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荡舟

人生如舟,时而一帆风顺,时而逆水激流。智者犹勇敢的水手,披风斩浪,浪遏飞舟。
正文

旅加散记 (十一)大爱无疆

(2008-12-14 17:52:28) 下一个

旅加散记

吕孟申   吕涓漪

(十一)大爱无疆

    2008北京奥运会,圆啦中华民族一个百年梦想,100年前的那个10月,第四届奥运会还没有结束,时任天津学校长的张伯苓先生以三个问号考完问国人:“中国什么时候能派出运动员参加奥运会?中国什么时候能在奥运会拿到奖牌?中国什么时候能举办奥运会?”从而开启中华民族追逐奥运的百年梦想。

     1932年中国第一次派出唯一的运动员刘长春,参加第十届洛杉矶奥运会,经过28天海上颠簸后,体力不支的刘长春在预赛中即被淘汰。

      1936年柏林奥运会参赛的69名运动员不光一枚奖牌没拿到,连回国的路费都没有,若不是当地侨胞解囊相助,回国就成问题。在他们途径新加坡的时候,当地媒体画了一副漫画,一群身穿长袍马褂,形容枯槁似乞丐的中国人抬着一个大鸭蛋,标题:“东亚病夫”。

这一百年凝聚了中华民族多少的血泪和耻辱,多少的奋斗与期待?

奥运会在北京举行,作为中国人无论在地球上任何地方的华人华侨,那份自豪与喜悦真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行,中国运动员浩浩荡荡的行进队伍,荣获    枚金牌有力的回答了张伯苓先生疑问和期待。

百年奥运记载多少人的奋斗足迹,百年奥运成就多少人的梦想和期盼。

在奥运金牌的英雄谱里有一位生于中国,死于中国的奥运英雄,他就是被誉为“飞快的苏格兰人”的Ericliddell(李爱锐) ,李爱锐的父亲是英国伦敦宣教会的宣教士,为了传教他和妻子一道穿越万水千山来到中国,在天津生下他,六岁时和哥哥回到英国念书,由于他刻苦勤奋,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显露他田径场上短跑超人的天才。在1924年巴黎主办的奥林匹克运动会上,他以47.6秒的成绩打破记录,勇夺金牌,成为传世佳话。

李爱锐生于贫弱的中国,但他被中国东方文明的魔力所吸引,人虽然离开中国,可他那颗富于幻想充满同情的心却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中国人民。他把获得奥运奖牌的荣誉看的很淡很淡,,他渴望着早日重返中国用他那仁慈、博爱、怜悯的心肠,行出公义、诚实、良善,在黑暗的世上发光,在冷漠的人间散发温暖。

李爱锐不顾亲友的劝告,带着新婚不久的妻子毅然踏上满目疮痍、战火纷飞、遍地饿殍的中国,他心甘情愿的当上一名普通教师,他觉得自己就像《圣经》所言:“行为纯正的义人,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他觉得自己就是插上翅膀的天使,中国就是他施展爱心的地方,这里的人民需要他,他有义无反顾的使命感,所以他不懼环境、不怕艰辛、勇字当头、乐于承担,以无畏精神面对人生的挑战,以乐天的心境,去享受奋斗的成果,处变不惊,永不言败,凭着再接再厉的勇气,迈步向前奔向神赐予的生命。

李爱锐内心充满无穷无尽的爱,他觉得爱是永不止息的生命源泉,他为中国人民遭受的痛苦和灾难,感到如同身受,他多希望自己能化出一万只手为中国多灾多难的人民挡风蔽寒,他祈祷仁慈的上帝,驱走恶魔,拯救苦海中的善良百姓。

中日战争爆发,很多外国人为自身安全都撤退回国,李爱锐却把怀孕的太太和两个可爱的女儿送走,自己不怕孤单和危险继续留守中国,坚守岗位,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把自己的命运和中国人民紧紧连在一起,他深知留在中国,就意味着牺牲和受难,但他坚守自己的信念;                                    

忍受痛苦和折磨,是成功者的座右铭。   

艰苦可以磨练意志,贫困可以证验节操。

危身奉上曰忠,    艰危莫夺曰节。

如果大地千篇一律,  没有高山大海,没有峡谷深渊,

那样的世界是多么单调,

如果一年没有春夏秋雨,没有风霜雨雪,

那样的日子十多么无味平凡,

人生如大地起伏不平,一如天气变化无常,

人的价值常在痛苦与不幸中,

显出“时穷节乃见,岁寒知松柏”。

不尝艰苦,那知喜悦的味道?

