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顶尖富人们不仅以大V身份在微博上充当人生导师,也开始积极追求财富之外的善,同时向各种宗教靠拢,寻找自我的救赎。意识到信仰的需要是突破,如一个重病人承认自己有病,更重要的还要找对药方即信心交托的对象。
《境界》独立出品【经商有道】
临风(美国)
从铁腕到慈善心肠
被国人称作“世界第一CEO”的GE前CEO杰克·韦尔奇于今年4月11日在成都出席慈善晚宴。将近500名企业家终于见到了心中的偶像。连李嘉诚的侄儿都从香港赶来。韦尔奇周围有许多黑衣保镖和助手保护着,威风十足。
国人称他是“管理之神”,GE的员工却称他为“中子弹”,因为他裁员决不手软,对内部人员杀伤力很大。退休已经11年,为何企业界还如此疯狂?正因在CEO任上,他无情地减缩开支、并购或脱手企业、注重品质管理,在华尔街交出了亮丽的成绩单。大家都希望能向他取经,学习他管理上的视野和手腕。
在2010年9月接受脱口秀主持人查理·罗斯访问时,中国企业家马云的问答不同凡响。他特别关心社会上贪字当头的恶习。他个人的理念是:我们生活的目的是“经验生命”,不是“赚钱”。据估计,他的财产总值在34亿美元之谱。不过他表示,他不认为这些钱是他个人的。
一个人的用度有限,不可能全花在自己身上。他希望用这些钱帮助中国建立更多的工作机会,改善环境污染。他认为,中国最大的资源就是年轻人,他要帮助这些人创新。
不过,马云对信仰的认识仍在好奇阶段。7月初,有网友发布了马云、李连杰等人拜访气功大师王林的照片,随即引爆网络。马云在微博中说,“过度的沉溺信仰和迷失信仰都是迷信,今天我们是后者”,自己要“永保好奇”。
SOHO的潘石屹和张欣最近几年接受了巴哈伊的信仰。两年前,张欣对记者说:“如果你认识6年前的我,你会觉得这是一个极讨厌的女人。”她说那时的自己“很骄傲,很不可一世,态度不好”。但她开始塑造一个与过去很不同的形象:一个超越了物质追求,重视道德,谦卑、宽容,并热衷于慈善与教育的信徒。
她说:“巴哈伊改变了我。”她希望宗教能帮助中国克服物质发展飞速而精神发展滞后的脱节状态。我希望他们的新生能够体现于他们作开发商的经营理念。
万科的“硬汉”王石,今年4月在昆明也表达了信仰的需求:“冥冥之中有一种力量,就是信仰。就是我们企业家,除了我们本身是赚钱、是盈利,是担当,我们应该有信心(信念)。”他并且解释说:“我是搞通讯的,和政府部门打交道,我现在如果坚守我的底线和伦理价值,我做一个亿,会做得很好。但是如果我突破底线,我可以做10个亿,20个亿。”
言下之意,因着他的信念,他宁愿做一个亿。他问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就是你做大的目的是什么?”他接着说:“我们为我们的尊严活着,为我们的价值体系活着,最后多大,要有结果,要有目标。你觉得这样活着要有意义,这是很重要的。”
两次登上过珠峰的王石问:“人活着为什么?”他给自己提供了答案:“如果我们缺少了信仰,把信仰当做GDP,把信仰当做为了赚钱,一切为了赚钱和GDP,把一切牺牲了,这是很糟糕的。”能够听到这些话,让我非常兴奋。
与这些企业家交往过的人应当知道,他们并非以慈悲、救世的心肠起家。可是如今他们都意识到,为了赚钱而失去底线并不能带来人生的意义,不能带来快乐。这或许也是陈光标热心公益的动机吧?他宣布死后要把所有的财产捐赠给慈善机构。他们纷纷体验,在财富以外要追求更大的善。
“我在做上帝的工作”
难道这不同样就是比尔·盖兹的故事吗?2008年,他以52岁的“高龄”从微软CEO的位子退休,与夫人梅琳达共同专心从事盖兹基金会的慈善工作。退休前的盖兹也是个很难相处的角色。对外,他商场上的作风是赶尽杀绝,不留活口。对内,他对下属严厉,要求高,不满意的时候会当众申斥。
他最常说的话就是:“我一生从来没有听过比这还愚蠢的事!”,“你为什么不干脆放弃你的股权,参加《和平部队》(Peace Corps)算了?”,“你要我替你在周末加班完成吗?”。真是毫不留情面!
