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刘岩:真正的舞者处处都是舞台

(2014-07-12 08:22:38) 下一个
   
2010年 中国教育新闻网
刘岩,女,中国青年舞蹈家,“文华奖”和“五个一工程奖”获得者,曾在三部舞剧中扮演过主角:《瓷魂》中的瓷灵、《西厢记》中的崔莺莺、《红河谷》中的丹珠。是奥运会开幕式中唯一独舞《丝路》的A角演员。在离奥运会开幕只有十天的时候,在彩排中受伤。 

  刘岩说:

  ·妈妈看着我疼,恨不能替我,这种无奈比我的痛痛苦百倍。

  ·最坏的现实都接受了,未来只会越来越好。

  ·孩子如果能得到适当的美育教育,艺术可以让他们愉悦,会让他们善良,追求美,说不定还可以减少犯罪的。

  ·我不觉得压腿会比背公式学语法苦多少,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苦”,要追求自己的梦想总要付出的。

访刘岩:

见到刘岩时已是晚上将近九点,她刚结束英语外教课。轮椅上的刘岩略显疲惫,但端庄优雅,淡雅的妆容,知性的黑框眼镜,一袭黑衣配着紫色暗格的围巾, 笑意盈盈款款而来,虽然采访之前做好了充分的思想准备,但仍是要使劲眨巴眼睛确认我眼前这个亲和的女孩就是那个经历了暴风雨洗礼的优秀青年舞蹈家。

  痴爱舞蹈:折翼天使初衷不改

  2009年11月16日,《最黑的夜最亮的灯》让喜爱刘岩的观众既高兴有感动,高兴的是又看到刘岩又出现在舞台上,感动的是轮椅上的刘岩用心在 表达她的内心。刘岩说起自己回到讲台的体会,她说:“舞蹈也像语言,每个肢体动作就像一个字一个单词,连贯起来是要表达舞者内心的思想的,腿的不便虽然限 制了很多动作,但很多东西不一定非要腿部动作表达。”舞蹈是语言,形象的比喻,真正的舞者用舞蹈表达思想,怎么会有舞台的限制?

  刘岩9岁离开家乡内蒙古,独自进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学习舞蹈,小小年纪独自在外所受的苦可想而知,当我问起她学习中的苦和难,这个可爱的女孩笑 笑地说:“没有吧,自己喜欢就不觉得苦了,要不就是那时候小,苦了累了哭过就忘记了,不知道什么是苦吧。”很多孩子在家长的强制下学钢琴学舞蹈,最终很多 人放弃,而这个纤柔的女孩能如此举重若轻,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了。

  对于现在很多孩子选择艺考道路,很多毕业以后就放弃了,对此刘岩说:“我觉得没什么啊,高考还是很难的,考生和家长都是为了高考,都挺不容易的。”她真诚地建议备考的艺考生,放轻松是最重要的,可能动作不是最完美的,但是真正投入感情地轻松去做才能更打动主考老师。

 

“回家”任教:拓展梦想新舞台

  刘岩就要走上北京舞蹈学院的舞台了,本科生的选修课《印度古典舞的手舞与中国古典舞的手舞分析与比较》,谈起新课,刘老师兴致很高,她说这是一 个新课题,中国古典舞史料记载里面有一些“手谱”“脚谱”的记录,类似京剧的脸谱,但是不系统不具体,相比之下印度的手舞理论更健全,更系统,开这个课并 不是照办印度的理论,因为大学生都会有自己的理解,旨在引导他们对舞蹈语言的理解。刘岩很条理很清晰地跟我们讲述印度古典舞的手舞与中国古典舞的手舞,一 边还穿插着优美的手舞动作,俨然一位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亲切和蔼耐心,面对我的惊讶,刘岩很平静地说:“我不是突发奇想要走上讲台的,我喜欢舞蹈,也取得 了一定的成绩,有丰富的大赛经验和对舞蹈的理解和感悟,我很愿意传授这些感悟和经验,受伤只是加速了这个过程。”

  刘岩说“其实我一直没有离开学校”,言辞之间,刘岩充满了对母校的依恋,对母校教师的感激,刘岩9岁进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老师们看着她从一个 青涩女孩成长为一个优秀舞蹈家,刘岩说回到母校很开心,周围都是教过自己的熟悉的老师,很亲切。刘岩对孩子们很有耐心和爱心,她喜欢他们,她说他们就像当 年的自己。

