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为家

流水主人长醉客, 他乡居处成故乡
正文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2008-12-19 08:04:49) 下一个

大概七八岁的时候看过一个故事片, 里面两个美蒋特务的接头暗号是两句诗: “曲径通幽处, 禅房花木深”, 博学的特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等到后来才知道, 这是常建的诗“题破山寺後禅院》中的两句, 原诗是: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题目的破山寺後禅院是要连读的。破山寺又叫兴福寺,在江苏常州,当时并不破旧。後禅院相对于前殿,
 也不是独立于寺的后面。流传中不同的版本这首诗的用字有所不同, “初日照高林”的“照”字, 就有用“明,朗, 耀”等的, “曲径通幽处”, 过去用“竹径通幽处”的好像很多。 比较起来, 上面的写法在音, 意上似乎更好一些。诗写的别致, 光影声具在,曲径通幽, 寂静中传来钟声,禅意更浓了。

作者常建(708-765?),邢台人,19 岁时开元十五年与王昌龄同榜进士,只做过县长类(江苏盱眙尉)的小官,晚年隐居鄂渚(湖北武昌)。 在唐开元天宝年间,有李白杜甫王维等等名气很盛的诗人, 常建是有些寂寞的, 他交游的朋友之中也只有一个王昌龄是有名的。他对时事的判读让他能抽身逃避, 也许对禅的感悟在其中起了些作用吧。 常建要隐居鄂渚时曾经招王昌龄同隐, 但是王昌龄没有去, 结果王在安史之乱中被杀。 常建的才华在其身后不久就被认识到,唐人就有“其旨远, 其兴辟, 佳句辄来”的评价。常建的诗有五十几首流传下来, 这首是名篇,名以文传, 常建值了。

破山寺距常建做官的地方不太远, 这首诗大约作于那个时期。晚年隐居中的常建,听到寺庙的钟声, 心境如何? 会不会有些像今天的我们,又听到早年的革命歌曲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