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正文

从李阳妻子的话语,你读出了什么?

(2011-10-17 17:56:16) 下一个

从李阳妻子的话语,你读出了什么?

 

有时候,我在想,如果李阳是在美国文化环境下长大的,他会不会使用同样的语言,来描述他和他妻子的那段婚姻岁月?

如果他的妻子,是位在中国长大的中国女人,面对他的那些语言和作为,又会采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回应呢?

不同的文化背景,打造出来的“精英”,为什么会有如此之大的差异?

我不太想过细的评价李阳的为人,和他与他妻子之间的对错。

婚姻,对于我,很多时候,真的是很难说谁对谁错。

 

但是,如果一个男人,在为了获得一段感情时,信誓旦旦的说过“我爱你”,同时,又能在十多年之后,再次信誓旦旦地对全世界说,“我那时,也不过是逢场作戏而已,没有爱的!”。那么,我不知道,这样的文明,又到底意味着什么?

再者,在美国文明环境下长大的女人,对于男人婚后的出轨,似乎有着“零容忍”。如果中国女人也能像李阳妻子这么做,中国的男人们,是不是就该好好地想想:他们的行为,到底意味着什么样的风险和后果?他们那些已经习惯了的肆无忌惮,是不是也该有点收敛了?中国女人,是不是太放纵自己的中国男人了?中国男人的普遍性的堕落,是不是也有你们一份的“功劳”?

中国国情,为什么在李阳妻子眼里,就是不能够被容忍?而李阳,为什么又无法忍受这种不被容忍?

李阳妻子的下面这段对于自己和李阳婚姻的描述,和对爱的理解,和我们想到的,似乎有很大的不同。李阳妻子对于他们之间婚姻关系的理解,和我们所熟悉的中国女人的思维方式,似乎有太大的差别。这种不同,到底是个人修养的差异,还是国家文明的差别?亦或,只是个人层次的个体性不同?

 

爱,到底是什么?夫妻之间,到底是什么样的感觉存在,才叫爱和被爱?

中国人的理解,似乎是比美国人的,要苛刻的多。这也许是,中国男人很不愿意对自己的女人说“爱你”的原因和借口吧?!

为了这种差异,我曾经好多次,从不同的角度,“考问过”不同的,已婚多年的美国“老”男女们。

在我们的意识中,已经很平淡的婚姻,在美国佬口中,还显示着浓浓的爱。这,在咱们中国人看来,似乎也只是“表演”而已。但是,人生,如果没有表示,只有猜测和含蓄,很多婚姻,是不是就会在这种含蓄之中,慢慢的,随着岁月而枯萎和死亡?

表示与“表演”,似乎就像是和风细雨对鲜花。那雨点虽然不大,但是,却给了干渴的禾苗,以维持生机所必须的水分。没有它,烈日暴晒之下的玫瑰,又能美丽多久?

对于一个离婚率比我们高很多的国度,婚姻能被慎重到如此的程度,是不是该我们这些华夏的子孙们好好地再想想呢?

出轨,一夜情,对婚姻关系的藐视,中国男人们,你们真的很“伟大”。

 

一边是来自丈夫的“试验”,为了中国人们更好地学习英文的“伟大理想”。

一边是遗留在妻子心中浓浓的爱意,即使在丈夫已经被无数的美女体贴入微的照顾的时候。

对于已经无法挽回婚姻的回顾,在妻子口中,却没有很明显的,怨妇般的指责和抱怨,有的只是对于那段美好爱的回忆。

她曾经所“奢求”的,也不过是丈夫,能够像个普通的美国男人一样,能够做到说话算话,能够做过守信的君子,能够做个对家庭和子女负点责任的男人,能够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特别是节假日,给予自己的妻子和孩子一点家庭相处的时间。

到底是中国的男人活的累,无法满足来自美国文化的妻子这点很可怜的“奢求”,还是中国的男人,特别是像李阳这种等级的“精英”男人,觉得那样做很不值得?!

李阳妻子的讲述,让我思考了好久:像李阳这类的中国“精英”们,到底需要一个什么样的妻子?我们心目中,怎么样的女人才是美丽的,值得自己去好好地爱和珍惜的?

或者说,婚姻本身,就应该是一种游戏,认真不得。有机会时,就应该,好好的玩一回,捞点实惠,试验一番,才不会虚度“精英”般的人生?以李阳为榜样!

