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最新文章
文章分类
归档
正文

7-8

(2009-06-12 18:29:40) 下一个
 

7


87年的春节转眼就到。


穿了几十年棉袄的武汉人,很快接受了一种新式保暖服装--羽绒服。这种新式“棉袄”:又轻,又暖,还可以洗涤,甭提多方便!武汉人,向来是赶时髦的。有条件的,托人到上海去买。一般三镇的人,从同事,同学,朋友那里听说了这种新“棉袄”,赶紧跑到汉口去看有没有卖的。结果发现,汉口街头,这种新“棉袄”正在热销!于是,他们马上脱下沉甸甸的旧棉袄,换上花花绿绿的新羽绒服。


江晓棠添了羽绒服,米薇很羡慕。江晓棠在家是老大,总是穿新的。米薇的父母以前是军人,家里大人小孩都很朴素。不到逢年过节,一般不添置新衣。米薇的母亲是南方沿海一带人,每次去南方出差,总带回些表姐小了的衣服。米薇无所谓,因为即便是旧衣服,式样和款式也比内地时髦很多。以前,米薇不多花心思在着装上,父母也不鼓励这些,干净整齐就好。


不知什么时候起,米薇开始注自己的仪表了。上身和下身,颜色搭配一下。如果那天正巧没有可以搭配的裤子,她宁愿不穿她最喜欢的上衣。米薇刻意不让人觉察,她花了心思在衣着上。如果班主任看出来,那是要批评的,这是典型的小资产阶级思想。国家说已经改革开放了,但人们的思想意识还很保守,特别是武昌这一带学院区。


妈妈把表姐们的旧衣服摘了摘,把一些样子太前卫的收起来。米薇只能逢年过节去汉口奶奶家时穿。爱美是女孩子的天性,米薇有时侯会把它们拿出来偷偷欣赏一下。偶尔有女同学来家里玩,米薇还拿出来分享。看到漂亮衣服的女孩子们都兴奋不已,迫不及待地往身上套。


那个年代的母亲很巧,有时侯会自己做做缝纫活。米薇耳濡目染,也使用缝纫机。家里存着一些部队发的衣服,质地特别好。米薇寒假有空,利用现学的几何知识,把它们截短,收窄,自己穿。妈妈夸她手巧,废物利用。米薇很喜欢部队发的灯芯绒裤子,又厚又暖。那种藏青色,永远都不嫌落伍。米薇给自己了条正流行的直脚裤,用边脚料做了条发带,再配上一件表姐小了的白毛衣。米薇站在镜子前时,都快不认识自己了。略微卷曲的学生头,加上这一身,将米薇的清纯衬托了出来。爸爸说:看咱家米薇,象不象《城南旧事》那个小姑娘?


现在米薇上楼梯挺胸抬头,甭提多神气。对门李伯伯在楼道碰到米薇,总要打趣她:“哟-米薇!小明星啊!”


米薇住的这栋楼,五层,十户人家。有两户是单亲家庭,都没妈妈。对门的李伯伯,妻子早。自己一个人带大儿子。李大哥刚结婚,单位还没给分房子。他和新婚妻子只好住各自父母家。四楼的杨伯伯,人长得有点想孙道临,听说是解放前上的大学。现在和女儿相依为命,从来没人提起过他的妻子。


年春节,一位香港来的中年妇女他家过年。杨高姐姐管她叫阿姨。临走的时候,他们一家人眼睛都红红的。根据五楼甘妈妈的情报,那香港妇女是老杨年轻时的恋人。米薇很好奇,问正在厨房做饭的妈妈:

他们年轻时是恋人,那为什么杨高姐姐管她叫阿姨呢?”

杨高姐姐的妈妈现在在哪里呢?”

他们如果相爱,为什么不结婚呢?”

反正杨伯伯现在一个人,她干嘛还回香港去呢?”

。。。。。。


妈妈刚开始还挺认真回答米薇的问题:“相爱的人未必能结婚啊!”后来,她笑着对爸爸说:“米薇她有一百个问题!”米薇想这中间必有曲折的故事。只是时过境迁,大家都闭口不提了。。。


总之,这两户人,对米薇格外宽容。四楼的杨高姐姐更是把米薇当自己小妹妹看。


初中时,米薇和同学在家蹦蹦跳跳。二楼的广东老太爬上来,用广东普通话把米薇她们教育一通:“这么大‘绿’孩子要学会懂礼貌。。。老太太前脚刚走,她们几个又疯作一团。“绿”孩子,“蓝”孩子的闹作一团。老太太后来懒得上来,拿竹竿在楼下捅天花板。一,把江晓棠给捅烦了,跺两脚,愤愤地说:“想清静,住楼上去!不想爬楼,又想清静,哪有那么好的事!”


