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哈萨克族经典舞蹈《黑走马》与《天鹅舞》

(2016-08-19 07:29:21) 下一个
摘要: 摘要:本文以哈萨克族的经典舞蹈黑走马与天鹅舞为例,对哈萨克族的民间舞蹈进行探讨。  关键字: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天鹅舞  1. 引言  哈萨克族的舞蹈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样,都是反映哈萨克族人民生活风貌 ...
 
摘要:本文以哈萨克族的经典舞蹈黑走马与天鹅舞为例,对哈萨克族的民间舞蹈进行探讨。 
 
  关键字: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天鹅舞 
 
  1. 引言 
   哈萨克族的舞蹈文化和其它文化一样,都是反映哈萨克族人民生活风貌的一种手段,哈萨克族舞蹈艺术具有浓厚的牧业生产特点。哈萨克族人大都热爱跳舞,他们 喜欢用舞蹈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哈萨克有“歌的民族”之称,流传在民间的乐舞艺术也非常丰富,有着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韵味。因 此深入地了解哈萨克族的民间舞蹈是对这一民族的其他各个方面的一种窥探,包括民族性格、风土人情、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等,同时也是团结哈萨克族的很有效 的一种方式。 
 
 
  2. 哈萨克族舞蹈解析 
 
  2.1哈萨克族舞蹈特点 
   哈萨克意为“广袤草原上自由迁徙的勇敢、自由的人们”,哈萨克族人民一生都在冬不拉的节奏中不停地舞动。舞蹈动作大多源自草原动物的动作,较简单,但跳 起来却无比豪放、欢腾。哈萨克民间舞蹈多为启、承、转、合一部结构,舞蹈动作多用头、颈、肩、臂、臀部、眼的运动姿态来表现,模拟某种形象,捕捉优美的造 型,达到娱乐的目的。民间舞蹈是哈萨克民间“托雨”上深受群众欢迎的文娱形式。哈萨克民间舞蹈历史上主要是口传身教,代代相传的。流传在哈萨克中的形式活 跃、动作优美、造型典雅的民间舞蹈和古西域舞蹈在题材、艺术风格上是一脉相承的。传流在哈密地区的哈萨克民间舞蹈音乐旋律优美、韵味浓厚、气氛热烈、动作大方而诙谐。从表演形式来分,可分为独舞双人舞(男女)和群舞,流传在民间的舞蹈中独舞和双人舞较多。 
 
   哈萨克族人以游牧生活为主,逐水草而居。通常在夏季转场完后,举行小型的“阿肯弹唱会”,演唱的作品大多灵活多样,以当地民间曲调随编随唱,即兴填词。 哈萨克族比较流行的乐器是“冬不拉”, 哈密、阿勒泰、奇台、乌鲁木齐还流行着“斯不孜厄”的四孔木笛,在伊犁地区还有一种三根皮弦的弓弦乐器“阔布兹”。目前新疆广泛使用的低音、中音、高音 “冬不拉”均为新时期的改良乐器。它音色美,音域宽,演奏方便,深受各族人民喜爱。在哈萨克族的生活中,歌唱与舞蹈是相伴存在的。有 “冬不拉”响起的地方,就有随之相伴的舞蹈。哈萨克人一生都在冬不拉的节奏中舞动,冬不拉弹奏出了哈萨克人的心灵,舞蹈让人感受到了哈萨克人民对自由生活 的向往。哈萨克族人民离不开“冬不拉”,更离不开歌舞的陪伴。有哈萨克族人生活的地方就有“冬不拉”,就有载歌载舞的可爱的哈萨克族人。 
 
  2.2舞蹈与传说的联系 
  哈萨克族古老的民间舞蹈有着悠久的历史,这是与这一民族长期的游牧生活密切相关的,哈萨克族舞蹈作为一种抒情的肢体语言,背后往往都有一个比较明确而集中的民间故事。这些故事准确地表达了他们内心独特的思想。 
 
  2.3舞蹈与动物的联系 
   一般草原上民族的舞蹈都有模仿动物体态与动作这一特点,他们通过观察与模仿,与人的形体运动相结合,再经过加工提炼与组织,使这些舞蹈动作可以表达人们 的思想感情,反映生活的方方面面。出于对力量的渴望、对自然的敬畏和对图腾的崇拜,哈萨克族的舞蹈动作有很多来源于草原动物。 
 
