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论藏族舞教学中堆谐舞蹈的训练价值

(2014-04-29 12:14:25) 下一个

     
“堆諧”是藏族傳統民間舞蹈﹐它以腳下踢踏為主﹐具備了腳下靈活和節奏豐富的特點﹐我們選用了“堆諧”這一民間舞種作為民間舞蹈訓練入門基礎教材﹐它可以使學生從自然狀態進入到非自然的(藝術性)的狀態。

一﹑“堆諧”在藏族舞蹈訓練中的價值

藏族舞蹈的訓練內容非常豐富﹐各地不同舞蹈除風格訓練外﹐對人體各部位的訓練有自己獨特的訓練內容和重點部位。其中“堆諧”舞蹈又有自己獨具特 色的藝術形式和風格外﹐運用到舞蹈專業訓練腳部踢踏及身體韻律具有很高的訓練價值和藝術特色。對此﹔筆者認為首先要認識“堆諧”才能掌握“堆諧”舞蹈﹐祗 有掌握了各種不同風格的“堆諧”舞蹈﹐才能瞭解“堆諧”舞蹈的藝術價值﹑才能把豐富多彩的“堆諧”舞蹈資源提煉出最具有“堆諧”風格特徵﹐又具有符合藏族 舞蹈訓練規律的基本訓練內容﹐使“堆諧”這一藏族舞蹈中的奇葩﹐不但能夠在我區藝術高校中得到傳承﹐而且在高校舞蹈教學中保持它濃鬱的民族﹑地方特色並有 所創新﹐並把“堆諧”舞蹈所具有的藝術特色﹐運用於藏族舞蹈的基礎訓練之中。

(一)認識“堆諧”

認識“堆諧”舞蹈是提煉和加工成為舞蹈專業訓練內容的關鍵一環﹐為了更準確﹑更好的把“堆諧”舞蹈的最為精華﹐最具有訓練價值的動作提昇到舞蹈 專業的訓練內容。我們必須要認識和瞭解西藏各地現存有一定差異的“堆諧”舞蹈﹐並掌握西藏各地“堆諧”舞蹈的基本動作﹐才能更好的提煉出有訓練價值的“堆 諧”舞蹈。

(1)目前西藏“堆諧”主要分佈於“堆”地區(泛指阿里及雅魯藏布江上游的定日﹑拉孜﹑薩迦﹑昂仁等縣。)“後藏”和那曲西部的尼瑪縣等地區。 由於各地所處的地理環境﹑生產勞動﹑民風民俗﹐以及方言等的差異﹐跳出來的“堆諧”舞蹈動作踏﹑跺腳的變化﹐以及力度也有一定的差異。音樂伴奏的樂器種類 和奏出來的音樂風格也有所不同﹐又根據各地審美傾向﹐有所發展和變化。日喀則﹑拉薩等地的“堆諧”舞蹈受城鎮市民文化的熏陶﹑伴奏樂器種類豐富﹑舞姿穩健 而歡快。主要伴奏樂器有﹕紮年琴﹑畢旺(二胡)﹑揚琴﹑竹笛﹑特琴﹑串鈴等。使“堆諧”舞蹈的藝術表現形式發生了很大的變化。這種舞蹈從人人都參與自娛的 形式中走出來﹐成為一種觀賞性的歌舞。這種“堆諧”非常講究舞蹈的韻味﹐和雙腳跺踏的輕重。

