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Zt:透视中国皇朝史上的盛世迷思 国运盛衰转瞬之间

(2009-06-13 13:21:23) 下一个
Zt:透视中国皇朝史上的盛世迷思 国运盛衰转瞬之间 6-13

历史经常以类比的方式让人们不再简单的思维。

让我们快速浏览一组历史景象:

继“文景之治”之后的汉武帝时期是汉王朝的鼎盛时代,汉武帝刘彻本人也是雄才大略,建树非凡。然而,也正是他,一手缔造了汉朝的辉煌,又一手导致了汉朝的衰落。

继“贞观之治”之后的唐玄宗时期是唐王朝的鼎盛时代,唐玄宗李隆基本人也是励精图治,遂成开元盛世。不过,也正是他,一手把唐朝推向全盛,又一手酿就了安史之乱,唐王朝由盛而衰。

康雍乾三朝更是古代中国历时较长的封建盛世,乾隆前期,励精图治,把清盛世推上强盛的顶点,后期却骄傲腐化,好大喜功,埋下了盛世转衰的隐患。由是,十七八世纪全球变局中的“康乾盛世”被理论界称为落日的辉煌。

对此,我们在诧异惊愕的同时,只是随口说一句“盛极而衰”就打发了吗?如果就此打发,那好,历史必定卷土重来。如果仅止于“物极必反”的哲理说明,仍必定感叹于“打江山易、坐江山难”。看来,只有努力还原盛世危局的真相,才不致感觉危局到来的突兀和困惑。

  权力随着事业的扩张而渐趋专制

汉武帝刘彻在文景之治的基础上,在众多贤能的辅佐下,充分施展他的雄才大略,成就了前无古人、傲视百代的伟业。也正是事业的扩张,无限、迅速的扩张直至事业的顶峰,带来了权力的迅速膨胀,而这时权力运用所带来的能量,所产生的建构力和破坏力同等巨大。特别是,如果帝国集团决策依然是开放的,信息就会充分些,智慧也显得集思广益,如此的权力集中反而有着很强的执行力;但是专制的权力、不受制约的权力,是时刻带有侵略性和巨大破坏力的,可能使几代人历尽艰辛拼来的基业毁于一旦。

汉武帝伴随着胜利和成就,野心、狂妄、骄横等劣根性,逐渐膨胀起来,专制独裁和暴行,与贪蛮暴戾的秦始皇十分相似。渐趋专制的权力,使得先前选贤任能、纳谏从流的优点不复存在,更是容易因此染上怀疑和嫉恨的劣性。在他杀了好几位大臣后,搞得连既是功臣又是国戚的卫青、霍去病都谨小慎微,不敢优待士人,不敢结交贤达,怕引起汉武帝的怀疑和嫉恨,惹来灾难。如此更是阻塞了言路,造成信息的不充分和决策的不开放,决策、政策的失误不断、错误百出,就很能说明问题了。

事业随着权力的集中而失去目的

权力的集中,加强了专制,却失去了目的。封建皇帝的共性,像秦始皇一样想二世、三世、直至万代,把帝王基业永传下去。但是,这需要皇帝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及时根据目的调整战略、发展事业,而不是盲目的扩张。

存在这么一个悖论,就是多元化经营与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系,基业长青与追求卓越的关系。做得好,二者相辅相成,游刃有余;做不好,二者顾此失彼,进退维谷。如秦皇汉武,家大业大之后,连自己的初衷目的(基业长青)都模糊了。国力强盛之后,便开始穷兵黩武、四处出击;横征暴敛,大兴土木;四出巡幸,封山求仙,搞得国穷财尽,民不聊生,以致统治基础不再牢固,士大夫阶层开始明哲保身,阶级矛盾日益加剧,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也发展到了白热化,这时再宏大的事业也难以支撑了,盛世由此而衰。

唐玄宗李隆基也是因天下富庶、国力强盛,不想将事业限于海内,开始萌发“吞并四夷”的野心。因为怕影响军队的战斗力,他甚至废弃用文臣节制武将的惯例,结果是精兵猛将安顿在外,将领如安禄山、史思明等长久不调换。不错,这样确实有利于强势打开、进入、占据边陲市场,但同时也纵容了这些天高皇帝远、独挡一面的区域主管,形成外强中干、尾大不掉的局面,终成“安史之乱”。中国皇朝后期的乾隆帝,也自恃百年盛世之基,好大喜功,穷兵黩武,连年用兵以致把祖父、父亲两朝的积蓄耗光,终没跳出“富不过三代”的魔咒。

局势随着利益的分配而变得复杂

多少业内人士的经历与皇朝史实雷同:创业阶段,人们不计利害、同甘共苦,以理想来吸引人,以激情来鼓舞人,以宽容来团结人,成就了一段又一段的佳话。然而,一俟创业之际的目标变为现实,人们的想法也就落到了现实,开始为名分而计较,开始为权势而争夺,开始为利益而扬镳。于是,由天下归于太平,到纷争起于萧墙。君臣之间猜疑,臣子相互攻讦,统治集团内部的权益争夺日益激烈,并由此延烧到民间,与民争利。当大家都来争着分羹而疏于耕种的时候,再多的羹也不会够。局势就这样随着利益的分配而变得复杂。

无论是汉武以后、唐天宝年间,还是明仁宣治下、清乾隆时期,土地兼并现象逐步凸现,大量土地流向皇室、官僚、地主手中,许多民田被强占,大量农民破产流亡,流民问题随之严重起来,社会矛盾日趋尖锐。而且,利益的分配更多地表现为政治上的站队问题。皇帝开明,贤能臣工便能得到任用,天下就可能出现太平之世;皇帝昏庸,则奸佞当道,宠信日久,必定国将不国。

  颓势随着长久的太平而浮出水面

在古代中国社会,颓势的出现一般表现在用人上。事以人举,人亡政息,一点都不夸张。往往,一个开明皇帝和几位贤能人士成就清明盛世;一位昏庸之主和几位奸佞阿谀之徒搞得乌烟瘴气。

毫无疑问,盛世给人的印象是浮华,让人流连忘返、唏嘘不已,一词以蔽之,向往;隐忧给人的感觉是危局,让人郁郁寡欢、难抑心伤,一词以蔽之,悲怆。盛世是真的盛世,但若就此安享太平祥和,疏于洞察隐忧,相伴的便是危局。而且这种危局,不同于灭亡前的四面楚歌,那个状态给人的多是要么壮志酬行、绝地逢生;或者破就破矣、不破不立。盛世后的危局,让人胆战心惊,让人无所适从。而且关键在于有人仍觉得是盛世,仍然继续他们的一贯言行,反对革新,并且更加关切他们的既得利益;有人觉得已然沉沦,不再无动于衷;但觉醒的人在这个时候一般力量不强,以致总有种或改革或革命的困境,不成功便成仁。反正,现实已然如此,盛世就此过去,转折在即,不随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这个考验的分量无疑极重:要么浴火重生,要么荒废败落。只是必须铭记:惧怕改革将一事无成。其实,如果能像造就盛世一样,把变革同样视为一件令人兴奋、大胆且充满想象力的事,就一定会破解这漩涡般地迷思,基业长青也才会成为可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