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荡舟

人生如舟,时而一帆风顺,时而逆水激流。智者犹勇敢的水手,披风斩浪,浪遏飞舟。
正文

旅加散记 (六) 多伦多两日游记―――――尼亚加拉大瀑布

(2008-12-14 17:46:03) 下一个

旅加散记

吕孟申   吕涓漪

 ()多伦多两日游记―――――尼亚加拉大瀑布

第二天早上7点钟,我们从住宿酒店出发,大巴行进一个多小时,便来到举世闻名的――尼亚加拉大瀑布,(原译名:尼加拉瓜大瀑布)。是世界七大奇景之一。尼亚加拉河横跨美国纽约州与加拿大安达略省的边界,是连接伊利湖和安大略湖的一条水道,河流蜿蜒而曲折南起美国的布法岛,北至加拿大安达略省的扬格镇,全长仅54公里,海拔却从174直降至75,上游河面宽二、三千米,水面落差仅15,水流也较平缓。从距伊利湖北岸32公里起,河道变窄,水流加速,在一个90度急转弯处,河道上横亘一道石灰岩构成的断岩,水量丰富的尼亚加拉河经此,骤然陡落,水势澎湃,声震如雷,雾气如暴风骤雨,百米之内雾气冲天,似困兽咆哮、势不可挡。

尼亚加拉瀑布的水流,冲下悬崖之下游汇合之后,在峡谷里继续翻滚腾跃,在不足2公里的河段上,以高于大瀑布的流速,跌荡而下,演绎出世界上最狂野、最恐怖、最危险地漩涡激流,又冲进38的漩涡潭,然后一个蛟龙翻身,经过左岸加拿大的昆斯顿,右岸美国的利维斯顿冲过魔鬼洞激流,沿着利维斯顿支流峡谷,由西向东进入安大略湖。

据考古专家推断,更新时期,巨大的大陆冰川后撤,大理石层暴露出来,被从伊利湖流来得洪流淹没,形成如今的尼亚加拉大瀑布,通过推算,冰川后撤的速度,瀑布至少在七千年前就形成了,最早则有可能是在两万五千年前形成。当时瀑布应在安大略湖的南岸,高度应在100以上,声势之大,远非今天所见瀑布之能比拟。

目前尼亚加拉大瀑布所在地的表层岩石,属于古代白垩纪的白云岩,抗侵蚀能力极强,但这层岩石之下却是脆弱的页岩和砂岩岩层,瀑布的常年冲蚀,使得石灰岩岩壁不断坍塌,使大瀑布逐渐向上游方向后退,据1842年-1927年观测记录,平均每年后退1.02,落差也在逐渐减少,照此下去,再过五万年左右,瀑布将完全消失,为挽救大瀑布,20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美加两国政府耗费巨资,采取控制水流用混凝土加固岩壁等措施,取得良好效果,使瀑布后退速度控制在每年不到3厘米

当我们乘车路过大瀑布上方,远远望见加拿大一侧,河道中仍有一艘残破的货船,在激流中斜躺着导游小庞讲:这是一艘运送加固岩壁水泥的铁船,不小心几乎被冲下瀑布,好在被河道中的大石块阻挡住下滑的危险,船上的人侥幸逃生。后来人们干脆把这艘铁船固定在这里,供游客观赏。

据记载,在新大陆被发现之前,尼亚加拉大瀑布这一奇迹一直不为西方人所知,。直到1678年一位叫路易斯。亨尼平的法国传教士来到这里传教,发现这一大瀑布,禁不住为它不可思议的美赞叹不已,并细心的记下自己的见闻,对这绝妙的人间仙境,做了传神的描述,把这一胜景介绍给欧洲人。1625年欧洲探险家雷勒门特第一个写下这条大河与瀑布的名字称其为Niagara,但让尼亚加拉大瀑布真正声名鹊起的是法国皇帝拿破仑的兄弟吉罗姆。波拿巴,当时吉罗姆。波拿巴带着他的新娘不远万里从新奥尔良搭乘马车,来到尼亚加拉度蜜月,回到欧洲后,在皇族中大肆宣传这里的美景,于是欧洲兴起到尼亚加拉度蜜月的风气。时至今日,到这里度蜜月仍是一种时尚。

