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乔布斯的故事之十一:精神导师

(2012-01-02 08:23:14) 下一个

像里德学院这样的小型学院的学费并不便宜,很多时候,它们的收费就是美国最贵的大学之一。和哈佛、耶鲁这些常青藤老校相比,它们还会因为自己财力有限,而无法像常青藤联校那样给予慷慨的资助。结果,最后能在这样的学校学习下去的多数人,要么是成绩很好,要么就是家境很富有。对于家庭经济条件不错,成绩普通,又确实是想好好学点知识的孩子而言,进入这样的学校,比进普通的公立大学,是有很多独特的优势。

按照2010-2011年的数据,里德学院的年度学杂费在51850美元,其中学费为42540美元,远高于哈佛和耶鲁大学的学费数字:33696美元(学杂费加总为48868美元,2009-2010)和32500美元。

问题是,单纯的学费和学杂费比较似乎是没有太大的意义。想进入哈佛、耶鲁这些老牌学校的学生,比想进入里德学院的要多的多,录取率低得多。在里德学院读书的学生中,有一部分人是靠学生贷款完成学业的,其中部分人又在后来因为各种原因而不得不赖账不还。

自从1960年代以来,里德学院就有允许学生在校公开、自由地使用毒品的“声誉”。在今天,拥有这份自由的美国大学,里德学院恐怕已经是唯一了。校方对学生使用毒品非常宽容,只要是不造成重大的伤害事件,学生在校内使用毒品和酗酒,都是被允许做的事。就是这种宽容,结果,20084月,导致校内一名学生因吸毒过量而死亡。类似的事件在20103月,又再次在里德学院的学生身上发生。

在很多人眼里,有两个字最能代表里德学院的风格:大脑和毒品。

 

里德学院虽小,但是,他培养出的学生质量似乎也不含糊。

1995年开始,里德学院又公开拒绝参与《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对大学和学院的排名问卷调查,理由是对所使用方法合理性的怀疑。胆敢这样做的,里德学院是美国大学中的唯一。里德学院的个性和它所强调的培养学生的个性,如出一辙。

它的本科生中产生了31名罗德兹奖学金获得者,在数量上名列美国文理学院的第二位。这是一个世界级的奖学金,有中国人称之为“全球本科生诺贝尔奖”,得奖者被称为“罗德学者”。

奖学金评审委员会,在每年11月从18个国家,选取80名刚毕业的本科生,送他们去英国的牛津大学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2009年罗德奖学金的全球录取率大概是万分之一,就此,它成为全球竞争力最激烈的奖学金申请。

罗德学者的评定标准,颇有点哈佛式的风格:既要求拥有优秀的学术表现,还看重个性的独特性,个体的领导能力、仁爱与勇敢,同时也强调体能运动的重要性。书呆子是当不了罗德学者的,不管他(她)的学业成绩有多么好。

 

由于选拔的是全能的青年精英,他们在牛津毕业后通常会有不错的业绩。几十年下来,罗德学者创造了这样的记录:四十几位拥有全球影响力的领导者,七十多位跨国企业公司的董事长或执行长,十几位诺贝尔奖得主,五十几位知名教育家,二十几位奥运国家代表队队员及金牌得主,百来位发明家或科学家,和为数众多的世界知名音乐家、艺术家、历史家、文学家、和平主义知识份子等。

此外,里德学院还产生了五十多位富布赖特计划的受益者。这是一项由美国政府资助的国际教育交流计划,也是世界上声誉最高的国际教育交流计划之一。至今为止,已有接近三十万名学者、教育者、研究生和专业人士参与这个交流计划。到2009年止,参与者中已有四十名获得诺贝尔奖。

里德学院的本科生中,有非常高比例的毕业生,最终选择继续深造,获得博士学位,成为专业人士。按照学生比例计算,它位列美国大学的第三位,仅次于加州理工学院和哈维·玛德学院(Harvey Mudd)。

1960年代,它的整体排名,在美国全部文理学院中还要高。从建校之初开始,它就立志,要将自己打造成像东部的常青藤名校那样的高质量学府。

按照《纽约时报》教育版一位著名编辑的话说:如果你智力超群,有主见,同时又想学点什么,去里德学院可能比去哈佛、耶鲁、普林斯顿和芝加哥还要合适。

虽然这个评论有点言过其实,但是,至少也从一定程度上说明,里德学院是一所很有特色的学院。对于乔布斯当初的成绩和心态,如果他真的是想学点东西,并且,父母亲还真的能够承担得起的话,去里德学院,似乎也不是一个太差的选择。

 

里德学院对于乔布斯的未来人生的影响非常巨大,虽然他只是在那里混了十八个月,并没有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学生在那里好好的学习一段时间。

正是在那里,他的个性和人格,被继续打造。在那里,他深深的感受到了来自精神方面的影响力,慢慢的有了自己根深蒂固的精神导师。而又是这种来自精神导师的影响,对于他后来的企业经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那里开始,他被洗脑了,而且还被定型!

