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在周边各国也有广泛的影响。早在上古帝舜时代,我国就开始使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合的“干支纪年法”,后来又以12种动物来和十二地支相对应,这就是十二生肖。
最早有关生肖的记载见于春秋《诗经·小雅·车攻》——“吉日庚午,既差我马”。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十二生肖经常被写入文学作品中,还出现了一种12句的“十二生肖诗”。 南北朝沈炯所写的《十二属诗》,在每句首字按序嵌入十二生肖名,且突出了每种生肖的生性特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鼠迹生尘案,牛羊暮下来。 虎啸坐空谷,兔月向窗外。 龙阴远青翠,蛇柳近徘徊。 马兰方远摘,羊负始春栽。 猴栗羞芳果,鸡砧引清怀。 狗其怀屋外,猪蠡窗悠哉。 南宋大儒朱熹也曾写过一首《十二生肖诗》。他是将十二生肖名按序散嵌于诗中,诗云: 昼闻空箪啮饥鼠,晓驾羸牛耕废圃。 时才虎圈听豪夸,旧业兔园嗟莽卤。 君看蛰龙卧三冬,头角不与蛇争雄。 毁车杀马罢驰逐,烹羊酤酒聊从容。 手种猴桃垂架绿,养得鹍鸡鸣角角。 客来犬吠催煮茶,不用东家买猪肉。 明朝大学者胡俨撰写的《十二生肖诗》,不仅依次嵌入生肖名,而且一名一典,颇有情趣: 鼷鼠饮河河不干,牛女长年相见难。 赤手南山缚猛虎,月中取兔天漫漫。 骊龙有珠常不睡,画蛇添足适为累。 老马何曾有角生,羝羊触藩徒岔嚏。 莫笑楚人冠沐猴,祝鸡空白老林邱。 舞阳屠狗沛市中,平津放豕海东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