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丰恬 胡渊文 (2011-06-07)
新加坡私宅市场一直是政府避免直接出手干预,留给自由市场力量角力的领土之一。
近几年来,随着私宅价格和成交量的蒸蒸日上,房市产生泡沫的迹象浮现,政府自2009年9月起,一连推出了四轮降温措施,为房市灭火。
随着国家发展部新部长许文远新官上任,许多买家、发展商、分析师等,都在暗自猜测:政府接下来会对房屋政策作出怎样的改变?本文采访的各大房地产咨询研究机构分析师,提出了不同建议和看法。
可提高EC供应 让组屋提升者圆梦
分析师建议,政府可增加执行共管公寓(Executive Condominium,简称EC)供应量,允许更多组屋提升者购买EC。另一方面,政府也应把EC买家的家庭收入顶限,从目前的1万元调高至1万2000元。
莱坊(Knight Frank)研究部主管方宝顺指出,目前共有23个完工的EC,政府从去年1月开始再次推出执行共管公寓,去年至今年5月期间共推出和卖出了10个地段。其中,位于榜鹅草场(Punggol Field)/榜鹅路的第11幅地段上个月招标截止。
一般上,EC比私宅便宜了10%至20%,不过规定至少要居住五年。
方宝顺说:“政府可考虑放宽现有条例。目前,发展商在推出新项目时,把95%单位留给首次买家,这个比例可考虑降低。”
卓登新达(Chesterton Suntec)研究部主管陈瑞谨建议,政府可在更好的地点推出EC地段,也可如组屋一般,同时推出多个地段,让发展商在投标时取舍,避免多方人马大手笔竞标同一地段。
与此同时,EC面积近期也有缩水趋势,陈瑞谨认为,政府应采取预防措施,规定公寓面积的最低要求。
政府不久前表示,正在探讨购买新组屋的家庭收入顶限由现有的8000元提高至1万元。分析师认为,如果政府这么做,应该把购买执行共管公寓的家庭收入顶限也提高2000元至1万2000元。
高纬物业(Cushman & Wakefield)亚太区研究部高级经理王伽胜说:“这可能会吸引一些私宅买家,毕竟EC是比郊区私宅更便宜的选择,从而减少一些私宅需求,有助抑制私宅价格攀升。”
他指出,一些刚好够条件的买家,若购买私宅可能稍稍超出了他们的可负担能力,允许他们购买EC是好事。不过他认为,政府需要就调整收入顶限进行详尽的评估。
高力(Colliers)国际研究与咨询部主管谢岫君也认为,政府应密切关注本地家庭的收入趋势,确保调整后的收入顶限和家庭收入的增长挂钩,并让买组屋和买执行共管公寓家庭的收入顶限差距保持合理。
房市“热钱”滚滚 应以需求为主对症下药
分析师认为,政府在房市旺热的时期大量推出土地供应,并不一定能控制房价的增速、或满足住房需求。
戴德梁行东南亚研究部主管蔡楚芬认为,与其“大起大落”——在市场旺热的时候大量增加正选地段的供应,并在需求大减时把供应减到零,不如每年确保相对固定的供应量,减小波动的幅度。
她说:“政府应该从整体的角度来看待建屋局和政府售地计划的供应量,以满足基本住房需求,减少供应和房价的波动性。”
目前,在政府售地计划下,本地私宅供应量每半年从0到8000个单位的范围内上下起伏。蔡楚芬建议,政府可缩小私宅供应的波动范围,
王伽胜认为,政府调控房市应以需求方面的政策为先,供应方面的政策其次。
他认为,需求政策——包括收紧公积金政策或进一步降低房屋贷款顶限,对买家个人的效益更快。而尽管供应政策提供更多选择,但效果更慢,地段推出后,新私宅项目要过一段时间才推出。
分析师认为,房价高涨的部分原因,在于源源不断的热钱。
陈瑞谨解释说,如果政府通过推出更多地段,使价格放慢增长步伐,那么相对低的价格会吸引更多资金充足的海外投资者进场,仍然会推高本地的私宅价格。
所以说,增加私宅供应可能反而使情况雪上加霜。
陈瑞谨认为,最根本的问题其实是热钱,调低房屋贷款顶限(Loan-To-Value,简称LTV)的政策对这类投资者并不管用,因为他们有足够的资金。
他说,要抑制私宅需求,一个可下手的领域是上调房屋贷款利率。但是金融管理局一直以来并不干涉本地的利率,并且如果整体利率调高,意味着商业贷款的利率也会上扬,增加了经商的成本。
他说:“理想的情况是调高房贷利率,而保持商业贷款的利率不变,但具体这要如何做到,就要靠金管局来研究探讨。”
对海内外买家进行更多区分
针对本地私宅买家不同族群之间的分野,市场人士建议,政府可以通过政策进行更多区分。
陈瑞谨建议,政府应当研究本地私宅买家究竟是哪些人,是为了什么目的买房,这样才能对症下药,如果要抑制海外买家的需求,可以考虑限制他们只可以购买一套私宅,或限制所购买私宅的价格。
