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术,地产投资,信仰家园,时尚生活
个人资料
正文

百龄麦第二代传人郑志光 带领面粉厂另辟新天地

(2013-10-07 03:50:06) 下一个

郑明杉

2013年06月16日

  • 郑志光:竞争的压力无所不在,我们得想方设法突围,把竞争化为驱动力,不断提升生产设备,提高经济效益,在产品品质和服务加强竞争力。(熊俊华摄)

明眼看名商

@郑明杉

teems@sph.com.sg

由郑仓满创立的东南亚第一家面粉厂百龄麦有限公司(Prima Limited)于1961年注册,两年后面粉厂落成投产,并于1969年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是最早的第一批上市公司。百龄麦旋转酒楼曾是岌巴路一带的高楼地标。

今年高龄97岁的百龄麦创办人郑仓满祖籍福建永春,九岁因家贫南渡谋生,当过学徒、职员,做过小贩。50年走来,郑家的新加坡面粉大王地位始终稳如 泰山。一二十年前,随着康元面粉厂业务外迁,以及新加坡面粉厂走进历史,百龄麦可说是独霸市场,第二代传人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郑志光不但把新加坡的基地打 稳,业务更从面粉加工、二次加工(预拌粉、冷冻面团),逐步扩展到零售业(面包连锁店),以及推出150种形形色色产品的产业价值链,还远至斯里兰卡及中 国投资设厂。

由小麦加工制成的面粉是许多食品的基本材料,早年新加坡消费的大部分面粉是从加拿大、美国及澳大利亚进口,种类不外是三几个,加美的面粉主要是做面包,澳洲的是供制面条。上世纪60年代,百龄麦建厂大量生产面粉后,新加坡面粉市场才起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据估计,新加坡市场每天的面粉平均消费量400公吨,百龄麦的产量约有600公吨,本地六七成面粉消费量是来自百龄麦,百龄麦生产的面粉不但足以供应本地市场,还可大量外销。自80年代末,消费者开始日益注重品质,百龄麦配合市场的需求,不断推陈出新。

多年未曾接受媒体专访的郑志光说:“在许多国家纷纷建设自己的面粉厂,供应面越来越大,贸易保护主义此起彼落时,我们就必须快步走在市场之前,在‘优质产品来自优质面粉’的大前提下,推出更多物有所值的最佳产品。”

生产40种特制面粉

在外行人看来,各类面粉全是细细白白,并无什么差别,其实其中的“学问”可深奥了。

建厂之后,百龄麦不断投入大量资金添设现代化设备和全电脑化操作,在厂里设立研发部门,进行分流作法分制出许多不同种类的面粉,如今特为东方食品研 制的形形色色特制面粉约有40种,每种面粉都是“量身定做”,不同的面粉有不同用途,每包25公斤面粉的批发价可从22.9元至44.5元不等,价格差别 甚大。

绝大部分面条都是由面粉做成,消费者的要求却各有不同,百龄麦应消费者的需求生产供制作面条的面粉种类繁多,例如属于优质等级的“火标”面粉,是专 供制作福建面之用,做出的面条颜色鲜艳,润滑结实,有较好的咬劲;新推出“双筷标”磨研出来的面粉,其特点是面团易发富延展性,易拉平不易变黑,能制成口 感细腻而有弹性的云吞面及云吞皮,而含高蛋白质的“红龙标”面粉则较适合制作港式云吞面,“仙女标”面粉制成的奶白色日本乌冬面,咀嚼性高、粘性低具备爽 滑的优点。

制作面包须要搅拌耐力特强的面团,“工厂标”面粉是首选。至于中式包点和点心用的又是另一种面粉,“象牙标”高级面粉的特点是面团易于搓揉,能制作 颜色更白、质地柔软的包子,而港式包子的材料主要是“天仙标”面粉,制成的包子能“开花”。华人爱吃的油条,面团的伸张力要好,才能制出外皮松脆的细长油 条,“马刺标”面粉是专为制作油条磨研的,而印度煎饼用的材料几乎全是百龄麦供应的“飞鱼标”面粉。

竞争是最大挑战

由于不再需要在市场集资,以及股票交易量偏低,2003年5月初郑仓满家族全面收购百龄麦股票,进行私有化而在该年10月除牌。少了来自其他股东的有形无形压力,以及在多个市场一枝独秀,再创辉煌的郑志光却有身负重任的压力,其中一大压力就是竞争。

他说:“我的最大挑战就是竞争,竞争的压力无所不在,大市场的消费量虽大,可是大大小小的同业也多,竞争在所难免,小市场面对的是需求饱和问题,竞 争有时更为激烈,因此我们得想方设法突围,把竞争化为驱动力,不断改善生产设备,提高经济效益,在产品品质和服务上,加强竞争力。”

到斯里兰卡和中国 投资设厂

以新加坡为基地,百龄麦集团兵分两路,到斯里兰卡和中国大陆,投资设厂。

1977年,旧称为锡兰的斯里兰卡基建落后、发展缓慢,百龄麦却独具慧眼看好商业潜能,陆续投入了2亿美元的庞大资金。

今日,斯里兰卡工厂是全球面粉加工产能最大的单一工厂之一,每天的面粉产量高达2700公吨,产量相当于日本全国小麦加工量的四分一。在现有厂地扩充产能后,斯里兰卡厂每天将可增加1500公吨的产量。除了供应给当地市场,还外销到其他亚洲国家。

