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淡语

忙人闲笔,散文杂章。
正文

其实你没用

(2009-06-19 15:02:18) 下一个
      我因为另有一个博客,并不经常光顾自己的这个文学城博客。因为发现这文学城里有许多高人,倒是常来看看别人的东西,补补营养。“既来之,则安之”, 于是也顺手开了个博客,之后又顺手贴了篇文章。但以后仍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地到自家自留地转转,看有没有人把那唯一的一根苗给踩了。今天逛回来,果然发现有个网友留言,误把我也看成“高人”,讨教育子的具体内容。我看后,认真回了一封短信,顺便再在这里妄言几句,讨一份打。
      世界上的事基本道理都是相同的。比如你把孩子送去学画,未必就真敢想让孩子学成达芬奇,你让孩子拉小提琴,也未必敢奢望他(她)就能成了未来的帕格尼尼。为什么?您说了,那得是天才啊。不是说你努力就可以当达芬奇,可以做帕格尼尼的。
      咦,您这不是挺明白的嘛?那怎么您在念书这件事上就糊涂了呢?其实念书是一个道理。并不是所有人通过努力都可以成为念书的尖子的,有些人能念上去,挤进哈佛,MIT,有些人他就是念不上去。再努力也还是念不上去。就好像有些人再努力也成不了达芬奇,帕格尼尼一样。好在这世界上活人的方式多了,咱也没必要非得成达芬奇或帕格尼尼不是?换句话说,咱也没必要非得进哈佛,MIT不是?


      好多当爹妈的最不爱听这话,怎么我家孩子就念不上去?就你家孩子能。。。其实我家孩子也可能念不上去。咱说上名校有种种好处,但并没有说咱非得把儿子闺女送进去。更不是说为了把儿子闺女送进去,就什么愚蠢的事都去做。那什么是蠢事呢?比如肚子上摆个念唐诗的劳什子做胎教,逼儿子闺女三岁背论语,成天价唠唠叨叨让孩子进名校,说什么,不进名校你就如何如何没前途(初蠢),爹妈脸上无光(仲蠢),我这是为你好(超蠢);为孩子进名校,自己作出无谓牺牲,等等等等。自己不消停,更不让孩子消停。为什么说这些事是蠢事呢?因为,你孩子是那块料,不用你这么折腾,他也能进名校,他不是那块料,你这么穷折腾也没用。反而搞得家里鸡飞狗跳,0-18年人畜不宁(取决于您把“起跑线”定在几岁了),无快乐可言。


      您没准这会儿调出全身的修养,忍住一口恶气,问:“那我怎么知道我的孩子有没有能力进名校?” 得,您这么一谦虚,我还真想教您几招:


      1。先问孩子们有没有进名校的志向和愿望。没有,到此打住。有,请进入问题2。
      2。看看孩子在高中时,读书能力在本校同学中的相对位置,再参考学校在本州学校的相对位置,就大致明白自己的孩子进名校的可能性有无,或相对大小了。每个高中每年都有毕业生去向总结报告,要回几年的报告来看看,琢磨琢磨其中的统计数字就有谱了。如果孩子还在中学,提醒她或他,要有一些铺垫了,成绩上需要开始尽力往前靠。如果孩子还在小学,那就鼓励他(或她)好好玩,人这一辈子,没多少玩儿的时间,也就是童年少年那几年。错过了,补的机会都没有。别信早期教育那一套。我是个教书的,念得好的学生没听说谁是早期教育出来的。人的大脑和计算机的运转空间一样,塞的东西多了,转得就慢了。别太早往孩子脑子里灌东西,尤其是没有思想的死东西,纯知识。等真用得着他冲的时候,他脑容量都不够了。孩子高中相对位置不好,初中被提醒后仍不肯努力者,就此打住。反之,进入下一题。
      3。告诉孩子,你原意,而且有能力进名校,或好一点的学校,先看看傅斯哈的第一篇博客(中文不够看不懂的,当爹妈的给翻译一下,但要逐字逐句的翻译,不然爹妈满脑子自己的蠢想法,非把傅斯哈扭曲了不可),然后尽你最大的努力吧。在这个过程中,你要自己关注并解决每一个技术细节,比如什么时候报名考试,什么时候考SAT,准备考哪几门,在哪儿考,报哪所学校,那些学校有什么要求,怎么报,申请截止期是什么时候,有了问题应该在那寻求帮助等等。这当口,当爹妈的可以提参考意见,但决不要献身其中。你儿子或女儿连这点关系自身前途的事情都搞不定,还要你代劳,那肯定无能儿一个,不进名校也罢,或最好不进名校。否则将来出来,顶个名校的牌子,窝囊废一个,连逃避的借口都不好找,非难受一辈子不可。还不如上阿拉巴马第八大学,毕业之后,可进可退,可硬可软,可长可短,天塌下来有哈佛天文系毕业生顶着呢,地陷下去有MIT地球物理系的毕业生关照着呢。


      其他不符合上述条件者,现在安心学习,尽情玩耍,顺便琢磨着自己将来干点啥。也未必就活得不如“蛤蟆(哈佛,MIT)”们。
      都是实话,也是废话。因为蠢爹妈你和他们说也没用,明白的爹妈也用不着听傅斯哈这通“大白话”。不过对那些不蠢,但现在还有点糊涂的爹妈,傅斯哈这通话没准真能挽救几个濒临“不幸”的家庭,让他们从此快乐起来,或真的把儿女造就成蛤蟆呢。


[ 打印 ]
阅读 ()评论 (2)
评论
傅斯哈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绿丝绦的评论:
谢谢理解。
绿丝绦 回复 悄悄话 还真是高人啊,我也很赞同你的观点,孩子不必要都去哈弗和MIT,教会孩子这样处事哲理,生活的能力和爱心才是重要的,这就是很多名校毕业的人不见得都成为成功的人事,怎么看待成功有是一个讨论题目。
周末快乐1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