乔布斯的精神导师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按照理论来区分的话,应该是蒂莫西·利里的和禅宗相关的。

先来看看,蒂莫西·利里是何人,他的理论是一种什么样的理论。

蒂莫西·利里(Timothy Francis Leary)生于19201022日,卒于1996531日。是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和作家,让他名扬天下的,则是他在晚年对迷幻药的研究和痴迷。

他因宣扬迷幻剂(LSD对人类精神成长与治疗病态人格的效果,并提出“打开心扉、自问心源、脱离尘世”的口号,而成为1960-1970年代美国颇受争议的人物。作为19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的产生与代表人物之一,而影响了很大一批激进的年轻人,其中就有当时颇为狂热的乔布斯。

反政府,反主流文化,反战,是1970年代的主题曲。而利里所倡导的迷幻剂使用,又让原本就已经很狂热的年轻人,更是时不时的狂热过度。在成为激进年轻人精神导师的同时,他自然就被大量的美国保守派人士视为恶魔。当时的美国总统理查德·尼克松,就曾公开斥之为全美国最危险的人

 

蒂莫西·利里当年的演讲盛况

 

一方面是美国政府和保守派的禁毒和反对毒品使用,另一方面,又是这个利里,以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的头衔,不仅自己大量使用迷幻剂(据说,他一生中吞食了5000 多剂LSD),而且还到各地大学搞巡回演讲和“发功”,积极宣扬迷幻剂对人类精神成长的作用和对病态人格的治疗效果。

不仅如此,他还自己选择对象搞人体试验,很多年轻人还很乐意成为他的试验品。参与被实验者中各色各样的人物都有:不仅包括垮掉一代的代表人物爵士怪杰瑟隆尼斯·蒙克、作家阿尔道斯·赫胥黎、诗人艾伦·金斯堡,还有监狱的犯人、街头流浪汉,信教的青年学生和学校的老师。

在他去世十周年的时候,好莱坞还专门拍了两部以他的生平故事为基础的电影,来记录美国历史上那段色彩丰富的岁月。

 

利里出生于马萨诸塞州,在他十几岁时,父亲就离家出走。被抛弃的感觉一直在困扰着他,让本来就很顽皮的他,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从小缺乏家教约束的他,很早就让自己内心的反叛精神自由发挥。大学阶段,他在一所教会学院待了几个月,就因为无法忍受其严厉的校规而一走了之。随后,他走进了西点军校,但是,很快就因为违规,在校内销售酒精饮料和未经允许就夜闯女生宿舍,而被开除。

对于在西点军校的待遇,后来有人说,作为当时西点屈指可数的几个爱尔兰天主教徒之一,他是因为自己的宗教背景而当了替罪羊。因为,和他一起干坏事的其他几位,最后都顺理成章地完成了学业。

1943 年,他从亚拉巴马州大学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七年之后,他又获得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心理学硕士学位。毕业之后,他先是在伯克利当了几年的助理教授,再之后,他申请到哈佛大学的心理学讲师职位。

在平常人眼里过得不错的日子,在他心里却是极为无聊。对于这样“平凡就是福”的日子,他是这样记录的:一个碌碌无为的机构雇员,每天早晨,开着车和一长排市郊客车抢道上班,晚上再拖着疲惫的身体开车回家,吃着晚饭,喝着马蒂尼列酒,作为数百万自由主义的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像机器人一样地苟且偷生。

 

一眼就能够看到底的人生,对于他,过的确实是无聊、无趣,和不甘。他需要创造,需要与众不同,需要与自己的过去不同。就是在这种挣扎之中,他发现了一个信息。

1957 5月的《生命》杂志发表的一篇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该文章介绍说,墨西哥土著马萨特克人,在宗教仪式中是如何利用植物来产生致幻效果的。在这篇文章的启发下,他亲自跑到墨西哥,亲自尝试能产生致幻效果的一种墨西哥裸盖菇(毒菇)。

就是这一尝试,不仅彻底的改变了他的人生,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美国很多人的人生。回到哈佛以后,他就和自己的助手理查德·艾尔帕特博士合作,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专门在哈佛大学的研究生身上,试验由这种蘑菇提炼的迷幻剂(赛洛西宾),和后来药效更为强烈的迷幻剂(LSD)的效用。

 

 

基于自己的研究,利里最终得出的结论是: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使用正确计量的LSD,可以实现改变个人行为方式的目的。

