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议论:南海练兵,西域吹风,漠视印度,决战东海,统一祖国

(2009-06-22 14:27:03) 下一个
ZT:议论:南海练兵,西域吹风,漠视印度,决战东海,统一祖国 09-6-22

要点:中国的战略方向在东海,但周边国家受恶魔的挑拨不断生事,

让你分不清主攻方向,把中国困死在第一岛链之中,混水摸鱼,

想以最下流的招数(以多胜少)化解中国的雷霆万钧之打击!

特别是在朝鲜半岛核影重重之际,我们更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不能被别人所算。(本文的重点就是经略南海,看看南海练兵的情况,再作定夺)。


以全面的佯动对付佯动(让对手也找不到主攻方向),以蚕食来反蚕食,

以撕裂反包围,以行动对付狂言。以南海为练兵场,保持军队的血性,

让远离战场多时的军队时刻感受战时的气氛,积累大规模海空联合作战的经验,

对一切无理的挑衅来者不拒,昭单全收,让混水摸鱼者鱼失人亡!

为接下来的东海决战作准备,以对外的决战来促进台湾的和平回归,

从而一鼓作气完整的收回南海明明珠。对于印度,完全可以漠然视之

(他们成不了我们的好朋友,也没资格做我们的敌人,详见附件三),

但对其狂言我们要有实质的惩罚措施,让他们拚消耗,我们得实利。


正可谓:南海贴身肉搏,斗而不破,东海愿者上钩,以战促和(台湾),

藏南无忧高枕,漠视小三!


关键点:不能随别人起舞,特别是在东北方向,你不能再机械的固守三八线

,要开辟新战场!如果再从鸭绿江来个抗美援朝,仍是犯兵家大忌

要知道,解放战争时期,粟裕为何不提前外出江南,而是坚持内线作战?

就因为外线作战后勤工作、部队士气都会受很大的影响,粮草最好是就地解决,

但朝鲜本来就好紧缺,这是不可能的;南海又是四战之地,无遮无拦,四面受敌,

要短时的一锤定音是不可能的,需要一个缓冲期;而东海则不同,

处于中国的腹地的包围之中,就像藏在中国的口袋中一样,

外人想来偷取还不是想找死吗?


那么,如何来来全面的佯动?四处出击而不至于四面树敌?


一、统一思想,争取各阶层特别是经济界的人士的支持。(参见附件一)


二、瓦解敌人,争取同盟。


三、亮明底线,枪打出头鸟!(闪击黄岩岛,杀笨鸡儆刁猴)


四、练兵南海,紧盯钓鱼岛!!多管齐下,经略南海!(见附件二)


五、备战东海,一剑封喉!!以战促和,游子回归!(如何备战东海,见附件四)


附件一:东海恶鬼在嚎叫,南海明珠在蒙尘!期待铁拳护海日,扬我中华军威时。


前段时间,看过了外交学院吴院长的韬光隐晦要管100年的高论,

在好笑之余又好痛心,毕竟,他可是代表了国家的外交政策的走向啊,

一个国家犹如一个人,经过三十年的发展,应该能够从一个牙牙学语的婴儿成长为一个

奋发有为的青年了,可我们目前的外交政策就是不敢为,不愿为,不能为。


我个人觉得那些人曲解了韬光隐晦的原义,把韬光隐晦当成了敷衍塞责的借口。


为什么要韬光隐晦?有些人因为得罪了太多的人,有些人因为不够谦虚,

有些人因为目标远大(雄霸天下,唯我独尊)而自身实力极小而不得不虚与委蛇。


我觉得我们的处境就是第二种,当时我们在搞革命输出,得罪了一些朋友,

但我们从来就没有想过侵略别人,因此不存在第三种情况的,

中国并没有侵略成性的基因(我们只想自尊自爱)。


远的我就不说了,就拿近几年的事来说,印尼在二十世纪末够排华的吧,

可在东南亚海啸后我们一样为之祈祷,为之赈灾,而美国的卡特里那飓风,

我们是给了涌泉之恩,而中国的汶川大地震,美国却给了滴水之报,谁是无情的枭雄

,谁是有情的伟丈夫,不是一目了然的吗?有的人脸皮厚如城墙,有的人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无路可走,有的人心地善良,就这么简单。

中国,你完全可以走自己的路,把路走大,让别人有路可走。


话说到这份上,那么,我们就要检讨,

究竟我们在外交上除了韬光隐晦还能做些什么?

(与无为派划清界线,做人民的外交家,韬光隐晦并非无所作为)


也就是说,你不好在军事上在政治上声援国家,不敢为,那么,

你至少可以在经济政策上声援祖国的吧!!留心当地的风土人情,留心当地的人文、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外交家的天职,为民族企业的走出去战略服务这是天经地义的,

可,我们的对外投资屡战屡败,还屡败屡战:

最不可容忍的就是对美国的当地的地产泡沫一无所知,

对美国的内外有别的经济政策不敢警醒国内的民众

(他们有毒的债券禁止向美国人出售!),为何却可以向香港出口呢?

以至于香港变成了鳄鱼的乐园,而中国的富豪则成为任人宰杀的羔羊!

作为外交家的天职,吴院长你尽到了吗?人家的投资简单得就像是捡钱!

二个多亿的投入一转眼就可卷走三十个亿的财富,一块多钱的投资,

在金融危机来到时仍然可以卖到4块多钱的好价钱,这么好的事有中国的份吗?

