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能补拙,毁人不倦
话说某天坛子里家长们又在叹息为什么孩子就不能遂了愿发扬吃苦精神把钢琴数学打篮球坚持下去呢?我就随口一说有兴趣再苦也能坚持下去苦就是甜,没兴趣勤能补拙只是大人的借口。后来想想好像我这么多年受到的教育都是让我吃苦的,吃了苦中苦,方作人上人。或者一定要我朝着某方向使劲钻下去,管它那是老鼠洞还是兔子洞。
可惜我不是老鼠,不喜欢钻不属于自己的洞。就算我是爱丽丝,我也终于长大不用再看那些扑克牌的脸色。
然后再想想那些耳熟能详的励志名句:
爱迪生:所谓的天才,是99%的汗水,加上1%的灵感
韩愈: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陆游: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华罗庚:勤能补拙是良训,一份辛苦一份才。
巴金:苦学能战剩一切,学问的宫殿不分贫富都可以进去。
连儿歌都在唱“就怕先生骂我懒哪,没有学问无脸见爹娘。”
学习到底是为谁而学?
不知道现在怎样,勤能补拙可是当年国内语文考试必考的题目。那时国家急于改变八股文歌功颂德的现状力推“学好数理化,实现现代化”,很多父母们也急于让儿女们弥补自己文革中失学的苦痛而力推勤奋的好处,勤能补拙变成了口头禅,以致于忽视了谦虚地伟人们说话的背景。于是,管他喜欢不喜欢,小时候被大人送去上奥数,奥物,奥化,苦吃了!稍微自主后就发现原来很多事都有老鼠洞可以钻的,于是连出国考G也需要新东方+机经。好不容易到了美国,两眼迷蒙两耳失聪,一不能融入工作或社区社交圈就怪自己语言不好。是语言的问题吗? 不是语言的问题!没有内容不知道怎么接话才是问题; 对自己不诚实才是问题;听话听一半就下结论才是问题;读书做人不求甚解才是问题。
我在国内上大学时,真是很轻松啊。一个星期上35小时课就跟玩儿的一样,期中期末每天考两门,有些科目甚至上课看小说考试把书狂背两小时就能拿个优。可惜我现在对大多数课程已经几乎没有印象,反而是几门选修课还能记得不少。到了美国索性就转了个比较喜欢的专业,班上没有中国同学,所有的课都是先预习,上课竖着耳朵听带速记,下课做作业查资料小组讨论写论文开动脑筋,因为老师cold call会不停的问你一串why。有几门本科的必修课需要补,可老师第一天上课就说既然有几位研究班学生那就每节课都由其中一位讲20分钟吧。那些日子真苦呀,经常就是两三点钟才睡,可是非常有斗志,因为没有人忽悠我而我更不需要忽悠自己,到后来上课时自由发言兼辩论也敢用咱的中国式英语说了。到现在,很多课程可以清清楚楚地记得,大多数教授的名字都能记得,而我小学中学大学很多相处几年的老师们却早已模糊的一塌糊涂。八股的教育自然出八股思维,我想这就是前不久某大牛在中国发家却为何一掷近千万金捐给美国母校而不是给中国母校,给国内教育体制及狭隘民族观一个华丽丽的五雷轰。
勤能补拙成了暗器满天花雨,无时不刻扎得我们个透明窟窿。从年少扎到年老。从被扎到扎人,从扎自己到扎孩子。我不想再看到那些曾经的天之骄子少年得意中年却斗志全无怨天尤人的一幕再在我们的下一辈中重演,不想让美国各校对亚裔再有所谓的分数歧视,想看到我们的后代自觉自愿出外打拼回家爱心款款,想看到所有的华裔再被问到你最崇拜和尊敬谁这个问题时会不假思索说是父母亲。
郭沫若的这句“爱好出勤奋,勤奋出天才”有多少人听过?我好像不记得有贴到教室墙壁过。而华罗庚这一句名言就更少有人知道了吧?“独立思考能力,对于从事科学研究或其他任何工作,都是十分必要的。在历史上,任何科学上的重大发明创造,都是由于发明者充分发挥了这种独创精神”。再来最后一句坎伯的‘你知道何谓沮丧---就是你用一辈子工夫,在公司或任何领域里往上攀爬,却在抵达最高处的同时,发现自己爬错了墙头。”
更沮丧的不是自己爬错了墙头,而是被硬推上墙头再靠着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趴着的那个。所以,推爸推妈们,孩子推还是要推的,但我们需要先退后几步仔细观察孩子的真正兴趣所在,做助推器的推子而不跟风做推脑袋的推子,在敲打孩子斗志之前先想想你是否在敲打自己木鱼之心。别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的梦想应该自己去拼搏实现,而孩子的梦想也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需不需要勤能补拙。
我儿时的兴趣虽然没有变成今日的事业,却有幸持续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爱好及调味品。那些美的事物及艺术,你不需要全部亲自掌握,只需有颗能容纳能欣赏的心,而那些真正的兴趣,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开心的把它雕琢成艺术。
呵呵,世上无难事,只要有心人。我坚信每个人天生我材必有用,小孩子在没定型前只要正确的引导是可以行行出状元的。
在敲打孩子斗志之前先想想你是否在敲打自己木鱼之心。别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的梦想应该自己去拼搏实现,而孩子的梦想也应该由他们自己决定需不需要勤能补拙。
----强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