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 (2)
2010 (28)
2015 (3)
2017 (51)
2019 (49)
2024 (1)
琵琶与(西方)管弦乐队《霸王卸甲》是1995年(或以前)刘德海根据同名传统琵琶曲改编,芮雪配器,同年10月在香港龙音唱片公司出版发行的《祁连狂想 - 杨靖琵琶独奏》专辑中,作为最后压轴的乐曲,由琵琶演奏家杨靖与中央乐团交响乐队合作,李心草指挥。
刘德海,琵琶演奏家,教育家,作曲家,1937年生于上海,13岁开始学琵琶等乐器,1957年入中央音乐学院主修琵琶,1960年提前毕业留校任教,1970年到中央乐团担任琵琶独奏演员,1983年到中国音乐学院,曾任教授、民乐系主任,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创作有多首琵琶曲,包括著名的《秦俑》、《童年》、《天鹅》、《老童》、《春蚕》等独奏曲,及协奏曲《草原英雄小姐妹》(与他人合作);其中有些已成为琵琶专业教学的经典教材。
(可惜没有找到作曲家芮雪的照片。)
芮雪,作曲家,自幼學習二胡,1984年考入南京藝術學院附中,1987考入中國音樂學院民樂系,一年後轉入作曲系,1993年畢業後留中國音樂學院附中,擔任作曲及作曲理論教學工作;1996年赴日留學,2002年畢業於東京學藝大學並獲碩士學位;回国后担任中国音乐学院附中理作学科主任;作品以民族器乐为主,也有用中西乐器混合的室内乐。
传统琵琶独奏曲《霸王卸甲》是从项羽的角度,表现他在楚汉相争的决战中失败的情景。其曲谱最早见于清代中叶由无锡华秋苹编订,1818年刊印的《琵琶谱》。清末民初的几个琵琶流派也演奏此曲,但传谱有一定差异。刘德海改编的此曲是根据汪派第二代传人李廷松先生的演奏谱,此谱原包括以下16个段落:(一)营鼓、 (二)升帐、 (三)点将一、 (四)整队、 (五)点将二、 (六)出阵一、 (七)出阵二、 (八)接战、 (九)垓下酣战、 (十)楚歌、 (十一)别姬、 (十二)鼓角甲声、 (十三)出围、 (十四)追兵、 (十五)逐骑、 (十六)众军归里。刘德海改编的此曲,在结构段落上有所删减,特别是在“别姬”以后,完全删去了最后四段,并对原“鼓角甲声”一段做了很大改动,音乐逐渐徐缓低沉,最后琵琶以几个不谐和泛音的扫弦,仿佛是项羽自刎后宝剑的落地之声。
下面是琵琶与管弦乐队《霸王卸甲》的音频,取自前面提到的香港龙音唱片公司1995年发行的专辑,全曲用时11分零7秒。
杨靖,琵琶演奏家,1965年生于湖北武汉,6岁开始学琵琶,1977年入武汉音乐学院附中,1982 年就读于中国音乐学院,师从刘德海教授。1986年本科毕业,1988年举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任中国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9IlLVjK1S_o
主要参考文献:
百度百科:刘德海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8%98%E5%BE%B7%E6%B5%B7/62440?fromModule=lemma_inlink
缪天瑞主编《音乐百科词典》,“霸王卸甲”(条目作者 吴犇),1998年,北京,人们音乐出版社,p.38。
百度百科:杨靖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D%A8%E9%9D%96/52159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