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英

人文历史回忆四海 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二炮某导弹旅野外对抗赛:不拿第一就是失败

(2009-06-08 10:49:01) 下一个
二炮某导弹旅野外对抗赛:不拿第一就是失败(1)-(3)

2009-06-05 08:55:26 中国青年报   

二炮部队野外实战演练

5月27日,地处南国山区的第二炮兵某基地野外训练场,一场决赛正在进行。今天的主角是该基地所属某旅的发射一营和发射五营,在之前全旅的循环对抗演练中,他们淘汰了其他营。今天,两强相遇,一决高下。胜者不仅能捧回金灿灿的奖杯,还有一份“大礼包”足以让全营官兵“三宿不眠”:千里机动执行重大军事演习任务,能发射好几枚导弹。这在二炮导弹营历史上,算是开了先河。

营营实兵对抗,是该基地今年全面推行的训练方法之一。他们引入竞技体育比赛规则,第一轮分组淘汰,第二轮循环对抗,说白了就是两个营交替互考,用快节奏、高强度、超负荷、多干扰的对抗环境“等效”实战背景,主考营千方百计割裂破坏对方的筹划链、指挥链、行动链、通信链、保障链等,逼着被考营竭尽所能恢复这些“ 战争链条”,准时完成发射任务。

神秘电话设陷阱

11时25分,被考营发射五营的迷彩帐篷外,一名中尉军官的“报告”声音响如洪钟。营长李俊条件反射般腾地一下从椅子上站起来,掀开门帘。

胜败在此一“抗”,虽然李俊对营里的战士反复强调不要紧张,但他自己心里也不免有一些发毛。他清楚,“战斗”随时可能打响。

来者正是主考营--发射一营的机要参谋,他下达了作战准备阶段任务和条件,每一项都有明确的时间限制。

“嘟-嘟-嘟-”

紧急集合的哨音骤然响起,静谧的宿营地迅速动起来。

库房的大门打开,一辆辆导弹装备车鱼贯而出,官兵忙着快速检测。

而此时,发射一营的官兵都睁大了双眼,对抗已经开始。

五营开作战会议不到5分钟,营值班室的电话便响了,话筒里传来一个沉闷的声音:“我是机关王助理,你们的发射车存在故障,请到X地进行调换。”

没等对方说完,接电话的营值班员便是一梭子问题:“请问您是机关哪个部门,全名怎么称呼,您电话多少,我好向营长报告。”没有回答,对方挂了电话。

陷阱!这是主考营送给他们的第一份“礼物”。营值班员能够很快识破,是因为有前车之鉴。几天前,在另外两个营的对抗中就曾出现过,接电话的是刚从工程师换岗而来的营部参谋,他没有核实情况,只回答了一句“我们营领导正在开会,回头再说”,虽然阴差阳错没被虚假情报误导,但也因“处置不当”被活生生扣掉了十几分。

现在不拿第一就是失败

走出会议室,就上演兵场。

13时40分,李俊和教导员岳留锁分别带着导弹装备车一路疾驰奔赴待机地域,等待正式作战命令。

自从把部队拉进野外训练场,李俊的脑子就时时在飞速运转,无非在思考两个问题:如何把别人考倒?怎样不被别人考倒?

因为当过几年作训科长,李俊比谁都清楚营营对抗带给他们的巨大压力,他回顾以往几年组织部队训练说:“以前也搞比武打擂,无非就是排个名次,进入前三名就感觉不错,有个鼓励奖也心安理得。现在不拿第一就是失败,只有当冠军才有资格执行实弹发射任务,有了任务不仅能锻炼部队也能获得荣誉,这就直接与营队发展和个人的进步挂上了钩,搁谁都眼热。”

在第一轮分组对抗中,发射五营将发射三营淘汰出局。第二轮循环赛中,他们已经与其他几个营都交过手,虽然历尽艰险、险情频出,但总体成绩还不错,今天这场与一营的对抗,就是他们能否拿到任务“入场券”的决赛。

考官也紧张

14时30分,在设定的待机地域,李俊接到作战命令:发射五营使用××作战区于5月27日20:00~23:00发射导弹×枚,对089目标实施火力打击。

作战筹划迅速展开;导弹武器装备进行临射前最后一次“快速体检”;部分官兵紧急赶赴指定地域,一个个还掩着黄土、堆着柴火的阵地露出本来面目。
发射一营官兵虽是考官,却也高度紧张,用他们自己的话说,就是“挖空心思\'刁难\',睁大眼睛\'找碴儿\'”。

“训练场上的对手就好比战场上的敌手,两军相对没有亚军,胜者生败者亡,这是规律。”发射一营的连长朱林春前一晚整夜没睡,想出了十几招,就是要让五营丢丑丢分。

夜幕降临,按照行动方案,五营数十台装备车在待机地域的“库房”编队,准备出发。就在此时,一营又给他们挖了个“陷阱”:“请口头回答,装备车停放在这里,如何进行伪装?”五营负责警卫伪装的副营长沉着地指着两组哨兵回答:“他们分别守住模拟库房的两个门口,装备车停放在库房里,不需要进行伪装。”

回答正确!有人高兴有人愁,一营在盘算着更难的题目。

一营连连发难

一阵隆隆之声,导弹装备车驶离“库房”。一营营长万和明再次发难,准备用拖延战术破坏对方的“行动链条”:第二台装备车在库房门口抛锚,请现场处置。

五营营指挥车上,李俊赶紧向上级报告,请求维修保障分队支援排除故障。

这样的处置让万和明并不满意,不过他很高兴看到对手的疏忽,就像赛场一样,对手失误就相当于自己得分。他在考核本上这样记录:在请求上级维修支援的同时,应该简单处置后,将故障车拖离库房门口以便其他车辆出库,否则可能贻误战机;维修完成后,报告上级等待命令。

