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荒诞迷信的种种闹剧: 唐生智的“佛”字军

(2009-06-23 04:16:28) 下一个
荒诞迷信的种种闹剧: 唐生智的“佛”字军
作者:李伟 出版社:湖北人民出版社

中国旧军队中有一支稀有的佛教军。5万官兵都摩顶受戒成为佛教徒,佩戴一枚圆形胸章,正面是一“佛”字,背面是“大慈大悲,救人救世”。
佛教提倡护生戒杀,而军队以杀伐为能事,二者相互矛盾、背离。这是民国的一件奇事。 奇事的制造者是两位奇人:唐生智与顾法师。
唐生智,字孟潇,湖南东安县人,1889年生。他是将门之后,祖父唐本有曾任广西提督。1907年,唐生智毕业于陆军小学,后又进陆军中学,以成绩优秀,保送进保定陆军军官学校,为校长蒋百里所赏识。保定毕业分配在湖南混成旅当见习军官。在讨伐袁世凯的护法战争中,显露才华。由排长、连长逐步升至团长、旅长。在湖南各派混战中,赵恒惕一派获胜,属赵派的唐生智升任第四师师长,兼湖南善后督办,驻兵衡阳。他招兵买马,大力扩充部队,很快拥有5万人枪,实力遥居湘军之首,他俨然以“湖南王”自居。

1923年夏天,有一位僧人直闯唐公馆,向唐生智献计。“你的处境非常危险”,僧人的第一句话,使唐生智吃惊,“危险有:一是赵恒惕对你深有戒心,并不完全信任;二是湖南派系众多,都在谋算你;三是衡阳毗邻广西,新桂系(李宗仁、白崇禧)虎视眈眈,你随时都有被吞并的危险。”这一席话,使唐生智动了心,向僧人问自救之道。“按我愚见,不如东与吴佩孚虚与委蛇,西与新桂系暗中联络,从而养精蓄锐,等待时机,一举而克全湘。”这正说到唐生智心坎里,立刻请僧人上坐,后来把他留在军中。

这位僧人法号净缘,姓顾,俗名伯叙。江苏武进人(另有人说他是扬州人),佛教密宗居士(居士就是在家的佛教徒,受过三归五戒的人)。顾伯叙信仰佛学,但不赞成自残肌肤的受戒,所以当了居士。

顾法师被留,与唐生智相见恨晚,唐对他言听计从,尊为老师。不久,唐为他在长沙建造一座“二学园”作为顾的讲经谈法之所。顾定期宣讲佛法。唐部文武官员纷纷投拜在顾的门下。唐的5万官兵也都摩顶受戒成了佛教军。

顾法师行径反常。佛教徒应清心寡欲,但他拥有六房姨太太,最大的不过30岁,小的不过17岁。他虽劝人戒杀,但他却并不吃素,每天宰鸭杀鸡,奇怪的是他只吃鸡鸭内脏,余下的就赏给别人。同时他又善饮,一次能喝白兰地两大瓶。

顾法师到唐生智部的第二年(1924)春,湖南霪雨成灾,人心不安。唐生智向顾法师求教。“我可以设坛求晴。”顾法师笑着表示。在衡阳南门外,按顾的指示搭起高台,八名童男童女,斋戒沐浴。在连绵阴雨中,顾法师登坛诵经念咒,如此表演一番,也许是巧合,天公忽然雨止云开,并放出阳光。台下成千上万的百姓与士兵,山呼万岁,从此衡阳军民把顾法师敬如天神。接着顾法师又在衡阳办了个金光明法会,宣扬佛法,扩大他的影响。

南京保卫战:唐生智主动请战原因及其后果

作者 蟋蟀王

1937年11月11日,蒋介石第二次召集国军将领商讨保卫南京的问题。在会上,几乎所有其他将领都认为不应死守南京。这时,唐生智站出来激昂地说,南京是我国首都,是国际观瞻所系,又是总理陵墓所在,如果弃守,何以对总理在天之灵?

1937年11月17日,蒋介石第三次召集各路将领商讨保卫南京的问题。蒋说,南京是我国首都,总理陵墓所在,必须要守。然后他问在座各位:“谁愿意负起防守南京的责任?”

