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sight

工程技术,地产投资,信仰家园,时尚生活
个人资料
正文

薄饼皮大王魏成辉

(2011-10-15 23:23:19) 下一个

(2011-10-16)

● 郑明杉

财经人物

提起魏成辉,一般人都知道他很有钱,不过知道他确实身家的人可能不多。

最近,国际财经杂志《福布斯》公布的新加坡富豪榜,魏成辉首次上榜,而且还以12亿美元(15亿5000万新元)的资产,

高居第12位。榜上有名后,魏成辉一直很低调。本报日前总算有机会同这位富豪新贵对谈,做了较深入的专访。

魏成辉是全球最大的薄饼皮生产商,

他的食品厂一年的营业收入可高达13亿美元,

设在新加坡、中国、马来西亚和美国的现代生产厂,

每天可生产3500万张饼皮。

而魏成辉的财富主要还是房地产,尤其是在一片火红、价格屡创新高的中国房地产市场。

扬州、南通及天津是魏成辉在中国房地产投资的

三大重点,涉及钱来钱往的金额就有百亿元人民币,

魏成辉的财力可见一斑。

既然身价是大家关注的热点,对谈就直接从12亿美元资产的敏感话题开始。

  对于自己的财富,魏成辉向来相当低调,一再强调比他有钱有势的人多的是。

  同其他超级富豪一样,魏成辉一时也不十分清楚自己到底拥有多少资产。问起12亿美元的资产是高估还是低估,他面露难色,笑而不答,当然要算出个“准确数字”有其难度,采访他时也只能慢慢“推敲”,才能从中略知一二。

  问起12亿美元资产是以哪些为主,魏成辉轻描淡写地答道:“有一大半是房地产,其他一半是以食品为主的制造业,以及诸如证券、股票之类的长期投资。”

  魏成辉长期享有“世界薄饼皮大王”之誉,他的食品帝国的旗舰第一家食品厂公司(Tee Yih Jia Food Manufacturing)一年营业收入估计可高达13亿美元,是全球最大的薄饼皮生产商,设在新加坡、中国、马来西亚和美国的现代高速生产厂,每天可生产3500万张饼皮。

  制造薄饼皮看来也只是魏成辉事业的一部分,他的财富主要还是房地产,尤其是在一片火红、价格屡创新高的中国房地产市场。他说:“刚出来创业的几年,食品生意的确是让我赚了一些钱,我事业上的第一桶金也是来自食品的销售,这是2000年之前的事,赚的是点点滴滴的辛苦钱。2000年之后在食品制造业的稳固基础上,我把部分的发展重点转到中国的房地产,中国房地产的投资加速了我事业的起飞。”

投资中国房地产 富上加富

  中国房地产投资让魏成辉富上加富。他虽然没明言在中国房地产的投资数额,不过单看最近几年他趁势在中国快马加鞭的投资,就不难计算出他注入的资金,以及取得的优厚回报。

  扬州、南通及天津是魏成辉在中国房地产投资的三大重点,就先说他情有独钟的扬州。

  早在2003年,魏成辉开始在中国华东一带寻找地皮,2006年以扬州骏和置业公司先后买下了扬州的三块住宅地段,滚动的资金上亿美元。2009年9月,公司推出扬州的第一期项目时,近300个单位在短短一天里就被抢购一空,50万元人民币/80平方米的售价则比毗邻新住宅售价高出50%。骏和置业在扬州的三个住宅开发项目已完成了两个,另一个预定明年可完工。

  骏和在扬州的最新开发计划占地100万平方米,集住宅、商场和酒店于一体,预定明年可动工兴建。

  在“上海的后花园”南通,魏成辉多年前买下一块面积近50万平方米的地皮,单是地价就超过10亿元人民币,计划在三年里兴建3000个住宅单位。

  不过最庞大的开发项目是在天津的滨海新区,这块在今年初敲定的800万平方米地皮,主要是兴建住宅和工厂,这个项目在2018年可全部完工。

  因此,单是中国的几个房地产开发项目,涉及钱来钱往的金额就有百亿元人民币,魏成辉的财力可见一斑。

  他表示,在中国买地皮一般上是很难向银行贷款的,何况是外资企业,我们用的是真金实银,资金也必须在规定的时间里到位。在一些人看来,我们往往以高价买地盖房,不过我们也可以较快的时间高价卖出,如果买到地点较差、较便宜的地皮,那就得花多一些时间,慢慢等机会了。

