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红朝的那些事情---update ZT 11/10/2015--四渡赤水

(2015-11-10 08:11:55) 下一个

生死关头,王家烈终于顾不上面子,向中央军的薛岳发出求救电报:遵义只有一
个团守军,实在撑不住红军的进攻,请尽快增援!


收到王家烈的电报,薛岳也很够意思,马上研究增援问题,并同部下核实情况。
最后的结论,是吴奇伟有两个师在附近,两三天工夫可以赶到。

王家烈和薛岳的电报,军委二局都顺利破译,毛泽东桌上也有一份。

此时红军背后有川军、滇军,前方有中央军和王家烈,土城又没打好,眼看活
动的圈子越来越小,马上要变成完完全全的绝境;可把绝境放大一点,遵义城里守
军空虚,援军离得又远,不捞一把便宜,就太对不住马克思了。毛泽东立刻下令,
红军一、三军团全线进攻,争取在吴奇伟赶到前拿下遵义城。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组合,因为红一军团长是性情阴柔的林彪,红三军团长却
是如狼似虎的彭德怀。

二月二十六日,红军一、三军团出动,一路直追娄山关的溃敌,第二天来到遵
义城下。只有一个团的守军不敢硬顶,只好逃出城去,把城池让给红军,然后很快
地,吴奇伟的援军赶到了。

虽然红军有两个“军团”,而吴奇伟只有两个师,但红军的军团人数并不多,
中央军却是实打实的人马,而且火力十分强盛。赶到遵义不久,吴奇伟就集中火力,
向城郊的老鸦山、红花岗制高点发起强攻。

彭德怀打仗很勇猛,火力却不如中央军,硬拚到下午三点,终于支撑不住,被
吴奇伟拿下老鸦山主峰阵地。眼看三军团要糟糕,此时周恩来紧急给林彪送去刚刚
破译的情报:吴奇伟指挥部在忠庄铺,火速迂回袭击!

林彪没有犹豫,马上派出人马,飞奔袭击指挥部。可怜的吴奇伟工作过于卖力,
大军全都派到前线去了,身边只有一点警戒部队,根本不是林彪的对手,只好夺路
狂奔。吴司令逃到乌江,要对面的手下欧震快点来接应,欧震却死活不肯过江,说
是太过危险,请吴司令来这边解决问题。吴奇伟气得号啕大哭,被几个卫兵连拖带
拉过了桥,随即拆掉绳索,防止红军追击。

本来只想拿下遵义,没想到吴奇伟送来两个失掉指挥的师,彭德怀和林彪都是
喜出望外。可怜的中央军突然间找不到上级,又被断了浮桥退路,象鸭子一样赶来
赶去,损失好几千人,还丢了大量枪枝弹药给红军。

收到两个师被击溃的消息,蒋介石大吃一惊。

从多年的军事经验里,蒋介石判断出红军已经改变战法,重新回到运动战的套
路中;虽然“共匪”们在数量上是绝对劣势,但现在是被逼到死路上,随时可能反
扑一口,这次一下损失两个师就是明证。为了防止再出现兔子发急咬人的情况,蒋
介石下令,今后要长追稳打,从各个方向包围歼灭,绝不能轻敌冒进!

而在蒋介石全副戒备的时候,红军里面却有人开始得意忘形起来。就象职场里
坐冷板凳的人突然升职一样,大家认为红军已经恢复了强悍的战斗力,一次能打垮
两个师,说明他们已经重新变回那支无往而不胜的常胜军,只要在贵州北面重建根
据地、休整一段时间,就可以西山再起,东方不败。

不去四川同张国焘会师,而是在贵州建根据地,就必须打破蒋介石的封锁。毛
泽东把注意力放到了一个关键的地方,叫鲁班场。

鲁班场是遵义附近的小镇。鲁班是不是到过那里没人知道,平时也没多少人关
心,但要命的是不管建立根据地还是转移,最好都要拿下这个地方。毛泽东决定进
攻鲁班场,为全军突破封锁打个开门红。