李爱锐秉承《圣经》的教诲:“若手有行善的力量,便不可向那些应得的人推辞”。这位1924年获得奥运金牌的李爱锐,他从没把金牌当成捞取个人享乐的砝码,他把生命也看成一场竞赛,赛跑已经开始了,就要跑好它,就像夺取又一块金牌一样义无反顾的走完自己的一生。        

身为一个外国人,他把深深地爱全部倾注到中国人民的身上,他为日寇的兽性震怒,他为中国同胞的无辜灾难悲哀而锥心,他倾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奔走呼号,揭露溃烂的暴行,呼吁世界上主持正义得人关注中国,帮助中国,打击日本帝国主义,还世界一个公道。

李爱锐觉得日本人正像“圣经”里所说“你们的仇敌魔鬼,如同吼叫的狮子,遍地游行寻找可以吞吃的人”。作为一个基督教徒,教义的核心是爱,原则是爱神与爱人的统一。他拖着病弱的身躯,忍受痛苦的熬煎,但他始终站在中国人民一边,把个人的命运与中国 紧紧的连在一起不弃不离,无怨无悔,丧心病狂的日本人,对他即恨又怕,最后把他送进日军在山东的集中营。在山东的集中营里,李爱锐尽显他基督徒忘我的爱心,不但悉心照顾身边的人,甚至教导他们圣经的教诲,与1500 多名外国人共度两年多艰苦的日子……

身陷集中营的李爱锐,在那个混乱地环境中男女关系可以很随便,但他仍对不在身边的太太忠诚不变,长期使用他为人诚实正直,被安排管理厨房不贪不偷,他爱人如己,不论对妓女、老人或小孩,都一样关心和照顾,他废寝忘食的为学生编写化学课本,为青少年安排体育和康乐活动及团契聚会,帮助孩子们健康成长。早已把功名利禄看的很淡的李爱锐很少提及自己得奖的经历,为人谦卑温和,很会关心身边人的需要,在他去世前的严冬,看到集中营内一个大男孩,鞋子烂了不能抵御冰雪,便主动将自己的鞋送给大男孩子,在物质极端缺乏的集中营,他犹如一团火把周围营友的心暖的热乎乎的。

充满善良仁慈爱心的李爱锐爱他的太太,爱他的女儿爱他的故乡苏格兰,更爱他的第二故乡他的出生地中国。他期待古老充满东方文明色彩的中国,早日摆脱灾难与贫穷,到处鸟语花香,人人笑逐颜开,尽享幸福与自由的好日子。他有许许多多的未了的心愿,但是他最终,饱受头痛的煎熬,并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数日(1945221)因脑肿瘤而病逝于集中营终年43岁。

大爱无疆,这就是奥运英雄李爱锐精彩短暂的一生,从他走过的足迹中,我们不难看出,他对信仰和奥林匹克的热爱与坚持,对家庭的深爱,对中国人民的一往情深,李爱锐的一生诠释了奥林匹克精神的真谛。他不仅是奥运英雄,更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和兄弟,我们可以从李爱锐的一生,认识和感受到这个出生在天津,神爱着中国的英国人,正像丘良先生评价李爱锐所说:

“因为爱中国,他卸下奥运金牌的名衔。

因为爱中国,他撇下英国优质的生活。

因为爱中国,他舍下他的妻子与女儿,在动荡战乱中,仍留守在中国。

因为爱中国,他甘愿挑起提升中国教育和运动的重担。

因为爱中国,他冒着生命危险拯救深受重伤的中国人。

因为爱中国,它在潍坊集中营温暖了三百多名被逼与父母分离 孩童的心。

因为爱中国,他在冰冷严密铁丝围绕的集中营内,带给1500多名外国人的期望。

因为爱中国,他的生命为冠冕,在中国跑完他人生最后一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