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正文

——听埙寻梦!

(2007-08-12 10:45:46) 下一个
]——听埙寻梦!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我梦中的草屋,屋后是一色的青山,屋前是西池,西池的边上一片郁郁的竹林,林中筑一亭;走过了红尘、走过了江湖,趁着行岁未晚,寻着诗的小路,便来此筑了一处心的净土。
遥想当初仁人池边相聚,畅饮豪谈、洞箫合曲、逐墨行文,又岂止是何处遇知音,一遇又千年!
我就站在竹林的深处,有风的夜晚,埙轻轻吹起,听风抚过叶丛,月色正明,竹影临窗而舞,一丝丝悲凉、一丝丝沧桑,赏着心底里那一份古朴的惬意。古朝的诗人啊!我正斟满你的酒杯,你听这穿越了时空的埙曲不正是为你而鸣奏么。盼想之中我见一习青衫,正迎长风、背手对月,仰天轻叹:“江山啊!何处无月,何月不照人,只无人同吾等……。”
墨黛江山,烟笼寒水,竹中埙、声声断。青山隐,败叶萧,天际瞑鸦凌乱。
为了瞬间的相叙,我在古老的诗行里,等待了一千年。你看那竹节高、高过青天月;你看那白发长、长过三千丈。
中国古代,一为文人,一杆竹管笔偶尔涂划的诗文,竟能镌刻山河,雕镂人心,永不漫漶。才有后世之人,生生追习、世世相阅。
那么,古朝的诗人就请你为今夜的埙、与酒,留一首诗文吧!哪怕是一句也好。  
我把思想放在了石桌上的书页里,随风翻动,用灵魂去读灵魂、用目光去接续目光,只为那一怀坦荡的吐谱,只为今夜这跌宕的埙音。这是泥土经过炼焰之后发出的声,一种呜呜的敦厚音色,像大地正在为路人低沉的诉说着历史源源,像朔风吹过阳关又回眸探勘过往的种种,指舞声声,声声入骨,如诉如泣。
先民的手啊!甚是灵巧,竟用泥土在漫漫的历史的之中,捏造出如此优美的声音。它穿过历史的罅隙向我们渗透着遥远又遥远的那些心灵。那些屹立在苍茫的天地间空寂的心灵。那是因为一种寂寞、一种渴望,一种以单薄的生命个体抵挡宇宙洪荒的无奈。
我竟凛然地看到,那些身影卓然于落日长河的源头,执目向远;那目光望向了后世的断断相续、那目光望向了金色苍宇的尽头。
我仰遥望长空,寂静的夜如那深邃的眼光;埙音从7000年前河姆渡土屋中走出,走过了夏商周、走过了秦汉,由一孔独鸣到七孔出音。埙真正的发展是在进入奴隶社会之后,甘肃玉门火烧沟文化遗址的平民墓中,出土了二十多个彩陶埙,其形体呈鱼形,鱼嘴为吹孔,埙体上有三个按音孔,能吹出相当于后世五声音阶,曾被誉为“音乐史上最古远的文明”。
这就是每每聆听的埙曲中,为什么都含韵玉门关那浓郁、庄重、苍凉的原因吧!
仿佛岁月曾经的繁华和风情,憔悴于古道上多少远去的红颜和策马扬鞭的将军。感觉是近了、远了、浓了、淡了,让生命在沧桑阅尽后,又回到最初质朴。让你无论身在何处,又都不约而同随埙音望向那从未眸面的原乡。
在彷徨之中,任凭西风吹干流泪的双眼!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