历史上,为争夺这块宝地,美加(当时属于英国)两国曾于1812――1814年进行多次战争,战争结束后,两国签订根特协议规定尼亚加拉河为两国所共有,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边界,从那时起,两国在瀑布两侧,各建一个叫尼亚加拉的姐妹城,一个隶属加拿大的安达略省,一个隶属美国的纽约州,两城隔河相望,由彩虹桥连接。和平的环境,也使尼亚加拉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两国带来更多的回报。

美加两国很重视尼亚加拉的旅游开发。19世纪20年代,尼亚加拉已成为旅游胜地,1888524日尼亚加拉公园正式对外开放,除分别建立尼亚加拉瀑布旅游城市用于发展旅游业之外,早在1885年建国之初,加拿大政府就建立起尼亚加拉公园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这一地区的自然、人文遗迹、规划景区的建设,安达略省政府还把尼亚加拉附近的3000英亩土地收归国有,用来建设景区旅游设施。

现在尼亚加拉周围建设一系列游乐设施,在加拿大一侧为维多利亚女王公园,美国一侧为尼亚加拉公园。瀑布四周建立四座高塔,三个在加拿大另外一个在美国。

距离马蹄瀑布最近的一座是施格林瞭望塔,他的名字含有:天塔的意思,是加拿大旅馆最高的塔楼,高达百余米,通往瞭望塔的电梯一半镶着玻璃,可以在电梯升降的同时欣赏风景。塔里设有剧院和游戏场所,最上层是旋转餐厅。不远处的恩淇朗瞭望塔高达150,成锥形,直插云霄。登塔俯瞰,马蹄瀑布犹如一副巨大的凹弧形银幕,又像一个深不可测的巨大洞穴,三面悬流波澜壮阔。美国一侧的奥尼达瞭望塔,仅有三分之一高出地面,在河面抬头正视美国,正面望去,大瀑布像一面红色纱幔,倒悬于蓝天白云、青山碧水间,水波层层叠叠倾注河底,化出一片迷蒙。   游人可乘电梯登塔瞭望全景,也可以乘电梯,深入地下隧道,钻到大瀑布下面,倾听瀑布落下时,雷鸣般的响声。美国居民或游客也只有来到加拿大境内,才能完整观赏瀑布的壮丽景色。

尼亚加拉大瀑布是一个统称,有人说它是有两个瀑布组成,加拿大瀑布美国瀑布。加拿大人多半这么说,如果按照美国人的说法,则是三个瀑布组成。加拿大瀑布,形状如马蹄所以也叫马蹄瀑布美国瀑布由一大一小两个瀑布组成,在大瀑布的旁边,有一条细小的瀑布自成一支,所以美国人宣告它的独立称其为新娘面纱瀑布。

尼亚加拉瀑布被两个岛屿分成三段,这两个岛屿分别是是山羊岛和鲁纳岛,它们像两尊中流砥柱,将瀑布一分为三,岛上绿树成荫,景致优雅,传说印第安人曾把山羊岛视为圣地,将已故首领安葬在岛上,以求升入天堂,称其为快活岛。后来欧洲殖民者入侵这里,快活岛也难逃厄运,墓地被盗一空,印第安人惨遭杀戮,只有一群山羊留在岛上,严冬到来时,大群山羊被冻死,唯有一只山羊活到第二年春天,因此这个岛屿就被人称作山羊岛

距离大瀑布还有数百米远,便可听到瀑布飞落时发出的轰轰的震响声,远远还看到瀑布飞泻而下的雄姿。为更真切感受大瀑布的震撼,导游小庞为我们每个人都买了乘坐雾中少女号游船票,然后带我们到候船厅,为确保安全,每个游客必须通过安全检查,然后拍照留存,将每个人的照片代码交给本人保存。随后分批乘坐电梯下到底层河边,每人领取一件蓝色薄塑料雨衣,准备登船。