所幸盖兹有对很好的双亲。据说他们家庭的宗教背景是基督教公理宗。母亲是著名的慈善家。虽然母亲已逝(1994),可是她热心慈善的家风却深深地影响着盖兹夫妇。
盖兹一生最大的乐趣就是解决问题,以前解决的是商业上的问题,如今在解决人类生存的问题。盖兹夫妇基金会的运作方式模仿“洛克菲勒基金会”,要解决政府机构无法解决的全球性问题。他们基金会的口号就是:“所有的生命都有同等的价值”。
最近几年来,他们的重点工作之一就是要灭绝小儿麻痹症。今年1月,他在英国《每日电讯报》的访问谈话中提到,基金会在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推广注射小儿麻痹疫苗的工作。他说:“我在做上帝的工作。”记者听到很吃惊,居然会从盖兹口中冒出“上帝”这个词,简直不可思议!
盖兹解释说:“这种想法并非与宗教直接相关。我们做的关乎人类的尊严和平等。我奉行黄金律,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有同样的价值,我要人怎样待我,我就应当怎样待人。”这不就是耶稣话吗?
虽然梅琳达是位天主教徒,盖兹却从来不提宗教信仰。十年前《时代杂志》访问他,他认为参与有组织的宗教仪式是浪费时间。如今,或许因为看到太多人世间的苦难,他居然开始把自己的工作视为“上帝”工作的一部分。这显然与他早年“不留活口、不留情面”的态度大相径庭。他所生长的(基督教)土壤似乎终于开花、结果,使得他对人生有了不同的视野,改变他的价值观。
这几位有成就的人殊途同归,在人生的旅途中更上层楼,有了更大的自由度以后,他们便能看得更清楚,体认到追求财富和名位不再能定义他们的人生,也不再能满足他们深处的需求。他们把人生对意义的的追求提升至信仰的层次,寻求归属。
一个人的钱越多,他的行为就越不象人?
然而有马云和盖兹这样的视野和信念的人到底是凤毛麟角。就如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敏洪所说的:国内绝大多数的企业家和商人所关心的就是赚钱,没有什么其它的信念。诚信不是商人该考虑的问题。诚信是体制、社会性的问题,不是商人的私人道德所能处理的,客观条件不容许他诚信。
换句话说,俞敏洪认为,在现存的社会现实下,虽然无诚信并非商人的本意,但是形势比人强,那却是无可避免的结局。我不知道,是否:污染环境、贩卖假药、毒奶和有害的食物,这些都不是商人应当关心的呢?为了讨生活,在权钱结盟的现实下,说真话不再受到鼓励,玛门(金钱万能)实质上就成为商人唯一的信仰,而且是带着宗教热诚的信仰。这是劣币驱逐良币的社会现象。这样的社会是病态的,人生是分裂的。
不但如此,人类趋恶的本性最近更得到科学的证实。近年来,心理学界开始研究财富与权势对人类心理和社交的影响。这个议题原来是社会学家、人类学家研究的范围,现在心理学家也开始感觉兴趣了。
2012年7月1日出版的《纽约杂志》登载了一篇学术味很重的文章,题目是《金钱与同情心的落差》(The Money-Empathy Gap)。文中介绍了好几个不同研究机构的研究结果。他们共同的发现证实:一个人的钱越多,他的行为就越不像人,他就更没有仁慈心。
文中介绍一位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的心理学家保罗·匹福(Paul Piff)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所发表了一篇论文:《高层社会的不良行为可预期地增加》。通过测验、在线游戏、问卷调查、实验操作、并实地考察,这位心理学家发现:生活在社会经济的高阶梯的人会失去人性。他们更不讲道德,更自私,更关闭自己,并且更不体恤他人。
他发现,当你在游戏里把一个人放在更有特权、更有权力的位子上的时候,他们就会表现得像是个独揽大权的人。这或许也是富者愈富,贫者愈贫的原因之一吧?如果没有更深的信仰,先富起来的人,就更有专权的冲动。
在观察“道德行为”的模式时,研究者发现:“社会经济地位”与“对人莫不关心”之间有强烈的相关性,位子越高,财富越多,人就越容易欺骗,几率比贫穷人高出三倍。心理学家告诉我们,如果你同意下面这个句子,那么你可能就是这样的人:“为了做个成功者,最重要的是必须不放过每一个机会。”这些研究说明,要等到有钱后再生发同情心,几率很小。
针对人们的贪婪,使徒保罗曾经说了一句很发人深省的话:“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真理),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一个被金钱奴役的人生是个失去底线的人生,他再也找不到安宁。
