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犇的博客

音乐欣赏, 往事回顾
个人资料
正文

关于“胡笳十八拍” – 答友人问

(2019-10-25 15:58:08) 下一个

最近老同学沙枣花问我关于“胡笳十八拍”;以下归纳了一些有关的介绍以及我个人的看法:

“胡笳十八拍”可以指以此命名的古诗或琴曲(包括琴歌),先说古诗。

古诗《胡笳十八拍》最早见于宋代郭茂倩编《乐府诗集》,以及朱熹编《楚辞后语》,都记为汉代蔡琰(蔡文姬)所作。关于诗的名字:

笳:是一种古代吹管乐器,形制不详,已失传;

胡笳:就是北方胡人吹的笳,现存乐器管子(唐代叫筚篥,从中亚通过西域传入中原)可能是比较接近胡笳的乐器;

十八拍:即十八段;

据说是作者有感于胡笳的哀声而作,故名。

此诗的文体属长篇叙事诗,内容表现汉代“文姬归汉”前后的经历和情感。关于蔡文姬和“文姬归汉”,根据《后汉书》的记载(范曄《後漢書·列女傳·蔡琰》),应该是确有其人,确有其事。

然而“胡笳十八拍”这首诗是否蔡文姬所作,有不同意见:

认为是 - 主要根据宋代收录此诗的文献,以及一些考证;代表人物是郭沫若;

认为不是 – 认为诗所表达的内容与汉代史实有不同,诗的文字风格也与汉代的诗很不一样;代表人物有谭其骧等。

我个人倾向于“不是”,因为读过一篇文章(题目作者记不清了)从文风和用词上探讨,注意到“断肠”一词是在唐代及以后才比较多用,而在汉代几乎没见过;但“胡笳十八拍”诗中两次用了“断肠”。虽然这只是一个例子,但我觉得很有说服力。

当然,如果是写教材,工具书,或媒体上的介绍,我觉得把不同观点都介绍出来,然后存疑,是比较客观的。

 

再说琴曲或琴歌《胡笳十八拍》。在现存明清的琴谱中,此曲有十余种版本,并有“胡笳十八拍”,“大胡笳”,“小胡笳”等多个曲名。其中有的是带歌词的琴歌,有的是没有歌词的琴曲,都记为汉代蔡文姬所作。

琴歌以明朝万历年间孙丕显所编《琴适》中的《胡笳十八拍》为代表,歌词就是前述那首古诗,也分为十八段。下面是琴歌《胡笳十八拍》的一个当代演出版的录像,由王迪根据《琴适》中的琴谱打谱,关迺忠编曲,除了古琴弹唱,还加了箫。这个录像不全,只有前九拍,后面九拍不知是被裁掉了还是这个编曲的版本没包括。

Chinese Guqin music:胡笳十八拍 / 古琴:喬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OsEWHk6FU8

 

没有歌词的琴曲《胡笳十八拍》有多种不同版本。下面是著名古琴演奏家吳景略先生根据清代《五知斋琴谱》打谱演奏的《胡笳十八拍》的音频:

古琴大師吳景略先生演奏《胡笳十八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IWh1MHqTeQ

 

至于这些琴曲及琴歌的作者是否真是蔡文姬,我个人觉得恐怕不是,因为明离汉比宋离汉就更久远了,那音乐很难说是汉代的。不过既然那些琴谱都说作者是蔡文姬,这个问题也只好存疑了。

总之我认为,“胡笳十八拍”诗是好诗,曲是好曲,歌是好歌,但作者可能并不是蔡文姬,目前只能存疑。

以上介绍及看法如有不对或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也欢迎讨论。

 

关于古诗《胡笳十八拍》的更多信息,可参考百度百科“胡笳十八拍 (长篇骚体叙事诗)”: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3%A1%E7%AC%B3%E5%8D%81%E5%85%AB%E6%8B%8D/4741

关于琴曲(包括琴歌)《胡笳十八拍》的更多信息,可参考百度百科“胡笳十八拍 (中国古代十大名曲之一)”:

https://baike.baidu.com/item/%E8%83%A1%E7%AC%B3%E5%8D%81%E5%85%AB%E6%8B%8D/3822067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