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 (111)
2015 (97)
2016 (139)
2019 (83)
2020 (69)
伊瓜蘇瀑布是世界三大瀑布之一,當然也是巴西行的重頭戲。特別謝謝本壇rongrong,乐学乐游,边走边看66幾位前輩的遊記。
從里約(GIG)直飛到伊瓜蘇(IGU)只需兩小時,中午一點半就順利到達。大自然本無國界,但這片壯麗河川卻被分為三國地域。我們在伊瓜蘇停留兩天半,要怎樣安排行程才最順暢?住在哪裡最方便呢?
來先了解一下伊瓜蘇的地理位置:
* 伊瓜蘇瀑布橫跨巴西和阿根廷兩國。
* 巴西這邊的城市叫Foz do Iguaçu,距離機場IGU約30分鐘車距。
* 巴西國家公園(Iguaçu National Park)離機場只有5分鐘車距。
* 而伊瓜蘇河南岸則是阿根廷的伊瓜蘇港Puerto Iguazú,離阿根廷機場也有30分鐘車距。這座小鎮的規模明顯比巴西的伊瓜蘇市小的多了。
* 從阿根廷Puerto Iguazú到阿根廷側的國家公園(Parque Nacional Iguazú)有30分鐘車距。
* 此外,巴西Foz do Iguaçu也緊鄰巴拉圭第二大城—Ciudad del Este(東方市)。
住宿:
我們這次進出都是從巴西伊瓜蘇IGU,而且巴西這邊的Foz do Iguaçu不論城市規模還是生活機能都比阿根廷那邊的Puerto Iguazú完善得多,安排跨境行程也更靈活,所以沒怎麼糾結就直接選了Foz do Iguaçu作為根據地。
伊瓜蘇市區的住宿選擇非常多。我選了公寓酒店 https://www.apartdamani.com.br 3-bedroom apartment 才100出頭,真便宜又大碗,很乾淨寬敞又方便,特別是超大的洗衣機,旅人福音!前台也很熱心友善。我們在這裡住得很舒服。
行程:
已經把第二天預留給阿根廷國家公園,第三天給巴西國家公園,於是剛抵達的這小半天我們就有點無所事事。
Check in後時間尚早,剛好可以去探探緊鄰的巴拉圭東方市。從酒店打車去兩國交界友誼橋才10分鐘,幾塊錢而已。友誼橋的車行道堵塞得寸步難行,反倒人行道卻只有小貓三兩隻。我們輕裝上陣,腳步輕快,清新的河景一路相伴。
步行過橋也就10分鐘吧。完全沒有任何哨崗檢查護照!
剛過了橋,哇塞,眼前的東方市高樓林立、巨型廣告牌密集排開,熱鬧程度讓人眼花撩亂。但低頭一看,街道卻顯得雜亂擁擠、地面不平,還隨處可見拉圾,交通也是一片混亂。弟弟脫口而出:「我們這是到印度了!」 全家笑成一團。
wiki說“東方市是世界第三大轉口貿易中心,僅次於邁阿密及香港。東方市政府不徵收入息稅、消售稅及貨品關稅,被譽為世界第三的「避稅天堂」,僅次於百慕達及香港。” 難怪這裡走私猖獗,龍蛇混雜。
巴拉圭是台灣在南美的唯一邦交國。這裡有很多台灣人,尤其是東方市,還有很多道地的台灣餐廳。
我的教會朋友Luisa就是巴拉圭長大的台灣人,不過她當時住在巴拉圭首都Asunción,從來沒來過東方市。
想起來,我剛去UT上大學時,就認識了一大票來自中南美的台灣人—巴拉圭、烏拉圭、哥斯大黎加、瓜地馬拉、尼加拉瓜、巴拿馬、多明尼加、阿根廷、巴西。。。他們都是隨父母移民中南美的台灣小孩,從小在當地就讀國際學校,父母的終極目標就是把他們送到美國讀大學。
這些同學中文都非常流利,彼此之間也常用西班牙語交流,還會比較各國西班牙俚語的差異,很有趣。也許是因為“距離產生美”,他們對保持中華文化反而格外的驕傲和執著。
記得有一次,我們去宿舍找一位來自阿根廷的學長,他竟然在畫國畫!而且是“失根的蘭花”!(小時候國文課本裡還有收錄陳之藩的同名散文。)學長戴著眼鏡,拿著毛筆聚精會神的模樣把我們都逗笑了。我們笑問學長是不是還會練毛筆字、看朱子格物致知?如此高雅古典的修身養性活動,就算是在台灣的大學裡大概也找不出幾個人會真正實踐了。
另外我也認識了好多來自東南亞的華僑同學,新馬泰印尼都有。我大學三個室友就是新加坡人。不過跟中南美的台灣同學不一樣,這些東南亞同學都是在當地生根好幾代的老華僑了。其中只有馬來西亞華僑還堅持著華語教育。
當年的我覺得這些中南美國家好遙遠啊,壓根沒想過有一天會來到這裡瞧瞧看看。很奇妙,今天我就來到了巴拉圭的土地上,心裡想著回去要好好跟我朋友Luisa好好聚一聚,問問她小時候在這裡的生活經驗。
我們穿梭過大街小巷,到處堆積了滿坑滿谷的商品,叫賣聲、喇叭聲此起彼伏,好一個熙熙攘攘。不過這些都不足以誘惑我們,飢腸轆轆的一家人直奔Gugu台菜餐廳。https://maps.app.goo.gl/7p4ewD587vctUvmU7 一進門,看到牆上用中文寫的菜單:冬瓜蛤蜊湯,花生豬血糕,鹹蛋苦瓜。。。哇,好正宗啊!我就知道今天我們將會幸福地享受家鄉味。
每一道菜都好好吃!超道地!全家都吃得滿足地直嘆氣,貝貝和弟弟一邊吃得滿嘴流油,一邊滿臉誠懇地評價—這頓飯打敗所有的巴西菜,哈哈哈。
餐廳裡還有其他客人,是當地台灣人和巴拉圭混血家庭,非常可愛的小朋友。
老闆娘非常親切。她說他們移民來這裡已經35年了,小孩都在這裡長大,都會四國語言(中文、英文、西語、葡語)—好厲害!還說對面巴西的學校比較好,小孩都跨國界通勤去上學,好有趣。
吃飽飽,我們又去旁邊的奶茶店買珍珠奶茶,還買了好多香軟的台灣麵包作第二天的早餐。
吃飽喝足,我們今天最後的節目就是去老闆娘推薦的商場—Shopping del Este,從餐館走過去10分鐘,就在友誼橋的橋頭。令人意外的是,這商場裡居然還有一家Hard Rock Cafe!
進門前要先讓保安給每個包包上鎖條,哇塞,從沒見過如此嚴格的防盜架勢。不過商場裡面確實光鮮亮麗,整潔明亮的櫥窗,琳瑯滿目的精品,美輪美奐 — 整個空間像是和外面鬧哄哄的喧囂世界截然隔絕的一方小宇宙。幾乎每個南美的大商場都給我這種抽離又奇幻的不真實感。
回到溫暖的旅館,回想著一路所聞所見還有和老闆娘的對話,東方市 isn't an easy city. Raw, gritty, chaotic, dirty,但就在這裡,一群勤勞善良的華人移民,憑著雙手和毅力,打造出屬於自己的美好家園。我也在心裡默默祝福這些華人移民都平安、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