。《桥》从1948年10月15日筹备,1949年4月20日完成,5月1日在东北首映。影片讲述的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某铁路工厂克服困难,按期完成制造桥梁的任务使得大桥顺利通车。影片为国产片开创了一条新的道路,《桥》的最大意义更在于表现出的的生活实感与火热的政治热情。
补遗:“碰到这个点上是偶然”
已有90岁高龄的于敏老先生是《桥》这部影片的编剧,他说《桥》成为新中国第一部影片也是偶然。于老说道:“《桥》在艺术上和技术上都很粗糙,带有初期作品的特色。创作人员的热情不能代替生活的不足和技术设备的陈旧。我不以穿开裆裤的样子而自惭。”
于老还提到第一次看《桥》放映时的情景“由于照明不足和胶片感光度不高,画面清晰度很低,表演也带有舞台演出的痕迹。当江桥修成,工人侯老头振臂高呼毛主席万岁时,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我吓一跳。原作中没有这一笔,不知是导演所加还是演员的即兴表演。影片终场,又是一片掌声,由此我悟出一个道理,人的感情的方方面面之外,还有一种政治感情,这种感情是由崇高的信念和共同的理想所激发的。”
《桥》在新中国电影史上占了五个第一:第一部故事片,
第一部“写工农兵,给工农兵看”的人民电影,
第一部以工人阶级为主人公的电影,
第一部体现执政党知识分子政策的电影,
最后还有,第一部“反现代的现代性电影”。
让我们来看看它讲的故事。
1947年冬,东北解放战争时期。因松花江上的江
桥被炸毁,南北交通受阻,运输中断。前线司令部要求铁路总局在大江解冻之前,
半个月内修复大桥。铁路工厂面临着三大困难,
第一,化钢的电炉坏了,没有修电炉所需的白云石。
第二,修桥需要三十多吨钢材,上级无法解决。
第三,桥座上要打五万个铆钉,但靠全厂仅有的几台钻床,无法完成任务。
在这些困难面前,思想保守的总工程师(江浩饰)认为完成任务至少要四个月。
铁路工厂厂长(吕班饰)依靠党员,发动工人克服困难。化钢炉组长党员梁日升
(王家乙饰)抱病工作,建议用耐火砖代替白云石,遭到总工程师的奚落,
但厂长对这一建议积极支持。没想到,修炉的时候,落后工人席卜祥偷懒,
以化铁砖代替耐火砖,造成化钢炉“跑火”。进步工人吴一竹(于洋饰)发现问题,
梁日升重修化钢炉,第二次试验获得成功。与此同时,
铆工组老工人老侯头(陈强饰)发明了用风钻代替钻床的技术,
提前完成了为五万个铆钉钻孔的任务,
而觉悟起来的工人们又从废料堆里拣出了修大桥需要的钢材。
战胜这些困难之后,厂长带领工人来到修桥工地,工程开始不久,江水开始融化,
工人们争分夺秒,就在这关键时刻,鼓风机出了故障,工程停了下来。
受到工人阶级教育的总工程师赶到现场,亲手排除了故障,
风钻再一次响起……融化的江水冲垮了架桥的木垛,
然而,钢架已经牢牢地耸立在松花江上。红旗招展,第一辆火车披红挂彩徐徐开来,
老侯头向厂长说了心里话——申请加入咱们的党。
厂长紧握他的手,答应做他的介绍人。
在“毛主席万岁”的欢呼声中,满载战士、弹药和给养的火车轰轰驶过江桥。
影片在一个强有力的悬念中开始,“江桥能否按时修好”成为整部影片的支持点。
作者用简洁的笔触迅速交待了修桥者面临着种种困难——时间紧,任务重;
没有白云石,没有废钢材,钻床奇缺。
影片的发展部分是工人们在党的领导下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最后,江桥建成,
影片推向高潮,悬念解决。
《桥》人物:敢想敢干、一心为公的党员梁日升,爱党爱厂的老侯头,和蔼可亲的厂长,懒散消极的席卜祥,热情急躁的吴一竹,思想保守的总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