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班杂志上一篇有趣的文章,是某记看了美国人那本<空谷幽兰>后,去终南山寻访隐士,和一个道士相处的几天.道士止语,所有的谈话,都是写在纸上交流的.
"隐居修行,佛道门中随处可见,只是更多的隐士,亦将隐士的外相隐去,让世人难识.真正的隐士也是世人所不能知不能见的.我住终南,只因出家修行时间短,还有许多习气未除,所以不得已以此外相自修."
"定力不够而隐修于此,道长您是''住山为出山''吗?"
"''住山为出山''是世人的理解,修行之人不完全这样理解,当是有事则应,无事则静,随缘应世.修道最重要的是能出镜入镜而不被境所牵."
"山上的生活是怎样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吃饭砍柴,坐坐卧卧,采果逐鸟,与野猪狗熊为邻."
......
"山中寂寞吗?"
"寂寞正是道的体现,这与世间的理解不一样."
"刚住山时适应吗?"
"头三个月很新鲜,时间长了味道各不一样."
"最怕下雨吧?"
"下雨天晴都是自然现象,没什么喜欢不喜欢的.阳动阴静,静有静的好处,动有动的乐趣."
......
"为什么出家?"
"世途得意,反而找不到自己,更找不到许多做人的答案."
"出家时,家人舍得吗?"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自己的事,家里人能代吗?"
"那你爱的和爱你的女人怎么办?"
"世上女人如我母,世上男人如我父,这是祖师教的.一切事情皆因缘而合,缘尽则分,是以生生世世皆如此."
"出家前,内心挣扎吗?"
"挣扎是必然的,亦是平静的.现在回想,对平静的感觉更有印象."
"家人呢?"
"分散了"写完这三个字时,他突然呆了一下,眼神里闪过一丝忧伤.很快,他又微笑起来,在旁边写了"哥",等等着他哥哥的故事,但是,他犹豫了一下,把"哥"字画掉了,在那张纸最后的空白处写了一句----"不谈俗家事".
"打算就这样在山中住一辈子吗?"
"刚来时,发愿至少住山十年,至于以后,于我无关."]
"不打算去云游?"
"我只知道现在要做什么,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山中苦不苦?"
"当问乐不乐."
"看来道长是乐的,那乐在何处?"
"<道德经>言''多言数穷,不如守中'',天晴时,站在山上往下望,西安城上空是黑压压的,而山上是蓝天白天,个中玄妙,住在山中,自有体悟."
"为什么要止语?"
"止语不是狭义上的不说话,而是广义上的一切思维,即太上师祖说的''绝学无忧''能悟此即能回答自己的很多问题."
"不是很明白,''语''如果指''一切思维''那''止语''不就是要停止一切思维吗?停止了思维还如何悟道呢?"
"悟并非想,悟是自性而发的.思维由而求,有求则找不到答案.而''道''则是在喜怒哀乐之未发状态,走一走,行一行,便有悟处,不可以人心而求之."
......
"人都会受环境影响,虽然静下来,都知道这些道理,但实践起来,还是很难.在一个大家都向上爬的时代,随波逐流不容易,不随波逐流也不容易.人生就在各种各样的''局''中,大家都因害怕''出局''而自陷''局''中.......山里没有人看,虚荣心自然也不没有了."
......
我突然发现门上挂着的酒瓶是摔成两半的,瓶肚子里还有张小纸条,上面写着"焚琴煮鹤"
"我出家前在珠海做了五年的XX经理,所以,生活习气还带着,这酒瓶是游客弃于山中的,我觉得好看,就挂在树上,刘道长为助我除习气,便把它打碎了,是为提醒."
"您说要除''习气'',可刘道长说修道不可有''目的''二字在心中,您会不会某一天突然发现''除习气''和''止语''都不重要了?"
"那是必然的结果.我才住山两年,刘道长已经十多年了."
"但你又不能直接向他学习,先让自己有所''得'',再去''舍'',对吗?"
"学是自己步步取舍的,不是天天请教的,以问或完全照搬为学,那是世间的学问,学道有所不同,若不达此,只会学得习气而道业难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