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时期,中国社会的苦难与血腥

我是中国贵州作家张宗銘。我的系列长篇小说,是中国第一部敦促共产党人换位思考的作品,被文学教授推荐,连续参加诺贝尔文学奖角逐!
正文

中国解放初期,国民党起义军人的噩梦(十六)杀奸夫淫妇引发的国、共军人大讨论 (上)

(2009-05-08 03:11:00) 下一个

中国解放初期,国民党起义军人的噩梦(十六)

杀奸夫淫妇引发的国、共军人大讨论 (上)

--摘自张宗铭长篇小说《女人土匪东洋狗》

 

 

杨永春三岁死爹,七岁那年,他的母亲也离开了人世。无依无靠的他成了孤儿。在村里东家一餐西家一顿之后……他被人带到了邻村的、成婚七八年也没有子女的冯老三家里,当了这户人家的催生儿

可怜的杨永春在冯老三家只过了一年的好日子,冯老三的老婆就生了一个儿子。此后冯老三的婆娘的肚子又奇妙地凸了起来……时间一晃,杨永春在这人家里快呆上三年了,七岁的他一眨眼到了十岁。冯老三的家里添了两个崽,人丁兴旺了,日子也就困难了。这个催生儿 的功劳,也就很快被冯老三夫妇遗忘了。杨永春被冯老三礼送出门,这个苦命儿又落到了四处飘零的地步。在此期间,他又去了一个农户家当催生儿。奇怪的是,他前脚到,这家的女人后脚也怀上孕了……老大生下后,又立即怀上了老二……

尽管他的催生本领十分的高强,这个自小没爹没娘的孩子还是米汤泡饭--还原,最终又落得四处飘零的命运。十三岁那年,已经饱受人间冷暖的杨永春,流落到一个山神庙里,以庙为家。

杨永春催生的名声因此而远近闻名,好多不能生育又盼望传种接代的乡绅和庄稼人,就一个接着一个地到山神庙里,去接落脚在那里的杨永春。去的人多了,送去的吃食多了,十三岁的杨永春就更有主见了,也更有选择权了!他早就品味足了人世间的虚情假义,再不想这么撇撇脱脱地去为别人家催生而自讨凄凉了。反正,找他去催生的人绎络不绝,这个小菩萨就缺不了果子和糕点……他自由自在,无拘无束,一些人家一个月要去接他好几次,他都把头摇得像货郎鼓。

时光荏苒……又是一年,一个乡村的泥水匠接他来了。让杨永春心动的是,这个泥水匠一进山神庙,他不先将果品供在供台上,也不向泥铸的山神爷磕头作揖,而是径直地捧着果品,小心翼翼地放在他的面前后,对着他就磕头作揖了起来……

杨永春这时的心因此动了一下。接着,这个三十出头的泥水匠告诉他:他找他都快十天了,他跑遍了周围的村村寨寨、沟沟坎坎、山山水水……若是永远地找不到他,他便永远地找下去,直到找到他为止。为此,杨永春的心又动了-下!

已经不想当催生儿的杨永春对泥水匠说:可是现在,我哪样人家都不愿去。

泥水匠说:你只要进我的家,我把你当成老祖宗一样地供起来。

若是我催生不成,你也会供?

供。永远地供。

杨永春不相信泥水匠的话,便懒得料理他,一头钻进毛栗山去找脱壳的毛栗吃去了。待杨永春揣满两荷包毛栗子回来,老远看见泥水匠不知从哪里借来了楼梯,正在为山神庙捡瓦。杨永春想:他睡觉的脚边上漏雨,泥水匠咋清楚的呢?

这是己经进入冬天的晚上,泥水匠用三块瓦片连在火上,把他从山上捡来的毛栗仔细地一小撮一小撮地放在瓦片上……火光在黑暗的山神庙里闪烁,泥水匠古铜色的脸膛闪着挚着的光亮,他把一颗颗炸裂了的毛栗崇敬地小心翼翼地递到杨永春的小手里,看着他咂动的小嘴,泥水匠发出了由衷的微笑……看到他困了,泥水匠又抱着他睡到里角的稻草堆上。泥水匠不知啥时候还添加了些发出芳香的稻草;把自己的外衣搭在杨永春露出的小肚皮上;又将他的小脚插入自己温暖的肚皮上--就这样捂着杨永春畅意地入睡了。

这样三天之后,泥水匠令杨永春每天都体验到心动的感觉,他觉得再拒绝泥水匠就不近人情了。第四天一大早,杨永春连自己都想不到地对泥水匠说:走吧,到你家去吧!

