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转)遍地“男高音”!谁都可以是“美声”?到底有多乱!

(2018-12-17 18:12:53) 下一个

原标题:拜托请别再乱搞“男高音”

 

 

 

 

義大利跨界歌手波切利揭起90年代末的 「美聲」狂潮

 

 

 

在商業的包裝下,「男高音」逐漸淪為擁有高音的男人;「美聲」成為有美麗聲音的歌手。好聽的歌曲很多,但是〈告別時刻〉和〈求主垂憐〉是歌曲不是歌劇詠嘆調。對於現在這種「跨界」音樂,以及大眾對男高音的誤解,不知大家有什麼看法,本篇文章《拜託請別再亂搞「男高音」》闡述了作者一種觀點,如您有更多其他看法,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一同交流。

原標題:拜託請別再亂搞「男高音」

「文」林采韻(中國時報文化組記者)

本文只代表作者言論,不代表本平台觀點

放眼望去,舞台上「男高音」一籮筐,「正牌」、「仿冒」看得人云里霧裡。一眼看去, 「帕瓦羅蒂」接班人多到不僅可以接班,玩接龍還綽綽有餘。在商業的包裝下,「男高 音」淪為擁有高音的男人;「美聲」成為有美麗聲音的歌手,這樣的現況,義大利歌王卡羅素(Kalusuo Enrico Caruso)若天上有知,必會捶胸頓足,大嘆世間的不公。德國男中音夸斯托夫(Thomas Quasthoff)在接受媒體訪問時,曾口不擇言的說道,「波切利絕非一位歌劇演唱家。」他義正詞嚴的說,「我實在不了解為何帕瓦羅蒂稱他為『我的接班人』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們到底生存在什麼樣的世界?到底我們的標準在那裡?為什麼世界知名的指揮願意和他合作錄音?我是一位老師,我知道要成為一位聲樂家有多麼不容易,他絕非一位古典音樂家。」夸斯托夫一席話,的確道出不少人的心聲,相信也得罪不少「波迷」

托马斯· 夸斯托夫(Thomas Quasthoff )演唱艺术歌曲和清唱剧的低男中音歌唱家。

 

 

 

托馬斯· 夸斯托夫Thomas Quasthoff :演唱藝術歌曲和清唱劇的低男中音歌唱家。

或許「波迷」會借題發揮,認為夸斯托夫歧視殘疾人士,見不得波切利好,但是別忘了,夸斯托夫自己就是殘疾人士,一位身材短小四肢緊縮的沙利竇邁兒,他不希望外界因為憐憫而降低對藝術的要求標準。但是綜觀今日唱片市場,從90年代末起,「跨界」歌手踏著「男高音」 、「美聲天王」 的名號提高身價,藉此以為比流行歌手高明的人大有人在,波切利不是唯一,但是他的確是這波風潮的「始作俑者」 。諷刺的是,他可能還是這群人中最有料的!夸斯托夫的果敢令人佩服,但是這席千禧年發表的言論,7年來並沒有引起樂界的反思,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帕瓦羅蒂接班人」 ,而這些人大多只有在身材上下功夫,才有機會接班帕瓦羅蒂。

 

美聲男伶演出視頻(从“跨界”到“Popera始祖”)

話說「跨界」音樂並不是一種擁有嚴謹定義的音樂風格,充其量只能說「跨界」的出現,是為符合現代多元的社會,給既非古典又非流行或是融合多元樂風無法歸類的音樂一個「正名」 ,由於沒有嚴格的定義,因此自我發揮空間更大。令人訝異的是,這群拿著麥克風,唱著通俗音樂的歌 手,最近對於「跨界」頭銜似乎不甚滿意,端出新名詞「Popera」(pop + opera) 。在「美聲男伶」 (IL DIVO)2005年發行的首張專輯中,他們自稱是流行樂史上第一組Popera超級巨星,而Popera的定義為「融合流行歌曲唱法和古典歌劇聲樂唱法演出流行、古典、歌劇等類型歌曲的歌唱新流派」,殊不知50年代縱橫樂界的已故美國男高音馬里奧蘭沙(Mario Lanza)早就給他 「Popera」過了!

