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术,地产投资,信仰家园,时尚生活
个人资料
正文

澳美夫妻档 不爱金融爱 “生食”

(2013-10-07 03:45:40) 下一个

2013年10月07日

  • 耶瑟利(左)和太太丹娜合力经营The Living Cafe,希望人们通过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身心健康。

原籍澳大利亚的耶瑟利和美国的丹娜都曾任职银行界。2005年,耶瑟利举家移居岛国。

从光鲜的银行企业生活到开设朴实的生食餐馆,耶瑟利在新加坡转换职业跑道,开启人生的新篇章。

麦专程/报道·摄影

近年岛国开始掀起一股生食主义运动(Raw Food Movement)热潮,让注重饮食的现代人吃出健康。何谓生食主义?很多人或许会联想到寿司和蔬菜沙拉,其实不然。生食主义以素食为主,为了保存食材的营养和矿物质,烹调必须在46摄氏度以内。

由于生食主义在本地刚起步,概念相当新颖,售卖此菜肴的餐馆基本上不多。位于武吉知马路第六道的The Living Cafe (简称TLC)是其中一家,经营者即新移民夫妇耶瑟利·赫特尔(Ashley Heather,42岁)和丹娜(Dana,49岁)。

新加坡人吃得很不健康

原籍澳大利亚的耶瑟利和美国的丹娜都曾任职银行界,他们在东京工作时结识并共结连理,之后在新西兰居住了六年。2005年,耶瑟利举家移居岛国;当时他受聘美国银行的本地分行,一年半载后加入瑞士信贷公司,直到开设TLC才卸下银行家的身份。

丹娜则是来到新加坡时全心投入养生和保健业。当初她进口维生素补身品供自己和朋友们使用,没想到越来越受欢迎,导致货品占据家里的两个房间。这促使夫妇俩将生意扩充到零售店面,正好店面楼下的餐馆空置着,于是他们萌生开设生食餐馆的念头。

同时,耶瑟利和丹娜发现新加坡人一般都在外头解决三餐,很多人更是依赖快餐来填饱肚子。这个不良习惯造成儿童肥胖的现象不断增加,甚至提高了成年人患二型糖尿病的概率。

丹娜以过来人的经历叙述:“小时候,妈妈很注重家人的饮食起居。我们三餐营养均衡,常服用维生素加强体质。18岁进入大学时,我终于独立了,开始暴饮暴食,吃很多杂食又喝啤酒。结果不到两个月,我严重患病。这场病敲醒我对健康的警钟,意识到饮食对身体的影响何其大。”

这个事件激发丹娜在养生与营养学方面不断学习和进修,工作之余考取自然医学硕士,目前是个合格的天然保健师。为了提供较健康的餐食,以及将生食推荐给国人,TLC于2011年开业,可谓在本地售卖生食的鼻祖。

本地生食主义者有上升趋势

TLC的菜肴以蔬菜、果仁、鲜果、香料及有机食材为主,不采用乳制品,四分之三的食品为素食。顾及非生食主义顾客的味蕾,餐馆也提供鸡肉和鱼肉选择。

耶瑟利坦言:“生食主义运动在美国流行多年,相当普遍和受欢迎,在这里则属小众。虽然一般新加坡人还不熟悉这样的饮食概念,却有固定的追随者。比起 两年前刚开业时,外籍顾客占了九成,现在本地顾客就占了四成,有上升的趋势。有人曾经问生食主义是否只是一种潮流,我不认为。其实生食主义在人类进化的过 程中早就存在了,当初人类不都从天然物吸取养分吗?”

丹娜强调:“生食讲究保留食材的原味,因此烹调不能超过46摄氏度,要不然食物的营养和矿物质将会流失。白糖、白面粉及白饭是损坏健康的三大要害, 这是很多人所忽略的。我们用天然食材如椰丝和椰子油取代有害身体的要素,增添口感,味道依然香甜。只要放点心思和创意,生食菜肴是很诱人可口的。”

丹娜生动比喻:“现代人重视自己的外表,不惜一切花费在护发剂、漱口剂,倒是忽略了身体内的清理,也就是所谓的排毒。很多时候,病从口入,只要多关注饮食,对健康绝对有益。我相信未来的医学会从饮食方面着手多过于服用药物来对抗病魔。”

人力短缺是经营餐馆最大挑战

除了生食餐馆,耶瑟利和丹娜同时经营Balanced Living养生与保健中心,售卖保健品,也提供瑜伽、养生和烹饪课程。从银行家到创业成为公司董事,耶瑟利认为新加坡充满商机,处事非常有效率及透明化。

他说:“经营餐馆最大的挑战是人力短缺的问题。我发觉新加坡年轻人不太喜欢从事餐饮服务业,导致我们不得不大量依靠外籍员工。最头痛的是有些年轻员工经常拿MC(病假),这对公司的运作造成很大的不便,影响生产力。” TLC目前聘请大约10个员工,主厨来自菲律宾。

曾经在华尔街打拼的丹娜有感而发:“这样的情况不会发生在美国。我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环境生长,5000人争取一份银行职位是平常事。这样的环境教会我珍惜自己的工作,我从不知道什么是MC。要是工作达不到标准,很容易被辞退。”

体验新加坡人温情,生活开心自在

耶瑟利和丹娜在移居新加坡后的翌年就成为永久居民;他们认为岛国设施完善、治安良好,国人普遍会说英语,而且环境有利于培育下一代,这几个要点是他们选择新加坡的主要因素。

孩子不曾喝汽水

夫妇俩育有三个孩子,分别为10岁、7岁和4岁;第二和小儿子都在新加坡出世,耶瑟利笑称他们是新加坡宝宝。目前念小学的两个孩子就读于新加坡美国学校。

耶瑟利和丹娜平时很关注孩子们的饮食起居,常灌输他们健康的道理。丹娜说三个孩子从没喝过汽水,也不曾吵嚷要喝汽水,不过在适当的时候会通融他们吃非生食和零食。

“我们允许孩子们吃比萨,每个月不超过两次。出席儿童派对时,不反对他们吃雪糕。为了确保营养均衡,我会在他们的饮食内加入多些蔬菜。我经常嘱咐他们可以选择一种零食,但必须是最明智的选择。”由于平时培养孩子们良好的饮食习惯,丹娜说他们甚少生病。

有被接纳的感觉

除了日本,丹娜也曾在香港居住过。包括新加坡在内,这三个亚洲地区给予她什么样的印象?她说:“对外国人而言,在日本生活具有一定的挑战。日本人处事较为公式化,某些工作由八个人分担,没有生产力可言。香港节奏快,不太友善,比较自我为中心。

“新加坡则介于日本和香港之间。在这里居住了八年,我们结识了很多不同国籍的朋友,生活得开心自在,体验到新加坡人的温情,有被接纳的感觉。有一点必须提的是,新加坡成绩斐然但绝不能自满,要保有竞争的优势。”

从光鲜的银行企业生活到朴实的生食餐馆,耶瑟利说他在新加坡转换职业跑道是人生的新篇章,每天充满各种挑战,掌握了很多银行业以外的知识。“初来新加坡时,我们并没有刻意计划经营生食餐馆,很欣慰一切逐渐上了轨道。我们坚信生食菜肴在新加坡会日益受欢迎。”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