  2.4舞蹈与生活的联系 
   一个民族的文化艺术往往和本民族的生产、生活特点紧密相联,哈萨克族的舞蹈和生活密不可分,他们用歌舞抒发情怀及对生活的热爱。很多舞蹈都生动的描写了 哈萨克人民的劳动生产的场面。如在《擀毡舞》中动作有打毛、铺毛、洒水、卷帘、拉绳、滚毡、晒毡等,整个擀毡的过程都用舞蹈语言表现了出来。 
  3.黑走马舞蹈解析 
  3.1黑走马背后的传说 
  黑走马是哈萨克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它广泛地流传于新疆境内各个哈萨克族居住区。哈萨克人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歌和马是哈萨克的两支翅膀”。 
   关于黑走马,有这样一段故事。在很久以前,哈萨克人与蒙古人发生了一场战争,结果蒙古人赢了,还把哈萨克人的马抢走了,哈萨克人民非常悲愤,而他们与黑 走马在长期的生活中已经产生了一种默契,黑走马能够听懂主人的笛声,于是哈萨克人在山顶吹起了哈萨克族特有的一种乐器,黑走马听到笛声之后,立即跑回到了 哈萨克部落,从而避免了一场战争。 
  3.2黑走马显现的动物力量 
   哈萨克族人对马有着特殊的感情。历史上,评判一个哈萨克人是否富有,是以他拥有的马的数量的多少而定的。马在哈萨克牧民心中是征战、狩猎、放牧、迁徙都分 秒不离的亲密伙伴。骏马和英雄一样都深受族人的喜爱。马鞍、马镫带、马球带、马鞍垫等上面都有用黄金、白银、宝石等装饰而成的各种图案,这些都是哈萨克人 工艺美术的精品。 
  马是哈萨克族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和伙伴,而“黑走马”更是马中尤物,它的形象剽悍雄壮,通体黑亮,走时其步伐平稳有力,姿态优美,蹄声犹如铿锵鼓点。骑上黑走马,犹如进入一种艺术境界,人在舞,马亦在舞。 
 
  3.3黑走马与哈萨克族人的生活 
   “黑走马”一代又一代地在哈萨克族部落和草原上流传着。到了今天,已经成了许多哈萨克族人喜欢的舞蹈。跳“黑走马”成为哈萨克民族的一项重要娱乐活动。 它不仅可以在大型的集会中跳,也可以在小小的毡房中进行表演。跳的形式也具有多样性,可以一人单独跳,也可以双人对跳或多人集体表演。哈萨克族人在放牧、 劳动之余,常常伴着冬布拉的琴声跳走黑马,高歌欢舞达旦。 
 
  4.天鹅舞舞蹈解析 
 
  4.1天鹅舞背后的传说 
   哈萨克族和白天鹅的不解之缘源自一个古老而美丽的传说:古时,有一年轻的哈萨克族首领在战争中负伤,炎热、疲乏、饥渴使得他奄奄一息。这时,一只白天鹅 从天而降,挽救了他的生命,并变身为一个美丽少女与他成婚。为纪念这一奇异的婚配,他们给儿子取名为哈萨克,意为“白天鹅”。 
 
  4.2天鹅舞显现的动物崇拜 
  哈萨克族喜爱天鹅的温驯,羽毛洁白,体态优美,少女们常把它作为爱情纯洁,青春秀丽的象征。至今,哈萨克族仍流传着一些崇拜天鹅的遗风:如人们爱把死去的天鹅挂在毡房圆木栅上,或把天鹅毛插在小孩胸前,以保吉祥平安等等。 
  哈萨克族人认为他们的祖先是人与天鹅相配而产生的,因此哈萨克族人奉白天鹅为民族母亲,他们的许多民族舞蹈都与天鹅的造型与姿态有关,舞起来的时候感觉非常的神圣,这也同时带有对图腾膜拜的性质。同时,哈萨克族跳《天鹅舞》也是对祖先的一种崇拜,他们希望在冥冥之中获得力量,并且得到先祖的保佑与明示。 
 
