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广龙

不为名不为利, 只为公平和正义. 不愁吃不愁穿, 只愁百姓没衣穿. 文革年代出生, 八十年代末到德国留学, 目前在德国工作. 爱
个人资料
正文

华 晨 为 德 国 提 供 辱 华 题 材

(2009-04-09 23:40:23) 下一个

华晨为什么一定要削尖了脑袋把一个杂种汽车拉到德国丢人现眼呢?为了好听的广告词: “华晨震撼德国”, 还是德国总代理利用华晨不惜血本的愿望, 做着只赚不赔的生意呢。 华晨把270辆尊驰轿车“借”给总代理, 能卖多少是多少, 卖不掉再运回中国, 反正中国有的是冤大头。 以拿一个这样的车以价格冲击市场, 只会头破血流, 欧洲正等着反倾销呢。汽车这东西和其他商品不一样,非常敏感, 它会刺激每个德国人, 好戏多着呢。正确的道路是: 用质量取胜,而不是价格。 最便宜的车却有这么尊贵的名字, 实在搞笑。 不要打肿脸充胖子, 欲速而不达。 华晨为德国提供辱华题材还不够吗?老老实实, 搞个象样的车出来。


广龙

德国之声读者来函
2008.10.02

 

德国之声: 华晨重新登陆不来梅港

一年前,中国沈阳华晨汽车制造公司首次向欧洲出口的尊驰牌轿车在德国五项安全测试中只有一项及格,华晨不得不悄悄退出欧洲市场。南德意志报报道说,经过一年卧薪尝胆,现在华晨带着270辆BS4型尊驰轿车,重新登陆不来梅港:

"进口商梅尔里希很有把握:如果全德汽车俱乐部再次对四缸的尊驰轿车做撞击试验,至少三项能获得通过。华晨在六十个方面对这种车型做了改进。

进口商说,现在出厂的是一个'共生产品':造型是意大利设计,出自皮宁法里纳之手,加上保时捷的车身、三菱的发动机。宝马公司是华晨的合作伙伴,巴伐利亚的这家汽车制造厂家与华晨成立了合资企业。实际上,中国只出造车的工人。梅尔里希说,'这种轿车完全可以上路',这话听起来很有信心,但也显示出一些勉强的心态。尊驰轿车的价格最终也将说服买主,与韩国竞争对手提供的同等轿车相比,每辆15990欧元的价格低了近10%。

根据进口商的计划,尊驰轿车的销售量将直线上升。梅尔里希的公司至少将在欧洲卖出七万五千辆。下一批数百辆尊驰正在运往不莱梅的路上。如果梅尔里希的梦想成真的话,中国人几年后没有必要再与日本和韩国共同运输,华晨一次就可以用六千辆汽车装满一艘庞大的货轮。"

德国之声
2008年10月1日

华晨汽车碰撞测试吞鸭蛋 德国笑中国车是废铁

消息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中国汽车业者长期以来都想在全球市场争得一席之地,不过在欧洲国家严格的实车碰撞测试标准下,却纷纷不堪一“撞”,拿下难看的成绩单。近日本土车商华晨汽车在Euro NCAP标准碰撞测试中,苦吞史上最低成绩:零分。

  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日前,ADAC德国汽车俱乐部(简称ADAC)根据欧洲最新的Euro NCAP标准对“华晨骏捷”汽车进行了碰撞测试,由于缺少主动安全装置,华晨在此次测试中得到“零分”的史上最低成绩。

  根据ADAC官方公布的信息,骏捷(BS4)在正面碰撞测试(以每小时64公里的速度偏置40%直接碰撞)后,得到9分(满分16分);在侧面碰撞过程中,得到了13分(满分为18分)。骏捷原本可得22分,但最后却抱了“鸭蛋”归来,原因就在于缺少安全带提醒装置。

  对此,华晨汽车公关部负责人苏庆菊提到,这次测试若按旧标准,骏捷原本可符合“三星”(17- 24分,“五星”为33- 37分)成绩。不过,自2009年2月起,Euro NCAP对评价标准进行了更为严格的调整,对主动安全装置有了更高要求。根据新规则,骏捷因缺少ESP车身稳定系统和安全带提示装置,因此零分。

  事实上,中国汽车业者这些年努力想走出国门,却屡屡受挫于外国市场对车辆严格的标准要求上,碰撞测试只是其中之一。2年前,华晨尊驰(BS6)刚进入欧洲市场不久,在ADAC碰撞试验中仅拿到“一星”成绩,被德国当地媒体大加讥讽,称其为“来自中国的废铁”。

  而首批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汽车“陆风SUV”,在2005年更被“撞”得鼻青脸肿。当时在ADAC组办的一次碰撞中,陆风汽车在接受正面、侧面碰撞后,“驾驶员幸存机会几乎为零”,ADAC称其是“20年来在安全测试中表现最差的汽车”。该事件更对中国汽车进军欧洲市场,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

  对此,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汽车技术情报研究所专家表示,ADAC提高碰撞评分标准,说明欧盟正在透过各种严格的政策法规,提升自身汽车企业的竞争力,也透过高门坎的行业标准等非贸易壁垒,将国外竞争对手挡在门外。

  仅以安全配备来说,如今不少中国国产低端车款上,安全气囊这种基本配备才刚刚出现,因此一旦遭遇更严格的标准,只能处于劣势。

  专家强调,除了碰撞测试,中国汽车进入欧美市场将遇到很多考验,譬如严格的废气排放标准、行人保护、旧车报废回收等更加苛刻的标准,出口之路不会是康庄大道。

碰撞测试录像:

http://www.bild.de/BILD/auto/2009/03/adac-crashtest-brilliance-bs4/schon-das-zweite-desaster-fuer-die-chinesen.html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