  致力美育:让更多孩子梦圆舞台

  为了胜任教师责任,刘岩每天花很长时间阅读,研究专业理论知识,并且正在着手准备考博。每天做康复训练,每天学习,阅读,时常更新博客,我问她 累不累,她说理论知识都是比较枯燥的,好在自己喜欢,对于学习的“苦”她是这样理解的:我不觉得压腿会比背公式学语法苦多少,每一行都有自己的“苦”,要 追求自己的梦想总要付出的。

  2010年她准备设立一项基金,用来帮助贫困地区孩子接受美育或者舞蹈,刘岩说,由于师资缺乏,很多贫困地区没有开设音乐课美术课,她说孩子如 果能得到适当的美育教育,艺术可以让他们愉悦,会让他们善良,追求美,说不定还可以减少犯罪的。前几日我们采访“100个流浪孩子的爹”北京通州区张家湾 镇高楼金村的光爱学校石青华校长,石校长向我们反映孩子们期待一位音乐或者舞蹈老师,我们将这个消息告诉刘岩,她急切地问:“能告诉我石校长的联系方式 吗?我想去看看那些孩子,或许我能做点什么的,我愿意做。”焦急的神情和眼神让在场的人感动。

  刘岩没有离开舞台,选择讲台她拓宽了自己的舞台;观众没有失去刘岩,从事教研她把舞蹈的精神传递给更多人。

       采访手记

  见过刘岩我突然讨厌起“坚强”二字,当我们都在痛惜得几乎敏感的神经质的时候,这个美丽的女孩已经在理智地考虑自己的将来的了,满满的日程,明 确的目标,举重若轻的从容神情让我对眼前这个80后女孩心生敬意。这一切源于她对舞蹈的挚爱和执着。就像她毕业的时候,很多同学选择了影视等发展道路,但 刘岩说:谁也不能让我改行,我爱舞蹈。是的,没有人能让她改变初衷,命运也不能。

  刘岩说“最坏的现实都接受了,未来只会越来越好。”我们无法想象天使折翼的彻骨痛楚,在刘岩身上我们看到的全是对舞蹈事业的执着,对公益事业的热心,对美育事业的期盼。面对这样一位舞者,我们只有赞叹与祝福。

 人物档案

  刘岩,女,中共党员, 北京舞蹈学院教师,中国艺术研究院在读博士。2008年7月27日,在北京奥运开幕式排练中刘岩从3米高台坠下,神经受损,高位截瘫。受伤后,刘岩走上了 公益之路,2010年3月,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刘岩文艺专项基金成立,旨在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及孤儿,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2009年 9月11日,刘岩被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11月5月4日,刘岩被授予“中国青年五四奖章”。

  刘岩心声

  受伤后,很多人真心帮助我,我很感动。

  有时候,一个微笑,就能给青少年和残疾人朋友带来鼓舞。这很重要。

  我曾用十几年的积累,有了舞蹈上的成绩。未来,我想再用十几年时间,在舞蹈教育上有所建树。

  刘岩说,直到今天,她从未完整地看过奥运会开幕式,家里放着的碟片落上了灰,她也不想看。

  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刘岩本应在全世界观众面前跳一支独舞——《丝路》。不料,在7月27日的一次彩排时,她从3米高台坠落,胸椎严重 错位、神经受损、高位截瘫。“医生判断我的脊髓损伤是完全性的,所谓恢复,只能保持现有状态,比如不让受损部位的肌肉快速萎缩,保持关节的柔韧度,但是, 站起来走路已经绝对不可能。”刘岩说。

  刘岩的博客名字是“刘岩一个人在跳”,早在奥运会之前,她就有了很多粉丝。之所以取名“一个人在跳”,刘岩说:“我一直都是一个人在跳舞,不是跳独舞,就是领舞。如果出现在奥运会开幕式上,我也不是群舞演员,我永远是单独的那个,永远是最主要的那个角色。”