近十年每年幾乎都有新的「男聲」出爐,英國的羅素華生(russell watson)、希臘的馬利歐(Mario Frangoulis)、義大利的帕吉歐(Patrizio Buanne )、來自四個國度的「美聲男伶」(IL DIVO)以及最近在台灣發片的維多里歐(Vittorio Grigolo)等,平心而論他們歌聲大部份都有一定的水準,不乏聲音高亢、歌聲美麗的特質。既然如此,為何不適合稱其「男高音」和「美聲」呢?因為這兩者在歌劇歷史上擁有明確的定義,豈能誤用而誤導視聽?!

 

美聲男伶四人帥哥組令人眼睛人一亮。美聲男伶自詡為Popera始祖。義大利為歌劇起源地,「美聲」專指19世紀多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羅西尼(G.Rossini)和貝里尼(Vincenzo Bellini)的歌劇作品中,所使用的特別演唱技法,呈現拉長的旋律線、漂亮的顫音和靈活的唱腔。美聲是特定時空產物,但是也成為演唱歌劇的基本技能,在音樂學院的聲樂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男高音」基本上意指音域,而且音域指的是真聲而非假音,對於男高音來說能夠唱至高音C(中央C上8度)並不容易,因此帕瓦羅蒂自由穿梭高音C的歌聲變得更加可貴。1967年32歲的帕瓦羅蒂在英國皇家劇院柯芬園演出多尼采蒂《軍中女郎》 ,一口氣在詠嘆調〈啊!朋友們,這是慶典的日子〉中連唱九個乾淨無瑕的高音C,轟動了樂界。 所以如果有任何「跨界」歌手想以「美聲男高音」自居,無論是音樂學院科班畢業還是自我修練的歌手,在上台之前都應該丟掉麥克風、把混音師「炒魷魚」、用真聲演唱;至於曲目,<告別時刻>(Time to say goodbye)不是歌劇詠嘆調,<今夜無人入睡>才是。

 

“男高音”和“美声”不能乱用

 

意大利为歌剧起源地,“美声”专指19世纪多尼采蒂(Gaetano Donizetti)、罗西尼(G.Rossini)和贝里尼(Vincenzo Bellini的歌剧作品中,所使用的特别演唱技法,呈现拉长的旋律线、漂亮的颤音和灵活的唱腔。美声是特定时空产物,但是也成为演唱歌剧的基本技能,在音乐学院的声乐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男高音”基本上意指音域,而且音域指的是真声而非假音,对于男高音来说能够唱至高音C(中央C上8度)并不容易,因此帕瓦罗蒂自由穿梭高音C的歌声变得更加可贵。1967年32岁的帕瓦罗蒂在英国皇家剧院柯芬园演出多尼采蒂《军中女郎》 ,一口气在咏叹调《啊!朋友们,这是庆典的日子》中连唱九个干净无瑕的高音C,轰动了乐界。 所以如果有任何“跨界”歌手想以“美声男高音”自居,无论是音乐学院科班毕业还是自我修练的歌手,在上台之前都应该丢掉麦克风、把混音师“炒鱿鱼、用真声演唱;至于曲目,《告别时刻》(Time to say goodbye)不是歌剧咏叹调,《今夜无人入睡才是。

 

▲Vesti la giubbat演唱歌劇《丑角》著名唱段<穿上那戲裝>

事實上,眾人對於男高音產生那麼大的誤解,「三大男高音」難辭其咎,1990年羅馬世界盃足球賽音樂會他們在麥克風前唱著歌劇詠嘆調、世界名曲、音樂劇選粹,讓人誤以為這樣就是歌劇男高音。當然啦!這三位仁兄在此之前,早就在世界歌劇舞台大放異彩擁有真才實料,不過這只限於「小眾」對他們的了解,而非「大眾」 。有趣的是,如果細讀這些跨界歌手的外文專輯封面,看不到任何美聲、跨界字眼,反而在中文版的封面上特彆強調。東西文化差異為主要因素,因為華人樂壇過去至今,並沒有類似的音樂傳統,唱片公司在宣傳上如何定義這些歌手只好藉助美聲、跨界等字眼。相較之下,西方社會長期以來,就有介於演唱古典和通俗音樂的「歌手」 。

 

