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论青海玉树地区藏族舞蹈风格及审美特征(论文)

(2014-03-07 05:55:08) 下一个

【摘要】青海玉树拥有丰富浩瀚的藏族歌舞。本文结合当地生活习惯、服饰道具等,研究并阐述其舞蹈的体态、动势、表现内容、队形路线等并最终形成浓郁康巴风情的独特审美。同时,民族民间舞蹈是活着的动态的文化,它在不断地变化,不管在从前还是现在,亦或将来。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5/view-2051502.htm
关键词:舞蹈 风格 审美
中图分类号:J705文献标识码:A

一 青海玉树藏族自治州和当地舞蹈介绍
玉树藏族自治州深居青藏高原腹地,四周群峰环峙,总地势西北高,东南低。青海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总人口248180人(根据1996年人口普查结果), 其中藏族人占全州人口的96.51%,且属全民信教区。根据行政区域划分,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北与省内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相连,东与本省 果洛藏族自治州互通,东南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毗邻,南与西同西藏自治区的昌都专区和那曲专区交界,西北角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接 壤。根据地理位置、生活习惯的不同和方言的差异,藏族地区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大方言区。康巴藏区主要由西藏自治区的昌都专区和那曲专区的一部分、青海 省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四川省的甘孜藏族自治州、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组成。
在被誉为“歌舞之乡”的玉树,人们对歌舞有着一种天生的癖好, 一种超绝的灵性,“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草原由繁花铺成,村庄由歌舞组成”。玉树藏族人民独特的艺术创造力和粗犷、豪放的情怀,显示出很 高的审美意识,具有浓郁的高原风貌。与青海安多一带的舞蹈相比可以看出,安多属于纯农业区,舞蹈时通常俯首含胸屈膝,动作幅度小,情感含蓄内敛,细腻委 婉,如一幅情真意切的工笔画,而玉树为半农半牧区,它的舞蹈显露出的是一种豁达开朗、雍容大度的草原气质,是“大写意”式的、追求明快、尽情尽兴的情感宣 泄。
二 玉树藏族舞蹈风格及审美特征
1 玉树藏族舞蹈风格类型
曾有学者说过,“不了解藏族宗教,就不可能理解藏族舞蹈”。玉树藏族舞蹈的服饰体态、队形变化、行进路线等都体现出人们的宗教观念。本文廓清当地藏族舞蹈的风格类型也是依据宗教进行。
玉树地区的藏族舞蹈主要分为三大风格类型:一是生机盎然、时常可见的依、(孟)卓、热巴等民间歌舞。它的内容多是反映风土人情,祈祝吉祥,宗教内容较 少,男女都可以参加且不限年龄,高兴了就可以围圈而舞,大家站成半圆形,对唱问答,边歌边舞;二是宗教内容、宗教表征事物较多的求卓,意为佛法舞,“求” 藏语为“法”,具有规范、佛经、知识三层涵义,只限中年男子表演,在逢年过节、宗教节日、活佛坐床等喜庆、祭奠的场合表演;三是羌姆,由寺院僧侣表演,以 宗教为主,也含有歌颂勇士、霸主等内容,只在宗教节日、活佛坐床等指定法会上表演,是法事舞蹈。
2 各风格类型的审美特征
(1)喜闻乐见、生机盎然的民间歌舞
民间歌舞主要指玉树当地盛行的依和卓。“依”是融音乐、舞蹈、诗词为一体的民间歌舞,表演时男女各半围成圈,由左向右顺时针舞动,因此有人称这种形式的 舞蹈为“国依”。“国”,即圆圈的意思。用通俗的话讲就是圆圈舞。卓,在广义上则是藏语对舞蹈的称呼,狭义上则指一种藏族传统的民间歌舞。据藏学学者研 究,卓的产生和古代吐蕃时期“盟誓”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当时大小奴隶主与首领赞普之间常进行“盟誓”,当宣布誓言时,“为充分表露感情,往往辅之于手舞 足蹈以激动人心”。《藏汉大辞典》中“卓”译为:发誓,誓言,当众宣誓之意。卓在此基础上发展而成,并逐渐演变为现在的表演形式。