对毛泽东的命令,大家是有想法的。

鲁班场位置确实重要,但那里有蒋介石的重兵,由周浑元指挥的两个师镇守。
周浑元名字虽然浑,打仗却一点也不浑,先前红军已经诱过几次敌,周司令不仅不
上当,反而不停地加固工事、严防红军偷袭。彭德怀和林彪心里都很清楚,上次打
垮两个师,侥幸成分占大多数,想硬生生靠攻坚拿下鲁班场,基本上有些不大靠谱。


面对毛泽东莫名其妙的乐观,彭德怀认为,红军可以转向去湖南,同红二方面
军会合;而林彪则建议进攻打鼓新场,那里只有一个黔军师,打起来容易些。

朱德同意林彪的看法,彭德怀除了打鲁班场哪样都同意,毛泽东很生气,后果
很严重。

上任伊始,军令就有人说三道四,不仅仅是军事问题,更是重要的面子问题。
三月十号,当所有人都赞成林彪的看法时,毛泽东却是谁的看法也不同意,只想跟
着感觉走,最后大发雷霆,当众宣布辞职走人。

毛泽东满以为只要辞职,大家一定能挽留一把。但他只是前敌指挥,又不代表
政治局,对这种撂挑子的行为,张闻天没有特别的表示;于是按组织原则,由彭德
怀代理总指挥,准备进攻打鼓新场。

这是张闻天在同毛泽东合作的生涯中,犯下的一个重要错误。此时他们刚刚结
盟,张闻天自以为大权大握,竟然立刻就抛开了毛泽东,拉着朱德等人搞单干。在
未来的岁月里,这道裂痕将越来越深,直至权力斗争走到尽头的那一天。

生完气、辞完职,毛泽东越想越恼火,对张闻天也是咬牙切齿,认为他同彭德
怀一道跟自已过不去。这一天晚上,他找到周恩来,发了一大通牢骚,然后告诉周
恩来:鲁班场一定要打,打不下来也要打!

毛泽东虽然骄傲,却没有发疯。他知道周恩来跟自已交情并不铁,但他相信,
自已已经为攻打鲁班场找到了足够的理由,只要说出这个理由,就能赢得周恩来的
支持,就一定可以挽回自已的声誉和名望,重新拿回总指挥的职务。

面对周恩来平静的目光,毛泽东告诉他:前几次虽然打过胜仗,但始终是在蒋介
石的大包围圈里打转,贵州建根据地看来是不行了,必须全军佯动、西渡赤水,甩
脱敌人的追兵,然后想办法从云南北上四川、同红四方面军会师,图谋发展。进攻
鲁班场,就是为了吸引蒋介石注意力,好让大部队去赤水。

听完毛泽东的分析,周恩来问了一个问题,“鲁班场十分不好打,该如何对付
呢?”

毛泽东十分“坦承”地向周恩来说出了心里的真实想法。鲁班场很可能真的打
不下来,但必须要猛攻鲁班场,才能让蒋介石误判进攻方向,红军才有时间从茅台
镇抢架浮桥、西渡赤水;如果按林彪的想法进攻打鼓新场,虽然守军不多,但附近
有黔军、滇军和周浑元、吴奇伟、郭勋祺,个个都不是省油的灯,很容易变成五路
围攻的死局。

以浩大的声势打一场攻坚硬仗,趁乱西出赤水河,从包围圈里挑一个口子跑路,
这就是毛泽东给周恩来的说法。

周恩来听完,想了想,同意。

第二天,周恩来重新召集大家开会,以军事负责人的身份宣布,自已支持毛泽
东的计划。

以周恩来的资历地位,突然倒向毛泽东一边,很多人都十分诧异。但在截获的
敌情分析面前,周恩来对大家进行了反复的劝说,终于都同意毛泽东的意见,强攻
鲁班场。

三月十三日,一小股红军秘密来到赤水河上游渡口,突击架起三座浮桥;第二
天,红军向鲁班场靠拢,开始做进攻准备;第三天,红军主力猛攻鲁班场。

毛泽东的进攻果然成功迷惑了蒋介石,收到敌情报告后,蒋介石立刻调集大军,
准备形成新的包围圈,一举吃掉红军。此时正是主力转移的大好时机,但所有人都
没想到的是,毛泽东说是假唱,却把戏做成了真!