已故美國男高音馬里奧·蘭(Mario Lanza )即是代表,而且他是一位全能的聲樂家,他能夠以「真嗓」在羅馬歌劇院演唱列昂卡瓦洛的歌劇作品《丑角》 ,同時在音樂電影中引吭高歌唱紅多首歌曲,在電影《The Toast of New Orleans》中所唱的〈Be My Love〉以 及電影《Because You're Mine》中演唱的〈格瑞納達〉 ,至今已成經典,而 且他的唱功是唱什麼像什麼,「三大男高音」這方面可能還得向這位前輩學習。

 

其實不少跨界歌手希望成為新世紀的馬里奧·蘭沙,但是困難度極高,像是波切利曾經錄製列昂卡瓦洛《丑角》 、普契尼《托斯卡》 、威爾第《游唱詩人》和馬斯奈《維特》等歌劇,但是歌藝差強人意無法獲得樂評正面評價,致使他有好一段時間沒有參與歌劇演出。近來在台灣電子媒體猛大廣告號稱「羅馬奇蹟」的維多里歐,似乎也想嘗試一下這樣的歌路,在發行首張跨界專輯之前已經在地區型的歌劇院開唱,今年也有多場演出包括在羅馬歌劇院演出威爾第《茶花女》 、美國華盛頓歌劇院演出普契尼《藝術家的生涯》 。不過維多里歐看似具有的真材實料,卻被唱片公司流行的操作手法搞得令古典樂迷哭笑不得,宣傳文字寫道「世界紀錄最年輕登上米蘭斯卡拉歌劇院之男高音」 、「如果歌劇是聲音的競技場,那麼維多里歐就是本世紀最出色的金牌新秀!」原來樂壇還有這樣的「世界紀錄」 ,不知30歲才首登斯卡拉歌劇院的帕瓦羅蒂作何感想,另外如果維多里歐是本世紀最出色的新秀,那麼現在活躍於世界主要歌劇舞台的維拉宗(RolandoVillazon)、佛瑞茲 (Juan Diego Flórez)又算什麼?維多里歐「創」下的這些紀錄,和其他人相較沒啥大不了,帕吉歐的更有看頭,「教宗若望保祿二世生前指定,17歲獻唱於8萬5千人波蘭大廣 場紀錄」 、「英國女王聽過他的歌聲後特地致電錶達欣賞之情。」只能說教宗死無對證,相信生前對於他的子民必充滿關愛,至於英國女王,又有誰知道她的辦公室一天發出多少公關信,唱片公司這兩招真的很絕妙。

 

▲羅蘭多.維拉宗(Rolando Villazon)演繹詠嘆調《偷撒一滴淚》

唱片公司除了努力「膨脹」藝人的經歷,對於他們的出生背景、發跡過程也別有用心,羅素·華生成名前曾在工廠做過工,他參加當地一家電台舉辦的才藝競賽,從4百人中脫穎而出拿下冠軍後,隨即找了一位經紀人, 開始在酒吧和俱樂部演唱,最終以高音C之王帕瓦羅蒂的拿手詠嘆調〈今夜無人入睡〉驚艷四座,名聲一路從俱樂部延燒至英國各大型比賽會場。帕吉歐6歲時全家從拿坡里移居維也納,父親在當地開設首間披薩店,他 11歲時參加學校才藝競賽,身上穿著的白色西裝外套還是父親的餐廳制服。唱片公司相信透過這些動人的故事,必會加深這些歌手在樂迷心中的傳奇性,因為這些跨界歌手雖然擁有一口好嗓音,但是多屬自修自練型,鮮少受過正歸的訓練,他們多半征戰各式唱歌比賽尋求出頭的機會,這樣的「資歷」不足媲美歌劇界的男高音,也不足以超越流行歌手,為了凸顯介於兩者之間的「跨界」領域,嘗試添加素材提升檔次。美好的歌聲誰能不愛,但是並非擁有好歌喉的人,就能成為男高音。好聽的歌曲很多,但是〈告別時刻〉和〈求主垂憐〉是歌曲不是歌劇詠嘆調。如果你是位優秀的歌手,就該盡情放聲的唱,勇敢表現出真實的自己,不要讓虛而不實的頭銜,強壓在自己的身上。「跨界」歌手們加油吧!至於唱片公司,拜託請別再亂搞「男高音」了!

對於「男高音」或者「跨界」歌手的更多見解,歡迎大家在文末留言交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