一路开进,情况不断。虽然五营官兵昨晚研究了半宿,想遍了各种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但仍被精明的考官发现了“短板”。

开进途中,接到“敌机空袭”预警的同时,又遭遇小股“敌特”袭扰,人员装备紧急疏散隐蔽,警戒分队迅速占领各有利地形。一营副营长吴琼故意“闯入”禁区,一下就揪住了两条“小辫子”:明哨暗哨分工不明、夜视仪因为电池没电而成为摆设。

“这分丢得不亏,要是没有及时发现纠正,打起仗来可要丢命的。”李俊虽然有些恼火,但心里还是感谢一营。

小战士也操心演练了

一营越考越诡秘,五营越练越精明。

每完成一个战术技术课目,李俊都感觉经历了一次锤炼,他心里悄悄盘算着对抗战况。

掐指算时间,估摸这场恶战会在27日打响。昨天晚饭后,他集合了全营12名训练骨干,在帐篷里研究起战法来。

“在前几轮对抗中出现过的121个导调课目,我们基本都有了应对办法,我们预想预防的重点应该是新的课目,我想到一种可能出现的情况,比如\'导弹临射前,通信系统遭到破坏\'的处置方法。”连长杨雷首先说出自己的想法。

问题一出,大家纷纷点头,紧接着就是从战术和技术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商量应对之策。大到“破坏通信指挥系统”,小到“发射车轮胎破裂,备件不足”,只要能想到的情况都进行了研究,你一言,我一语,没有套话大话,都是实招实策,把一旁负责记录的参谋忙得满头大汗。

解决一个难题,又出现一个新问题,会一直开到晚上11点多。与此同时,五营的十几个迷彩帐篷里,各班排的“诸葛亮会”也是热火朝天。哪儿一响掌声,很快就有“金点子”送到营部会议室。

要搁在以前,基层战士很少为考核“大事”操心,一级士官何枝坤说:“以往演练,按照程序一步步地走,闭着眼睛也知道套路,再说了,上有营长连长,下有排长班长,操心也轮不到我们普通小战士。”现在可不一样,每名官兵都要受考又都会当“考官”,一“当家”就知“柴米贵”,几场对抗下来,何枝坤的感触很多:“每名官兵都是训练\'责任人\',不从难从严训练,不仅未来作战要吃败仗,今天训练场也会遭淘汰。”

“手下败将”跟着学招

山谷荒野,两营对决,受益的却绝非只有他们,其他几个导弹营的不少官兵也一路跟训,在之前的循环对抗中,他们曾经是一营和五营的“手下败将”,现在他们力求用“别人的跟头长自个儿的记性”。

“是你们要求他们来吗?”笔者见旅参谋长刘传国正好在身边,便试探性地问。
“哪儿呀,都是利用休息时间自发来的,想赶都赶不走。”刘参谋长说,有时轮到夜间发射训练的营营对抗,他们也都整宿整宿地跟训,旅领导担心他们吃不消,便动员大家回去休息,没想到不少官兵都说出同样的话:少睡一会觉,多明白几个难题,不这样咋能练出精兵。

代理营长高小兵说:“原来感觉良好,一对抗才知道差距,我们感到了危机。”

三级士官王志勇的话更直接:“对抗决出的冠军营一下就能发射好几枚导弹,这样的红旗谁不愿扛,没有紧迫感能行吗?”

战争不相信眼泪

5月28日,一声哨响,一营和五营的官兵便来到操场上,按照专业和岗位分工相对而坐,其他几个营的官兵也列坐旁听,旅长谈卫红则带着机关干部组成仲裁组现场指导。

更加激烈的“对抗辩论会”开始了。

主考营陈述扣分理由,受考营对质疑之处提出申辩,由机关仲裁组裁定争议,评判成绩。

一上场,一营万营长就针对“装备车库房门口抛锚”这个课目的扣分陈述开来,他的记录本上早在现场写下理由,发言不紧不慢,脸上微露笑容。

没想到,他的话音一落,五营李营长一下站了起来:“我认为,你们在出情况的时候,没有交代清楚装备车抛锚的位置是正好在门口,还是在距门口几米之外,如果是后者,我的处置意见绝对正确!”

“那你们营应该负主要责任。”万营长虽也意识到,但仍力争。

“你们出题不周,应该是你们责任更大。”李营长也毫不示弱。

辩论异常激烈,仲裁组经过现场商议,谈旅长作出裁决:一营没有指出故障车辆具体位置,五营没有区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置,各自存在不足,都作相应扣分。

这个37岁的导弹旅长,是营营对抗训练模式的探路者之一,他说,对抗让导弹营的水平高了,客观上也要求我们“裁判”必须更强,否则不仅不能判优劣,筹划决策和控制指挥等也会大打折扣。

陈述、申辩、争论、裁决,唇枪舌剑,思想交锋,对抗双方官兵智力、能力、心理素质全方位比拼,有的说得头头是道,条条在理;有的则被问得哑口无言,不知所措,有的官兵急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

战争不相信眼泪,对抗也不相信眼泪。很快,五营的成绩出来了,与前几轮循环对抗的成绩汇总计算,最终成为“冠军营”,在场所有官兵送上经久不息的掌声。

回到野战帐篷,一营官兵警告说:“你们成为冠军,可别骄傲哟,你们就是我们的目标,我们一定会超过你们的!”

“放心,随时欢迎你们挑战,我们也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五营官兵回敬道。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