他说,自己实验的目的,是寻找一种更好的治疗酒精中毒和改造罪犯的途径。现在看来,迷幻剂可以帮助我们实现这个目的。

他说,自己的多数研究参与者,都说他们感受到了明显而且神秘的精神体验,而这些体验又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就在利里为自己的发现和突破得意的时候,却引来了大量哈佛同事和学生家长的不满,甚至是愤慨。很多家长向学校当局抗议说,随意向学生分配迷幻剂,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在各方的压力之下,1963 年,利里和他的助手被哈佛开除。

随后,两人租了一间比较大的公寓,继续从事自己的试验。最终,他的实验,在一次FBI 的突击攻击之后,就此停止。

1966年时的《生命》杂志,对于LSD这种“产生”“精神”药物的好坏,还没有明确的结论。但是,随着使用人数的越来越多,很快,在1960年代中期之后,美国社会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迷幻剂作为毒品的不良影响。很多新闻媒体也开始大幅报道相关的危害性和被危害的案例。可是,固执己见的利里却不为所动,继续在美国大学“传教”。结果,即使到了1970年代,还有像乔布斯这样的年轻人对于他的理论狂热不止,并且亲力亲为,用自己的身体和健康来做试验。

 

 

 

乔布斯进入大学的1972 年时,李瑞就因非法私藏大麻而被捕。在这之前,他在加州已经是大名鼎鼎,对于像乔布斯这样的年轻人影响巨大。

在狱中,他再次被指控,非法在狱友身上进行心理测试和实验。为了对抗可能的处罚,这一次的利里变得聪明了许多。他在回应相关的指控时,把自己伪装成一个对林学和园艺狂热,同时又非常顺从而传统的人。结果,他赢得了监狱管理方的信赖,被任命为狱中的园丁,最后,他就利用由此获得的机会,而越狱成功。

越狱之后的利里,为了躲避通缉被抓,逃到国外,最终还是被逮捕和遣送回国。为了缩短刑期,他做了FBI调查共产党组织的线人。随后,据说,他用自己过人的智慧和胆识,在“出卖”但是却不让对方被捕的前提下,一次次的“帮助”FBI。由于他的“诚心”“合作”,他的刑期也由30 年减到了3 年。

出狱以后,他发现自己的威望在来自政府和社会强大的反抗力量面前,已经今不如昔了。为了再次振兴自己的威望,他以大祭司的身份发起了一场推广迷幻药的高校巡回演讲,搞传播服用迷幻药的福音。结果,乔布斯就成为那批“得福”者中的一份子。

 

利里是一个非常高明的造势之人。他的这种本事,乔布斯也学的不错。

在第一次被捕之前,利里还试图竞选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长,为此,他还专门请约翰·列侬为自己写了一首竞选主题曲。被精神导师利里喜爱的列侬,也成为乔布斯一生最喜爱的歌手。乔布斯曾经说过,如果你离开一座燃烧中的房子,并且只能带走一个人的唱盘的话,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列侬的。

在宣扬迷幻药的同时,利里还一再谈到超自然的感觉与灵性的玄妙。对于乔布斯而言,使用迷幻药只是手段,而真正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那种超自然的感觉和对灵性的体验。而这种宣传的成功,也是利里的杰作之一。

乔布斯对于死亡的看法,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了来自利里的影响。

在意识到自己将死于前列腺炎之前的几个月,利里写了一本叫《设计死亡》的书,向后来者展示自己观察死亡和垂死的独特视角。

此外,他还专门为自己设计了一个慢性自杀的方式,来让自己获得一种特殊的死亡体验。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给自己每天安排的饮食构成是:30 支香烟、一块大麻点心、半杯咖啡和大量的一氧化碳气体。

为了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分享自己的体验,他还专门开设了一个个人网站,把自己的慢性自杀过程和其中的感觉与体验,放在网上直播。最后,他没有像自己所期待的,死的“轰轰烈烈”,而是在安静的睡眠中,在喃喃不休的为什么不的呓语中离开了人世。

在他死后,人们根据他的遗嘱,将他的骨灰装在一个小罐子里,和《星舰奇航》的作者吉恩·罗丹贝利等众多名人的骨灰一起,被盛放在飞马号火箭上。一声巨响之后,他们的骨灰被送入太空,他们也因此而成为历史上“太空安葬”的第一批人。

 

连接:

 

乔布斯的故事之一:遗弃与选择

乔布斯的故事之二:父亲

乔布斯的故事之三:硅谷

乔布斯的故事之四:上帝之谜

乔布斯的故事之五:迷幻药

乔布斯的故事之六:贪玩的孩子

乔布斯的故事之七:胆大妄为

乔布斯的故事之八:吸食大麻

 乔布斯的故事之九:个性的形成

乔布斯的故事之十:大学选择

 

【说明:关于乔布斯商战的故事,参阅我的新作《乔布斯的商战》(湖南科技出版社,20121月版)。这里只谈他的成长,《乔布斯的故事》,探索的是他个性的形成和初期教育的获得。未经作者授权,严禁转载。作者保留所有版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