李阳的故事,会给我们怎么样的经典?从这个故事,我们又能够读出,什么样的中国现实来?

 

 

附录:李阳妻子Kim讲述:我和李阳的真实故事

南方人物 2011-10-15

 

在李阳家暴事件过去一个月后,李阳的妻子Kim对本刊记者敞开心扉,讲述她和李阳这12年来的经历、家暴的前后以及未来的安排

“我喜欢这张,”9岁的李丽从一堆相册里挑出一张她和父亲李阳、母亲Kim的合影。Kim3个孩子都做了家庭相册,记录孩子的成长,甚至还保留了襁褓中的李丽第一次回中国时的登机牌。

“我怀孕4个多月时回的美国,我妈年纪太大,不能到中国来照顾我,我只能回美国待产。孩子两个多月的时候,医生说宝宝可以坐飞机了,我马上买票,带她回来看爸爸!”

李丽的成长相册里有许多跟父亲的合影,李阳抱着小baby,满眼爱意柔情,“我不知道他为什么要在电视里说,孩子两岁才见到他,什么时候生出来的都不知道什么什么的……”

“我们是因为工作相识的,可能真的不浪漫,但也绝对不是他说的,结合的目的只是为了教育实验,”Kim忍住眼泪,“我决定接受你的采访,其实是为了我们家老大李丽,她同学叫她‘白老鼠’,说她爸生下她,只是为了做教育实验,孩子特别痛苦。老二和老三还小,不太懂这些,但等她们长大了,她们也会问我同样的问题:你们为什么生我?”

“我爱李阳,我希望他能够回到家庭,回到正常的轨道上,希望他能过得好。(家暴之后)我们做了各种尝试和努力,但是现在我认识到了,我改变不了他,我们之间的问题太大了,这份12年的感情我只有放弃了!”

Kim说她现在需要把目光放在孩子和自己身上,“过去一个月对我来说十分艰难,我现在尽量往前看,我还有许多可以贡献给这世界的,我想要我的女儿们知道,她们的妈妈很强大,并且深爱着她们。”

“我要把我和李阳的故事,不是他在电视里、在报纸上讲的那个版本,而是一个真实的故事,讲出来,让我的孩子们知道,她们的父母为什么走在一起,为什么生她们,又为什么分手。”她说,这是她在重新出发前最想送给孩子们的一份爱的证明和礼物。四个多小时的交谈中,她几度落泪,但她以手指头:“我的情绪很不平静,但这里是冷静的。”

 

1999年,我第一次来中国,那时候我在美国迈阿密一个学校当老师,我们学校的学生多数的母语都不是英语,我们要教他们学会说英语。

学校选派老师到其他国家做调查,学习好的教学方法。他们送了一个老师去南美洲,送我来了中国。

真的是缘分,第一天到中国我就遇到了李阳。我们是在吉林遇见的,那天他在那个学校有个活动。当时我刚到,特别累,校长带我们去吃饭,他坐在我对面。他当时很美国的、很放松地坐在那儿,说:“HiI'm LiyangI come from California。”

当时我真以为他是美国人,不想跟他谈很多。我看到好多人在他旁边拍照,然后听当地老师说他是“非常有名的人”,不过,我觉得跟我没关系,当时我对他真没特别的感觉。

后来他们安排去松花湖玩,我们去农家吃饭。旁边有一个小孩,他有一个小狗玩具,我就张大嘴巴,说“dogdog”,他就过来问我,为什么嘴巴张那么大,我说这样能让小孩把嘴巴打开。李阳就很激动,说:“这也是我的方法!”又说,“我有好多的问题,我们可以聊一会儿。”还说当天晚上,他有个现场活动,让我一定要去看一下。我在现场看到他跟孩子们互动,看到他的那些方法,特别感动,觉得特别有意思。

 

那天晚上活动结束之后,他去了长春做演讲,我留在松花湖那边上课调研。有天晚上,一个人突然跑到我房间说:“Kim老师,下面有车,李老师派来的车,他想你去看他的活动。”

我说我有课呢,我不要去。没想到那个学校的校长啊老师啊都来找我,劝我坐那个车去看看。我当时觉得他有点arrogant(傲慢自大),根本不征求我的意见,可经不起旁边人劝说,最后还是上车去了长春。当地学校的一个英语老师也特别想去,我俩就一块坐车去了。

