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军史:巨舰的沉没——不沉战舰名称定理

(2009-06-16 21:08:06) 下一个
06-17:本文原题《沉得最快的“不沉航母”》,原载于《世界军事》杂志2009年第6期,作者俞天任,编辑岳正。
日本翔鹤号航母

不沉战舰名称定理

有种迷信说法:名字不能乱起,尤其不能起大,如果没有能压得住名字的命,反倒会被名字所累,更加倒霉。是不是这个道理不得而知,知道的只是战舰不能被人尊为不沉XX舰,一但被尊为不沉,只会沉得更快。

比如,世界近代海军历史上被尊为不沉战舰的:英国战列舰威尔士亲王号刚被丘吉尔派到远东,就在日本轰炸机的蹂躏下沉没了;再有德国俾斯麦号,也被英国人的鱼雷送到了大洋深处。

但是,不沉永远是所有战舰最初和最终的目标。于是,日本海军一下子就出现过3艘不沉战舰--大和武藏和信浓,前2艘是战列舰,最后一艘被改装成了航空母舰。

根据不沉战舰名称定理,这3艘战舰都应该沉没,事实上也确实全部沉进了海底。1940年11月1日下水,1942年8月5日入役的武藏号,于1944年10月24日在莱特海战中被美国飞机用20枚鱼雷,17颗炸弹和20发以上的至近弹击沉;1940年8月8日下水,1941年12月16日入役的大和号,于1945年4月7日在前往冲绳进行自杀式攻击途中,被386架美军飞机花了2小时炸沉;而1944年10月8日下水,11月19日刚刚入役的航母 信浓号,在服役10天后的11月29日第一次出航17小时后,就被一艘水下排水量2400吨的美国潜艇射水鱼号,仅用4枚鱼雷就送进了海底,成为历史上最短命的航母。

由此看不沉战舰名称定理,似乎是成立的。

最后的巨舰大炮

从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胜利走来的日本海军,极端地迷信巨舰大炮。到了20世纪30年代,航空兵已经崛起为一支不可轻视的力量,可是日本海军还是坚守舰队决战思想不放。1934年,日本向英美宣告不再延长于1936年12月到期的《华盛顿海军军备限制条约》,1936年1月,日本又宣布退出《伦敦海军条约》,由此进入了海军军备无条约的时代。

1937年7月21日,日本海军省下达了《第一号舰建造训令》,规定:在1942年6月15日以前,建成第一号新型战列舰。这艘花费1.5 亿日元,几乎占去国家预算5%,满载排水量达72809吨,配备有3座空前绝后的3联装460毫米大炮的巨舰,建成后被命名为大和号。

这种新型战列舰的建造计划是4艘,除了在吴海军工厂建造的大和号,三菱重工长崎造船建造的武藏号外,还有1940年5月4日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开工的第110舰,以及1940年11月7日在吴海军工厂开工的111舰。

经过珊瑚海海战和中途岛海战,顽固的日本海军总算认识到了只有航母才是海战的主要力量,特别是中途岛海战,日本海军一下子损失了赤城 加贺苍龙和飞龙 4艘主力航母,其它舰只也大量受创,这才逼着日本海军不得不更改有关110舰和111舰的《第四次海军军备补充计划》,中止进度只完成了两成不到的111 舰,腾出手来修理受伤军舰。而为建造111舰所准备的材料,打算用来把老式战列舰伊势号和日向号改造为一种战列航空母舰的怪物,但是改造后才发现没有能用的舰载飞机,只能作为运输舰跟着到处乱晃,和没改造一样。111舰从开始到结束就是一场空忙。




日本信浓号航母

信浓号的前世

110号舰从在横须贺海军工厂动工开始就怪事不断。首先为了保密,避开马路上的间谍目光,日本花了6年时间特地修建了一个长336米,宽 48.5米,深13.4米的第6号船坞,光这笔费用就相当于现在的10亿美元以上。有趣的是,这个斥巨资建造的船坞现在还在修理航空母舰,只不过主人换成了驻日美军的第7舰队。