然而,其他将领都默语不言。唯有唐生智站起来慷慨激昂地说:“抗战以来,我们中下级干部在战场上牺牲的很多,但还没有一个高级将领为国捐躯。我愿意防守南京,誓与首都共存亡。”于是,蒋介石就任命唐生智为南京卫戍司令长官。

1937年11月20日,唐生智正式就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在唐生智的指挥下,国军八万余人自1937年12月4日至12日,抗击数倍于己的日军,进行了悲壮的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唐生智没有履行自己“与首都共存亡”的誓言,于1937年12月12日晚乘船逃离南京,丢下几十万中国军民在震惊世界的“南京大屠杀”中惨遭日军屠杀。

唐生智当时主动请战的原因是什么?从他后来临阵脱逃的表现来看,根本不可能是真正的出于爱国激愤。一般的史学家认为,主要是唐生智不甘寂寞,出于功名心。当时,唐生智只是一个没有实权的“训练总监”,不受重用,想以此来重振旗鼓,恢复军权。然而,台湾的现代史家吴相湘却有另外一个解释。

根据李君山所著《上海南京保卫战》(麦田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7年)一书援引吴相湘披露,唐生智主动请战指挥南京保卫战,其实是他听信了术士顾子同的劝告。顾子同告诉唐生智,唐的前生是“金陵王”,合当坐镇南京。顾子同的占卜结果说,日军占领上海之后不会再向南京推进。因此,唐生智才自告奋勇,出任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这其中的如意算盘,当然是如果日军真地不进攻南京,唐生智白捡一个舍身救国的英雄美名。李君山说,民国期间,军阀多半迷信,常常依赖占卜、术士来决定行止,所以这种说法或许有它的可信之处。

唐生智当时弃城逃跑,那不叫“失败”,叫“临阵脱逃”,一件比“失败”可耻一百倍的事情。在南京保卫战上,唐生智有如下错误:一、战略上错误:在国军上海战败兵败如山倒、日军气焰嚣张的情况下,提出死守南京;二、指挥系统上的错误:他一个湖南军阀,脱离军队十年多,在南京守军中没有任何根系,根本指挥不动军队;三、战与和策略上的错误:南京保卫战第一线、第二线都失守的情况下,日军于1937年12月10日在南京撒传单,要求守军投降;在南京明明守不住、国军丧失基本战斗力和斗志的情况下,他要么考虑率兵投降,要么弃城离去,让南京变成不设防的城市;四、仓惶出逃的错误:草草开个会,就决定撤退,没有具体落实如何撤退、谁断后,没有确定下属各部队都接到命令、没有对留下的平民如何保护,就仓惶出逃。

据记载,参加卫戍区司令部撤退会议的有些国军将领,开完会就直接逃出城了,留下下属部队死守城门,造成大量无辜死亡。如果真的为了弟兄们的安全,唐生智可以决定投降、或有组织撤退。即便投降,也不会妨碍唐生智杀身成仁:他可以与日军谈判,安顿好降军,然后自杀。其实,日军攻进南京后,国军将士照样被俘数万人,但是由于没有正式的投降程序,战俘得不到保护,被日军残暴杀戮无数。当然,南京死难者的罪责应当算在日军头上。唐生智无论如何还是抗日的。但是,作为南京保卫战总指挥的唐生智,的确应当承担相当的责任。

这个唐生智,是个常败将军,解放后居然当上了政协委员。不过,晚年他至少作了两件好事:一是1949年5月唐生智领衔发表湖南各界人士一百零四人响应起义的通电,吁请西南、西北迅速采取一致行动,促使和平解放,使人民免受战祸。二是文化大革命中,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逼他检举刘少奇、贺龙的所谓罪恶,唐生智坚决抵制,因而受到严重的摧残,于1970年4月6日癌症复发,不治而逝。

抗战期间,唐生智以“左”的面目出现,高唱爱国高调,别人不敢反对他,否则就是“”。他主张南京保卫战,却有没有胜利的本钱,随后又逃跑,让几十万军民惨遭杀戮。所以,我认为,在历史的关键时候,有时空喊爱国口号、盲目抵抗的人,比起求和退让的人,对国家对民族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值此南京大屠杀六十七周年之际,发表这篇经修改的旧文,以此铭记往事。
[ 打印 ]
[ 编辑 ]
[ 删除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