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在那银色月光下》

(2018-12-15 17:21:23) 下一个

《在那银色月光下》

 

揭露一个世纪谎言——《在那银色月光下》到底是谁的?

姜尚荣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中国音乐史学理论界有过一次很轰动的关于王洛宾诸多作品到底是剽窃、采风还是创作的大讨论。相信关注过这个讨论过程的人,对于王洛宾诸多作品的来源和手段都很了解了。在此不作赘述。只是再举一个铁证。

作为在鞑靼斯坦国际比赛做了无数次评委的姜尚荣来说,鞑靼(塔塔尔)民歌听到吐。打死也不相信那首印在中国声乐教材上的《在那银色月光下》是塔塔尔民歌,因为它与塔塔尔民歌完全不是一个风格。当然姜尚荣也在塔塔尔著名歌唱家和音乐史专家那里多次印证,他们异口同声地回答:不是我们的,那是俄罗斯民歌!于是,姜尚荣寻迹查去,终于解开了谜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真正俄罗斯民歌都是多声部的,当它成为单声部音乐会曲目传唱的时候,就证明他已经被采风并经过专业整理了。一首歌的多声部使得它的旋律可以被改编成很多样子。这首歌就是这样。

这首歌其实是一个创作歌曲,歌词发表在1827年的《涅瓦河期刊》上,旋律引用了民歌素材,有着浓厚的乌拉尔地区的烙印。歌词作者F'odr Glinka (这不是那个作曲家格林卡)此歌传唱开以后,当时没有普及音频播放设备,歌曲都是口口相传为主,因此,歌词和旋律又被多次再加工。在后来的采风中又留下来很多版本的录音,笔者见到有1950-1960年代的采风录音6种,演唱者大多都在60-75岁间。可见此歌在俄罗斯传唱之深远。而且有意思的是,在俄罗斯传唱最广的版本是第二第三首的视频,第一首的旋律是后来延伸出来的,在上世纪40年代极其流行。可见王洛宾见到的是苏联时期传到加盟共和国哈萨克斯坦等地的素材。关键歌词也基本抄袭式的翻译,根本就不是他创作的!下面的图片是一篇发表于1957年的论文的第一页,阐述这首歌曲发展创作历程。歌词是这样“

在那银色的河面上,在那金色的沙滩上,沿岸寻找着,我年轻姑娘的踪影……

 

歌词风格极其民歌化,而且非常具备1820年代的流行的浪漫气息的词汇:“银色的,金色的……” 歌曲也是引用的乌拉尔地区民歌的特色。歌词传唱中得到很大的丰富和改善。并产生各种不同版本。

或许有人说了,咱们这首《在那银色月光下》有转调,俄罗斯的没有——拜托,用同名大小调的转调作为中间段落不是个多么难想到的创作手法 (比如几乎所有意大利拿波里歌曲都这样)。即便他又做了再创作,又能怎样?问题关键在于不能撒谎以欺世盗名,不能故意隐瞒,或故意误导歌曲素材的出处。使得至今以讹传讹!我为这样的行为和状况感到耻辱…… 把它说出来也是为了告诉同行,不要继续传播错误的信息。而且在亚洲,不仅中国人知道这个旋律,越南人、日本人也知道,但他们知道的是俄罗斯民歌!

还有一种说法,说这首歌是中国的俄罗斯族的民歌…… 我的这个证据已经回答了这个说法,因为这首歌是1827年始现于圣彼得堡的民歌风格的创作歌曲。不是普通意义上民间传唱的民歌。

 

请大家记住《在那银色月光下》是俄罗斯歌曲。

 

(伊万·斯科布措夫(1900-1983)男低音,苏联功勋歌唱家。1924年毕业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后成为莫斯科大剧院歌剧演员。)

 

这是红军合唱团1950年代的演唱版本。

 

这是乌克兰男中音、马林斯基歌剧院的独唱演员 Valery Lebed' 演唱的又一个版本。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