在长春活动现场,他邀请我一块儿上台。活动结束后,我们一起吃饭,他说还有一个夏令营在阳朔,“你必须过来!”后来他秘书给我打了3次电话,催我过去。

那年的夏令营,我们每天一起讲课,我觉得他的方法特别好。白天我们一起给学生上课,晚上一起写东西、备课,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一点都不累。

 

我们两个有很多相似的地方,都是特别爱学生、爱工作。我在美国两次离婚,都是因为我的先生受不了我一直工作,晚上12点了还有学生往我家打电话。

但美国学生只有少数非常爱学习,在中国我看到那么多学生对学习非常狂热,当时感觉非常好,决定写出他们的故事,总结他们的方法,这些回到美国肯定是大有用处的。

夏令营结束后,李阳邀请我去北京玩,希望我能留在中国帮助他,我说我要回家了。最后一天,李老师说我真的需要你,我们的公司需要你。他说我们的公司需要一个外教,你写东西又好又快,你懂语法,你可以帮中国的学生写出语法很好的句子,写更好的课本。

我向他道谢告别,没想到自己还会再回中国,甚至会嫁给他。那时,在我心中他是一个怪人,这个怪不是贬义词,就是觉得他对工作真的太有热情了,令人印象深刻。

回到美国之后的Kim,发现自己的教学环境与中国这边相距甚远。“中国的老师都married their job(嫁给了工作)”,李阳也执着地向她发出邀请。一个月后,Kim做出了再回中国、与李阳合作的决定。

 

我是199910月回来的,开始是在广州工作。那时候我们天天一起工作,一起去过好多的地方。白天一起上课,晚上坐在电脑前一起讨论写书。

那时他有好多女朋友,她们都不高兴。为什么?他爱工作!我的秘书、现在是我最好的朋友,当时提醒我说,你看李老师的女朋友这么不高兴,他天天陪你,你们整天在一起工作,他吃饭都带着你。我说哎呀,你别说了,我是美国人他是中国人,没可能的。

再往后,因为我们每天十六七个小时地呆在一起,都知道彼此的事情。我再看他出去找女朋友,心里很痛苦,好恐怖啊,我觉得我爱上他了。

我跟我的一个朋友说,麻烦了,我爱上他了。她说别着急,他也是,他只是因为害怕被拒绝所以没开口。

 

2001年中美撞机事件发生不久后,我们要去海南做活动。我说我是美国人,这个敏感时期,我就不去了。李阳说你在中国两年了,中国人特别喜欢你,这不是问题。我们就一起去了。

那天在活动现场,他对台下的观众说,Kim老师本来害怕过来的,怕你们不欢迎她,李老师觉得,美国人还是中国人无所谓,她是老师,她爱讲英语,你们肯定爱她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说,Kim老师我们爱你!

我哭了,那晚我特别感动。海南又是那么漂亮,在那种情境下,我俩都把心里话说出来。我说李阳,我爱上你了,我不能再这样装下去!他说,我也是!

 

我们恋爱了!

我们是因为工作相识的,这是事实,但我们之间的感情也是逐渐建立的,他接受采访的时候说没有爱、完全没有爱,我真的不愿意听这些。

我问他,你为什么总要那样说。他说,那只是对媒体讲的一个故事,你不用去管。好多事情都是他捏造的,他太夸张,他就喜欢这样。

书架上立着好几本“Kim档案”,她随手取下一本,“这些都是李阳做的,里面收集的是我们的书信,我们互相取了很多昵称,他给我写信落款stone,我才不会叫他stone,他一点不像stone,我叫他The king of Crazy English。现在我叫他LY。这是我们的真实故事。”

在一本封面印着“Happy every day”的相册里,收入了他们最初交往那些闪亮的日子:Kim坐着写教案,李阳在椅子后给她按摩;两人一起在海边散步,在沙滩上拿着纸笔讨论工作……

Kim指给我看一张他俩站在一簇艳红的三角梅前的合影,“我最喜欢这张照片了,这是我们彼此表白那天拍的,那一天有好多美好的回忆……”

“我知道他是谁,我知道他爱工作,我也是,I never ask to be the first, I just cannot be the last。”

 

家暴事件发生后,很多人在Kim的微博上留言,对她表示同情。Kim说自己最不喜欢别人称她为“可怜的妈妈”,“我不是什么绝望的主妇,我有自己的世界,我喜欢带孩子、教育孩子。”

