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言淡语

忙人闲笔,散文杂章。
正文

也谈谈儿女上名校

(2009-05-13 11:13:51) 下一个
    这个标题在网上都被谈烂了,但是仔细读一读相关的文章,发现这些文章并没有把该说的话都说全了,倒是说不到点子上的人太多,由不得我上来说几句。
    先说上名校好不好。听起来这个标题是句废话,其实未必。一般来说,上名校当然比上一般学校好,好在哪?

1。 名校名声好。这很重要。名声好的学校出来的学生选择余地要大很多。人一辈子就是在不停地作选择,你出自名校,选择余地就大。比如你上了哈佛,可以去公司编软件,可以去学校做教授,可以去高级政府部门做领导。假如你毕业于阿拉巴马第九州立大学,那您选择的余地就小多了。你即便想去阿拉巴马第八州立大学做个助教,怕也十分成问题,恐怕面试机会都没有。您又不同意了:那是入门,你如果没本事,就是哈佛毕业的,进去也会露馅。对,您说得对,不过您要真没本事,咱是不是就不要讨论去什么学校了?另外您真没本事,能不能考进名校不也是问题吗?

2。 名校通常内容也比较好,比如师资的总体质量,学校的硬件指标等等。不同意的人会反驳:老师总体水平高不等于你碰上的老师水平就高。这话您又说对了,但对未来条件的衡量都是对可能性大小的量化预测。名校碰到更多好老师的机会要比普通学校大一些,这您不反对吧?凡是在没有肯定的结论时,最好的依据只能是统计结果。

3。 名校的学生成分优秀。这一点被许多同题材文章彻底忽略了。痛心啊,正方,反方都无视这个最重要的因素实在是思想残缺的表现。生活在一个优秀的群体中和生活在一个普通的群体中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塑造会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一点不用我满世界的找证据了吧?您实在不相信,就回过头来看看你的小学同学的平均水平(生活水平,思维水平,工作水平,说话水平,见识水平。。。),看看你中学同学的平均水平,再看看你大学同学的平均水平,最后看看你研究生同学的平均水平。。。您又要较真了:我没觉得我小学同学的平均水平比研究生使同学的平均水平低呀?好好好,您是对的。那咱不说谁的水平更高,我只问您,您更愿意生活在小学同学现在的那个平均生活氛围里呢,还是更愿意生活在您现在的生活氛围里呢?我说的是“平均”,您别和我说您有个小学同学现在是国家总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所谓优秀,也要加上同品味的群体因素。您硬要比照一个特优秀的水管工,咱也就不用讨论上什么大学更好这个话题了吧?咱改论哪一家是最好的技工学校就好了。
    当然,除了这些,您还能举出上名校的其他许多好来。那些个好都有人反复谈过,咱不在这赘述了。当然上名校还有很多不好,通常都是物质上的因素。比如名校太贵。没准离家太远也是个因素。
    这么说上名校好处多多,咱就使劲扶着,催着,逼着孩子上名校吧。不然,我可不是这个意思。上名校有很多好处,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上名校。就好比,当总统大体说来是个好事,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当总统,或适合当总统,或愿意当总统,一个道理。掰开了说下面这几类孩子不适合上名校:

1。念书能力不行。我说得仅仅是念书的能力,没说其它的能力。人不管干什么,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愉快的生活。而愉快生活的一个最基本因素就是你能胜任自己的所从事的社会任务,比如读书之于学生,工作能力之于一个工作者。所谓胜任而愉快就是这个意思。您说了:我不胜任我能上哈佛吗?一般地说,不能。但也没准,最令人担心的是那些拼命通过提供外界辅助环境帮助子女上名校的家长,比如上补习班,请家教,雇枪手(写申请学校的文章)。这些人十分愚蠢,如果孩子有那个能力,自不必说,如果没有,你只是通过外界力量帮助子女通过考核过程,送入名校。入校后这些外力随之撤去,孩子面临的竞争对手是一群有真实读书能力的孩子,相形见绌,你的孩子在那漫长的四年里将会受到怎样的心理煎熬?这种煎熬甚至会摧毁一个人的全部自信。即便他勉强从名校毕业了,那份心理阴影也可能成为他一生发展的羁绊。我以为,一个人寻求下一个生存环境时,最先考虑的应该是自己在那个环境中可能的位置,80%以上?欣然前往。50%以上?可以考虑,50%以下?基本放弃,30%以下?那就纯粹是为了磨练钢铁意志才会去了。否则就是个十足的憨大。在名校里做憨大?还是换个地方吧。
2。有特殊才能的孩子未必上名校。如果自家孩子在某些方面有特殊才能,家长就别杠着自己那“一元价值观”红了眼的非往哈佛挤。这不用多说了吧?比如孩子打得一手好篮球,也许上堪萨斯州立就比上哈佛聪明多了。NBA选秀没人多看哈佛一眼,甚至根本不会看哈佛一眼。当个姚明不比当“哈佛女孩刘婷婷”差吧?谁要知道刘婷婷现在在哪儿呢,告诉我一声。

    所以,总结地说,孩子如果有能力(学术能力),又比较突出,家里经济条件允许,还是要上一个尽可能匹配孩子能力的好学校。其实孩子的水平有时并不难自估,看看学校在州里的地位,再看看孩子在学校的位置就差不多齐了。孩子在学校的升学辅导员的话也很值得一听。
    所以,上哈佛还是上州立?聪明的做法是,上一个孩子进去后能力处在大约65% - 90%以上水平的学校。如果可以在哈佛达到这个水平,当然上哈佛,除非你想去打NBA或类似的其他选择。
    有人说,学校不重要,重要的是专业。对研究生这么说,我同意。对本科,我以为不然。比如,一个孩子考大学时喜欢经济,芝加哥大学经济系最好,普林斯顿经济系第六,上哪个?我以为,应该上普林斯顿。因为对大多数孩子而言,上大学时的兴趣并不稳定,没准上两年兴趣变了呢?改学英语了,你怎么办?普林斯顿英语也不错。你在普林斯顿里面折腾,折腾到那个犄角旮旯大概都不会太离谱。你对外面人说你是芝大毕业的,人家可能会问你是哪个专业的,你说是经济系,人家惊呼:哇,世界第一。你说是东方语言系,人家就未必敢说话了。你对外人说你是从普林斯顿毕业,人家就已经可以惊呼了,用不着再往下一个层次走。当然,上大学不是为了让人家惊呼,但如果惊呼的人是招工的人那就不一样了吧?对大家都惊呼的学校,通常招工的人也不会太不当回事,只不过他未必那么一“呼”就是了。
    说来说去,上什么学校都是以普通人的普通考虑为基调的。不包含特殊考虑。还是那个笨例子,你让姚明去上哈佛,是你吃错药了。姚明一糊涂真去上了,那是他吃错药了。
    您看了我这篇文章还不明白,那就是您自己有病,又不肯吃药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