去年整个寒假,米薇都和邻居胡小红趴在楼梯上图鸦。画些动物,气球之类的,爬高爬低的还挺辛苦。楼上楼下的邻居路过,只当她们是两个没事干的假小子。


家父子在楼梯经过,总是无奈:“米薇拜托,借条路走。”李家这两个大男人,生活很单调。经过楼道时,总要寻米薇她们开心。米薇知道他们没恶意,哧牙裂嘴给他们一个鬼脸,低头再忙自己的。


杨家父女会问“今天又画什么啊?”偶尔还会停下来,饶有兴趣地评论一下米薇今天的工作。不管意见是好是坏,米薇都很高兴。有人看,总归是最重要的。杨伯伯还会打趣米薇:“悔棋大王!你昨天画个兔子,今天画个熊。是不是你昨天的兔子被熊吃掉啦?”


87年,国家的改革开放意识似乎更加明确了。春节联欢晚会居然从“特务”堆里请来一位帅哥来表演。封闭了几十年的大陆人,被这位帅哥彻底征服了。费翔唱了两首歌,一下子红遍大江南北。老一辈人担心:这门一旦打开,资本主义洪流是否会一拥而入,从此不可收拾啊。年轻人可不管这些,台湾民谣,校园歌曲,随之而来的爆炸头,喇叭裤,着实火了一把。寒假的一个早上,米薇和江晓棠正在做作业。江晓棠一看表,着急“糟了糟了,来不及看《一把火》了。”说完飞快地跑掉了。


春节后,武汉大街小巷都飘着“冬天里的一把火”。米薇觉得,这歌无论谁唱都很好听。用米薇爸爸的话说,就是让年轻人有了抒发情感的渠道。以,向恋人吐露心菲,都是借用舒婷的《致橡树》。如果你是那橡树,我要怎样怎样的。太婉转了,绕来绕去,把人都给绕糊涂了,也不知道是不是来求爱的。这歌多直接啊,你就象。。火。。温暖我


随着“火”烧进高一下学期,大家学习恢复了繁忙,生活也恢复了正常。不知道谁和米薇心思一样临近期中考时,又有人提议去找辅导员问功课的事。米薇这次很积极,主动担任了协调时间的工作。还专门绕去罗东方宿舍,问周五下午时间好不好。同学们都说:米薇,你就跑一趟吧,就你最顺路!


去辅导员宿舍的路上,米薇兴奋不已。米薇也不知道自己干嘛这么兴奋。一路上,米薇都在想“待会儿见了面说什么呢?”到了宿舍门口,米薇怯生生地敲了敲门。里面出来一人告诉米薇,罗东方不在,可能吃饭去了。米薇失望极了。


回家吃完饭,米薇出来散步,专门选择学生三食堂的方向。她在那边小树林溜哒了一阵子,想看看罗东方会不会出现。工夫不负有心人,不一会,她就看见罗东方拎了一大桶热水回宿舍。看他那身装束,估计是刚打完球。那一大桶热水看起来挺沉的,他拎起来却健步如飞。米薇想:他的臂力好强啊!米薇的眼睛给粘住了,一直看他从视野里消失


掌握了他的时间规律,隔天再去,他本人正好在。也可能听同宿舍的说昨天米薇来过,他今天没出去。门半掩着,门上一块半截的门帘。


米薇在门外问:“请问罗东方在吗?”


请进。”屋里人答到。


米薇不肯进去,怯生生地站在门口。里面的人见她不进去,只好走出来。一掀门帘儿,罗东方穿一件短袖走出来,健康的皮肤,结实的臂膀。米薇忍不住扫扫他的膊头心中胡思乱想:要是能靠这肩膀上,那多。。啊!武汉的男,个头不矮,就是体魄不够健。米薇喜欢健壮的男生,那激起她对雄性的景仰!


没人,进来吧。”罗东方一手还撩着门帘。“他们都去了。” 米薇还是不肯进去,罗东方只好坐在门口的一把烂椅子上和她聊天。老是有人进进出出,好奇地看着他们俩。米薇觉得不便久留,把时间约好就要走。罗东方拿她没办法,只好说:“那你等我一下。”进去拿了书包出来,顺路送米薇一程。