本来是佯攻,毛泽东动用几个军团,从早晨开打,面对周浑元的坚固堡垒拚命
冲锋,死伤惨重。眼看成百上千的红军倒在机枪面前,毛泽东毫不动摇,一次又一
次地下令进攻,而且还在西南方向留出一个缺口,非要把周浑元赶出去才罢休。

很明显,毛泽东是真心想打鲁班场,所谓佯攻,所谓转移,不过是哄周恩来和
大家的借口。

从上午打到下午,没有结果;从下午打到晚上,还是没有结果。最后,所有人
终于沉不住气了。

眼看红军伤亡越来越大,蒋介石的部队都在迅速合围,毛泽东只好下令,大军
迅速撤出战场,从茅台镇西渡赤水河。

鲁班镇的周浑元并不知道毛泽东的安排。眼看红军打得热火朝天,突然跑得无
影无踪,他派了人去追击,反而被后卫部队打死一个连长。周浑元不敢确定红军是
诱敌还是真撤,有鉴于对手十分狡猾,委员长又多次要求不能轻举妄动,他十分谨
慎地把大部队留在工事里,等候进一步的消息。

拜受前些日子轻装之赐,红军的行动十分迅速。虽然打了败仗,大军还是十分
有秩序地撤到茅台镇,在那里所有人都十分惊奇地发现,这个不出名的小镇子上,
有一种十分醉人的特产,叫茅台酒。

红军的军纪在当年算是最好的,既不抢穷人东西,又不欺男霸女,买卖也算公平,
还不虐待俘虏。但还是有一点让人比较害怕,就是红军虽然不抢穷人,却抢富人,
而且抢得心安理得,抢到了政治意义的高度。

根据马列主义,富人之所以富,是因为富人剥削穷人。作为替穷人出头的红军,
当然有权拿回那些东西,一面分给穷人,一面自已留下来做军需,作为阶级斗争的
切实需要。

如果是小商小贩的东西,红军不会随便拿,但对雇得起人的大老板,自然是拿
得不亦乐乎,拿得理直气壮。红军也是人,几万人都要穿衣吃饭,又不象委员长可
以收税,当然只能找有钱人出气;而且是有钱收钱,有粮收粮,实在碰上不肯拿出
来的,就绑了一块带走,让家人拿钱来赎。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红军到了茅台镇,很快发现当地虽然没有大批粮饷,却
有一种特别的白酒,据说这种酒工艺特殊,成本也比别的酒高。忙于行军的红军虽
然没空品酒,却毫不犹豫地没收了大量产品,拿回去当酒精消毒。

在大家嘻嘻哈哈地用茅台洗脚(经常急行军又缺鞋,脚上常年有伤)、擦伤的
时候,识货的周恩来默默记住了这种香气浓郁的酒。几十年后,在周恩来的大力推
广下,茅台酒成为国宴上的精品招待酒,后来还一度成为政府部门的知名腐败用品。


但毛泽东是没有多少时间研究酒的。他带着伤痕累累的红军来到茅台,只为拿
这里当跳板,好西渡赤水河去古蔺,摆出一副直插四川的架势。

一个多月以来,靠着赤水弯弯曲曲的“S”形河道,红军一会西进东退,一会北
上南下,吊足了蒋介石的胃口。但毛泽东心里也很清楚,赤水河再弯,整个战场也
不过几十公里纵深,他仍然在重重包围里;蒋介石没有出击的原因不是他有多厉害,
而是忙着收买、对付王家烈。现在中央军沿赤水河的碉堡群已经快要合拢,红军即
将被隔成两段,无论在哪一边都面临歼灭的命运,必须尽快想办法跳出包围圈,否
则后果不堪设想。

直接北上四川显然是不可能的。土城的教训表明,川军的郭勋祺等人战斗力强
劲,而且地形太过险恶,简直是天然的大口袋,不能硬闯;呆在贵州也十分危险,
想要同四川的张国焘会合,只有走一条险路,就是绕道云南北上四川。