依和 (孟)卓是玉树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舞蹈形式,逢年过节或劳动之余、篝火野营、赛马射箭等,都是必须表演的。男女老少均可自己围圈欢舞。男子领舞还需在胸前 交叉配挂彩绸。依舞亦为专舞专曲,曲名即舞名,分慢板和快板,但速度对比并不十分强烈,节拍较规整,音域较宽,一般以笛子和马尾胡伴奏,在结古镇和称多县 等地并不强调领舞者边奏马尾胡边舞。
依舞的动律特点是以颤、屈动律为主,双膝在胯部发力,上下自如流畅地颤动。在舞蹈情绪上,男子的动作夸 张粗犷、热情奔放、起伏跌宕,显露出高原男子彪悍潇洒、坚韧不拔的阳刚之气。女子则低头弯腰,起伏适度自然,含秀隽逸,隐露出藏族女子善良妖娆的阴柔之 美。两者对比鲜明,配合默契,舞姿优美典雅,舞步轻盈自如,有一种与大自然融洽和谐的气氛。舞蹈动作激烈,感情奔放,在举足腾踏、舞袖翻飞中众人交流,其 乐融融,最后戛然而止。队形的路线必须由左向右按顺时针方向沿着圆圈前进,这和他们日常生活中转经筒、绕寺庙时向右旋的方向是一致的。右旋,即螺纹的走向 由左向右旋,藏传佛教“吉祥八宝”中的“法螺”就是“右旋法螺”。佛教教义推崇右旋为上,源于古印度的万字符号亦即太阳与火的象征。舞蹈中的右旋,反映出 对太阳的崇拜、对吉祥的追求等藏族传统的宗教心理和意识。依舞歌词内容较为广泛,多赞美家乡、舞者英姿,反映风土人情、祈祝吉祥等,宗教内容较少。
孟卓分为纯男子表演和男女一同表演两种。男子卓舞时,分两组各站半圆,相互交替顺时针方向绕圆而舞。男女合舞时,分别围成大半圆,男队在内,象征太阳, 女队在外,象征弯月,女队之首与男队之尾相叠,有“日月同辉、吉祥如意”的意思。卓的速度分慢、中、快板,慢板只唱不舞,中板与快板边歌边舞。舞姿舒展粗 犷,幅度大,注重动作变化的韵律,协调而流畅,既讲究大起大落,又不失平稳持重。不论动作变化如何复杂或激烈,上身始终保持平稳,不随双臂的起落而大动, 显示出男子高昂的气质。脚下的动作也很丰富,多用“双跺”、“端脚”、“跨腿”、“点步”、“跳转”等,以屈伸、刚柔、颤顿相结合,形成粗犷优美的舞蹈风 格。热巴是指卖艺为生的艺人,人们将“热巴”艺人跳的舞蹈统称为“热巴”。热巴舞流行于玉树的囊谦县一带,主要由西藏昌都地区及四川甘孜、巴塘一带的热巴 艺人传来,有“铃鼓舞”、“热依”等形式。
(2)严肃又具有民俗趣味的求卓
求卓在习惯上以村寨的寨名为其流派划分和称谓,诸 如白龙卓、查莱卓、新寨卓、香达卓等。求卓的慢舞动作内涵深刻、庄严肃穆,而快舞时的动作强烈却面部呆板,并且舞蹈动作、歌词内容相对依和孟卓而言,宗教 内容、引经据典较多,涵义深远,不得随意更改。新寨求卓中男子头戴黄色高筒红穗帽,藏称“觉拉”,有点像欧美的高桩礼帽,这是当地藏族男人的最高礼服,表 演从头到脚大方雍容、从容不迫。舞蹈动作缓慢、沉稳、庄重,基本舞姿为上身前倾,胯部外开,双腿屈伸,挥臂摆袖。动作都是从左往右,无论队形的方向还是舞 者本人的方向,借用天体转动的概念,即舞蹈中转的动作,不论是公转还是自转,都是往右进行。
生活在青藏高原上的藏族同胞,在生活习俗、性格特征、审美心理等方面都有自己的特点,一般藏民在体态上有别于其他民族,他们习惯上身总是很松弛并略带前倾,并且拔腰拔背、松臀立胯。
(3)宗教法事舞蹈
羌姆(跳神)是一种宗教舞蹈,是藏传佛教寺院的“傩舞”,法事舞蹈的简称。羌姆在佛教传入西藏后,与当地苯教对立斗争中形成,有各种流派。流传到青海地 区以后,形成青海系统的“羌姆”仪典,而其中类型最为丰富,且最有活力的面具傩舞,要数青海格鲁派和宁玛派寺院的羌姆。
羌姆分“阿羌姆”和 “铜羌姆”两种,主要按乐器伴奏分类。“阿羌姆”指鼓乐伴奏为主的羌姆,“铜羌姆”指铜管乐伴奏为主的羌姆。舞蹈上的区别是:“阿羌姆”动作缓慢稳健, “铜羌姆”动作激烈雄壮。首先,“外在的舞蹈,吉祥的内在及装饰等要把握密宗中规定的基本规律”。此外,还必须掌握舞蹈九技,《知识总汇》中的“舞蹈九 技”是:优美、英姿、丑态等三种为身技(形态);凶猛、嬉笑、恐怖等三种为口技(声态);悲悯、愤怒、和善等三种为心技(情态)。以上九技高度概括了舞蹈 表演时通过自身人体来表现内容的所有要求,表演者只有掌握好以上内容才能表演成功佛的形象。