等到大部队来的时候,米薇就肯进去了。罗东方还是那个动作,一手撩着门帘,一边让大家进去。待到米薇进去的时候,罗东方轻轻拍了拍她的头。因为事先约好了时间,高个儿辅导员刘庸也来了。开讲之前,大家聊了聊寒假怎么过的。辅导员都回了老家,拿出家乡特产请大家吃。同学们吃特产的工夫,罗东方给大家唱了首《故乡的云》。米薇和其他人一样,被他洪亮的歌声给震住了。他唱歌的时候,来回走动着,可能是为了消除紧张。每次朝女生这边走来时,米薇觉得他的目光总落在自己身上。米薇特意穿了她最喜欢的白毛衣配藏青色灯芯绒裤。米薇看了看旁边的女生,一个个都仰慕地看着罗东方。米薇有点怀疑了,他不一定是在看她一个人吧。他声音的确不错,中气很足。


唱毕,底下一片掌声。有人拍马屁:“罗辅导员,你唱得比费翔还好!”米薇心里想:这种马屁精!什么肉麻的话都讲得出来!结果,拍马屁的人还不少:“真好听,把另外一首也唱来听听吧。”


那首歌怎么能唱给你们听呢?”罗东方很认真的样子。

为什么?”同学们起哄。米薇好奇他会怎样回答。

那是唱给女朋友听的。”罗东方说的时候,脸红通通的。

哦--”大伙笑开了。他自己也笑了,笑的时候,露出白白的牙齿。


那天解答完问题,天还亮辅导员要送大家回他们也有自行车。同学们分别住三个不同方向。东门最近,住东门的人也最多。于是,住东门的同学自己回家。辅导员只送前门的同学和南区的米薇。刘庸领一些同学在前面,罗东方和米薇并排骑在最后。不知不觉,其他人骑出好一段了。米薇急着要赶上去,却被罗东方一把按住。“慢慢骑,我送你。”米薇心中一阵欣喜。又担心同学们发现他们俩不见了,会怎么想。


罗东方看出她的心思,安慰她说:“他们知道你是女生,上坡骑不动,拉下了。有我送你,他们也不担心了。”米薇这才放了心。刚才他按住她的时候,米薇感觉他的手很温暖。


了图书馆,米薇往回家的方向骑,罗东方又住米薇。米薇以为他不知道方向,说:“哎,我家住这边。”

咱们去门转一圈,好吗?虽然是问句,却是不容置疑的语气。米薇看天还很亮随他去了西门。他们从西门出了校园,一路骑车,一路聊天。米薇想他一个外地人来武汉上学,平时一定很寂寞。就问他:

平时都怎么过?”


象你一样,吃饭,睡觉,读书。”


米薇又问他:“你还有兄弟姐妹吗?”


有一个妹妹,比你大一岁,上高二。”他笑着看看她:“我第一次见你的时候,感觉你很象我妹妹。”米薇想:哦,原来把我当妹妹了。


怎么会你妹妹呢?”


高一的时候老缠着我给她讲物理,老听不懂。”罗东方补充一句:“你比她乖。”


你没见我皮的时候吧?!”


米薇跟他讲起,五年级的时候,她和同学放学回家,经地理系后面的琵琶园。她们眼谗树上熟透了的琵琶。于是,一人挑了一棵树爬上去,坐在树杈上吃琵琶,都没注意园林科的人来收琵琶。人家竹竿都捅到屁股了,还以为是树杈顶的。


罗东方被她逗得哈哈大笑,也讲了一个自己的笑话。兄妹每次闹矛盾,妹妹哭,哥哥只好让步。一次,他狠狠心说:“哭鼻子也不管用。”妹妹就到爸爸那儿告了他一状。爸爸狠狠剋了他一顿。等到他哭鼻子的时候,妹妹在一旁幸灾乐祸。


米薇想那情形一定很有趣,问他:“你妹妹叫什么名字?”

罗红。”

你们家东方红啊?”米薇惊讶自己的发现。

是啊。那个时候的人都这样起名字。”


他们在校外绕了一大圈儿,再从邓小平题字的前门进校园。武汉这几所大学各自坐落一个山头。校园里,一会儿上坡,一会儿下坡。上一个大长坡,米薇蹬到后面实在蹬不动了。罗东方过来拉着她往上骑,他教米薇怎样走之字型省力气。米薇想,他不愧是学物理的,初中时物理里也学过,没想到在这儿用上了。米薇不好意思:看他挺累的,觉得自己倒是轻松多了。


上到图书馆,他们在棵含苞欲放的玉兰树下歇一脚。春天的E大校园,繁花似锦。到处盛开着米薇不知名的花:粉的,白的,红的。。。以前,有家长来E大送孩子,被E大的古老建筑和园林式校园给惊呆了。说这哪里是学习的地方,娃娃们在这大园子里不谈恋爱才怪。


罗东方斜靠着他的车,在树下乘凉。米薇脱了外套,露出紧身的毛衣,玲珑的曲线一览无遗。她用手起头发,露出额头和脖子凉快凉快。前额一绺头发掉下来,遮住了眼睛。罗东方在一旁,目不转睛地看她这些小动作。绺头发掉下来,他顺手帮她撩。米薇仰脸看着他那英俊的脸庞,以及背后的繁花,仿佛置身于中。不知道是否自己也在这画中。米薇脑子里想起妈妈经常哼的那首《花儿与少年》。。。米薇胡思乱想起来:E大上百年历史。曾经,有多少对情侣在这树下乘过凉,有多少男生为女生撩起过头发呢?