云南地势险要,民族混杂,红军又没有基础,行程十分凶险,但毛泽东已经没有
其他选择。云南军阀龙云为了防范红军,早就奉蒋介石命令,在贵州边界派出了滇
军孙渡的精锐部队拦截,他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把孙司令骗出云南边界,好抢出一
条路来。


毛泽东在赤水河跑来跑去,蒋介石很是淡定。他十分有把握地告诉大家,红军
无非是走投无路,在几个方向上试探自已的包围圈而已,鲁班场、土城的战例都说
明了他们的失败。国军已经胜倦在握,只要再加一把力,就可以同时吞并贵州、消
灭红军,根除自己大大一块大大的心病。

为了达到辉煌的宣传效果,也为了让剿共大业名正言顺地有个结局,蒋介石决
定,亲自到贵阳指挥最后一战,同时吞并贵州。

蒋介石的行动,非常没有必要,也非常有必要。

薛岳已经控制了贵阳,中央军占据了大部分地盘,又收买了王家烈手下的师长,
贵州已经是南京政府盘子里的菜,随时随时可以夹进嘴里。从这个角度上讲,蒋介
石似乎可以不去贵州,给公家省一笔差旅费。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上讲,委员长毕竟是强龙吞地头蛇,如此政治敏感的事情,
让薛岳这种武夫去干,闹出岔子的可能性是相当大的;而且薛司令自己也不是什么
善人,万一在贵州捣什么鬼,秘密安插自己的势力,那就真的是偷鸡反被黄鼠狼算
计了。所以,蒋介石来贵州,亲自指导剿共大业上的最后一战,也有他的理由。

而更重要的是,蒋介石的目标,并不止区区一个贵州。

把红军消灭在贵州,委员长的几十万大军忙乎大半年,也就只拿到一个贫穷的边
远省份。收益成本比姑且不论,只要想想漫山遍野都是红军的溃兵,随时可能抱团
再建根据地,而中央军最不擅长的就是山地战,就会明白收场工作十分有风险,搞
不好会变成另一块咬不烂的牛皮糖。问题是,红军已经试过去四川,土城之战也证
明了他们的实力冲不到四川,除了在贵州瞎折腾,好象没有别的出路。

只要看到这一点,自然会对蒋介石的贵州之行有更深一层理解。总之,红军如
果不够强,那么活该他们倒霉,优势中央军将大打出手,尽量把他们全部消灭在赤
水河的碉堡阵里;红军如果够强,那么可以暂时放他们一条生路,让他们去云南祸
害龙云,中央军则顺路去趟昆明,视察那里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

从后来的发展来看,事情是按后者进行的。然而,蒋介石从来没有说过他的想
法,所谓帝王心术隐而不言,正是最好的注解。

蒋委员长的行踪是机密中的机密,只限极少数上层知道。但那个时代没有手机,
一切都要靠电报联系,于是委员长还在安排行程的时候,红军已经已经把消息通报
到了师级干部:蒋介石将来贵阳督战,大家要准备迎接新一轮进攻!

收到蒋介石的行踪报告,毛泽东明白,红军已经到了最危险的关头,所有的压
力都将在未来一刻集中爆发。红军必须在钢丝绳上走好每一步,绝不能犯一点错误,
否则取道云南、会师四川的计划将完全失败,自已和数万大军都将溃散在贵州的石
头山里,变成中央军捕杀的活靶子。

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周密筹划下,红军决心完成一个大胆的计划:佯动西
北、奇袭贵阳,趁乱调开省界上的黔军,抢道云南。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是突然袭
击贵阳,动摇蒋介石的信心,然后虚晃一枪走人。

要想让蒋介石调黔军来贵阳护驾,除了隐蔽行动、随时监控敌军动向外,还必
须掌握蒋介石的心理,预测好龙云、孙渡的每一步反应,然后在千军万马中抓住缝
隙,同贵阳擦身而过。

