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定退市机制 免毁楼市支柱
(2013-03-23 04:03:24)
下一个
(2013-03-23)
早报导读
● 黄静怡
市场论
继2月下旬香港特区政府再推出“辣招”打压楼市后,楼市3月份的表现可说是相当淡静。 二手交投市况急冻,加上有大型银行调高新造按揭(抵押)利率,令楼市雪上加霜。十大屋苑成交于过去三星期的周末均不足十宗,交投急剧收缩为近年罕见。
预计3月份的二手成交宗数有机会低见3000宗水平。
虽然单一月份3000宗的二手成交于近年亦曾出现,但维持的时间非常之短。 不过,今次“辣招”加上新造按揭息率调升,二手交投料会维持低位一段时间。 回顾2003年至今,只有2003年头二手成交连续4个月录得3000宗以下的低水平。 经过政府连番推出辣招之后,市场成交低迷程度“媲美”2003年是可以理解。
事实上,当前的经济层面较2003年为佳,但由于针对楼市的政策不断推出,令到二手住宅成交萎缩。而假若二手成交量一直长期处于极低水平未能改善,大大影响楼市健康发展。
楼市始终为香港经济重要支柱,楼市发展不健康,对香港经济会造成严重打击。故本栏早前提及政府宜及早制定一个退市机制,在楼市上升周期完结时及早推出,避免出现1997至2003年大跌市风险。
当然,何时推出退市方案要有一个周详的考虑,而本栏认为,政府退市机制之先决条件是楼价出现逾5%的累积跌幅,另外也要视乎三项主要讯号的出现。
本期首先谈谈其中一项讯号“流转率”。
所谓“流转率”是用作反映物业市场买卖活跃程度,以每年二手住宅注册量占当年全港私楼物业单位总数的比率作计算,该数字愈高,代表物业交投愈活跃;反之,数字愈低,代表物业交投趋淡静。
但有一点要留意,二手流转率无论太高抑或太低均不是一个理想的情况。
在投资气氛强劲的时候,如炒卖活动频密,令到流转率相对偏高,情况如1997年高达17%;然而,过低的流转率则代表楼市成交少,甚至连一些正常的楼市活动如换楼、长线投资等亦受阻碍,连带物业交投正常的流动性减低。
就像近年政府多次出招,流转率亦由2010年开始回落,2011年已急挫至近7%,而去年更跌至只有逾6%左右,正常的楼市活动亦受影响。
近期二手交投低迷,流转率相应下跌,势必影响楼市健康发展。
本栏认为,假若二手流转比率跌至5%以下,届时情况犹如2003年低迷的楼市般惨淡,实属退市的其一警号。
当然,退市机制并非以流转率单一指标而定,其余的指标则待下次再续。
(作者是香港美联集团副主席兼副董事总经理)
政府退市机制之先决条件是楼价出现逾5%的累积跌幅,另外也要视乎三项主要讯号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