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期,中国社会的苦难与血腥

我是中国贵州作家张宗銘。我的系列长篇小说,是中国第一部敦促共产党人换位思考的作品,被文学教授推荐,连续参加诺贝尔文学奖角逐!
正文

一个民主人士家庭的即将灭亡(下)

(2009-08-27 23:57:06) 下一个

 

--摘自张宗铭长篇小说《女人土匪东洋狗》


 

 

宋老先生与张家有深交,他是经过王若飞介绍入党的老地下党员。在策动张云轩起义的初次见面中,鄢正甫就认识了这个拉线人。从另一种角度去看,张云轩的起义,贵州地下党功不可没。现在的宋老先生,因为是共产党领导人王若飞的老师,显得无比的资深历厚和受人尊敬。但是,许多人并不知晓宋老先生的真名实姓。在省市会议上,就是省长和书记也都叫他“宋老先生” ,他算得上省市干部中最年长的共产党人了。

前天,省里的主要负责同志,在一起讨论张云轩的“撂担子”,张夫人“拒绝交待”问题时,有人提议做张云轩家庭的思想工作,最好,还是请宋希圣同志再去一趟张家大院……

公安厅的人马上就问:“谁是宋希圣?”

当时,连省委书记也蒙了,也问:“‘宋希圣’, 是谁?”

鄢正甫这时说:“宋希圣就是宋老先生呀!”

  书记不约也捧腹大笑,最后还是认为这主意蛮不错。只是强调指示:因手榴弹问题对张家大院的秘密监视,对宋老先生也应该保密。党的方针是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对张云轩及其家庭的思想改造工作虽然重要,但又绝不能容许他们随心所欲。革命不容姑息养奸,也不是请客吃饭!最近,党中央号召全体党员干部学习毛泽东选集,书记严肃地问:“工商联发给张云轩毛主席的著作没有?”

    秘书立即答道:“发了。”

    书记停了下来,喝了几口茶,继续指示道:“张云轩那信基督教的女人,听说简直反动透顶,活脱脱是个帝国主义的代言人!倘若她依然我行我素,甘愿为洋教会大唱赞歌,拒绝交待与教会密切的关系……让宋老先生去敲敲警钟,告诉她:不遵守党的规章法令不行!把张云轩这样的人拉过来不容易,把他彻底地改造过来更不容易!”

    这时,有一种怪异的想法在缠绕着鄢正甫,他想:我们的思想工作和思想改造,究竟是什么样的模式和标准?什么为合格,什么又不合格呢?----这仿佛是一道政治工作的智力题,让人觉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而政治工作本勇,绝对没有这样的智力题。

鄢正甫看到宋老先生对他扬了扬头,清楚宋老先生有话要说。在这个会议室里,唯有他和宋老先生,才是最想保护张云轩和其家人的人!他俩心照不宣,都对张云轩的为人有着深刻的了解。宋老先生或许能说出中肯的办法来。于是,他说道:“宋老先生,谈谈你的意见吧。”

“鄙人……”宋老先生刚开口,就发现自已的语言不像个共产党员。他习惯地咳了咳,发现周围的人都只当他是个“老先生”,并没有在乎他这个有些古板没有多少朝气的共产党员。从省领导要他去说服张云轩那一刻起,宋老先生就感觉到了压力。他原以为脱离了张家,实际上是他根本就脱离不了张家;他怕与张家有瓜葛而又总有瓜葛;他在张家呆了几十年,被张家当成家里人看待,他若想与张家划清阶级界线,那是咋也划不清的。他好容易盼星星盼月亮,才盼到有了今天。今天,他成了社会名流,他的全家也搬进了一个宽大的四合院。这些好处都是共产党给的。假设没有他的牵线搭桥,张云轩一家或许早逃到台湾去了!这个功劳使他在省里才有那么高的地位,假若现在张云轩变成了敌人,自已的政治前途无疑会黯然失色。他清楚,他与鄢部长都希望张云轩平平安安。张云轩这棵大树不能倒!倒了这棵大树,对党的统战工作有害无益;倒了这棵大树,他和鄢部长都会受到影响!

宋老先生继续说道:“根据与张云轩及其张夫人的谈话,最明显的问题是,张云轩还没有习惯新社会,也不习惯与军代表一起工作。有些问题嘛……军代表也……性急了些,有些做法,也太……我想,假如把军代表换了……或者,请有关领导好好与军代表谈谈……那奶奶的……该不带把就不带把,都是一家人了,大家要融洽相处才对。”

    “岂有此理!”公安负责人说道:“现在是国民党领导还是共产党领导?就因为他张云轩不习惯与军代表一起工作,我们就要换人?就要省领导教育我们的干部?问题在于他张云轩是真心实意地跟着共产党走呢,还是自行其道?这才是问题的本质,你的政治立场到哪里去了?”

宋老先生看公安负责人发火,不禁被吓了一跳,为自已大失政治水平而汗颜。共产党领导各行各业----这么简单的道理,自己咋就不明白了呢?军代表在各部门的领导,是代表人民代表党的,张云轩看不起军代表的领导,你也……宋老先生此时真的颤抖了起来。

看到宋老先生这样子,省委书记指责那公安负责人:“别人是在提出自己的看法,你就这种态度。”

谁知那公安负责人仍不买帐,他不满地瞪了宋老先生一眼:“他叫我们共产党给国民党让步,有这种看法吗?还说我们同张云轩是一家人,谁同他是一家人?嗯?真是一家人的话,这会议还开它干啥!”

大约是宋老先生气急攻心的缘故,在众目睽睽之下,在一阵剧烈的咳喘之后,他张口伸拉着脖子……他喘不过气来,还流了好多的口水,省委书记、鄢正甫急忙去为他捶背揩汗,还让秘书快去请医生……

这个会议最后是在混乱中结束的,公安负责人还是要省里批准让公安人员进入张家大院去,强迫唐维绮到公安局去交待问题。省委书记这时有些窝火,他十分不满公安负责人在这种时候强迫他表态,但是又不能说唐维绮与政府对抗是对的,他让秘书扶着宋老先生,揩了揩手上的宋老先生的口水,坐下沉思一会,采取了一个折中的办法:

“你们把人逼得这么紧干啥?”这话不知是针对他呢还是唐维绮,“凡事要考虑周全些才好。这样吧,给张云轩、还有他姓唐的夫人一个月的考虑时间,到时候再说吧。”

公安负责人仍坐在那里:“张云轩干不干工作的事,我们不管。今天的决定,我今天就通知下去:唐维绮必须在元旦前,到公安局去交待问题。”

书记纳闷的摸了摸头:“今天是多少号了?”

秘书说:“十二月七号。”

公安负责人道:“反正是在这个月解决问题,管它呢。”

书记道了想,也没说啥。倒是鄢正甫此时想:一个月就是一个月,干啥少它七天呢?有些时候,七天可关键得很!他看了公安负责人一眼:这些如今握有生杀大权的人,又哪里会为了一个人,去想多七天还是少七天呢?这些执行政策的人,当面他都要篡改你的精神,可想,一朝背着你,背着党中央和中央文件,他们干出的事情,与事实会有多大的差别?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