这是在敌人眼皮底下玩忽悠的超级冒险,也是民国两大军政高手背靠背的巅峰
对决,更是两大高手军政智慧的极致较量。只不过这场比赛并不公平,毛泽东赢了,
只不过拿到一张云南省的通行证;但蒋介石如果赢了,红军将全体覆没,死无葬身
之地。

三月十九号,毛泽东下令,全军白天停止活动,隐蔽待命,务必绝对保证下一步的
机密性。

中央军的周浑元还在赤水河岸修工事。眼看整个赤水河要被碉堡占满,北面的
刘湘则牢牢卡住四川大门,红军将失去所有机动空间,被锁链紧紧捆住手脚,毛泽
东在古蔺已经危如累卵。蒋介石一面安排封锁圈,一面让薛岳准备接驾,准备同时
拿下红军和王家烈,为自已的剿共大业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

三月二十号,赤水无战事。

周浑元还在不紧不慢地修工事,再有两三天工夫,他就可以控制整个赤水河;
林彪的两个团不声不响地出动,悄悄地在最后的空隙里架起浮桥;同时一个团装成
红军主力,大张旗鼓地在西面佯动,仿佛要向四川挺进。

下午五点,红军各军团都收到一份命令,由总政治部同中共中央联名发布。在
命令里,红军司令部一反常态,宣布红军已经到了紧急关头,西面道路已经走不通,
必须在规定时间内东渡赤水,全军限时转移,行动前不得下达命令,防止泄密!

规定时间的意思,是全军一级准备,没有命令不许渡河,一有命令必须迅速完
成,绝对不能拖延。收到如此严厉的命令,几个军团长都明白,军情已经到了最紧
要的关头,是兵败贵州还是北上会师,全看下一步行动的成败。

三月二十一号,赤水继续平静无事。

再有一天时间,周浑元的碉堡就要修遍赤水河,但蒋介石到贵阳的时间,却是
二十四号。毛泽东必须在周浑元合围完成之前跳出赤水、尽可能地隐蔽靠近贵阳,
在蒋介石到达后发动奇袭,最后骗黔军离开防区,取道云南。这一天晚上,毛泽东
走出了第一步棋:东渡赤水。

已经是第四次渡赤水河了。毛泽东知道,这是他最后一次渡赤水,此后无论战局
顺利与否,红军都没有机会回头。蒋介石必须按时到贵阳,红军必须按时出现在贵
阳城下,而在此前,一切必须绝对机密。

二十一日夜,几万红军无声无息地开始抢渡赤水河,然后向东北方向移动。

几万人马的动向显然瞒不过蒋介石和他的参谋们。从地图上看,贵阳在东南,
而遵义在东北,所以贵阳的安全仍然没有一点问题;红军的打算无非是再占一次遵
义,象先前那样左右拉锯,刺探国军防线的弱点。

正当蒋介石气定神闲的时候,毛泽东却被自已人吓了一跳。先前他派了一个先
遣团探路,明明命令里说得很清楚,只能在三月二十六号南下乌江,以免提前惊吓
委员长圣驾;可团长级别太低,不懂这道命令的诀窍在哪里,竟然马不停蹄地积极
行军,已经提前过了乌江,眼看就要兵临贵阳城下。

先遣部队积极过头,毛泽东只能是哭笑不得,一面命令他们务必隐蔽,一面把
红军主力往遵义调动,希望没有惊吓到委员长。幸好蒋介石大人大量,对“小股共
匪”四处乱窜不放心里,把注意力全都集中在红军主力动向上,才免了一场穿帮的
大祸。

三月二十四日下午,蒋介石按时、顺利地到了贵阳。

此时赤水河密密麻麻修满碉堡,周浑元的锁链正牢牢套住红军,中央军、黔军
四处林立,红军再想走S形骗人,已经难于上青天。在大家眼里,毛泽东早就走投无
路,眼看就要束手就擒,中央军的工作重点已经不是剿共,而是如何收买黔军部队,
逼王家烈走人。