泥水匠怔怔地望着杨永春许久,一下子跪下,像孩子一样地哭泣了起来!他硬是舍不得杨永春在地上走一步,他背着他,一路的笑声一路的山歌,向几十里外的走去……

泥水匠为能使自己的香火旺盛起来,也真把杨永春当成 似地供奉着。好吃好喝的,尽管往杨永春的碗里送;好穿好看的,也尽管往他身上套……说也怪,过了半年,泥水匠的老婆就真的有了!几个月后,一个肥肥胖胖的小子呱呱坠地,泥水匠和他的婆娘办了满月酒,当着街上邻居的面跪在杨永春面前行了三拜九叩的大礼,把小小的杨永春当成大慈大悲送子观世音一般地看待!

这样,第二年生老二,第三年又是老三……杨永春这样的催生 功夫,使本来就不富裕的泥水匠很快就吃不消了。杨永春也从第一年吃白米饭,变成了第二年吃苞谷饭,第三年吃苞谷稀饭……此时的泥水匠还是一如既往地崇敬他,但是,十七岁的杨永春也实在看不下去了。

他开始随着泥水匠外出打工挣钱,也从泥水匠那里,学了一些泥水匠的绝活。在十八岁头上,杨永春就告别了总拿他当神看的善良的泥水匠一家子人,自谋生路去了。

浑浑噩噩的命运,使杨永春东混混、西混混,这一混便混到了民国二十五年。这时,三十四岁的杨永春仍还无家无室,又养成了只顾吃喝,不爱整洁、随随便便、邋邋遢遢的坏习惯。

常言说得好,命中要有终究有,命中没有莫强求。一九三五年的初春,杨永春窜到了邻村里去打工,一个女痨病(肺病)人家的瓦房漏了,他便被叫去给这户人家上房捡瓦。

这户人家的男人得肺痨病死了,留下一个被他传染了的婆娘和一个长得细细长长的柳条棍儿般的女儿。这姑娘已经十七岁,长得亭亭玉立,但一看就是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庄稼人讲的是实在,都说这家的女儿也被传上痨病了,所以,这个弱女子到如今,也还没男人敢娶!

这家的女痨病人看来快不行了,听说杨永春是单身,又是个孤儿,便请杨永春来到她的病床前。她见杨永春虽邋里邋遢,但一眼便看得出他是个忠厚人。她咳咳喘喘的请杨永春坐下,直截了当地提出要杨永春当她的上门女婿。若他点头,她便要在三天内亲眼看着她的独生女儿秀姑嫁人!

杨永春做梦也想不到这辈子还能有婆娘!尽管这女痨病人的女儿长得风都吹得倒的、嫁都嫁不出去的……他这样的年纪这样的条件这样的人,哪里还有他挑精选肥的份呢?

更何况这姑娘才十七岁;她不瘸不跛、不聋不哑、不麻不丑,看上去只是单精了些,走起路来屁股颠颤颤的像筛谷子……这样撇撇脱脱的喜事哪点去找?杨永春高兴之余,情急迷离地拉着那女痨病人的手,高声喊道:妈呀!从今往后我一定好好照顾秀姑,你就是我亲亲的妈!秀姑也是我的亲人了!

这样,杨永春的痨病岳母,还等不到第三天,她便含笑离开了人世。 按照当地的风俗,村里人给杨永春和秀姑举行了孝里结 的婚礼。喜上眉头的杨永春一边安排丧事,一边要操办喜事,忙里忙外,终于把这家给成了!

可是,好景不长!只在短短的不到两年时间里,杨永春好容易到手的家,就被别人轻易地拆散了!

庄稼人只记节气,很少记这月那年的……反正是新婚刚过两年,有了家有了年轻婆娘的杨永春,真是活得快快乐乐精神爽朗!他一反昔日懒散、喜吃喝、爱赌搏的习惯,一心放在这美满的小家庭上。他一心一意地在秀姑家里传下来的四亩水田、六亩旱地上耕耘,有点农闲时间便给别的人家做些泥瓦匠的活儿,得些零花钱,两口子也倒还恩恩爱爱……有时,杨永春好生纳闷,他想:老子从小帮别人家催生,咋到了自家的份上,有坑坑了,也有眼眼了,自己咋就没有传宗接代的人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