事实上,她并非全职主妇,直到今年7月,她还在上课,“疯狂英语”旗下的家庭教育、亲子沟通课程便是由她主导。她相信,即便是靠自己一个人工作,也可以给孩子们有品质的生活。

她反对流泪式的感恩教育,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过多曝光,因为这些,她跟李阳有过剧烈的争吵。

“美国人也好,中国人也好,都不希望把自己家里不好的事情说出来。”她跟李阳之间不是第一次发生肢体冲突,但她一直隐忍,在孩子面前假装没发生过。“这一次我觉得不行了,不能忍了,因为会误导、伤害我的女儿,让她们以为,男人打女人是应该的、是需要忍受的。”

 

他第一次打我时,我们还没结婚,当时办公室有好多人都看到。后来好多年都没动过手。

我怀老二的时候,高血糖,每次去看医生李阳都不在。当时我还在写《突破发音》那本书,有一天说好了,他回来陪我去医院。结果没有,我又一个人去医院,我真的受不了了,打电话他没接,给他秘书发了一条短信,秘书给我回短信说他很忙。

我们在电话里吵架,他说你别着急,着急对孩子不好。我情绪很不好,我说无所谓啊,你说好了回来,结果不回来,我给你一个教训,让你知道违背诺言的代价:《突破英语》的最后4章没有了!

他坐飞机赶回来,我跟老大在做蛋糕。他看了我一眼,没打招呼就去开电脑,发现我把写好的4个章节全部删掉了,马上过来揪我的头发打我。当时我怀孕7个多月了,老大在旁边看着特别害怕。他打了之后马上说抱歉,而且还哭了,抱着我,带我去医院了……

 

我特别后悔的是,在那之后,我没有对老大做任何解释,假装没有发生过家庭暴力一样。这次她爸爸再打我,老三在旁边,她并不在,但是她的反应特别强烈,跪在地上哭。我知道这么多年来,她从来没有忘记过那些可怕的事情,这让我太难过了。

在我的要求下,我和李阳一起给孩子们开了家长会,告诉她们父母无论是否在一起,都会永远爱她们。男人不能打女人,如果她们将来遇到这样的情况,要勇敢地站出来说:NO

我父母还不知道这些事情,他们年纪很大了,我妈身体也不太好。我姐姐和我表妹还有我舅舅知道。我舅舅是美国退休警察,他特别生气,说要飞过来,我说你别动别动,我有方法。

其实我原来还是抱有希望。中秋节我发短信给他,告诉他我打算带小孩吃月饼看月亮,你可以过来看小孩,我们在公园门口等你。丽丽也用自己的手机给爸爸打了电话。他说他要飞去广州开会。中秋节开会?公司所有人都是中国人,中秋节开什么会呢?

过了四五天,我带小孩去北海玩。我给他发短信:“李阳,今天有时间吗?你有时间可以过来。”他说没有,他忙着接受媒体的采访,他觉得采访比跟家里人一起出去更重要。

还有第三次,我们去天坛。我问他你有时间的话可以过来,他也没来。

 

我看他在事情发生后接受那么多采访,心很痛。凤凰卫视那个“一虎一席谈”我都看不下去。李老师说得太多了,他接受了太多的采访,说得越多人们越反感。这个方式是不对的,他到现在还没有真正去反省自己的错误。

我给过他建议,一周的时间,没有采访,不出差,我们好好交谈、解决问题。一个星期不去演讲,公司垮不了,这是可以肯定的。但他不同意,还把我的手机号码给记者,我真不知道他在想什么。

从天坛回来的那天晚上,他打电话给我,说他以后全改了,要回来看小孩,家庭是最重要的。我想给他最后一次机会,也不愿意孩子将来失去父亲,就给孩子们开家长会,一人发一张纸条,同不同意给爸爸最后一次机会。老大不同意,老二同意,老三不会写字,画了一个笑脸,2:1,我觉得可以给他一个机会。

我告诉李阳,明天我们去吃最喜欢的韩国冷面,你单独过来,不要有秘书也不要有记者拍照摄像的,我们约好了中午12点到,他答应了。

 

