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所欲言

对于海外发生的事件发表我的看法,希望抛砖引玉,提供灵感,为中华民族的进步贡献微薄之力。
正文

再论朱海洋的杀人动机

(2009-02-03 10:30:59) 下一个

再论朱海洋的杀人动机

     朱海洋其实就是一个赌徒,充斥着赌徒心理和冲动,绝不是精神病患者。赌徒对行赌可是热情高涨。玩股票本身就是一种赌博,朱海洋将自己的学费和生活费,不能说全部,也会是大部分,投进了股票市场,因为金融危机,他没有发财反而导致无法翻本,这将影响到他在美国的学习和生存,他心里十分焦躁和绝望。但他没有力量和能耐把股票市场砸了毁了。这时恰遇上杨欣,他断不会想在杨欣身上发财,事实证明杨欣给他的回报只有40美元。他也清楚,学生没有多少钱。但他可以在杨欣身上赌一把,因此他会对朋友说,他要达到本垒,这时杨欣是否愿意与他媾和他肯定不清楚,这就是赌徒心理,绝不是因为爱情。他达到目的了吗?我认为他没有达到。他却把杨欣毁了,把自己也毁了。我们试想,如果让朱海洋再重新来过,他会选择这样的结局吗?如果他真爱杨欣,他不会是这种赌徒心态。他会爱护和珍惜杨欣,哪怕杨欣有男朋友,他也会通过努力和上乘表现掳获杨欣的芳心。但他不是,他想在杨欣身上赌一把,达到本垒。这时他具备了赌徒般的作案心理和冲动。二是欲火攻心,他想在所读专业不理想和股票失利的情况下,找个管道宣泄一下。大部分有性爱经历的男人,不能说全部,都有这种心理,在事业不顺或心情不佳的情况下,找老婆或情人,或妓女,反正是女人,来一个生理上的宣泄和愉悦,驱散心中的阴霾。从朱海洋的话语中断定他有这种经历。这时朱海洋具备了获得精神和生理上愉悦的犯罪冲动。三就是本能,男人的机理本能,这不需要任何心理因素和冲动,就像渠满则溢,瓜熟蒂落一样,
旧的不去新的不来,总归得找个地方让它流出。它是导致朱海洋对女人执拗和下手的根源。
       朱海洋为何不去找同公寓的男性室友,偏偏与杨欣不依不饶?这说明朱海洋不是个gay,可以百分之一百肯定。为了宣泄,朱海洋为什麽不去找妓女?可找妓女需要花钱还有各种不确定的风险。不可否认,杨欣这时的出现对他是个极大诱因,使他产生了幻想,勾起了赌瘾,而且在他看来是几乎没有风险又容易上手的弱者,为他提供了赌一把和宣泄的机会,但杨欣有男友且不是水性杨花,更不好欺负和占到便宜。这可出乎赌徒朱海洋的预料。他不仅没有行赌成功,也没有获得生理上的宣泄和愉悦,更没有办法和渠道让该流出的流出,而是雪上加霜,否则他会千方百计哄骗杨欣企图再来第二次。面对杨欣的拒绝和不从,他心里那个堵啊!赌徒心理和生理冲动让他寝食难安,他渴望翻本,渴望成功,也要宣泄,否则他会无脸见人,无法学习生活下去。这时他还算冷静,没有精神错乱,没有拿着刀见谁杀谁,而是怀揣利刃,去找杨欣,来最后一搏。他还知道如何找到杨欣,他还认识杨欣,没有看错,还能平静地与她一起喝咖啡和交谈。可悲的是杨欣并没有意识到眼前的危险并作出相应的防范。
      朱海洋最终在无法生理宣泄和绝望中,他选择了另一种宣泄。他没有争吵,没有大声喧哗,没有毁坏公物,没有乱刀飞舞,他知道这些对他达到目的都无用,而是目标明确,向着他清楚无误的、达不到目的的女人、弱者、同学、同胞、曾对他给予无限信任和一定报答的朋友准确下刀了,而且是割下头颅提在手中。他没有认错人吗?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他是如何操作的?能在短时间内将人头割下?他的头脑没有紊乱吗?他的手没有发抖吗?他还能看准部位吗?现场证人反映他很冷静,没有异常表现,对警察没有说一句话,只是嘴角似乎有一丝冷笑的抽动。所有这些都说明他不是精神病患者。他是有预谋有目的,而且是准确无误地实施了杀人。赌徒就像吸毒者一样,欲罢不能,最终只能倾家荡产,走向毁灭。愿苍天有眼,为杨欣伸张正义,严惩元凶。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