这是触目惊心的对比啊,请问吴院长,你有过问吗?我们还要再打掉牙齿和血吞吗?


至此,我觉得我们的外交路线必须改革,要确立对等的外交路线!

这才是人民的外交路线!这并不是走对抗,而是求公平,没有对等,

世界就不会共同发展,共同进步,不能再碌碌无为了


就拿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的产品走出国门,要符合当地的商品检测标准,

而外国的商品又要不要符合我国的标准呢?标准在没有统一之前是否要双向满足呢?

你敢制裁那些有污点的国际投行吗?

(比如那些在香港招摇撞骗的专项理财公司,那些专门搞对赌合约的皮包公司)

你敢制裁那些卖军火给台湾的军火贩子吗?你敢制裁那些在南海偷采中国石油的外国公

司吗?


附件二:对等的原则在东海、南海的应用!驱逐东海恶鬼,擦亮南海明珠


对于东海,以前我说得够多了,我不想再说了,因为毕竟只有那么一丁点的小地

方,一个排炮过去,钓鱼岛就在可能在地球消失,收回钓鱼岛以促进台湾的和平回归就

看第三代领导人的决心了。而南海则不同,是龙潭虎穴啊,需要原则与技巧的东西的,

毕竟,我们与东南亚的国家与民族剪不断,理还乱,必须严肃对待,以防伤了东南亚人

民的感情的。


对等,在南海是最佳的选择,既然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对方在已经开发在先,

我们为何不敢对等开发呢?你可以在我的地盘上开发,

我也可以靠近你的家门口来开发啊


你可以抓我的渔民,我是否可以还以颜色呢?你可以修建人工岛礁,

我是否可以修建半天然岛礁呢?


如何系统经营南海?我有策略,经略南海,耕海牧渔,多管齐下,擦亮南海明珠,

还看今朝!


追求领土完整,是每个国家与生俱来的权利,这不关实力,只关乎公平与正义,

侵略别人才关乎暴力!!追求不追求那是关乎态度的事(敢不敢亮明底线?),

而能不能拿回来才关乎实力的事。


我们有足够的证据证明南海在历史上属于中国,在现有的国际法中,

断续国界被世界普遍的承认。本文的关键就是化解有边无防的困局,屯边南海,

擦亮明珠


如何经略南海?


第一、统一思想!正确理解韬光隐晦的实质含义,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就是说是自己的东西就要拿回来,有所不为就是说拿回来的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国

际法,不要导致以邻为壑,除非是别人要与我为敌,我们只有奉陪。

要知道,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但中国人民不怕战争的,中国人穷是穷了点,

但打起战来是不怕死的。

第二、蓄势出击!!要有实质性的政策,既然是对等开发,我们就要有 行动了。

要以我为主,有实质性的动作,又必须是对等的开发,不至于引起误解。

1.强体固本,定一个前方指挥部。按此要求,升级永兴岛的行政级别,

按省部级管辖。最好是国家渔政部、国家海事局总部设在永兴岛,如果做不到的话,

也要争取国家海洋开发研究所定在永兴岛。这样,有了部级的直接利益,

永兴岛必定长盛不衰




2.大兴土木,消化过剩产能,利用过剩的外汇储备,拓展海洋国土,在永兴岛建

立大的海港,兴建大型的石油加工厂,争取国家原油储备中心的引入,

储备,同时也是为南海的深海石油找出路。兴建这些设施都需要向大海要地方,

需要围海造田。


在此基础上,在中沙进行大规模的人工岛碓建设,必须配合国家水产品再加工工厂

来进行,这个加工厂必须争取到来,必须由国家投资,你为渔民们做了实事,

他们肯定会加倍支持你的,在南海,没有渔民们的支持是无法想像的。


在南沙群岛一定要引入各上海洋大省、各相关部委的对口支援,

如在曾母暗沙周边三个礁盘,可以引入国家旅游局、国家气象局、国家海事局来设点,

进行有偿开发,成立国家海洋局赤道研究所、国家气象局赤道研究所、国家海事局赤道

救助中心。这些岛碓的建设,可以先在陆上浇灌好五米见方的由混凝土填充的外面包裹

着厚厚的钢板的预制品,就像集装箱一样,但由于其内部填充着混凝土,同时其外部有

勾连的接口,因此不易被风暴所袭扰,完全可以起到围护岛碓的作用,在这些勾连着的

集装箱周边再填以巨大的石块,我想,在南沙的一些暗沙(平均水深在二十至三十米

深)上造出坚实的陆地是可能的。对一些有战略地位的碓盘我们要加快动作啊,同时,

要加大海洋矿产的勘察工作,只要发现有开采价值的油田,我们就要在该油田周边的礁

盘造出陆地来,以此为基地,来开采石油,所开采的石油直接灌入永兴岛的储备中心。


3.政策倾斜,吸引优秀的人才。在中沙群岛成立海水淡化研究所、潮汐能开发研

究所,吸引人气。同时为了平衡南海的人员性别结构,建议在西沙群岛多建纺织厂,

专门生产渔民、海事人员的防水服,算是一个准家属厂吧,最好是国家补贴,

引进先进的生产线,做大做强,以利出口。


4.定期巡航,实兵演练,熟悉海情、空情,展示力量及决心,铁手护渔、护海,

保持高压态势,擦亮明珠!!只有我们持之以恒的行动,才能化解周边民众的不理解的

心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