  4.3天鹅舞与哈萨克族人的生活 
  天鹅舞是哈萨克族姑娘喜爱的舞蹈之一,表现了哈萨克姑娘的温婉善良与美丽,如头戴羽毛,轻柔、舒缓的臂部动作,如天鹅展翅和水波荡漾。天鹅舞的表现没有具体的场合要求,常常于婚礼、节庆等时节展现哈萨克姑娘的优雅舞姿。 
 
  5.结论 
   哈萨克的文化是一种典型的草原文化,是游牧民族文化经过千百年积淀而成的,而哈萨克舞蹈作为哈萨克文化的一支奇葩,承载着哈萨克人生活中的快乐和痛苦。 本文通过对哈萨克族两种经典舞蹈的分析,普遍的了解到哈萨克族舞蹈展现的一些共有的特点:对传说的传承、对动物的崇拜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由此,我们可以对 哈萨克族的舞蹈有了更深的理解,并可以此类推到哈萨克族其他舞蹈的赏析中。 
 
  参考文献 
  [1]周亚成,哈萨克族传统生产习俗的变迁及发展[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01(4) 
  [2]杜红,哈萨克族民间舞蹈初探[J].教育前沿,2006(3) 
  [3]革木西,哈萨克族舞蹈艺术一瞥[J].新疆社会科学:哈文,2009(2) 
  [4]李国平,哈萨克族民俗生活的再思考[J].伊犁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

  黑走马其实是哈萨克语“卡拉角勒哈”,其名族有一句古老的谚语:“歌和马是哈萨克的两只翅膀”。他是该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那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的特点有什么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卡拉角勒哈是一种比较古老的舞蹈,关于它的来源,在哈萨克族民间有这样的传说:很久以前,草原上有一位哈萨克族小伙子发现了一群野马,他挥动套马索套住 了一匹非常剽悍的黑色野马。小伙子历尽种种艰辛,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将它驯化成一匹上好的走马。当他骑着黑走马回到阿吾勒(家乡)时,乡亲们闻讯纷纷前来 祝贺。小伙子在马上和马下,用各种动作自豪而诙谐地表演了他捕捉和驯化黑马的整个过程。从此,以骑马为题材的,表现草原上骏马奔驰时矫健姿态的卡拉角勒哈 舞蹈便在哈萨克族民间流传。

  卡拉角勒哈男性的动作轻快有力,刚健苍劲,模仿黑走马的走、跑、跳、跃等姿态,在全身一张一弛的律动中表现 狙犷、剽悍和豪放的风格。女性的动作优美舒展、活泼含蓄,如显示姑娘美丽而自豪的“花儿赞”,窥视恋人的“羞窥”,前俯后仰的“展裙吊花”等。男女的这些 动作,都包含着特定的内容,与表演者的内心情感和幽默诙谐的面部表情融为一体,并根据舞者自身水平可以自由发挥,不断增加新的内容和动作。表演者时常把劳 动和生活中具有浓厚特色的各种动态揉进舞蹈之中,使卡拉角勒哈的舞蹈语汇和表演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并由此衍化出诸如“擀毡舞”、“挤奶舞”、“绣花舞”、 “拉面舞”等舞蹈。

  卡拉角勒哈既可以在欢乐的大型集会中,也可以在小小的毡房里进行表演。可以由一人单独跳,也可以双人对跳或多人集体 表演。舞法亦可以因人、因地而异。视当时的气氛和环境,有轻松愉快的表演,有刚强有力的表演,也有幽默滑稽的表演,从而得到各种不同的艺术效果。哈萨克族 人在放牧、劳动之余,常常伴着冬布拉的琴声跳卡拉角勒哈,高歌欢舞达旦。

  卡拉角勒哈以同名乐曲伴奏。这种乐曲的节奏感极强,明快活泼,旋律宛如骏马在草原上驰骋。它由哈萨克族的传统乐器冬布拉弹奏,按照舞蹈的快慢来变换节奏,并形成了大同小异的地方特点和个人演奏技巧。

  卡拉角勒哈即兴表演时不需要专门的服饰和道具,可以随时随地即兴起舞表演。在民俗活动等演出时需要戴毡帽,穿衬衫和带彩色图案的坎肩,穿长裤和靴子,扎牛皮腰带。

  小结:哈萨克族舞蹈黑走马其历史悠久,一直传承至今,深受他们欢迎,如果大家有时间的话,可以去体验一下他们的舞蹈。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