其实,这样的人生是悲哀的,它让人感觉渺小,不敢面对自己,失去了灵魂,只能用膺品填充内在的空虚,“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这说明,人都有追寻信仰的需要,越早觉醒越有希望走出牢笼。
他们的发现同样适用于我们这些平凡人身上。虽然没有几个人在事业上能够爬到山顶,但快乐的原则却是一样的。如果我们要等到做到马云第二,再来思考人生的归属,那我们大约一辈子都会活在愁苦的里面。
自我的盲目要靠谦卑来刺透
能意识到信仰的需要是个很大的突破,然而,这不过是认识人生的第一步,就像一个有重病的人,知道自己病情严重只是通向健康的第一步。
更重要的是,病人必须面对现实,特别是自我的认知,不能逃避。西方有句谚语说:“通往地狱的道路都是由好意铺成的。”意思是:用意纵然好,但如果没有面对事实,采取正确的行动,后果还是堪虑。
经过多年的观察,我发现人类最大的弱点就是自以为是,不愿面对自己的盲点和缺陷,总是隐恶扬善(隐自己的恶,扬自己的善),并不关心真理(真实情况),特别是有关人心灵需要的真理。无知和穷困并非人类最大的问题,人们的自私、武断和偏见的本能才更严重,因为那蒙蔽了他面对真实的能力。
如果没有坚强的信仰帮助他自省,他对自己是盲目的。这样,就算一个人的用意良好,他所带来的伤害(灾难)往往并不亚于他的贡献。以众人心目中的偶像韦尔奇为例,整体而言,他的贡献到底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就很难说。
孟子的《公孙丑章上》有段非常精辟的话:“子路,人告之以有過則喜;禹聞善言則拜。大舜有大焉:善與人同,舍己從人,樂取於人以為善;… 故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讲白了,就是:面对真实、勇于认错、推己及人、追求共善。只有抱着这样求真的态度面对自己,才会意识到,自己往往就是问题的根源。也就是说,自得的人永远活在虚假的安全感中。虽然有少数例外,但是往往当一个人觉得自己成为人上人了,那么这也就是他成为恶魔的开始。
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选择:一是活在当下,让生存的冲动和隐藏的盲点继续掌握我们的人生,让他人的价值观来定义自我和自己的价值。这是个被定义的人生,它似乎相对地安全,因为它随波逐流。这大约是俞敏洪所推崇的人生。事实上,这样的人生充满了焦虑,因为他不过是个温度计,随着外面的温度而升降,而不是个调温器。
17世纪法国著名的数学家、哲学家和物理学家帕斯卡说:人类的认知有三个层次。身体(感官)是最低的次序,受欲望支配,这样的生命不断想要取得权力与资源,按身体层次而活的人结局必然虚空。比身体高层次是心智(头脑),心智是有理性思维操作。他认为笛卡尔的缺陷是,他以为人类认知就停留在这个层次。
帕斯卡认为,单靠感官和心智所得到的知识不是确定的知识,那是有限度的,会随着人类的进步而改变。但那些聪明得不得了的人,以展现自己的智力为乐的人,必然狂傲起来,再也无法超越。人类还有一个更高的认知层次就是慈爱(charity),它与人的心灵、直观和人类生存最基本的真理(first principles)息息相关。
在这个层次所认识的真理是理性无法达到或超越的,它需要借助信仰的力量。有这样认知的人才真正体会到自己的有限,因此向上寻索,指向上帝。真理必然是永恒的,人的生命也包含永恒性,如果忽略了人的永恒性,一切的追寻将是无谓的。真知识使人做个真理的追寻者而不是真理的定义者,让真理定义自己的人生。
他以谦卑来刺透自我的盲目,放下自以为义的惯性,“看他人比自己强”、“爱人如己”,追求改变生命的信仰。
5月8日刚去世的哲学家和基督徒思想家魏乐德(Dallas Willard)早年曾经说过一句话,自从2002年聆听到魏乐德亲口说出这句话以后,它给了我很大的启发,彻底改变了我防御性的思考方式,让我的视野豁然开通。
“如果你能找到一个更好的道路,耶稣会是第一个告诉你走上去。如果你不相信他(对真理)有这样的执着,你就是对耶稣没有信心。因为你真正想的是,他会鼓励你相信假东西。”
只有真正代表真理的人(耶稣)才有这种自信,不会害怕真理会被膺品所替代。接受了耶稣作我人生的道路、真理和生命,给了我极大的解脱和自由,让我藉着耶稣的视角,能够对人生、对他人也充满热爱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