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巅疯”时刻

(2009-04-22 13:41:36) 下一个

女儿最近又发明了一种游戏,叫“摸鱼儿”。这游戏可简单了,在一间屋子里就能玩儿。就是俩孩子在屋里乱跑乱窜,我蒙上眼睛,在屋里瞎摸,摸到哪一个,再把他/她放了,重新摸。反正我总是蒙着眼睛的那一个就对了。

每天晚上,把一切该做的都做完之后,女儿和儿子就嚷嚷着放音乐。为啥放音乐呢?因为我给他们养成了个习惯:听着音乐做游戏。每到这时候,女儿、儿子就把穿在外面的长袖衣服一脱,开始了我们每天的“ ‘巅疯’时刻”。为了防止孩子们跌倒撞伤,我们就在大卧室里疯。

音乐声一响,我把眼睛一蒙,孩子们兴奋的满屋子乱窜,床上、床下,衣橱里,门后面,没有他们疯不到的地方。你就看吧,床头柜上的东西一律都掉到地上;洗衣篮里洗好没来得及叠的衣服扔的到处都是,被孩子们踩在脚底碾来碾去;柜子里的毛毯和巾被让孩子们拖出来扮“孔雀”弄得乱七八糟;枕头跑到床底下去了,床罩被掀开了,弄的皱皱巴巴,露出了下面的床垫……

你就听吧,那“啊——” “啊——”的尖叫声,快顶着房顶跑了。一会儿这个碰着头了,哇哇几声;一会儿那个踢着脚了,哼唧几下;一会儿我又从床上掉下来了,俩孩子“哇哇”叫着一个给我揉脑袋,一个给我揉屁股的,又和着高亢的音乐声,好不热闹!

摸完了“鱼儿”俩孩子还要在床上翻跟头、把床当“蹦蹦床”跳。这通折腾还不够,最后他俩一起躺在床上让我咯吱他们!咯吱也好玩儿啊!孩子跟大人还真是不一样哈!那就咯吱吧。俩孩子嘎嘎地笑,苦的是我,一边咯吱他们还得一边挨他们的“无影脚”啊!

疯完了,女儿总不忘夸我一句:“ Mommy, you are the best!” 我心里那个美呀!

可是天天陪着孩子们这样疯,我也累呀!真羡慕孩儿他爹,吃完饭可以什么都不干,坐在沙发上悠闲的看电视。于是对孩子们说:“你们也可以和爸爸玩儿呀。你看别人家的小朋友都是爸爸陪着玩儿的呢!” 女儿说:“不要爸爸!爸爸不好玩儿!你好玩儿!”原来如此!

《卡门序曲》片段:

管弦乐曲。法国作曲家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歌剧《卡门》中的前奏曲,是该歌剧中最著名的器乐段落,常单独演奏。这首序曲结构简单,仅仅描写了欢乐气氛和剧中次要人物斗牛士的英勇形象。开始呈示的快板主题选自歌剧第四幕斗牛士上场时的音乐,生气勃勃、充满活力,表现了斗牛士英武潇洒的形象和斗牛场内兴奋活跃的气氛。由于它带有进行曲特点,故又称《斗牛士进行曲》(此曲与《西班牙斗牛进行曲》不同,常被人们混淆)。接下来乐曲从A大调转为F大调,出现第二幕中《斗牛士之歌》的副歌音调,具有凯旋进行曲特点,坚定有力的节奏和威武雄壮的曲调表现了斗牛士的飒爽英姿。反复时提高八度,使情绪显得更为高昂。
之后再现第一部分主题。结束部分出现卡门的音乐动机,带有不祥的气氛,在弦乐有力的震音背景下,以大提琴为主的乐器奏曲悲剧性主题,暗示悲剧性的结局,最后在强烈的不和协音响中结束。(这部分被省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