 

 

三 从民间到舞台的变化
1 草原走向舞台――功能性到审美性的变化
由于每个民族所处的地理环境、政治历史、宗教信仰、民俗民风的不同,形成了各具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舞蹈风格。不同地区的舞蹈,动作力度、软度、开度、 幅度和舞律势必存在差异:有的民族舞蹈动作的重点在下肢,而上身动作较小;有的民族舞蹈上身动作较为丰富,而下身动作较少。以玉树地区舞蹈的上肢动作为 例,在当地人们的生活中,基本是看不见手部的,也就是说上肢的裸露度为零,这和当地环境气候、服装材质都有着很大关系。藏族的传统长袍,分冬夏两装,用料 为毛呢、氆氇、藏褐等,并镶嵌宽15公分左右的锦缎,用金线或银线锁边,因此非常重,无法进行小的手部动作,同时,寒冷的环境下人们也不会露出手部。因 而,上肢动作基本都为整条手臂的动作,舞者的肩部在其中起着很大的作用,从肩部沿大臂越往手末端,所起到的力的作用越小,基本上没有腕部、手指的动作。舞 蹈时以腰为轴,以肩的绕摆带动大臂、肘、小臂及手腕,最终撩起长袖。
藏族舞蹈所具有的美学特征,是藏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诸多文化现象的集中体现,也是藏民族的舞蹈风格及特点形成的根基。探讨藏族舞蹈的审美特征,是继承优秀藏族舞蹈艺术、发展符合民族审美情趣和弘扬优秀民族文化的需要。
2 重视手部、头部等随动部位的训练
藏族舞蹈非常强调舞蹈时膝、脚、腰、胸、手、肩、头、眼的配合运用。在这些部位中,手部、头部的舞蹈动作基本是随动的,或者说收敛的,没有过多的表现型 动作。当地藏族男子一般佩戴礼帽或扎成英雄结,礼帽分传入的牛仔式礼帽和当地代表最高礼节的黄色高筒红穗礼帽。女子的头部更是装饰得美不胜收,甚至承载了 一家人的珠宝财富在游牧生活中随身携带。这种繁琐、有重量的头饰,影响到针对手部、头部的训练要遵循随动原则。由下肢、胯部带动腰身,从而在步伐流动中自 然形成上身舞姿和造型,这样才能自如并具有风格地做好动作。
四 结语
玉树藏族舞蹈相对于其他地区民族民间歌舞而言,20世纪上半叶以来开发得比较少,传统保存得比较好。现今,玉树卓舞已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中蕴含了当地人们的社会观念、宗教观念与道德观念,是藏族文化活的灵魂。
丰富浩瀚的青海玉树地区的藏族舞蹈,需要我们不断地发掘和研究。作者也据此提出关于保护和发展该地区藏族舞蹈(并引申至我国少数民族民间舞蹈)的观点: 一方面尊重当地习俗和宗教等文化,尽力保留民间舞蹈生存的基本环境,使其不丢失、不变味;另一方面,在前者基础上,进行旅游景点开发和举办各种艺术比赛、 专题晚会,让传统舞蹈顺应全球化和舞台剧场的需要,得到加工提高,也就是剧目创作和商业运作,做各种创新的尝试。在世界文化的交融中,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 面面都在不断改变并逐渐走向“趋同”,因此,我们需要对原生态、原汁原味做必要的强调和研究,这样才能保留住该民族的个性,才能更好地做到该民族民间舞蹈 的继承和发展。

注:本文系2009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舞蹈文化对民间舞教学影响的研究》,项目编号:HB09BYS020。

参考文献:
[1] 唐满城、金浩:《中国古典舞身韵教学法》,上海音乐出版社,2006年版。
[2] 李正一、郜大琨、朱清渊:《中国古典舞教学体系创建发展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4年版。
[3] 唐满城:《唐满城舞蹈文集》,中国戏剧出版社,2004年版。
[4] 刘俊骧:《九脉修身》,中国民族文化出版社,2005年版。
[5] 中国舞蹈家协会编:《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青海卷),中国ISBN中心出版,2000年版。
[6] 罗雄岩:《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
[7] 梅卓:《吉祥玉树?三江源地域文化全景实录》,青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

作者简介:李霞,女,1973―,河北石家庄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舞蹈教育,工作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http://www.xzbu.com/5/view-2051502.htm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stillthere 回复 悄悄话 GREAT TOPICS.

IT WOULD BE MUCH BETTER IF YOU HAD INCLUDED SOME IMAGES OF THE DANCING.
zephyr2012 回复 悄悄话 好文分享。 藏袍远比旗袍美, 立体,有力量,有层次。if I have both garments, I love only to try Tibet garment.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