这一天夜里,旅途劳顿的蒋介石睡得很香。

毛泽东已经在赤水东岸焦急地等了三天。三天来不管中央军、黔军如何步步进逼,
他都十分镇定地带着红军隐蔽,什么话也不多说。而确认蒋介石来贵阳的消息后,
毛泽东精神大振,立刻下令全军出击、迅速向南机动,注意对空伪装、欺骗对手侦
察,同时红九军团继续向北面机动,装出进攻遵义的样子。

三月二十八日,贵阳。

蒋介石已经成功地逼王家烈辞掉了贵州省主席的职务,又收买了他手下的师长,
成功吞并贵州势在必行。就在这一天,一直平静的战场传来情报,西北、东北、东
南三个方向先后发现大批红军主力,方向分别是四川、遵义、贵阳。几个方向的国
军都纷纷向委员长请示同样的问题:下一步如何应付?

委员长来贵阳的消息十分机密,红军搞斩首行动显然不大可能,同时向三个方
向突围更是莫名其妙,作战参谋们都被搅得稀里糊涂,不明白红军到底想干什么。
就在大家开会研究的时候,毛泽东已经无声无息地靠近了乌江。

渡过乌江,马上就可以冲到贵阳,但新的问题又出来了。从情报上看,中央军
周浑元、吴奇伟居然就在附近,而且路线十分靠近红军,一旦发生接触,肯定要吃
眼前亏,但要他们让条路,似乎又不大可能。眼看渡江的事情要黄,军委二局局长
曾希圣站了出来,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议:冒充蒋介石,叫中央军让路!

从理论上讲,曾局长的想法纯属异想天开。虽然二局能破译电码,但蒋介石同
嫡系间的电报手续十分严密,两边电报员关系也很熟,相关文档全部要备案,随时
可以相互查证,即使骗过对方个把小时,立马也会露馅。所以曾希圣的提议,不大
可能实现。

但这个世界上只要有国军,就没有不可能发生的稀奇事。很快贵州毕节行政督
察专员、剿共保安司令莫雄的电报间里,出现了一个副官的身影,叫卢志英。

莫雄的身份已经提到过,属于非著名地下党,而地下党的副官,自然还是地下
党。在卢副官指挥下,莫雄司令部向周浑元、吴奇伟发出电报,以十分熟悉的手法
向他们转发委员长的军令,新的行军路线方向大致一样,时间也差得不多,只有一
个小小的空档。

莫雄的做法是要担大风险的。但对方收到电报后,正常情况下即使起疑心也不
会直接找蒋介石求证,而是先同自已核查,中间的时间差足够红军安全渡江;至于
消息败露,自已也有两个选择,一是抵赖不承认,反正电波发在大气层里,谁爱收
谁收,自已就是没发;另一个选择是把事情全部推到手下身上,同时让手下出去躲
风头。

从后来的情况看,莫雄准备的是第二种。因为发完电报,卢志英就离开了莫雄
的司令部,消失在茫茫黑夜之中。

曾希圣的手段果然十分厉害,周浑元和吴奇伟都按时完成了调度,没有谁对莫
雄起疑心。蒋介石也没有察觉到乌江的小小变化,还在努力安排北面的遵义歼灭战,
准备迎来最后的辉煌胜利。

四月二号,蒋介石突然收到情报,红军已经渡过乌江,并且了喊出“打到贵阳
去,活捉蒋介石”的口号,声称要攻下贵阳、消灭自已!

一不留神,红军前锋竟然出现在贵阳,眼看就要攻城,而国军主力还在北面搞
合围,贵阳一线只有四个团,侍从室顿时吓出一身冷汗。此时不管是黔军、中央军
还是滇军,只要能来救驾就是好军,蒋介石再也顾不上他的黔北歼灭战,把希望放
在最后一支预备队身上:毛泽东一心要调出来的滇军孙渡。

作为龙云的精锐,孙渡是很有一些资本的。云南物产丰富,龙云治政也有一些
手段,手上有不少闲钱,可以从法国进口枪炮,把滇军(仅限主力部队)搞得有声
有色。在收到剿共命令之后,龙云派出了嫡系的孙渡进驻云贵边境,并交待得十分
清楚,滇军的任务不是剿共,而是严防共军进云南,更要严防中央军趁火打劫,部
队只能在云贵边境堵截红军,绝不能派到前线去当炮灰。