我知道他爱迟到,所以1210分才带小孩过去。他不在,我们等了一会儿,然后吃饭。过了一个小时,他还是没到。吃完了,我问孩子们要做什么。她们说回家,给小乌龟喂吃的。

我给他发了短信,我说你不懂美国文化,12点就是12点,不是1点和1点半。他打电话过来是丽丽接的,丽丽说爸爸你在哪里,我们等了你好长时间。他没对孩子说一句抱歉,只是说“把手机给你妈妈”,老大当时就哭起来。他在电话里骂我,说你心好黑啊,说他迟到是先跑去买花了。

我说李阳,这不是表演的时间。你说你要看小孩,我给你最后的机会。为什么你不按约定的时间来呢?我就挂了电话,不听他那些骂人的话,小孩在旁边哭呢,父母之间这样,她们不舒服。我不要小孩天天哭,我想让孩子们快乐。这真的是最后的机会。

我们交谈的时候,老大李丽上学去了,老二李娜在幼儿园,刚满3岁的李华在家里。小家伙非常乖,自己跳舞、画画、玩玩具。

 

采访快结束时,大女儿李丽放学回家,朴实有礼。她刚转学到一所国际学校。“这是我坚持的,不是迷信国际学校,国际学校学费贵得离谱。只是我觉得孩子上中国学校负担太重,我不想她们为了写不完的作业躲在被窝里哭。”Kim说。

老二李娜上的是普通幼儿园,妈妈忙不过来的时候,9岁的姐姐接她放学。“也没有人刻意教她们,她们很容易就学会说普通话了。有时我背对着她们,听她们叽叽喳喳说中文,真的很惊异,嗨,她们真的是我生的吗?”

Kim讲起来最开心的一件事,是有次她去接孩子,保安拦住她不让进,说这儿没有外国学生,全是中国孩子。

很多人不理解她为何不快刀斩乱麻地跟李阳离婚,带着孩子回美国。Kim认为这不是容易的事,“在中国我们搬了好多次家,孩子一直没有稳定感。如果回美国,是个更彻底的变化,孩子们在中国长大,她们的世界在这里。”

 

她特别不喜欢李阳用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来说事儿,“人都是一样的,美国妈妈也好,中国妈妈也好,都记挂着家庭、惦念着孩子,没什么区别。”

在美国,教师证需要每年有30小时的课时,因为忙于公司的工作,我两年多没回去了,要重新考教师证。我的驾照也作废了。

这么多年在中国生活,我在美国没有纳税证明,没有银行账户的信用记录,如果带小孩回去,要自己贷款买房子,银行不会给我贷款。

我今年40岁了,一个人带着3个孩子生活肯定会非常艰难,但不管怎样都要结束,我不会再忍受他的家庭暴力,我们已经互相伤害很深了。

我看过凤凰台的节目后,给他发了条短信,“你正在伤害你自己,你不应该再上电视了。”他反问我,你想要干嘛?

