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朦的日子

发朦的时候多,清醒的时候少,码点字,防老年痴呆。
个人资料
正文

闲来磨牙--周昭王伐楚

(2009-02-09 17:55:27) 下一个

引子

快三十年前,当时正准备高考,忙得不可开交。有时会觉得枯燥无聊,就想法避开父母、班主任监视的目光,偷偷看些闲书。有本书,名字记不得了,现代人写的通史之类,讲了周昭王伐楚的故事。当时读后蛮震撼的,觉得拍电影是个好题材。

故事梗概是:周昭王十六年,镐京旌旗招展,天子亲率六师出征,浩浩荡荡讨伐楚国。大军行至汉水流域,顺流放舟而下,呈势如破竹状。不料这时出了意外,满载的大小战船,均于中流解体。结果昭王及麾下六师人马,不战而溺毙江心。原来造船时就中了楚人的招,战船是用水溶性的胶水粘结起来的。这样的船,当然是遇水即化。楚人不费一刀一剑,就灭了志高气满的周六师,还搭上了不可一世的周昭王。这真有点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意思。

俺无事时,想起那段故事,顺着挖下去,发现些有趣的东西,忍不住唠叨唠叨。

(一)周昭王怎么了?

一国天子,六师大军,死得窝窝囊囊,是很没面子的。所以事情发生后,西周官方记载里对此事讳言很深。《史记周本纪》追记道:“昭王之时,王道微缺。昭王南巡狩不返,卒于江上。其卒不赴告,讳也”。结果史书里就开始语焉不详了,“周昭王末年,夜有五色光貫紫微,其年,王南巡不返。”

朝廷遮遮掩掩,民间就沸沸扬扬,谣言满天,几千多年后,更是不知孰真孰假了。有一说昭王南狩,渡汉水时被犀牛惊吓,跌落江中淹死。因为,“周昭王十六年,伐楚荆,涉汉,遇大兕。”那个“兕”,据说就是现在的犀牛。

有不同意的,说其实昭王不当心掉汉江里,被扬子鳄吃了。周人为了避讳,很有可能把“鼍”说成“兕”,而“鼍”就是扬子鳄。还有证据说,昭王子周穆王替父报仇,南征时以鼋鼍架桥,以泄杀父之恨。“周穆王伐大越,起九师,东至九江,驾鼋鼍以为梁也。”

(二)昭王死于何年

一说昭王十六年初次南征荆楚,大胜。昭王十九年,再次南伐荆楚,结果全军覆没,昭王死于汉水之滨。

后来又有人说,周昭王只有一次伐楚。说二次伐楚,是不解先秦之前,天子驾崩,有三年丧俗:天子驾崩当年为辟位、次年为载格、第三年为践位。践位后,新君方可登基。

所以事情是这样的:十六年,昭王南狩溺毙,隐而未报。十九年,穆王继位,结果后人误以为昭王十九年才驾崩。因为满世界都谣传昭王崩于南征之途,故又错上加错,认定昭王崩于十九年的二次伐楚。

(三)为何伐楚

从古到今,战争的目的就是掠夺资源,昭王伐楚也不列外。西周正是青銅文明鼎盛的青銅時代,銅和锡当然是最重要的战略资源。青铜可以做工具、武器、装饰品、神器,青铜鼎是西周礼制的核心符号,更是江山社稷的象征。所以,控制了青铜,就有了问鼎天下的资格。而当时出产銅锡的地方,就在今日长江南岸的大冶和銅陵一带。因此,伐楚是为了青铜资源,为了江山社稷。

(四)损失有多大

《周礼》中说:“二千有五百人为师,师帅皆中大夫”,可见西周一个师有两千多人。西周初年,天子控制的军队,总共只有十四个师。六个师镇守镐京周围的京畿地区,有所谓“西六师”之说。八个师驻扎在东边殷商故地,兼顾东南各诸侯国,故常被称为“东八师”或“殷八师”。

六师伐楚,对西周应该是相当规模的战争动员。而六师具溺毙于汉水,是对西周国力和国威的沉重打击。故有人认为,这次失败是西周国运的一个拐点。

(五)伐的那个楚

俺读故事时,想当然地认为,昭王伐楚,伐的自然是“春秋五霸,战国七雄”里的那个楚,记得当时那本书里也是这么说的。不过,现在有人说,昭王伐的是“楚蛮“或“荆蛮”,而非楚国。

周成王封熊绎为子男,封地只有五十里,楚君从此被称为楚子。从成王到昭王,中间只有一个康王。这么短的时间,楚国不可能从一个五十里的贫穷小国,强大富有到与西周作对。就算昭王真要讨伐五十里的小楚国,也不需要动员六师的兵力。其实穆王十四年,昭王的儿子穆王还带着包括楚子的一干诸侯打过徐戎,可见他们之间不像有杀父之仇。

“楚蛮“是周时居于江汉之间的一些大部落族群,可能控制着江南的銅锡资源,故成了西周的讨伐对象。楚国在熊渠继位之后,开始强大起来,逐渐征服和取代了“楚蛮“。此后世间就只有楚国,而无“楚蛮“了,那时西周天子已是周夷王。后人只知楚国不知“楚蛮“,所以会误以为昭王伐的是楚国。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