(2)三種“堆諧”舞蹈的主要舞蹈風格和特色有﹕“堆”地區的舞蹈動作粗獷樸實。男子舞蹈因彈奏“紮年琴”而上身動作以左右扭動為主﹐但也有前 後俯仰和扭腰等動作。男子舞蹈的最為精華部分為雙腿的抬﹑跨﹑蹲和雙腿豐富多彩的踢踏舞步加上踏地中左右轉動和各種停頓的的舞姿。堆巴(堆地區的人)男人 的舞姿在自然中強調男人的氣質﹐因此﹔彈﹑唱﹑舞三位一體中重視腳步點子的變化和力度﹐雙腳不停的踏地時﹔後半拍的踏地聲也非常清晰而全腳著地時有力而不 拖泥帶水﹐雙腳踏出的“雙打”瀟灑自如。女子舞蹈動作始終展示著後藏女性溫順熱情的性格特徵和婦女服飾對舞蹈動作的影響。如﹕頭戴“巴果”隘婦女的頭部動作較少﹐上身穿五彩的“旺九”而雙手甩動的動作比較多﹐以顯示彩袖。腰系用銀制的“給第”﹐ 雕花腰帶比較沉重﹐腰部動作較少﹐女子舞蹈的雙腳動作非常靈活﹐踏出的節奏鮮明而很有活力﹐腳部動作變化多而不亂。那曲西部的“堆諧”基本風格與“堆”地 區的差不多﹐但在他們的“堆諧”中明顯帶有牧民粗獷奔放的動作和腰部下垂的身姿中跳出來的踢踏舞蹈別具風格。拉薩等地的“堆諧”舞蹈已經非常規範﹐男子舞 蹈在樂隊的伴奏下整個動作穩重輕巧﹐注重腳下踢踏舞步的節奏變換和技巧運用﹐女子舞蹈講究溫文雅致﹑全身動作俯度較少﹑上身強調仰起﹑雙手動作向上不超過 前胸﹑腰間動作妖嬈﹐但不過分顯現出女性的曲線。雙腳靈活﹑踢踏的節奏鮮明﹑講究動作的韻律及協調性。男女舞者舞蹈時頭直向前看﹐有時也要看雙手的甩動方 向﹐不低頭﹑不扣胸﹐更不能作做。

(3)“堆諧”舞蹈的形體運用中也打上了東方農耕民族的烙印。“堆諧”舞者身體的重心大都落在腰部以下﹐膝部微蹲﹐身體的力量給人感覺向下沉。 而拉薩等地的“堆諧”舞者的形體運用又與前者不同點在於身體重心大都控制在腰間﹐不給人身體向下沉的感覺﹐特別是女子舞蹈挺拔直立的形體恰恰與其它藏族舞 蹈的形體運用產生了對比。

(4)“堆諧”舞蹈的動作豐富而熱烈﹐有自己完整的一套動作述語。如﹕“雙打”(在後半拍踏腳後連續跺腳)﹔“定雜”(用腳後跟踏地)﹕“覺” (停)﹔“甲西屯覺”(後退前落步)﹔“耶甲雲下”(右抬左落步)﹔“果熱”(轉圈)﹔“剛甲拉甲”(抬腿﹑舉手)﹔“恰普袖”(行禮)﹔“左余袖”絎漢 禮﹐左手托住右手肘﹐右手直立)。“堆諧”的音樂結構也比較完整。“降諧”(慢板)“古絕”(前奏)“覺諧”(決板)“久絕”(尾聲)﹐歌時高亢優美動聽 ﹐舞時熱烈歡快﹐在載歌載舞中能充分表現民族的內心情感。

検検認識堆諧舞蹈是為了進一步繼承和發展“堆諧”舞蹈﹐在認識“堆諧”藝術價值的同時我們要做好傳承﹐特別在高等學府的教學中把提煉出來的“堆諧” 的精華成為訓練內容﹐把他傳授給我們的學生﹐使學生真正掌握“堆諧”舞蹈的藝術風格和技術技巧。我們的學生跳出來的“堆諧”舞蹈﹐不僅是我們藏族傳統的 “堆諧”舞蹈﹐而且是依據民族審美傾向昇華了的獨具民族特色的“堆諧”舞蹈。對此我們應從以下幾方面作好課堂訓練的提煉工作。