事业第一春继续开花结果

魏成辉虽已在中国找到事业的第二春,其实他的事业第一春还在继续开花结果。

  1968年成立时,第一家食品厂只是一家以半自动化机械生产薄饼皮的小工厂。于1977年购厂时,工厂的23名员工每天估计生产3200张饼皮,以手工制皮平均每分钟的产量只有四张,不停工作两个小时还得轮流休息,人工成本高。搞机械出身的魏成辉入主公司后,立即大刀阔斧引进自动化生产设备,改革产品品质,高速自动化后每分钟可生产180张饼皮,生产成本也大幅下降。

  魏成辉第一次乘搭飞机远行就是到澳大利亚的悉尼,西装笔挺地到唐人街四处推销薄饼皮。在澳大利亚建立据点后,第一家食品随后进军美国和欧洲市场,1988年更买下了美国洛杉矶的一家食品经销公司Mian An。开始时,第一家食品每年运送两个集装箱的薄饼皮到美国,第二年每个月就得运送两个集装箱,如今第一家食品有九成的“Spring Home”薄饼皮是外销到欧洲、北美、南非、中东和亚太的50个国家和地区。

  一向以来把食品的质量、卫生、营养当成事业生命的魏成辉认为,食品工业没有了品质、卫生,就等于没有了生命。由于自动化不但可以节省一些人工,又可在生产成本不会大幅增加的情况下,保障产品的质量,因此这些年来第一家已投资了好几千万元增添和改良生产设备,每年一小改,三年一大改。仅最近一次提升厂里的生产设备就投下1000多万元。

  “今日改良昨日,明日改良今天”是魏成辉的经营理念,也是第一家的口号。他也把第一家的成功归为公司上下力行“3S””。所谓的“3S”就是:“S”指“Small”市场小;“Specialized”专门经营某种具有特色的产品;“Strong brand”是很强的品牌观念。

跟父亲借钱开机械修理店

  魏成辉虽以食品业起家,不过搞机械修理是他的第一份事业。

  六岁时,魏成辉全家随同父亲魏可忠从福建福清移民新加坡,落户在肮脏破烂的芽笼。曾在老家务农的父亲就在这出名的红灯区开了间杂货铺,一家人包括魏成辉和他的三个兄弟姐妹都挤在一间棚屋里;魏成辉高中辍学后,闲来无事就帮助父亲打理店铺。为了打发单调的生活,他开始在一家机械修理店做散工。1969年,21岁时的魏成辉说服父亲借给他8000元,开了一家修理店,自己当起老板。可是不到一年,小店就因生意欠佳而关门。

  魏成辉自认对机械修理有天赋,所以他的第二个生意还是做回机械修理,并从中国同乡那里筹措到1万6000元,成立了名为“星城”的新公司。四年后,修理店年收入达到了50万元,于是魏成辉和一批工程师合组了因特威机械工程公司(Interwide Mechanical Engineering),在裕廊设厂修理船舶。又过了四年,他的两家公司年收入合计达到了250万元,员工400余人,并搬迁到工业区。1977年是魏成辉事业的转折点,他以37万元买下了薄饼皮制造厂的部分股权,三年后买下了全部股份。此后,食品就成为魏成辉的核心事业之一。他还陆续收购了几家和食品业有关的上市公司。

善于发掘价值被低估公司

    作为长期投资者,魏成辉善于发掘那些价值被低估的公司。除了食品业外,他的数亿元的投资组合中,还包括医疗保健、水务、科技、物流和教育等行业的公司。他说:“我买股票是长期投资,而且从来不投资那些势头正劲的股票、大宗商品或贵金属。”

  除了曾持有佳福(QAF)、佑康(Youcan)等上市公司股权外,目前,魏成辉是超级集团(Super Group)的第二大股东,持有9000万股(占16.2%股权)、另持有新晔科技(Serial System)的9500万股(占11.6%股权)、普威集团(PSC)的6900万股(占12.4%股权)、中国医疗保健(China Healthcare)的6300万股(占22.1%股权)、JEL的4200万股(占10.5%股权)、友联钢铁(Union Steel)的3300万股(占8.4%股权)、永佳(China Powerplus)的2800万股(占6.6%股权)、同乐(Tung Lok)的2100万股(占15%股权),以及莱萨特国际(Lasseters International)的1400万股(占5.9%股权),其中单是持有超级集团股票市值就达1亿5000万元,因此他持有上市公司的股票总市值也有好几亿元。

  8月间,Ceina公司以每股30分提出全面收购上市公司亚洲环保控股,魏成辉把手中的近7%股权(3592万股)全部脱售,套现1078万元。他解释说,我持有这批股权已有好多年了,Ceina提出全面收购后亚洲环保就会除牌,我不得不先脱手。