至于准备在1945年初完工,已初具轮廓的110舰于1942年初却被停了下来。原因是材料拿去修理其他受伤的军舰了,110舰就只能在那昂贵的船坞里生锈。到了5月珊瑚海海战后,有人想出了把这艘生锈的怪物改成航母的主意,顿时得到海军上下的认同,毕竟改造一艘已经基本成型的军舰总比新造一艘来得快。但是一扯到怎么改的问题,日本海军喜欢扯皮的老毛病就又犯了。

首先就是舰载机的种类问题。联合舰队方面提出只要舰载战斗机,不要求攻击能力,这引起了军令部的不满,吵了2个月后联合舰队做出让步,同意搭载一定数量的攻击机和爆击机。1942年9月,改造工程开始,计划还是在1945年2月完工。

但在瓜达卡纳尔岛战役中,日军损失的舰艇更多,这样海军又改变了建造方针,成了优先修理受伤军舰,建造小型驱逐舰和潜艇,于是从 1943年3月开始的110舰工程又中断了。但是3个月后的马里亚纳海战中,日本海军又一下子失去了翔鹤飞鹰和大凤 3艘航母,于是搁置的建造方案又于7月重新开工,且把竣工日期提前到了1944年10月。

越改越糟

这时,仗越打越大死人越来越多,海军工厂的不少熟练工人都应征入伍,改造工作只能依靠从地方上找来的中学生完成,工程进度不错,但质量却一塌糊涂,改造实际上成了越改越糟。

就这样,110舰的兵器装备和内装减少到最低限度,连水密试验都没有进行,总算在1944年10月5日赶上了工期,这时要先向船坞里加水,让船浮起来检查平衡性能。但是忙中出错,船坞的大门莫名其妙地开了,大量海水涌入,110舰撞在船坞的墙壁上,还没出船坞就要修理,所以工期又延长了一个月,到了11月11日这艘命名为信浓号的航母总算浮在横须贺湾的海面上。

因为第一次下水时的事故,信浓号没赶上10月份的莱特岛海战。其实没赶上也没什么遗憾,就是参加了也就是一艘运输舰帮忙搬搬行李,因为那时已经没有可用的舰载机了。8月份竣工的航母云龙号,也是因为没有飞机,一直当做运输舰用,12月在冲绳附近被美国潜艇击沉。

鉴于珊瑚海海战中翔鹤号航母飞行甲板中弹,虽能航行但因丧失了航母机能而不得不退出战斗的教训,信浓号在最初的改造方案中就要求能经受800公斤炸弹的俯冲轰炸,但是日本当时的工业能力无法满足这一要求,船本身也无法承受装甲的重量,不得已只好改成经受得住500公斤炸弹的俯冲攻击,但是飞行甲板装甲化的结果就是为了达到平衡而降低了船舷装甲的厚度,船舷装甲从原来的410毫米降到了200毫米,只相当于普通的巡洋舰水平。

信浓号接受了中途岛海战中发生火灾引发了正在更换中的鱼雷和炸弹爆炸的教训,将传统的密封式飞机仓库改成了战斗机的那一半密封,攻击机的那一半开放。这样一旦有事,可以将攻击机一侧的鱼雷炸弹赶紧扔到海里去。

怪物的诞生

几经周折才折腾出来的信浓号,却是这么一个下半身穿着战列舰裤子,上半身披着航母马甲的怪物。没有舰载机,没有防空火力,甚至连轮机都没有装好,12台锅炉只装好了8台,所以无法达到27节的设计速度,只能以20节的速度航行。

没有的还远不止这些。这艘一直到美国核动力航母 企业号1961年服役为止保持着最大排水量记录的信浓号,连为它配齐受过最起码训练的水兵的能力都已经没有了,舰上2400名官兵中,超过三分之一人居然从未上过军舰!