导游小庞向我们讲述雾中少女号游船 的来历。据说300年前,居住在当地的印第安人震慑于大自然的威力,于每年收获季节选一天,集合全村少女,酋长站立中央,引弓对天放箭,箭尖下落,离那位少女最近,这一少女既被选为代表,送上独木舟,舟中装满谷物水果,从上游顺着急湍冲下,坠入飞瀑中,于是人们都说,大瀑布的雾气是少女的化身。自1846年开始,美、加两国在河的两岸各建一个码头,配备4艘能载数百人的游船,其中,雾中少女号游船最为有名。自此,这艘游船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引领游客与大瀑布亲密接触。

游船缓缓驰离码头,先经过美国瀑布,美国瀑布幅宽335落差54与窄窄的新娘面纱瀑布岩壁上一块凸起相隔,,这块突起的岩石叫月亮岛,据说从前,在满月之夜,水雾中会出现月光彩虹,因而得名。当我们近距离看着激流飞泻的情景,感到从未有过的激动,瀑布下的岩石层层叠积,犬牙交错,高高地激流冲下来,冲进岩石的缝隙,又纷纷从各条缝隙窜涌出来,复跌倒下层岩石里去,再从更下层的岩石间喷发而出,终身一跃,融进翻着白沫滚滚东去的涌流。而紧挨着美国瀑布旁边的新娘面纱瀑布,由于水量不大,薄薄的、轻轻的、柔柔的从高处均匀飘下,似洁白的婚纱飘逸,另有一番风韵,又似一片月光,柔和的洒在绝壁上,令人万分陶醉。

游船在美国瀑布处稍作停留,便转身向马蹄瀑布驰去,马蹄瀑布675,落差 56。距离马蹄瀑布还很远很远,我们便感受到它的强悍、霸气、和无所阻挡的威力,飞溅砸落的激流,在此形成一个巨大白色的雾气,笼罩着方圆数百米的河面。我们站在船上,虽然穿着雨衣,但强劲的水滴似倾天而泻的暴风骤雨砸得人们喘不过气,睁不开眼,寒气逼人,直觉得到了世界的末日。不身临其境,是无法感受它的巨大魔力,摄人魂魄的壮观,全船的游客都会随着雷鸣般的水声,不由自主发出一阵惊叫,更有胆小的缩抱一团、不敢睁眼。 

这就是尼亚加拉大瀑布的奇绝之处,面对大瀑布,人们一荡胸怀      

   

在大自然这个惊天动地的杰作之中,你会感到人生的渺小、苦短、和脆弱,什么功名利禄全是不堪一击,唯有献身社会,,方会像这大瀑布波澜壮阔豪气万丈。

这与其说是观赏瀑布,不如说是亲身体验瀑布,游船穿梭于瀑布激起的千万层水气中,游客们在刺激中得到乐趣。 据说以前瀑布的水雾没有这么大,但是由于美加两个在瀑布的周围修建了很多高大的建筑,影响了空中气流的运行,以至于很多水汽笼罩在瀑布的上方无法散去,凝结成雨落了下来。 

尼亚加拉大瀑布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度假观瞻,更使不少冒险家、探险家来此挑战生命的极限。据说自20世纪以来,先后有18人来此冒险,从大瀑布上往下跳,生还的仅有10人。1901年密执安州女教师安妮。埃德森。泰勒将自己装进一个木桶里,从瀑布上面冲下来,希望为学校集资。她和自己的小猫,毫发无伤,可也没获得多少资助。如今,,木桶的仿制品在大瀑布的博物馆里展出,每年被几百万人抚摸。20031021一名叫科克。琼斯的美国男子跳入大瀑布,结果奇迹般生还,但却被罚2260美元,并被限令一年内不准靠近尼亚加拉公园。逃生大师威廉赫尔也曾在一只木桶里放14只汽车轮胎和厚厚的棉垫,有20万人观看他从大瀑布翻滚下来。

这里还有这样一个传说。传说在尼亚加拉大瀑布上游峡谷中住着一个古老的印第安人部落,族里规定,女孩成年后通常是由父母私定终身。有一位很美丽的印第安少女,在成年仪式上,被父母许给一位又老又丑的老头,少女痛不欲生,跑到大瀑布哭了一天一夜最终坐着竹筏漂进大瀑布再也没有回来。