天黑了下来,他们经过地理系。米薇顺手给他指了指她曾经爬过的琵琶园。又指给他看,她不小心掉进去过的假山池,以及和同学开过“圆桌会议”的石桌石凳。以前天天经过的地方,现在讲给罗东方听,变得那么有趣。


冲下一条大陡坡就是米薇家了。米薇说:“你不顺路,我自己回去吧。”其实她是怕人看见。罗东方看大陡坡,中间一段连路灯也没有。说:“这么黑,没人看见。”米薇觉得他怎么说得这么直白,让她一点面子也没有。但拗不过他,只好一起下了坡拐进楼道时,米薇抬手告别:“谢谢你今天送我。我家就住里面,我走了。”说罢转身。


米薇-”罗东方叫住了米薇,米薇以为他还要说什么,回过头看他。

我-”罗东方似乎还想说点什么。

你什么?”

没什么。。。”

那我走啦。”米薇头也不回地消失在黑夜里。米薇不敢回头,怕他还站在那里,自己会情不自禁扑上去,扑到他那结实的怀抱里去。不知怎的,米薇很向外,但又害怕琼瑶小说里的情节会在自己身上发生。那种感觉,神秘,新奇,令人向往。同时,米薇也很清醒,那东西是她这个年纪不应该触碰的。





回到家,已经八点多了。米薇说和同学去辅导员那里学习功课了,父母便没多问。看见父母这么相信自己,米薇觉得很惭愧。米薇下决心,对自己说“要收收心”。否则,考不上大学,谁会要你?米薇在日记里写:收藏起这份情愫,高考前不要再想。


转眼间,春暖花开。有时侯,米薇回家早,妈妈饭还没做好。妈妈会让她到外面去跑跑步,锻炼锻炼身体。米薇有时侯会去E大的大操场跑一圈。更多时候,她会拿本书去田径场背。那里人少,离家近,又清静。偶尔有练铅球的吼一声,倒也不相干。


米薇坐在田径看台上摇头晃脑地背书,眼睛也没闲着。原来,挑中这个好地方的,不止她一个。大家每次都只去自己固定的地盘背书,井水不犯河水。并隔够一定距离,免得听见彼此的背书声。


米薇发现:左边有个高个儿女孩,好象住她家前面一栋,每次比她早到晚走。有一次,米薇有点东西没按时间背完。她决定惩罚一下自己,背完才回去。左边那个高个儿女孩到点回去了,她轻轻经过米薇的地盘,尽量不打扰到米薇。


米薇还是在老地方卡了壳:“

寒蝉凄切,
对长亭晚,
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摧发。
执手相看泪眼,
竟无语凝噎---”


米薇听见有人接了过去:“

念去去千里烟波,
暮霭沈沈楚天阔。。。” 


米薇回过头,两人相视一笑。“是柳永的《雨霖铃》吧?”

你学过?”米薇合上书,准备和她一起回家。


嗯。这词的意思是:秋后的知了叫得是那样地凄凉,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候,一阵急雨刚住。在汴京城门外饯行的帐蓬里喝着酒,没有好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人已催着出发。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


理解了,就好背很多。对了,你是不是上学期跳《一休哥》的其中一个?”


你怎么知道的?”高一元旦汇演,米薇的确和江晓棠及另一个矮个儿男生跳了个三人组合《一休哥》。


我们班是不是有男生给你们写信?”米薇想起来:在那之后,米薇和江晓棠的确都收到一些表示倾慕的信,不记得是哪个班的。米薇当这些人是在练习写作,看过信就扔垃圾里了。


有共同的话题,女孩子交朋友就是快。只回家一段路的功夫,米薇和她成了朋友,原来她叫聂原,聂耳的聂,屈原的原。高二文科班的,住3栋一楼。她家从C大调过来的,所以米薇以前没见过她。米薇和她交换了地址,并约明天一起去背书。


虽然约好了,却也未必天天会见面。天气不好,肯定没人去。身体不舒服,也不会去。晚饭时间提早,当然也去不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