本来军舰下水以后的内装、机装和兵装,要花1年以上甚至2年左右的时间,而信浓号在下水17天后,就接到命令:前往四国岛松山的联合舰队训练基地接收舰载机,然后再前往位于广岛湾的吴海军工厂做内装、机装和兵装。舰长阿部俊雄大佐就带着这么多菜鸟水兵,开着一艘无内装,少机装,缺兵装的光膀子航母,走上了不归路。

刚下水只有半个月的军舰就服了役、有了舰长,这本身就是怪事。本来日本海军的规矩是:这时要有一个舣装员长,带领一个小组负责和工厂协调内装、机装和兵装,正式服役时就是该军舰的军官团,这样军官们可以熟悉军舰的机械兵器性能。可是,这是一艘3缺军舰,舰长甚至不了解此时信浓的船舷装甲只相当于普通巡洋舰这个事实。

所以,才会有首次出航17小时后即被击沉的笑话。

狂妄者的赴死选择

11月28日18时,信浓号航母在矶风浜风雪风这3艘驱逐舰的护卫下,离开横须贺,预备在大阪湾短时停泊后前往四国的松山。

从横须贺到松山有两种走法,一种是走外海,还有一种是走沿岸。当时美国的B-29轰炸机已经从关岛起飞对日本进行战略轰炸。但对于信浓号来说,此时更大的危险是群集在日本沿海的美国潜艇。

然而,似乎谁都没把美国潜艇当回事。一个月以前的10月23日凌晨,爱宕高雄和摩耶这3艘日本重型巡洋舰,在莱特湾海战的第一天,就被2艘美国潜艇达特号和黛丝号跟踪一个晚上后击沉。惨痛的教训早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为了节省燃油,信浓号选择了外海航道。

日本海军在信浓号被击沉后组织了查问委员会来调查此事,但因为信浓号从建造伊始就是一个最高军事机密,当然调查结果也是军事机密。时至今日,仍无人确切了解调查报告书的内容,报告书也在败战后被销毁,现在的人们只能从一连串的事实上来推测当事者的想法。

阿部俊雄舰长冒险选择外海航路的最根本原因,恐怕是对不沉航空母舰的狂热信心,这种狂信的结果就是信浓号从驶出东京湾以后,就被美国潜艇射水鱼号发现并跟踪。29日零时30分,瞭望员发现了水平面上的阴影,但是值班军官的结论是:那是云彩。出于对不沉航母的自信,信浓号甚至取消了防备潜艇突袭的之字形前进,改为直线性前进,一直往南。

信浓号沉没

29日3时12分,瞭望员发现了距信浓号只有100米的鱼雷的白色航迹,此时信浓号已经躲避不及,一分钟后, 4枚鱼雷先后击中了信浓号左舷中央水线以上的几乎同一位置,打出了一个巨大的洞。

名义上已经开始服役的信浓号,其实根本就没有完工,舰内到处都是临时管道和电线,不要说没做过水密试验,就连水密门都无法关闭,这样进水区域无法得到有效控制,而轮机还在运转,船还可以自立航行,速度甚至还是20节!

阿部大佐此时的决断更让人匪夷所思。他当时离伊势湾不到100海里,本可以朝伊势湾运动,这样即使救不了军舰起码可以救人,但那位后来手捧着天皇御影和军舰共存亡的阿部大佐,却很努力地往预定的大阪方向前进,一直到6时,由于船体倾斜而使得锅炉循环器无法供应淡水,船总算停了。但是就在这时,阿部们还在讨论是否直接使用海水来烧锅炉,讨论的结果更加雷人:用了海水锅炉就算毁了,所以不用。解决的方法是使用驱逐舰来拖,7万吨的大军舰加上大量进水,2000吨左右的小驱逐舰如何拖得动?

生死关头的不断摇摆,使得船体倾斜超过了50度。 29日10时55分,信浓号终于沉没在北纬32度,东经137度的太平洋海面,成为历史上寿命最短的军舰,也成为历史上被潜艇击沉的最大军舰,船上2400名官兵中有1400名左右淹死在海里。

至于立下大功的射水鱼号,他们只知道击沉了一艘很大很大的航母,而美国海军对他们的报告也半信半疑,因为美军对信浓号的存在也不是很清楚,直到战后,才最后证实射水鱼号确实是曾经击沉过最大航母的潜艇,从而授予射水鱼号以总统单位嘉奖勋表(Presidential Unit Citation),以彰其功绩。

信浓号呢?这艘不沉的航空母舰沉没在7000米的深海中。

信浓号短暂的命运告诫人们:比建造不沉战舰重要得多的是--如何使战舰避免沉没。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