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泉映月
《二泉映月》是著名的民间盲艺人华彦钧(阿炳)创作并于1950年亲自录音传谱的二胡曲。该曲问世以来,不仅以二胡独奏形式而且还被改编成各种形式的器乐曲,以它那优美抒情的旋律和深切感人的音乐内涵而闻名国内外。
华彦钧是我国杰出的民间音乐家。江苏无锡人。他自幼在音乐上受到其父华清和(无锡雷尊殿当家道士)的严格训练,掌握了全部梵音及多种民族乐器的演奏,少年时代就技艺精湛,能奏善唱,而且自编自奏,才华出众。由于自幼丧母,孤苦伶仃,中年双目失明无依无靠,过着十分困苦的生活,饱尝人间的辛酸。由于他早年辞世,他自编的许多乐曲,未能及 时全部记录下来。传世的只有《大浪淘沙》、《昭君出塞》、《龙船》三首琵琶曲和《二泉映月》、《寒春风曲》、《听松》三首二胡曲。
《二泉映月》这首曲子开始并无标题,阿炳常在行街穿巷途中信手拉奏,卖艺时并未演奏此曲,阿炳曾把它称做“自来腔”,他的邻居们都叫它《依心曲》,后来在杨荫浏、曹安和录音时联想到无锡著名景点 “二泉”而命名为《二泉映月》(江苏无锡惠山泉,世称“天下第二泉”),这时方定下曲谱。贺绿汀曾说:“《二泉映月》这个风雅的名字,其实与他的音乐是矛盾的。与其说音乐描写了二泉映月的风景,不如说是深刻地抒发了瞎子阿炳自已的痛苦身世。”
《二泉映月》的曲体结构是一首传统的变奏曲。全曲共分为六段,经历了五次变奏。(乐谱链接:点击此处打开乐谱 )。
音乐一开始,短短的引子,音阶下行的旋律,犹如一声百感交集的轻轻的叹息,仿佛作者在用一种难以抑制的感情讲述他一生的苦难遭遇。继短小的引子之后,第一主题旋律由商音上行至角,随后在徵、角音上稍作停留,以宫音作结,呈微波形的旋律线,恰似作者沉思往事。第二主题与第一主题成鲜明对比,它从第一乐句尾音的高八度音上开始。围绕 宫音上下回旋,打破了前面的沉静,开始昂扬起来,流露出作者无限感慨之情。随后,旋律在高音区上流动,并出现了新的节奏因素,旋律柔中带刚,情绪更为激动。主题从开始时的平静深沉逐渐转为激动昂扬,深刻地揭示了作者内心的生活感受和顽强自傲的生活意志。在演奏中绰注的经常运用,使音乐略带几分悲恻的情绪,这是一位饱尝人间辛酸和痛苦的盲艺人的感情流露。
全曲将主题变奏五次,随着音乐的陈述、 引伸和展开,所表达的情感得到更加充分的抒发。其变奏手法,主要是通过句幅的扩充和减缩,并结合旋律活动音区的上升和下降,以表现音乐的发展和迂回前进。它的多次变奏不是表现相对比的不同音乐情绪,而是为了深化主题,所以乐曲塑造的音乐形象是较单一集中的。全曲速度变化不大,但其力度变化幅度大,从pp至ff。每逢演奏长于四分音符的乐音时,用弓轻重有变,忽强忽弱,音乐时起时伏,扣人心弦。
《二泉映月》通过变奏使音乐形象得到层层深化,使人感受到阿炳怀着难以抑制的感情,一遍又一遍地向人们诉说他种种苦难和遭遇。第四变奏到达了全曲的高潮,仿佛是阿炳从心灵底层迸发出来的愤怒至极的呼喊声,对命运的挣扎与反抗。昂扬的乐曲在饱含不平之鸣的音调中进入了结束句,而结束句又给人一种意犹未尽之感,仿佛作者仍在默默地倾诉着,倾诉着,倾诉着……
《二泉映月》层次分明而又浑然一体,旋律动听而又质朴苍劲,音乐感人但更促人激愤。它是中国一位穷苦盲艺人的传世杰作,深受国内外听众喜爱。世界著名指挥家小泽征尔对该曲的评价:“我应该跪下来听……”那是1978年,小泽征尔应邀担任中央乐团的首席指挥,席间他指挥演奏了勃拉姆斯的《第二交响曲》和弦乐合奏《二泉映月》(改编),当时,小泽征尔并没有说什么。
第二天,小泽征尔来到中央音乐学院专门聆听了该院17岁女生姜建华用二胡演奏的原曲《二泉映月》,他感动得热泪盈眶,呢喃地说:“如果我听了这次演奏,我昨天绝对不敢指挥这个曲目,因为我并没有理解这首音乐,因此,我没有资格指挥这个曲目……这种音乐只应跪下来听。”说着说着,真的要跪下来。他还说:“断肠之感这句话太合适了”。
不同的二胡演奏家在演奏《二泉映月》时变奏部分有所变化和取舍。以下是姜建华在2008年北京新年演奏会上的演奏(尽管这一视频录音质量欠佳,然而,姜建华对乐曲的理解及乐曲情感演绎十分到位,故选取此视频为例)。在她的演奏中,第二次变奏被省略,第三次变奏的前半部分与第四次变奏的后半部分被结合在一起。细节如下:主乐段:0:11 - 1:24(其中引子:0:11 - 0:19,第一主题:0:19 - 0:45,第二主题:0:45 - 1:24)变奏一:1:24 - 3:01,变奏二:省略,变奏三与变奏四合二为一:3:01 - 4:41,变奏五:4:41 - 6: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