孙渡是个听话的军人,所以十分老实地执行龙云的命令,蒋介石也没有怎么为
难他,一直把他放在省边界线上。当然,不为难不代表不出力,自红军开始走S路线
以来,孙渡的滇军是比较辛苦的,三月二十八号,蒋介石还在命令滇军全速奔往打
鼓新场(就是林彪先前想打的地方),准备参加大围歼,二十九号却要他们赶往黔
西,三十号命令滇军必须及时到位,防止红军“西窜”。电报口气一天比一天强硬,
用的词也越来越不客气,一点没有把孙渡当外人的意思。

然而在三月三十一号,一切都变了。在收到的电报里,蒋介石突然一改最高统
帅的冷酷作风,十分亲热地称孙渡为大哥,并请孙哥以最快速度兼程赶到贵阳旁边
的清镇,千万不要耽误时间(万勿延误)。

看完短短的电报,孙渡知道,委员长八成又摊上大事了。

委员长平生最喜欢坑兄弟,已经是民国时代的共识。堂堂领袖突然主动认他这
种小虾米当大哥,只有一个可能,就是挑中了他去填坑。具体来讲,是碰上了堵枪
眼、背黑锅一类粗活,需要他当冤死鬼。

从云南出发以前,龙云给孙渡的命令,是只在边界线附近打转,不能深入贵州
腹地硬拼;但蒋介石的要求,是让他带着滇军深入贵阳,同红军死磕。

几小时后,蒋介石又发来电报,口气还是十分亲热:请大哥动作快点,晚上就
不要睡觉了,赶路要紧!

救驾如救火。考虑再三,孙渡决定以大局为上,服从蒋小弟的命令。于是滇军
以一天一百多里的速度,强行军赶到了清镇。

从地图上看,清镇离贵阳十分接近,更重要的是清镇有飞机场,蒋介石就是在
清镇降落后,再坐车进贵阳城的。滇军肯赶到清镇,就是保证了委员长逃跑的后路,
也就是对贵阳城防的极大支持。

但是蒋介石仍然不放心。

贵阳城里只有四个团,而红军已经拿下三十里外的水田坝,攻城迫在眉睫。贵
阳四面都有发现共军活动的报告,蒋介石一面让手下选好马、小轿准备逃亡,一面
下令孙渡的大军立刻开进贵阳城,加强城防!

收到委员长的命令,孙渡非常、非常、非常为难。

龙云发现事情不对,已经给他打了电报,要他马上往西南移动,守住通往云南
的道路;而蒋介石的命令,是要他东进贵阳城护驾。

两个都是上司,而且都是现官加现管。再三考虑之后,孙司令十分矛盾地决定,
听蒋小弟的命令,大军进贵阳加强城防。

收到滇军离开边界的消息,毛泽东十分高兴。

贵阳城防坚固,红军并没有太多把握攻城,只是虚张声势而已,现在孙渡的大
军已经离开防区,红军正好绕过贵阳去云南。为了防止滇军从侧面截击,毛泽东决
定,再把滇军从贵阳城里骗出来,往东边调远一点。

孙渡当然不知道毛泽东的计划。赶到贵阳后,蒋介石对他十分嘉奖,除了大量
好话外,还下令每个团犒赏三百斤猪肉、六十块现大洋、一百元钞票(够节俭)。
从委员长平时出手的大方程度来看,估计贵阳城里的干货真是不多,只能先给这么
点东西意思一下。

有了孙渡的支援,蒋介石十分欣慰,至少他和宋美龄不用骑马逃命了。很快他
又收到情报,红军并没有攻城,反而是往东面的清水江上搭浮桥,准备东蹿。

清水江往东一直走,可以到的地方是湘西。

红军如果要去湘西,事情并不是很麻烦,因为贵阳到湘西路途遥远,只要等个
几天工夫,主力赶来搞个合围,红军就会在中央军、湘军夹击下溃败。但蒋介石突
然十分积极地找到孙渡,告诉他说:红军正在东渡,你去扫尾!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