取之社会用之社会

  受访时,魏成辉不断强调,有些时候是小富在勤、大富在天,而做生意要取之社会、用之社会,财富不应炫耀。他常说:赚钱、用钱是门高深的艺术,用钱不当就是乱花钱。

  魏成辉身为德明政府中学咨询委员会主席,最近他登高一呼,率先捐出50万元,随后捐款很快达到130万元,超出100万元的筹款目标。此前,他也捐出100万元给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至于三几万元的小额捐款则不胜枚举。

  今年62岁的魏成辉多年前已开始部署集团的接班人。除了房地产由自己掌舵外,他的两儿两女中,老大负责集团的物流业务,老三主管高科技部分,一个女儿处理市场促销,另一个则是中学教师。他认为,只要能力相当,由家族打理生意还是不错的方法。

善解人意的鹦鹉

  魏成辉爱喝红酒和听歌唱歌,《星夜的离别》一曲是他的最爱。而养鱼养鸟是他在家里的另一个消遣。他的皇宫式的豪宅养有50条金龙鱼,不过鹦鹉看来是他最爱的宠物。

  三只“威风凛凛”的鹦鹉就放在底层停车场的入口处。养了12年的鹦鹉,在主人的耐心调教下,会喃喃唱起《生日快乐》、《太阳公公起床了》……,而且还会随着访客的“指挥”展翅起舞。

在中国投资食品业 进可攻退可守

  魏成辉熟悉食品业,也热爱食品业,他在中国第一个较大的投资就是和福清同乡——印度尼西亚巨富林绍良、林文镜联合投资5000万元人民币,于1988年在福清市融侨经济开发区创办福建冠辉食品企业,并成立了福建名味食品。此外,他的另一个食品投资是收购恒顺醋业的一批股权。恒顺以生产镇江香醋闻名。

  其实,魏成辉在中国还有两个较受注目的收购。早在1993年,他旗下的福州第一家啤酒厂收购了亏损多年的国营榕城啤酒厂,成为中国啤酒业的第一家外资独资企业。在他大刀阔斧的重组和亲自主持下,啤酒厂才在2000年转亏为盈,取得320万元的税前盈利。

  第二年,魏成辉见好就收,把第一家啤酒厂的51%股权,以1850万元或1.15倍的溢价,转让给中国最大的啤酒厂青岛啤酒,一些扩展啤酒版图的计划也只好搁置一旁。他说:“在中国经商或投资有时是计划赶不上变化,因此要进可攻、退可守,如果是不攻不守,大可洗手不干。”

差点收购“中国魔水”健力宝

  果然没多久,第一家食品以小吞大的姿态,准备动用30亿元人民币收购有“中国魔水”之称的健力宝。

  当时健力宝约有26亿元人民币的债务,按照第一家食品和持有78%股权的广东佛山市三水区政府达致的初步协议,买方必须承担这庞大的债务,加上3亿8000万元人民币的收购价,以及资金调动的成本,整个收购涉及的金额达30亿元人民币。

  不过这项看来即将敲定的并购,却因无法在两个月的期限内审核公司账面而功亏一篑。具有18年历史的健力宝业务庞大,非核心业务又多。买方要求进行精确审核,可是在期限之前也只能取得20%至25%的相关资料,最后买卖以告吹收场。

  日前旧事重提时,魏成辉仍强调:“收购不成,没有可惜只有遗憾,如果有可惜的话,那就是如果好好经营、整合健力宝,它会是座金矿。这也不是我不够冒险,冒险要有个程度,千万不能因冒险而付出惨痛的代价。”

  在中国市场南征北战多年,魏成辉认为,中国的经商、投资环境和新加坡的大不同,“人”的因素在中国还是很重要,中国的法治精神虽然明显提高,不过人与人的关系万万不可忽略,记得要懂得吃点亏,交点“学费”,不要斤斤计较、急功近利,否则到头来什么都拿不到,最后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总结经验时,魏成辉列出了五个要点:

  一、上下的人际关系要搞好,只要是双方互惠互利,中国人并不难打交道;

  二、要有一定的财力,善于调动资金,外资企业投入的资金要到位;

  三、企业本身要有自己的优势、技术,产品和服务要与众不同;

  四、许多事要亲力亲为,小处不可马虎,行事时该低调就设法低调;

  五、把一些利润用在当地的公益事业上,让当地居民也能从中分享公司发展业务的成果。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