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女人的“半边天”:古代才女的人生命运

(2009-03-16 06:29:52) 下一个

       柳如是

  现在男女平等,女性的社会地位提高到撑着半边天,但是才女之“才”的衡量标准似乎并未改变,依然是文学、书法和绘画。擅书的女子被谓之“女书家”。

  以老派文人的眼光,引人人胜的“才女”是明末清初的名妓柳如是、董小宛、马湘兰,她们天资聪慧,美貌动人,风情万种,富有才情,结交盛名才子,翰墨酬答应手而成,诗书画都在行。

  董小宛

  柳如是和董小宛后来从良,分别跟了才子加名士的钱谦益、冒辟疆做妾,文人说得雅,名为“侍姬”。董小宛的家庭生活比柳如是平静和谐,她持家有道,不仅是冒辟疆破寂的蛾眉,添香的红袖,更是夫君的读书知己。董小宛伴丈夫读书,留心摘抄古代名媛轶事,编成《奁艳》一书,皆是“细字红笺”。

  明清才女闺秀钟情小楷,心静手巧,写的小楷一片清丽优雅。张中行《闺秀小楷》里说:明清以来闺秀坐闺房,练写小楷,大多是形追《十三行》,神追《列女传》,形娟秀而神柔婉。《十三行》是指王献之楷书名迹《洛神赋》,书法端秀灵动,北宋以来残存十三行,故有此称,现在只能见到刻本。《洛神赋》更是文学名篇,作者曹植虚构了一个梦境般的想象空间,让自己在洛水与仙女相遇,辞美情深,缠绵凄婉。像《洛神赋》这样的小楷字帖,文辞和书法都契合闺秀的心态,临池更有情致。

  艳称唐朝的才女,一位是失身乐伎却不以风情事人的薛涛,她机警敏捷、巧言机辩,以诗才与蜀地高官文士酬唱往来。她作字无女子气,笔力俊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据说薛涛能制一种粉红色笺纸,裁成小幅,用来誊写自己的诗作,赠送友人,清雅别致,蜀中号为“薛涛笺”。另一位是经常在文人笔记里现身的“女仙”吴彩鸾。她的身世扑朔迷离,传说生活在吴越一带,一次中秋集会,邂逅书生文箫,两情相好,同居十年,文箫贫不自给,吴彩鸾抄书卖钱糊口,抄一部《唐韵》能卖五千钱。据说吴彩鸾一天能写十数万字,效率之高,胜过电脑录入员的敲字作业。此非人力所及,当然不可信,估计写得快而好是她的过人之处。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一册楷书《唐韵》,凡三十八幅,每幅纵27.2厘米,横44.6厘米,小字若蝇头,笔画厚重,结体宽绰,并无明清习阁之气。

  汉成帝许皇后

  最早进人史书的善书女性是汉朝的帝后嫔妃。西汉成帝许皇后,大司马车骑将军许嘉之女,“聪慧,善史书”。汉安帝的生母左姬,既“善史书”又“喜辞赋”,安帝“好学史书”大概受到她的影响。汉朝人说的“史书”指“八体六文”之类的篆隶字体,乃政府书吏们专擅的本领,说女性“善史书”,表示她擅长篆隶书写技艺,按现在泛化的说法,就是“女书家”。

  南朝陈后主沈皇后,不但“工书翰”,而且“聪敏强记,涉猎经史”,知识水准高出历代许多帝后,却是命运多舛的末代皇后。陈朝灭亡,她陪亡国之君陈后主到长安,做高级囚徒。后主一死,身不由己地做了隋炀帝杨广的妾,隋炀帝每次南巡,令其从驾侍候。隋炀帝被杀,她由广陵过江还乡里,不知所终。她的书迹唐人还能见到一纸“署启”,何种书体,多少字,都无记载,只留下“如晚晴阵云,傍日残霞”的评语,以她凄凉的晚境比况其书。

  历代帝后,去今一远一近的武则天、慈禧太后是少见的“女强人”,都有书迹传世。武则天在书法上破了两项“纪录”:一项是写《升仙太子碑》,开了女子写碑的先例;另一项是写碑的书体,碑额用饰有鸟形的飞白书,此有太宗的先例,碑文却打破惯例用草书写,前所未见。慈禧太后的特别之处是题写匾额,这是闺秀不曾染指的书法形式。慈禧题匾的楷书大字,结字茂密,浑厚周正,不亚于乾隆皇帝。据说慈禧题匾并不“写”,而是先由御用书家写好字样,在马粪纸上刻好,下面垫上白纸,慈禧只需拿笔在镂空的笔画里填墨,省心又省事。

  但是文人乐道的女书家多是名媛闺秀、夫人侍姬。才分最高的是汉末文学家、书法家蔡邕的女公子蔡琰(文姬),她命运坎坷,一生三嫁,曾经身陷匈奴,做了左贤王的妻室。曹操用重金美玉把她赎回,问起蔡邕的藏书,蔡文姬犹能诵忆四百余篇,曹操要派文吏十人前去笔录,文姬以“男女之别,礼不亲授”为由,婉言谢绝,自己缮写而成,文无遗误。那时蔡邕的书法声望如日中天,蔡文姬是蔡邕笔法的唯一传人。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