我说希望他能放下这些错误的东西,回到北京,我们可以不再争吵,我们好好地解决我们的问题,不要再在公众面前说那些谎话了。

他说我们可以合作开创一个新品牌——“疯狂暴力”。我说李阳,我不要,我不想出名,也不想过多么富有的生活,我只要跟孩子们能够有一个相对舒坦的日子就够了。

我们有好多的矛盾,自己解决不了,我们的问题太大了,或许我们就要走到被迫用法律解决的地步了。

我放弃了。和李阳认识12年了,我爱他,希望他好。帮助你所爱的人,是你的天性,认识到自己对此无能为力是艰难的,现在,我认识到这一点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14)
评论
Neverfall 回复 悄悄话 回复nightrose的评论:
哈哈,那你这“夜来香”是不是在这方面练的炉火纯青:))。 祝你新春愉快!
Neverfall 回复 悄悄话 回复猫小黑的评论:
嗯,有道理。因人而异,我看和文化差异关系不大。每个人的生理特点,对爱情,婚姻和家庭理解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表现。从生物和社会学的观点来讲,是由基因和生长环境导致的。我大学刚毕业时有个同学太变态,看到漂亮女孩就追,到手后就扔。他讲他其实很恨女人,只有女人的痛苦才让他开心,因为他童年时母亲离家出走,这给他内心留下永远的阴影。克林顿和肯尼迪都很爱他们的老婆,但又管不住自己的下半身,这是由基因决定的。肯尼迪讲他如果一天不做爱,就头疼。
mm走西口 回复 悄悄话 怎么就错过了这篇好博文?就发表一点感想吧。
首先李阳这样恬不知耻的人还能有人气,真的是国人的悲哀,新闻煤体昧良心采访报导他纯粹是为了收视率,他还被邀电视上镜头,真是不要脸,他应该进的是局子。
其次他的妻子也真的可怜,换做俺这大陆妹早就离了,从这一点上,美国人对婚姻的忠诚度比咱中国人强。
最后你说夫妻间的爱到底是什么?我觉得因人而异,每人对婚姻的要求,期望值不一样,对爱的理解和表达方式各异,很难一概而论,所以婚姻的幸福与否别人是很难评判的,还有人性的需要和婚姻承诺道德间的冲突,都是千百年来人类的永远话题。
说的不对的地方,请原谅。周末愉快。
北极企鹅 回复 悄悄话 同情这个女人,为了爱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却得到这样的结局,她是勇敢坚强的,她是个好母亲,遇上不该爱的人,人的本质是改不了。
希望她在中国生活幸福,慧剑斩情丝,忘掉那个家暴的男人,重新遇到真爱。
他和她理念不同,分开是对的,不然痛苦会更多。
有暴力倾向的男人多半心里是有问题的,离开越早越好。
猫小黑 回复 悄悄话 美国女人零容忍?
举个众所周知的例子: 红鼻子克淋墩背后骗了他老婆席稀啦梨多少回了? 陪他进手术室做心脏搭桥手术的还不是他老婆孩子? 反过来他送给老婆的是个众议院席位(嘿, 大部分男人送老婆的好象是钻石吧?) 接下来到处摇旗呐喊帮老婆竞选总统又是他克淋蹲.

再举个渐渐被淡忘的例子, 那个嫖极的纽约前粥长东窗事发以后还不是与老婆一道双双出现在媒体跟前表示要继续携手面对难关? 背后怎样真的是只有他们自己晓得.

我的意思是: 碰到这样事情的时候不同阶层不同个体反应是不一样的.

美国不是铁板一快块. 好多好戏不在你所在的环境上演, 不一定就不存在啊;)
成熟的桃子 回复 悄悄话 人是会变的。
爱情,也是会变的。
相爱的那个瞬间, 如果没有后来双方的努力和执着,那个瞬间不会成为永久, 只能是生命中一个火花。
李阳,took his wife's kindness for granted.
xiaosharensheng 回复 悄悄话 Kim的字字句句都敲在了我的心里。我对我ex丈夫就是这样的感觉,一直对他心存希望,希望他能为了家庭,孩子,wife做一些让步,他就是那样一直坚持他自己的坏习惯。

To MZL9876, 没有经历过是不理解的。我和ex婚10年,其中过了5年无肢体接触的生活,但是一直到现在,仍然心很疼,很难割舍下他。
MZL9876 回复 悄悄话 夫妻之间,其关系别人是很难道清的,不难看出,事到如今,在kim的心底,仍然对李阳他有说不清的含混情感在里面,
紫萸香慢 回复 悄悄话 两人的想法是:李阳在很使劲地找出和谴责他老婆的错误,而kim在想怎么让孩子有个好的爱的环境。

中美两国的确有文化差异:在美国,李大师现在可以在监狱里回忆和谴责他老婆;在中国,他在电视上这么做。
饶恕 回复 悄悄话 看看李阳的态度,我把凤凰卫视的视频搬过来了,在我博客里:
http://blog.wenxuecity.com/myblog.php?blogID=43967
colourless 回复 悄悄话 没有男人和女人,只有这个男人,和这个女人!
美国没家爆?中国没有‘零容忍’的女人?
不想‘授权’别人代表‘你’,就试着控制一下做‘代言人’的欲望。
happycici 回复 悄悄话 中国社会直到现在还任为家暴是家务事,像这种流氓男人竟然还能上电视台,没有法律可以制裁,无话可说。替孩子和母亲感到悲哀。这种混蛋男人,只有让它蹲监狱,它才知道自己是垃圾。
smeagolrocks 回复 悄悄话 Wife beaters are totally losers, period.
nightrose 回复 悄悄话 这也不只是文化差异,李阳是典型的自我中心主义,连公共关系也不会搞。学学人家谢霆锋,虽然假模假势毕竟装的深情款款,因为人家深知这样才能讨好大众。李阳居然家暴了还志高气昂,明显是想要失去半边天的客户群。
登录后才可评论.