  说到这里,刘岩稍稍有些神伤。

  北京奥运会之前,刘岩早已是中国舞蹈界的一朵奇葩,19岁获得“荷花杯”全国舞蹈大赛银奖,2004年以独舞“胭脂扣”获第六届全国舞蹈大赛金 奖,2005年以独舞“橘子红了”获“荷花杯”全国舞蹈大赛金奖,2006年央视春晚上与杨丽萍、谭元元合作表演舞蹈“岁寒三友——松、竹、梅”。 2007年,她代表中国参加首届亚洲青年艺术节,获金奖第一名。出国访问也是她的主要工作,在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等地,对她的演出好评如潮。

  能取得如此成绩,就因为刘岩身上有一股韧劲。上小学二年级的时候,一次,刘岩没有完成作业,随后,她的父亲被叫到了学校,被老师“数落”了一 通。晚上,父亲当着刘岩的面,气愤地把她的铅笔盒踢了个粉碎,并命令她“以后不写完作业不准吃饭”。那天,刘岩把作业一直写到了晚上10点多。

  此后的日子里,刘岩像变了个人,不写完作业绝不吃饭。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她来京就读北京舞蹈学院附中,从未有一天破例。11岁进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她是练得最狠的学生。“我的身体条件比较好,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比赛。所以,每天练10个小时是经常的事。”刘岩回忆说。

  艰苦练习换来了辉煌的成绩。可是,2008年的那次排练,一切戛然而止,她从艺术的顶峰瞬间滑落到人生的低谷。

  “受伤之后,很长一段时间,我活在一种‘霾’里,挥之不去。”而让她逐渐走出情绪低谷的,是一次次的社会活动,她感觉自己又有了新的价值。

  印象最深的是2009年6月27日,文化部邀请她在“国际青年艺术周”开幕仪式上演讲。和她一起演讲的都是“大腕”,有英国剑桥大学副校长伊 恩,还有奥地利莫扎特歌剧院院长瓦尔尼希。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演讲,她用心准备了10多分钟的讲稿,讲自己的经历,全场报以热烈掌声。活动结束后,她忽然觉 得自己的人生视野和眼界一下子拓宽了。“我发现了自己潜在的社会价值。”她说。

  后来参加的社会活动越多,刘岩的感触就越多:“有时候,只要一个微笑,就能给青少年和残疾人朋友带来鼓舞。慢慢地,我感觉我有帮助别人的社会责任。”

  在北师大的心理健康周上,身边依然坐了一些学界泰斗和知名作家,刘岩被安排在最后一个发言。结束后,她要回答学生的提问,没想到,有一名同学没 有提问,而是说:“特别感谢刘岩老师能来到北师大,今天就算你什么都不讲,只要你能来到这个讲台上,对我们就是最大的教育。”

  为这句话,刘岩感动得在讲台上默默流泪。“我想不到他会这么说。那时候我发现,做一点点事情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力量,这种感觉很美好。”她说。

  近年来,刘岩不断挑战自我,做成了两件在别人看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2010年3月,她在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的支持下,成立了“刘岩文艺专项基金”,主要用于支持和资助贫困地区小学的基础艺术教育,以及帮助部分 孤儿和农民工子弟,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接触舞蹈艺术。在北京市房山区儿童福利中心和通州光爱学校开设舞蹈培训课,是“刘岩文艺专项基金”最初的工作。

  缺少资金,刘岩决定举办一个拍卖会。2010年12月17日,“为梦想插上翅膀——刘岩文艺专项基金慈善拍卖会”在京举行。“我心理底线是100万,没想到竟然拍到了626万。”刘岩说,“很多人的无私帮助和真诚支持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考博,是另一个高难度的事情,刘岩坚韧的性格又发挥了作用。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刘岩读中国艺术研究院的博士学位并不是保送,而是参加了全国的统考,这对很多正常人来说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刚拿到复习资料的时候,她一下子就懵了。“我是2009年冬天开始复习,真的很难。”刘岩回忆说,一些老师和朋友都善意地劝她放弃。

  可是,刘岩身上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又上来了。在一位导师门下的70多名报考者中,刘岩是惟一一个通过英语考试的。经过两轮面试,刘岩如愿以偿。

  未来,刘岩希望别人怎么称呼她?舞蹈家、慈善家还是教育家?对此,刘岩淡淡一笑:“我曾用十几年的积累,有了舞蹈上的成绩。未来,我想再用十几年时间的积累,在舞蹈教育上有自己的建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