方宝顺认为,政府可在房屋贷款顶限方面下手。他说:“就如外国人在本地必须支付更高的学费一样,政府可让海外和本地私宅买家享有不同的LTV顶线。目前,外国人买家在本地私宅市场的唯一限制,在于他们不能够买有地住宅。”
增加土地供应与招标透明度
另一方面,针对官地的投标制度,市场人士也有话说。
分析师认为,在目前的卖地制度下,一些靠近地铁站、地点受欢迎的地段,多获得发展商进场激烈竞标,导致一些出价出乎意料地高。
嘉德置地总裁廖文良曾把该制度形容为“闭门招标掷飞镖”:“谁(出价)最靠近,没人能说得准。”
有分析师建议,政府可提高土地投标制度的透明度,避免出现发展商因志在必得而出价大幅超越其他发展商的情况。
其中之一方式为采取“拍卖制”,缩小标价之间的差距。
王伽胜说:“一些地段可进行拍卖,但由于目前并不采用,这项做法因此须先经测试。发展商能看到各自的出价,得标者与其余出价的差距也不会太高。”
然而,陈瑞谨认为,尽管拍卖能增加整个过程的透明度,但并不一定确保最后的标价更合理。
陈瑞谨说,市场上的发展商数目远超过政府推出的地段数目,不少发展商在过去两三年盈利相当好,若一定要拿到一幅地段,仍然会在拍卖时标出高价。
陈瑞谨指出,政府可以对招标过程做出调整。他说,政府目前是一幅接一幅地推出地段,这么一来,一些发展商在连续两三次铩羽而归后,可能会在下一次出大手笔竞标,使土地成本大涨。
有鉴于此,他建议,政府可考虑一次过同时推出四幅地段,并于同一天截止招标。这么一来发展商得作出权衡,因为他们没有资源同时投标四幅地。
政府是否会再出招
5月到7月是关键期
王伽胜认为,未来几个月的私宅销售数据将是各界观察私宅市场情绪的主要参考。
根据新加坡国立大学所追踪的新加坡房地产价格指数(简称SRPI),本地私宅转售价格在4月份增加1%。
王伽胜指出,4月份的数据,主要是因积压已久的需求被释放所致,未来几个月相信将缓和下来。
他说:“若5月至7月买家情绪出乎意料的乐观,价格不只略涨的话,降温措施或是控制涨价的良药。”
蔡楚芬认为,若要降温,则应集中在阻碍炒房行为、抹杀房市泡沫,而不是增加土地供应。
她表示,新加坡缺乏土地资源,允许买家过度拥房(hoarding),只会使那些有实际住房需求的真诚买家吃亏。另一方面,兴建太多项目也会拉高建筑成本,使新加坡需要更多外籍劳工。
蔡楚芬说:“信贷成本低廉、容易贷款,是鼓励投资房地产买家的关键。(降温措施)可减少LTV、提高现金付款,或提高那些已拥屋的买家须支付的贷款利率或借贷成本(印花税)”
当局或可对“迷你型”公寓 推出指导原则使用(Persons per hectare,简称ppha)概念衡量建筑密度。
针对近两年来卖得满堂红的“迷你型”公寓,一些分析师认为,当局可进一步设限,控制“迷你型”公寓的面积、地点及所占项目的比率。
陈瑞谨说:“当局或可考虑对小型公寓设下一些限制,比如地点、单位在整个项目中所占的比率或数目。”
自2009年底,市区重建局开始鼓励本地发展商把小型公寓的单位面积,维持在32至35平方公尺(350至380平方英尺)的水平。
发言人说:“由于这往往是个协商/磋商的过程,市建局并不限制发展商兴建一定的最小私宅单位面积。发展商能有兴建不同大小的单位、应付市场需求的灵活。”
然而,方宝顺认为,小型公寓尽管尺价偏高,对其他一般项目的价格影响,仍未受证实。
他说:“一般项目发展商,仍然是会针对项目的特点和需求来定价。”
除了价格,买家在将来搬进小型公寓后的舒适度,也是另一个考量。
谢岫君认为,当局对小型公寓的关注,除了更高的尺价及成交量之外,也来自另一原因,即这些单位在完工后的实际宜居程度,及是否会对周围地区造成拥挤。
谢岫君建议,政府或可正式设立一套指导原则,规定私宅的设计和建筑不能超过一定的建筑面积。
欣乐国际执行董事麦俊荣说:“其中一个方法是不准发展商兴建面积小于450平方英尺的单位。”
另一方面,分析师也建议,政府或可考虑使用“建筑物密度”(building intensity)的概念,以解决对拥挤程度的关注。
目前,新加坡的建筑密度,是以容积率(plot ratio)和建筑高度来衡量。
谢岫君说:“可通过衡量每公顷面积的人口密度,来审核这些小型单位的人口密度,以决定居民的生活品质。在1989年9月1日之前,对建筑物的人口密度控制比较严格,私宅项目的密度是用ppha概念来衡量的。”
《联合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