每年从大瀑布跳下的人不计其数,每年在这里还举行一次冒险挑战的死亡游戏。参加这项游戏的选手带着食物和氧气,进入密封的木桶里,从瀑布源头滚下来随着瀑布的巨大冲力,在深渊里翻腾十多次,最后被冲到下游,这些侥幸活下来得人可以得到一份奖金,但在这个过程中,每年都有人被瀑布冲得粉身碎骨。

雾中少女号游船引领我们领略大瀑布的雄姿后,又把我们送回码头,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上岸时,摄影扩印部工作人员示意,谁要摄影留念的照片,凭过安检口照相的代码,可以在此取电脑合成过的相片,只需一分钟,大多数游客乐意接受这项服务,花钱不多可以把千载难逢大瀑布游的瞬间变为永恒,何乐而不为也。

离开大瀑布大巴司机又开车在加拿大一侧环游半圈,让我们全方位更多的了解大瀑布的全貌后,打开GPS全球定位仪,按照它的指引踏上返回蒙特利尔的回程。

面相和蔼的司机只相信定位仪,然而定位仪却将司机指引到加拿大连接到美国的彩虹桥,跨过彩虹桥中线就进入美国,当我们看到美国国旗时,已经进入美国领土,再想退回来已经为时太晚。这时,只见几名全副武装的美国警察追过来示意司机停车接受处理,见警察过来,一句英语也不会讲的司机特紧张,只是用手指着定位仪吓得不轻,假如驾照被收,麻烦就大啦。有的游客特兴奋,说是额外增加一个美国游,还特意下车在附近转一转。有的游客特担心,心想出来玩的再叫拘留几天太没意思。此时只有导游小庞用熟练的英语与美国警察头目反复交涉,等了将近一个小时警察不断打电话请示上级。原准备请全体游客逐人询问登记,可是看到我们先下车的都是几位来加拿大探亲的老头、老太太大多是满头白发,有些70多岁的走路蹒跚的样子,警察头子又打一通电话请示 ,也不让登记啦,大概看我们也不像是来美国搞破坏的恐怖分子,就放我们一把。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程序后,有一美国警察引领我们在美国转一圈后由美国海关出关返回加拿大,当然,出关费是不能不交的。

一场虚惊,所有游客的心都放进肚里,脸上出现笑容。导游小庞告诉大家,原来定位仪导航的是距离最短的路线,从大瀑布到蒙特利尔经美国的纽约是最佳途径,殊不知理论上是这样,可是我们所有游客都没有美国签证在此入境属于非法越境。

     返程的气氛开始活跃起来,导游小庞将全车人的情绪都调动出来 ,鼓动大家开始唱歌在中国老乡的煽动下,我开第一炮,唱一段豫剧《朝阳沟》,咱两个在学校整整三年……”,忘词跑调,引得大伙笑得前俯后仰。

,老外们笑着、吼着、叫着、拍着巴掌,开心极了。车上墨西哥的学生占了一大半,墨西哥人生性豪放、能歌善舞,他们成为唱歌的主力,有时独唱,有时合唱,还有的人禁不住跳起来。大巴车静静的行驰着,车厢里的欢声笑语连成一片,西班牙人也唱出他们的歌曲,,我们中国人无论男女老少也不甘示弱,忘情的唱着笑着乐着,几名在加拿大已经移民的小伙子,压抑不住自己的爱国情绪,先是一曲《歌唱祖国》起头,全车中国人大声随唱,其情也真、其意也深、车厢里的外国朋友也受感染,跟着音节拍手合唱。之后,一华人小伙子用英语向全车厢的人讲到北京奥运即将举办,让我们为中国祝福,为中国加油所有中国人高唱《大中国》,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歌声唱出中国人的豪情,唱出海外中华儿女的心声,此时此刻,每一名华人眼睛都泛着泪花,祝愿祖国昌盛,祝愿北京奥运成功。

晚上十点多,大巴车平安驰入蒙特利尔唐人街枫华假日酒店,两天的游览就要结束,大家真有点难舍难分,相见是缘,离别情深,彼此,道一声:再见,各自踏上属于自己的归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