在中国的两大投资

郑志光表示,1977年7月,JR贾亚瓦德纳(JR Jayawardene)的新政府一成立,经济政策从社会主义转向开放,而百龄麦早在60年代就通过锡兰政府的国际面粉投标,出口面粉到该国,过后百龄麦 决定投入巨资在该国建厂就地生产面粉,过去三四十年经验显示当地政府言之有信、积极给予支持,我们也不断扩充设备和提升产能。

百龄麦在中国的两大投资,其一是1985年在烟台开业的新烟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第一家中外合资面粉加工厂,也是百龄麦在中国投资最大的企业。

其二是1986年成立的青岛星华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总投资额为1300万美元,百龄麦占40%股份,英国最大食品集团之一的英国联合食品有限公司和胶南市粮食局各占股三成。公司生产一百多种专用面粉,主要供应日本、韩国、香港和欧美在中国的合资或独资食品企业。

其实,上世纪70年代百龄麦也曾在印度尼西亚建造面粉厂,一度和拥有保加沙利(Bogasari)面粉厂的印尼首富林绍良号称印尼面粉业的两大天王。

去年,百龄麦集团再接再厉和日本住友商事株式会社各出资40%,收购了大洋洲最大的冷冻面团生产厂Yarrows集团所拥有的澳大利亚冷冻面团业务。

除供应大洋洲的酒店和超市的面包店供应冷冻面团外,Yarrows集团的大客户包括全球快餐业中店铺数最多的Subway。

 

百胜厨品牌 网络遍及全球25处

多年前,在相关业务多元化、上下游产品紧密配合的策略下,百龄麦集团旗下的百胜厨(Prima Taste)开始销售具新加坡道地美食口味的酱料,让国人不论身在何处都能品尝到不失真味的新加坡小食。

百胜厨其实是郑志光提出的商业概念。身为公司主席,郑志光经常出国,也常苦于在异乡吃不到道地的新加坡美食,因此很希望有朝一日能把新加坡美食带到世界各地。在经济发展局的资助下,百龄麦开始研究生产保持本地美食的道地口味酱料。几年后更上一层楼研制出新加坡口味的食品。

今日,百胜厨的零售和食品服务网络遍及全球25个国家及地区,包括美国、英国、德国、荷兰等。近几个月,百胜厨快熟面更是爆红,美国知名快熟面评鉴 网站“The Ramen Rater”在评选全球1000多个品牌、口味快熟面,推选百胜厨品牌的叻沙和咖喱口味快熟面为年度美味快熟面冠亚军,这一高度评价把百胜厨品牌的叻沙和 咖喱口味快熟面卖到断货。

郑志光说:“百胜厨的品牌不是一朝一夕打响的,我们的研发部门花了长达三年的时间,硬件、软件并重,才推出适合消费者口味的真材实料快熟面,我们的 成功是经过一番努力,得来的殊荣不易。正当市场在倾销几毛钱一包的快熟面,百胜厨品牌的每包快熟面却能卖到2.75元, 即使售价比一般的产品贵,我们还是能成功销售我们的产品。继美国知名网站评选百胜厨叻沙拉面和咖喱拉面成为世界最好吃的拉面冠、亚军后,我们的拉面更在短 期内供不应求, 这说明了我们的高档产品有很强的卖点和很好的口碑。”

设立百得利糕饼专卖店

百龄麦善用自己的业务优势的另一例就是设立了百得利(PrimaDeli)糕饼专卖店。

21年前,在标新局(SPRING Singapore)的支持下,一群本地的面包师傅与百龄麦食品(Prima Food)携手合作,以特许经营的方式开设了百得利,如今百得利的店铺已近40家。所谓万事起头难,百得利在连亏好几年后渐入佳境时,却在2007年末发 生食物中毒事件。问题发生后,百得利坦然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让许多公众对这个家喻户晓的品牌重拾信心。在事发后短短三个月内,信心满满的百得利重 新出发,业务蒸蒸日上,分店越开越多。

三年前,百得利另开设了第一家专卖较具异国风味食物的面包快餐店PrimaDeli Express。有别于一般的百得利面包店,顾客对象对准青少年、年轻白领族和外籍专业人员,并计划陆续在本地开设更多分店,一旦在本地开花结果,公司将把这个概念带往中国、越南和印度。

 

建厂已有半个世纪的百龄麦是东南亚的第一家面粉厂,创办人郑仓满素有“新加坡面粉大王”之称,第二代传人郑志光带领家族事业稳步走向另一个高峰,业 务日趋多元化、国际化。处事低调的郑志光是如何多管齐下、南征北伐,把50年的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更大?最近,百胜厨品牌的叻沙和咖喱口味快熟面被评选为美 味快熟面的世界冠、亚军,只是其中一例。

(联合早报网编辑:孟鑫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