二﹑“堆諧”在教學中的運用

検検教學是一門科學﹐我們一定要依據舞蹈教學的規律﹐在認識“堆諧”舞蹈的基礎上做好提煉與昇華工作。在教學中不可能面面俱到﹐更可不能把西藏所有 “堆諧”舞蹈搬到課堂內。我們的教學內容要有重點﹑要少而精。教學內容和動作要準確﹐要把風格訓練和技術技巧訓練相結合。訓練目的要明確﹐突出“堆諧”舞 蹈的腳步訓練的同時帶動其他藏族舞蹈的訓練內容。在民間舞蹈的入門基礎訓練教材中﹐從學生腳下的靈活性抓起﹐為了幫助學生一步步循序漸進紮實的走人民間舞 訓練的課堂。必須首先解決肢體的僵硬問題﹐而藏族舞蹈中“堆諧”的訓練正好解決了這個問題。將“堆諧”作為一種以腳下踢踏為主的藏族傳統民間舞蹈﹐抓住它 腳底靈活多變﹑節奏豐富多變的特徵﹐以及“堆諧”主要突出的兩個藝術特徵﹕(一)膝蓋和腳踝關節的著重放鬆﹐(二)腳下的瞬間節奏突變﹐把它提煉為藏族舞 蹈訓練中一個基礎部分﹐它可以使學生從自然狀態逐步過渡到非自然狀態(藝術性)﹐筆者認為在我們的教材中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腳步單一訓練

“堆諧”的踢踏訓練是“堆諧”舞蹈訓練內容的重點。“堆諧”的雙腳踏地有﹕全腳踏地﹑腳後跟踏地接腳尖踏地(此動作看似全腳踏地﹐但實為有力擦地跺腳。)﹑抬腳(端腿狀)﹑蹲(踏步半蹲﹑全蹲)﹑掖腿﹑膝蓋屈伸﹑顫﹑撩﹑腳步居點﹑腳尖靈活﹑腳尖踏步等。

2﹑身體單一訓練

直立﹑側身﹑轉﹑微俯﹑頭部訓練。三步一悠(前)一步一悠(後)﹐雙手上下擺動﹐單手甩動﹐雙手甩動等動作。

3﹑小組合訓練

雙手上下擺動﹐上身韻律及節奏的協調性訓練﹐腳步踏節練習﹑雙腳連續躲節﹑膝蓋顫動上下運動﹑關節靈活敏捷等。

4﹑組合訓練

(1)腳步各種踏節組合

(2)“堆諧”風格組合

(3)作品訓練

通過以上訓練﹐使學生除了掌握“堆諧”舞蹈的基本風格外﹐能較熟練地運用踢踏腳步的各種變化的舞步。加大雙腳的靈活性﹔腳跟﹑腳尖的踏節力度﹔ 自如運用膝蓋和腳踝關節。以腰為軸身體和諧運用﹔把擰﹑扭腰動作達到優美典雅﹔頭部動作在節律中符合“堆諧”固有的審美要求。蹲﹑停要節奏鮮明﹐身體的微 俯度恰到好處。總之﹔用自己的訓練方法突出以雙腳為重點﹐把躲﹑踢﹑抬﹑踏蹲﹑轉等訓練達到準確無誤。跳出來的“堆諧”舞蹈達到瀟灑﹑活潑﹐具有自己的風 度。

“堆諧”舞蹈運用於專業舞蹈訓練中﹐除了它自身具有的藝術價值外﹐還在舞蹈美學教學﹑審美傾向教學﹐以及感受美等諸多方面具有重要價值﹐也同時 能夠結束教學中的盲目狀態。從藏族民間舞蹈中提煉訓練元素﹐掌握它的舞蹈韻律﹐是符合舞蹈教學規律﹐也是一種創新的教學方法。它將為建立藏族舞蹈教學體系 起到一定作用。

註解﹕

①“巴果”西藏婦女頭上戴的條狀裝飾品﹔

②“旺九”藏式婦女彩色長袖上衣﹔

③“給第”西藏婦女腰上戴的金銀裝飾要扣。

參考文獻﹕

〔1〕《中國民間舞蹈》何建安著浙江教育出版社﹔

〔2〕《民間舞蹈》李北達著中國社會出版社﹔

〔3〕《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羅雄岩著上海音樂出版社﹔

〔4〕《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西藏卷》。

〔作者﹕格桑歐珠﹐西藏大學藝術學院〕

http://big5.tibet.cn/g2b/www.tibet.cn/info/art/200903/t20090331_467004.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